準噶爾汗國為何不打下青海?

多雲sky


要想說清楚“準噶爾汗國為何不打下青海”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蒙古人的汗國——和碩特汗國。

15世紀,打贏了土木堡之戰的瓦剌帝國,也就是衛拉特蒙古分裂成了“衛拉特四部”,即和碩特部、綽羅斯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其中綽羅斯部,正是後來準噶爾部的前身。

1637年,和碩特大部在首領固實汗的率領下,遠征青海、西藏,建立了和碩特汗國。

一開始,和碩特汗國和準噶爾汗國雙方是作為一種遠親和盟友形勢存在的。甚至準噶爾人還派遣了700名火繩槍兵去支援和碩特。這時候,準噶爾汗國自然沒有出兵青海的必要。

但之後,兩個汗國的關係開始變得不好。

1678年3月,噶爾丹曾計劃出兵青海,結果康熙皇帝的軍事壓力而被迫取消了攻擊青海的計劃。

之後,清王朝靠著擊敗噶爾丹,將青海的和碩特貴族領地成為清朝的羈縻地區。當時,和碩特汗國已經征服了西藏地區。而青海是固實汗的八個兒子的後裔們為首的世襲封地,號稱“青海八臺吉之地”。1715年,康熙皇帝曾派遣使臣阿齊圖到青海和青海和碩特諸臺吉會盟,表明了其對青海地區的控制。

之後,青海就成為清軍的前進基地。比如1715年,在毗鄰青海的甘肅西寧鎮,清軍駐有綠營兵7個營3600人。1720年二月,。青海方面的北路軍12000人由胤禎和平逆將軍延信統帥,進軍被準噶爾人佔據的西藏地區。於是之後的清準戰爭,主要是在西藏地區開打的,所以準噶爾汗國沒能進軍青海。

之後的1722年十月,部分和碩特貴族秘密會盟,決定取消清朝所封的親王、貝勒等爵位,恢復臺吉等舊稱,密謀恢復和碩特汗國。結果1723年十月,清朝啟動出兵青海的計劃。1723年年底,年羹堯率領所部清軍憑藉70門子母炮的火力優勢,在西寧附近三次擊潰和碩特軍隊。之後,清廷在青海編設29個札薩克旗,廢除了青海周邊的藏族對和碩特貴族的隸屬關係,將青海的喇嘛寺廟直接收歸清朝政府管理。

之後,清軍和準噶爾人在青海也爆發了一系列戰鬥。

比如清軍西路軍在青海噶斯口岸遭到了準噶爾軍的襲擊。準軍深入到青海的哈吉爾卡倫等處,一直深入到柴達木盆地以南的德布特爾。但隨後,清軍的反擊到來了,準噶爾人退出青海,之後再也沒有侵入青海。


冷兵器研究所


我國西部當年有個帝國叫準葛爾汗國,併吞青藏的和碩特汗國後,疆域面積覆蓋今天的外/內新疆,青康藏等地,等同於外新疆+今天的西部戰區。

如果噶爾丹當初不去搞漠南的喀爾喀流亡勢力,不去招惹康熙,只是率軍往西打,大可以像他的準葛爾汗國繼任者策妄阿拉布坦那樣,吞下青海西藏,甚至可以拿得下印度實際各土邦自治分立的莫臥兒帝國,再加上外蒙,那也是半個大元了。

然後,乾隆再全部通通收了,自然今天也木有印度那麼多事了。現在中國自古以來的範圍,與清有較大關係,首先是努爾哈赤一統關外,再來是入關滅明,最後一大塊是滅準葛爾汗國。

青康藏之地來自滅準。漢滿蒙回藏5大塊裡面的回藏,在清滅準時,沒有國家,回藏與外蒙都是準葛爾的領土。準葛爾要是曾吞下天竺,那今天事情就小多了,就是恢復天竺而已。





科學與歷史探索


清軍有重兵把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