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魔鬼影評/滄瀾觀海

西南西北犯罪片,成為這幾年國產電影中最引人矚目的變化。不管是曹保平的《追兇者也》,還是忻鈺坤的《暴裂無聲》,亦或者是《火鍋英雄》、《無名之輩》,都在讓中國西部地區與犯罪電影搭上關係。

如果說都市犯罪,在好萊塢電影中屢見不鮮,那麼內地的西南西北犯罪電影,則帶有一種前所未見的特質,它的罪惡總是隱藏於深山偏遠之地或者奇幻都市之中,尤其以重慶為主。

《鋌而走險》便是如此,只是這一次我們卻沒有看到更多關於重慶這座城市的特質。

看《鋌而走險》,容易想到蓋·裡奇的《兩杆大煙槍》和《偷搶拐騙》,角色之間相互面對時,都處於雙盲狀態,他們壓根搞不清對方真實的面目。片中大鵬飾演的汽車修理工劉小俊,由於賭債纏身,不得不鋌而走險,接了朋友老萬的私活,偷一輛二手黑車。

然而在偷車過程中,他卻發現車上有人,而且還是兩個持槍的歹徒。在萬分兇險地偷到車後,卻發現後備箱裡藏著一個被綁架的小女孩。本打算將小女孩還回去的劉小俊,卻意外得知,這個人質值200萬,於是為了還清自己的賭債,他再次鋌而走險打算用小女孩換錢。

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可由歐豪、沙寶亮飾演的綁匪夏西、夏濤,不管是對於劉小俊,還是中間人——由李夢飾演的張茜,不是一無所知,便是被矇在鼓裡。這種不知對方底細,促使他們都敢於為了各自的目的博上一命,但是卻又由於未知,讓他們統統面臨險境。

蓋·裡奇的《兩杆大煙槍》雖然是以非線性的敘事手法成為影史經典,然而人物之間的互不知情,以至於幾方勢力在偶然的情況下,相互廝殺,最終一片狼藉才是黑色喜劇的成因。

《鋌而走險》的未知感同樣具有《兩杆大煙槍》的黑色,然而它顯然不帶有太多喜劇成分。

讓劉小俊從一個滑頭耍奸的市井之徒,被心中那一絲尚存的人性所驅動,直至成為一個拯救女孩及其父親的英雄,本片其實是想通過一件計算偏差的犯罪,催逼出人性中的善,然而劉小俊的“善”,說服力顯然不足,他拯救小女孩的心理,更多隻是因為膽怯懦弱所做出的妥協,或者說,只是由於劇情的設計,故意如此而已。

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畢竟在全片中,有關小女孩和大鵬的互動,不是一方哭泣,便是另一方懵逼,他們之間情感紐帶的建立幾乎為零。劉小俊既沒有在小女孩的寬慰下,勾起有關父親的回憶,更遑論兩人之間產生更為細膩的情緒共鳴。而有關這一點,在《這個殺手不太冷》或者《菊次郎的夏天》中,都得到了一種充沛的情感表現。

也正因如此,即使小女孩哭的再厲害,也難以觸動觀眾,大鵬的演技再如何轉變,也難以呈現人物的層次感。我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小女孩更迭他手中,感受追逐打鬥戲份帶來的變化而已。

相比較而言,歐豪飾演的夏西,儘管在片中臺詞近乎為零,卻用內向裹挾惡狠的寒氣,著實讓人刮目相待。我對歐豪的注意,來自於蘇有朋的一部小成本青春片《左耳》,雖然這部電影瞭然無趣,但是片中的兩個演員卻都難以小覷,一個是馬思純,另一個便是歐豪。

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說歐豪是《鋌而走險》中最有悲劇色彩的一個人物,應該恰如其分。他和哥哥夏濤是那種出自底層,在受盡冷遇之後,想要靠著殺人放火拿金腰帶的一類人。儘管用窮兇極惡對此形容並不過分,然而迫於生存的那種笨拙、隱忍,才是影片最令人動容的地方。

譬如夏濤被張茜用三四十萬便打發辦事,等事件敗露後,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還逼著弟弟拿錢,以至於最終失血過多而死。他們從何而來?因何而貧?成為《鋌而走險》中最有餘味之處。

沒能彰顯重慶景觀魅力,是《鋌而走險》的一大遺憾

除此之外,本片只剩下大量的追逐打鬥戲份,儘管看著歐豪頗為專業的殺手氣勢,讓人驚喜,可只依賴於此,便毫無靈氣,就連重慶這麼有景觀特色的場景都很少呈現,這比起《火鍋英雄》,更少了一層獵奇的味道,而這一點是所謂“西南西北犯罪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且看看《暴裂無聲》中蒼茫高原,就知道這種景觀為影片帶來的衝擊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