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占卜?

李順Leesun


這論點早就聽說過,善易者不佔。也就是說真的弄懂了易經,反而不輕易去占卜,因為一切都以成竹在胸,還用的著去占卜嗎?

當然以上是針對大儒和大師來說的,現實中我們有很多普通人也愛好易學,他們中也有很深造詣的人,但是他們也不輕易占卜。反而是跳出世面上來的都是易學功底不咋地,只學了點三腳貓功夫就出來給人佔算,完全是借易經的名氣去斂財的江湖術士。

為什麼真的有點水平的人不占卜?我的認為是這樣的,我也學了一點易經,我的水平只能算小兒科。你要說讓我看個簡單的八字,可以基本看的出來。我雖不是高人,但是我的初衷也是能不看命最好不看。

為什麼不去佔算?我覺得假如命運是定數,你知道又有何意義?命運假如是已註定,後天就很難更改,凡是說管你要點錢他給你消災的,那基本是騙子無疑。命運是你八字組合註定好的,要改命難度太大,除非學習袁了凡先生多做善事,不然基本上是很難改變的。因為八字已經從出生那一刻就固定了,你後天再怎麼做能改變出生的八個字嗎?

所以我覺得不如不佔,假如你去佔算,知道自己有短壽或者其他不好的信息,那豈不是徒增煩惱?所以人活著還不如稀裡糊塗的過下去,至少會對未來有憧憬。

第二個理由,我覺得假如命運是註定好的,也就是所謂的天機,那些真正窺透天機的人,他要給人佔算豈不是洩露天機?因為冥冥中都有定數,每個人的福報都是上天註定的,按佛家說的就是前世修來的。這輩子該倒黴的人,一定是前世有很多過錯,假如你告訴命運多舛的人會遇到什麼災難,那你就是與冥冥中的定數抗爭,那麼佔算者一定會受到懲罰的。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古來真正的命理大師,他們都命運坎坷,有的甚至不得善終,難道真的是因為洩露天機?所以我覺得真的懂易經的人,還是儘量少佔算的好


高宗1986


很多研究易經的人當然不建議占卜了,因為,周易在西漢之後,逐漸分野為象數和經學兩大體系,象數(術數)才是搞占卜的,經學則是從哲學的角度,解讀《周易》的人文倫理,屬於儒學經典這一大類。

那麼,研究《周易》的人是否也不建議占卜呢?

誤讀“善易者不佔”

題主的問題,大概有個出處,就是荀子說的“善易者不佔”這句話。因而,得出了“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這個結論。而且,又簡單的把這句話直譯成白話文,說是精於周易的人是不會去搞占卜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讀。

“易”是不是就是指的《周易》,這是個疑問。其實,從“易”的篆字來審讀,其含義就是日月的交替。因為日月交替運行,天地萬物就發生了變化。這個原理被《周易》所運用,以占卜的形式來了解周天的變化,推測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狀態,探尋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可以這樣理解,“易”是原理,《周易》則是方法。

因而,荀子所說的“善易者不佔”並非是說研究周易的人不搞占卜,而是指懂得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不需要占卜也能夠達到預見事物發展大趨向的目的,並非不建議人搞《周易》預測。

多少年來,荀子的這句話被誤讀。然而,誤讀卻有它的積極意義。假如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占卜來預知未來,必定會產生“宿命論”這個消極負面作用,是不利於人類進步與發展的。不佔而把握大自然發展變化的規律,才是“易”的境界。

為何不可以占卜呢?

《周易》原本就是一部古老的占卜大典,習學周易,必定是要從占卜入手的。如果拋開占卜,就無法找到習學研究《周易》的門徑。門都摸不到,還奢談什麼研究呢?況且,很多研究《周易》的人(不是研究“易經”)都是占卜高手,經常也通過易佔來抉擇疑難。這部古老的占卜大典,其實有著非常現實的實際應用價值,為何不能為我們所利用呢?

古代西岐一帶,流行八卦占卜,也稱為蓍草卜筮。這是相對於商朝官方龜佔的一種民間預測方式,西周取代商朝後,便設立太僕,掌三易而佔天地吉凶。可以說,經過漫長的實踐積累,八卦占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所有的卦辭和爻辭,也都是在長期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應驗”結論。現在應用,仍然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西漢以後,《周易》分野,術數家開始把《周易》占卜與五行學說、陰陽學說融為一體,不斷豐富了易佔理論,同樣把《周易》提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占卜是需要哲學辯證思維的,絕對沒有公式可以死搬硬套而得出占卜結果。習學易佔,且經常練習,非常有助於實踐者提升哲學思辨能力,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把這些能力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是大有裨益的。《周易》充滿著智慧的正能量。

科學界一直在探索人的第六感,經常進行《周易》預測實踐的人,第六感比較發達,對事物發展的大趨勢大致可以達到“未卜先知”的境界。

當然,如果痴迷於此,凡事都要卜卦訣疑,完全依賴於《周易》,則是“迷信”。“迷信”的含義就是過度相信,過度依賴,失去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對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探知和認知,如此,必將誤入歧途,也且“每佔不驗”。這是為什麼呢?

周易占卜符合宇宙法則

“周易”這兩個字到底怎麼解,歷來是有爭議的。我的觀點是,周,即周天,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國古代早就知道天是圓的,是週而復始的。所以,“易”就是在週而復始的運行變化。

易,就是變化,富含三義:簡易、變易、不易。所謂簡易,就是八卦中的每個卦自身的變化。比如乾卦(復卦),從第一爻開始變化,變到第五爻,還是沒有變出乾宮,其屬性依然是“乾金”。變易則更上升一層,乾卦變到第六爻,就是坤卦,這種變易之於簡易而言,就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不易這個原理更為偉大,講的是卦的靜止狀態,卦的每一爻都不變。但是,因為有日月運行的影響,其中便隱含著“暗動”的玄機。從哲學高度理解,就是“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個宇宙運動變化的基本法則。

《周易》之偉大,就是參透了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則,因而,中國古代哲學也是偉大的,絕對不是“樸素”的。

那麼,把“周易”合起來解讀,就是《繫辭》所說的“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怎麼理解?

因為(日月)變化,便誕生兩儀,由兩儀而誕生四象,由四象而誕生八卦。這其中,“太極”、“兩儀”又是什麼呢?我的觀點是,“周”是一個圓點,通過變化(易)然後開天闢地,生出陰陽兩個極端的宇宙現象。然後,陰陽交合,組合成四個象徵宇宙最基礎的物質形狀。陰陽再交互變化,就形成了八卦,八卦一成,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便都在其中了。宇宙的運動變化,必然給人類帶來福祉,也降臨災禍。

這是宇宙起源說的最早、最原始,也是最偉大的表述。古人“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八卦類宇宙萬象,含天道變化。既然《周易》包含了宇宙運行的基本法則,萬象變化都在其中,為什麼不可以占卜呢?

學易佔必先解本義

現在,很多學易者都是從實用周易預測入手,基本上沒有對《周易》原文進行解讀。實際上,《周易》的卦辭、爻辭本義雖然也教人為善,但都是占卜的斷語,而不是道德規範。

以乾卦為例,其卦辭雲“元亨利貞”。這四個字的本義並非“君子四德”,而是告訴占卜者,佔到這一卦預示著何種吉凶,該怎麼去調整自己的行為。

元,副詞,可作“很”解。“亨”,通暢。“利”,作“好”解。“貞”,就是占卜的意思。這個卦辭連起來解,就是:很順利,是一個好卦。或者說,很好,是有利之佔。

卦辭所示,這一卦很吉利,但是不是諸事皆宜,所為皆吉呢?不是。《周易》是要講變化的,占卜過程中要求出“動爻”,也就是算出哪一個爻有變化,變化的這一爻就是事物發展的趨向,也是未來吉凶的暗示。

乾卦第一爻如果由陽爻變為陰爻,爻辭便告訴占卜者“潛龍勿用”。也就是說,再好的事情,也不是做的時候,需要等待時機,不要採取任何行動。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去做占卜的事情呢?這就要看乾卦初九這一爻變化後所變出來的那一卦的卦辭了。

《周易》本義大抵如此,把《周易》本義與實用易佔相結合,更能夠提高易佔的準確性。

學習《周易》本義,也是對宇宙自然變化規律的探索,能夠讓學易者向更深層次的自然科學邁開探索的步伐。比如天文學,則是很多易佔高手的必修課。易佔的意義並不是賣卦問卜,而是教導或者引導我們遵循自然法則,不做違背倫理道德之事。所以,歷代易學大師都特別注重道德修養,也對後來的學易者進行提點,非正人君子不可學易。

同樣,“經學”也著重從《周易》中提煉精華,從哲學和倫理道德的高度解讀這部古老的占卜大典,成為儒家必修的五經之首。

從這個角度講,這部“天書”無論怎麼分野,都是一個目標:探索宇宙自然規律,提升人文精神境界。因而,學易經的學易經,修易佔的修易佔,不可因“善易者不卜”這句被誤讀的話所困擾,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綠野萍蹤01


以鄙人的眼光看,《周易》原經文(卦辭、爻辭)沒有一句占卜的話。註解原經文的彖辭、象辭(包括大象小象)也沒有一句占卜的話。這就足以證明《周易》的原作者文王(文王作64卦卦辭)和周公(周公作64卦爻辭)不講占卜明矣。註解原經文的彖辭、象辭為孔子所注,其中沒有一句講占卜,更足矣證明《周易》不講占卜。然而竟有人拿出”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作為依據,說是孔子要人們占卜,硬把占卜這個大帽子扣在孔子頭上。孔子在天上如果有靈,會放過你們嗎?

”玩其辭玩其佔”是原經文中文王周公說的原話嗎?是孔子在原經文中的註解的原話嗎?你們把《繫辭傳》中的話拿來扣在孔子頭上,你認為合適嗎?隨意給人扣帽子,良心何在!

讀《周易》首先要記住一條:只看原經文,只看原經文,千萬記住!我說的原經文,即是上面說的卦辭、爻辭、彖辭、象辭。至於後面的《繫辭傳》和《說卦傳》至少三分之一都是後世冒充孔子的大名篡入進去的,可惡之極!

比如《繫辭傳上》第十一章中有一段:”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段歷來被易學家奉為圭臬,其實這是後世無聊之徒篡入的。《周易》誕生兩千年後到了宋代,那個注《周易本義》的朱熹的老師二程,二程的老師周敦頤也未看到《太極圖》是什麼樣子,否則周敦頤就不會絞盡腦汁作他的複雜的《太極圖說》了。想想看:誰會做費力不討好的事呢?除非是個大傻瓜!從這裡看,”易有太極”明顯是後世加進去的。至於”兩儀生四家,四象生八卦”完全是胡謅八扯,驢唇不對馬嘴。

當代人為什麼看不懂《周易》?為什麼有人說《周易》是神秘之書?為什麼大都認為是占卜之書?其最大原因,其主要原因,其關鍵原因就在於《周易》所受干擾太大。如不大刀闊斧除去這諸多幹擾,我看聖潔的《周易》很難大白於天下。


朱友振


《易經》乃群經之首,儒家研究的《易經》與術數家研究的《易經》當然不同。鄙人拙見如下:


易乃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世,還有具體到一件事,一個病,都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因果‘。


  1. 然而儒家在《易經》中所言變化規律中得到做人做事的本質,治國治家的法門,不用占卜按照規律即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占卜不就顯得‘賤’了嗎?


鄙人打小學易,古三式皆會。也許可以一言從術數家的角度來說。


2.講的迷信些,所有術數皆是感應,也就是心念所致。起心動念風起雲湧,是風動我念,還是我念動風呢?這個我也說不好。


但是,占卜傷害自己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守恆是世界還能存在至今的本質。業內常說一句話,算準不如算不準,因為需要揹負的因果與業障會損害自己以及六親


學易還望珍重!


萬象唯吾心


確實很多人不建議占卜,我聽到的原因有這幾種:

一種是,占卜是洩露天機,對為人占卜的人不利。

一種是,占卜是迷信,不能相信。

一種是,占卜是巫術,有一定研究價值,但沒有實際意義。占卜不是學術,更不符合科學。許多搞周易研究的確實既不會占卜,也不贊成占卜。

第一種說法,好像也沒有實際依據,把天機看做是天道的秘密,天好像者小心眼的上帝,不讓人參透它的面目。這種說法,是過去出現的一種民間迷信。

第二種說法,完全不相信占卜的價值,對於《易經》來說,有點武斷,但也無法反駁。

第三種說法,是爭議最大的一種情況。

大部分學者基本上有一個共識,認為《易經》的功能有理、數、象、佔四個方面,但占卜這個方面,能不能占卜,還是有很大爭議。從八十年代開始,佔法研究進入了學術研究的廳堂,但是,對於占卜的效能,還是不能充分展開討論。佔法研究,始終是欲言又止,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占卜基本上流傳於江湖,廟堂上的研究,只侷限於描述性的記錄。

客觀地說,占卜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方面,占卜和象數思維是同源同理,熟悉象數思維,最直接的練習方法就是占卜。占卜對練習象數思維有幫助。古人就是通過練習射覆的辦法,熟悉周易卦象的解法。射覆,就是把東西藏起來,讓練習者起卦,通過解卦猜測藏起來的東西是什麼。《晉書》就記載有管輅射覆的卦例。民國時期的尚秉和先生,把這些沒有記錄解法的卦象拿來進行了自己的解釋。

從研究和利用《易經》的角度,占卜有它獨特的效用和價值。

但是,從歷史經驗看,占卜不能成為社會性活動,更不能商業化。其根本原因是,占卜的過程有很大的隨機性,很難形成共識,這樣就較難進行比較和論證,不能比較和論證,就不能確定占卜到底有沒有道理,占卜到底是瞎蒙,還是言之成理。

更麻煩的是,占卜的象數思維,確實含有憑直覺判斷的方法和情況,卦象和佔法的靈活性,提供了非常多的觀察路徑,得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佔法很多時候帶有強烈的個性化方法,這樣,理性和非理性相交混的經驗性思維,占卜者自己心中有數,但是對於他人則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如果占卜判斷出了問題,反過來,就說不清楚問題是出在哪裡。在占卜過程中,主觀動機不純,有預定目的和結論,不懂裝懂,這些問題都是難以確認的情況。

占卜既可以成為信任的理由,也可以成為不信任的理由。

占卜從經驗看,準確性不會是百分之百,不準確的概率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發生了不準確的情況,那就有口莫辯,不論要證明值得信任還是不值得信任,都難以找到說服的客觀標準和理由。這就造成了“信則有,不信則無”這種模稜兩可的困境。漢代大易學家京房,以精通《易經》被立為博士,深得漢元帝信任,但最終還是被誣陷為“非謗政治,歸惡天子”,因此而丟了性命。可見以占卜為業,以占卜立身,是很有風險的事。

占卜沒有獲得商業化資格,是很有道理的。本質上不是占卜兇險,而是占卜的不確定性、過程的不透明性、佔法的直覺性等特點,讓它不適合成為公共性的社會活動、商業性活動。更有甚者,占卜一旦大行其道,社會認知必然失序,渾水摸魚的騙子必然猖獗,這是正常社會生活所不能忍受的。

現代社會,占卜難登大雅之堂的原因,歸根到底,還在於所有佔法的前提——天人感應原理,至今無法得到證明。這和中醫面臨的局面是一樣的。天人感應,是天人合一的一種內涵,占卜就是運用這一原理起卦、用卦的。占卜時,為什麼要隨機取卦,隨機取象、取數形成的卦,為什麼就能反映求佔者的真實情況,到目前,還看不到可以從科學的角度給以說明的前景,正因為這個原因,占卜被認為是巫術,是偽科學。

不管經驗告訴你,你的占卜有多準確,但是你還是說不清為什麼你的占卜是準確的。

這一點,許多研究者是明白的,目前只能認同,或者拒絕認同,這是《周易》唯一神秘和難以說明的原理性問題。同樣難於實證,但經驗證明有一定效用的,還有陰陽五行理論。這些不能被實證的理論,僅僅自《易經》算起,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流傳兩三千年,他們之所以能流傳不衰,還是有它的生存土壤。在人們用實證科學能認識的範圍還是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在人們不能解決的問題遠遠多於能夠解決的問題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要運用有一定的經驗性知識來應對未知的事物和情況。人類講長期面臨這種認知的侷限。這為從整體上、模式特徵識別上、運用經驗模式去推測事物,提供了土壤。

在這方面,《易經》等的經驗性認知方法,有它特殊的優長。《易經》思維來自於原始思維,但不是巫術,它們是天才的模擬思維範式,是古人依靠經驗構造的系統認知模型。這些思維方式的可靠性雖不能實證,但有一定的哲學和思維價值,特別是在實證科學根本覆蓋不了的地方,它還可以用獨特的模式,幫助人們猜測事物的趨勢。

這也是中國文化中最不能被人理解和接納的地方。但不要輕易認為這是中國人愚昧的表現。

只相信實證科學的人,絕難對中國文化中的這種所謂經驗理性、非科學的東西表示贊同。

但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特別是一種用具有經驗模擬、聯想比擬的方式去推斷事物的發展方向,《易經》還是有它獨特的魅力。


熱帶雨林的午後


只有懂得易理的人才不需要占卜,完全自己都能瞭解運勢如何發展,瞭解自身優缺點會在為人處事中及時改善避免一些不必要災禍。或者對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明白宇宙間運行的規律,還要算他幹嘛?預測如同旅途中的每個路標,當您知道路在何方,路標就有些多餘了。這種人也是真正的善易者。對於不知路在何方,不知如何規劃自己的人,既然存在占卜術數完全可以合理利用起來,佔不佔完全取決自身的選擇!

占卜的意義不在於知道一個結果,如果真是為了一個結果,那麼佔與不佔都是一樣的結局,真正的“占卜”其實是在告訴人們如何趨吉避凶,如何把事情辦對、辦好,而不是無節制的發展,最後招來災禍!



心緣師傅周易預測


說的都是外行話。所謂“擅易者不佔”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占卜的人,是不需要刻意通過周易數術學去為人預測吉凶。如能真正懂得天地萬物又了達陰陽之理的聖師,萬事萬物信手沾來,皆可預測,無不應驗。北宋邵康節稱此法為“外應”,民間俗稱此人為“活神仙”!


雲山入懷1


就這個命題,我看了下面的跟貼,我覺得綠野萍蹤01的貼子寫得比較好。他書理了易學發展的流程與分脈形成,各分脈又在哪些方向進行了引深與發掘。更關鍵的是,他點出了上述命題的來源與出處:“善易者不佔”來自於荀子。但遺憾的是,他作的是學院派式的介紹,對於門外者仍是處於雲裡霧裡。其次是沒有講清楚荀子所說“善易者不佔”這句話真正的涵義。到口的答案少了畫龍點睛的最後一點。即大家理解錯了,荀子的本意是君子不用占卜也能處理面臨處境的困惑。因此,不占卜這句話,就是不必用卜佔的方法,也能應付與處理自己自面臨的困局與疑惑。不必藉助於占卜的意思,並不是說善易摒棄占卜這種手段。從現存的甲骨文來看,當時商周貴族每臨遇到困境、疑惑、難解、大事是常用占卜的手段來作決斷處理。那麼,回過來出,世上主要流行的八八六十四卦動爻的後天文王易的誕生背景。當時,周文王還是西歧諸候國君,因被商紂王起疑,囚禁在羑里,殺戮隨時會臨身。後來的周文王,在根據先天伏羲易與當時已有的哲學常識,在空閒時,把貴族在政治漩渦中會遇到的六十四種局面,用動態爻變的方式演變出它們的各自發展走向,於是貴族(君子)應該作怎麼適當正確的處理。這就是周易。所以說,荀子告訴門生,善易者徹底弄通理解活用了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各自爻變動態走向,就不必事事占卜,也能順心如意的處理好面臨的決斷與困惑。我要感謝綠野萍蹤01先生的跟貼。我只是隻他精彩的畫完龍身的前題下,給龍睛點了一筆。朽翁退休前是在復旦當老師的。朽翁認為一名直正稱職的老師應該具備二種能力,一是通,能把複雜的學木理論脫術語概念化,用最通俗的言語或比喻,讓大眾與初學者理解弄懂。愛因斯坦用通俗的比喻給大眾講了什麼是相對論。白居易把詩寫好後,讀給老嫗聽,問聽懂否?這就是當導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水壺裡有餃子,你得象流水一樣倒出來。當導師更高一個層次就是悟。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知識中,你不泛泛走過,而是道出其出新意、妙處、別人沒有想到和深挖的東西,融匯貫通,讓聽有者恍然大悟,有醍醐灌頂之感。這就是直導師的更高一層次的基本功。導師本人要博學,只有在隨時融匯貫通,隨手拈來時,才能做到這一點。朽翁糊塗,扯遠了,抱歉!


隨心所欲不繫舟


為什麼善於易得人不卜?這是一個大問題

易是指什麼?

《易》包含《易經》、《連山》、《歸藏》這三本書。後面的二本意境失傳。《易經》起源是洛書,九個符號,後伏羲演洛書為先天八卦,西伯拘而演後天八卦,孔子又添加系傳,至於爻詞,象傳具體什麼時間添加還帶考證,《易》的初始形態是符號,這個符號被賦予了智慧。

如何研究易經呢?

易經有三個原則:變易、簡易、不易

又有三個法則:理、象、數

只有先記住這些原則、法則才能研究《易》。

孔子說:“玩索而有得”。像打麻將一樣天天摸索就趣味無窮。

到這可以分成三個大的門派,易理,象數,術數(占卜)。

易理主要研究哲學,其他之類的;

象數主要研究象於數之間關聯;

術數也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占卜、算命、看相等等。

這三大門派又有個相通之處——陰陽五行,

其中術數分為多個門派,這裡不一一介紹。是科學,還是迷信,自我辨識。民間的多數是“三四教授”,即可滿足好奇心,也可掏空口袋。

那麼《易》是什麼?

《易》包羅萬象,蘊含宇宙大道,這麼解說也不為過。三十六計多出自《易經》,《易經》不侷限於術數,術數有比這簡單的。

善易得人為何不卜?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易.系傳上》

善於易得人對這段話非常熟悉。懂了的人再“隨意”的卜卦,那他的“學問”還沒有做好。

這段話看起來是說“占卜”的問題,細細品味更是在說做人道理。你求我占卜的目的無非是這四種情況“吉凶悔吝”,變化也莫過於此。人們認為的吉凶,以哲學來說不是絕對。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從口而出的說詞是動,動就有好有壞。你想聽對你好的還是聽對你不好的?“我”怎麼能肯定說出來的對你我都是好的、還是壞的。經過複雜的邏輯關係思考,最後決定:“不卜”

還有一層解釋:學易不是為了占卜用的,而是為了做“學問”。“學問”無好壞之分,只看用的“時”和“位”。

善易得人,大概的道理都知道了,看現象就明明白白,又何必去多此一舉呢。

做“學問”,做“學問”,“學問”做好了,道理是相通的。“善於易者”的“學問”很高,比泰山高!


君逸


今日頭條,幾乎每天都有有關《易經》的文章與視屏。都是拿本《易經》念,唸到一卦,就講如何如何博大精深,可就是不敢占上一卦,預測一下未來將發生的大事情。

若有人質疑,就回“善易者不佔”,還有的造謠說這是孔子說的。其實,善易者應該首推孔子了,不然如何解釋,為什麼孔子作《易傳》解釋《易經》八卦?

學以致用,孔子明明白白地曰了,《易經》就是要佔: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

為啥易經大師不不敢動手占卦?怕原形畢露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