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班級課堂紀律差,是老師的不作為,還是家長的放任不管,還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錯愛就是一生


對於課堂紀律的問題,可謂一言難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把原因歸咎到某一方。我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吧。

1.有一個班,A老師帶班,班風很好,課堂紀律好;後來換了B老師帶班,班風變差,課堂紀律差。兩位老師都有責任心,但結果不一樣,這是老師個人管理能力的問題。

2.有一個老師,任教一門主科,一門副科。上主科的時候抓得嚴格,課堂紀律比較好,上副科的時候比較隨意,紀律就差多了,這是由老師和學生對學科的態度決定的。

3.有個班級,差生比較多,有些家長非常刁鑽,每年帶班的老師都是小心翼翼,班風一直都不好,班主任的課堂紀律還好,其他科任就比較糟糕。學生和家長對班風建設也有一定的影響。

總之,管理和教學都是老師的責任。在班級管理上,老師是最重要的角色,老師管不住學生,就教不好學生。課堂紀律要靠老師,但在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習態度的教育引導上,家長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這些方面與課堂紀律都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家校通力合作才是道理。


泥巴驛站


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就是無解的,班級課堂紀律差,很多方面都有原因的。

1、如果只是某些課程,課堂紀律差那麼就是老師的責任

現在一天要上很多的課程,如果一個班級有的課程紀律很好,有的課程紀律不是很好的話,那麼估計和某些課的任課老師的態度有關係,因為有些老師比較擅長課堂管理術,但是有的老師卻不行,我記得我們初二的時候剛剛畢業的物理老師上課課堂紀律就很差,一來是因為老師太年輕了沒有課堂經驗,二來是因為老師脾氣實在是太好了,課上從來不對任何人發脾氣,總是笑呵呵,所有有些調皮的學生,其他的課程都很老實,但是一到物理課就開始興風作浪,也是因為老師的不作為,我們班級的物理成績一直都是倒數。

2、如何課上只是個別的學生紀律差的話,那麼就是學生自己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什麼班級,每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調皮的不守紀律的孩子,這個過程中很多的孩子就是不管不顧,不聽老師講課,有的甚至拉著同桌一起說話,這些孩子天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讓他們坐著一堂課的時間專注的聽,簡直就是實現不了,很多的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都是比較頭疼的,找家長其實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3、如果不管上什麼課,課堂紀律都是很差的話,估計和老師和家長管教有關係

如果一個班級不管是上什麼課程,課堂紀律都比較差的話,估計是班風不好,一般情況下班主任的課堂都紀律不好的話,老師就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方式除了問題,或者上課的學生參與度不是很高,另外是不是沒有及時的和家長溝通孩子上學的情況,沒有及時的獲得家長的後備支援。


親子成長手冊


班級課堂紀律差主要是老師的不作為,和老師的教學能力有關。我侄女也是小學教師,從來沒聽說有家長去學校投訴她的,因為她平時也很喜歡和學生們互動,學生們也喜歡整天圍著她轉,所以上課時學生都比較聽話。如果一個教師整天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擺著一張好像都欠他八吊錢似的臭臉,還有學生聽他的嗎?有的認為是老師要想教好學生必須靠暴力,那是不是校長也應該每天拿個鞭子,看到哪個教師不好好教課的,也該拿鞭子抽他幾下?


曲166


我覺得倒不是誰的責任問題,而是一個管理機制問題。這個機制的基礎是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不要摻雜太多的情懷和道德綁架。

1,老師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維護課堂秩序;懲罰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

(2)義務:接受學生的監督;傳授知識;解答疑問;

2,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平等的接受教育;

(2)義務: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不擾亂課堂教學;

3,課堂紀律差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1)如果因為老師的原因,例如教學質量差、不公正對待學生等,造成的課堂質量差則要追究老師的責任;

(2)如學生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學生聽課的,老師需要給予警告或提醒,三次不改者,老師有權利請學生離開課堂。由此造成的學習進度延誤,由學生及其家長自行解決。

當然這種說法與我們傳統上對老師職業的定位有差別。實際上我倒是認為我們傳統的觀念對老師的要求太多了,既要教授知識還要做塑造靈魂,既要管理學生還要溝通家長,既要照顧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生活,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太多了。其實完全把這些職能分開,可以參考大學的輔導員制度,例如分成教學老師和生活老師,教學的歸教學,其他的歸生活老師。把道德的東西和人情的東西剝離開,也許這樣會更好。

您覺得呢?


五彩大象


一個班級的課堂紀律差,老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每個班都有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也都有放任不管的家長,但不是大多數。作為老師,課堂就是自己的陣地,孩子們寶貴的學習時間、遠大前程、家長的信任都託付給老師了,你卻把自己的課堂搞得亂七八糟,耽誤多少學生?!那些連自己的課堂紀律都管不好的老師很難讓人相信,他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他所有的教學活動的焦點都在課堂上,課堂任務不光是要講授知識,還要很好地組織課堂,培養學生的紀律性,與學生交流思想。如果上課紀律亂糟糟,一切其他目的都達不到!

課堂組織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老師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配合老師,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精心備課,用精彩的課堂內容來吸引學生,一節沉悶無聊了的課是很容易導致學生思想拋錨的。第二,能嚴格要求學生,樹立老師的權威性,從而震懾住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不敢違反課堂紀律。第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組織課堂的技巧。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然是嚴格的老師,有威信的老師,有才華的老師,有人格魅力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怎麼能容忍自己的課堂亂糟糟的?!


與你們一起成長


(我還沒有寫完,對不起!接著寫!)

孩子六歲該上學了,老師要教書育人。

一個班級的紀律好壞與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有很大的關係。

家有家規,學校有學校的規矩。作為一個學生,要嚴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上課認真聽講,遵守紀律,班級紀律性強,才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證!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老師要做到嚴於律己,打鉄要自身硬,要求學生做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老師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記好課堂筆記記,老師要做到備好課,講好課,少講多練。跟課堂45分鐘要質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老師要求學生書寫仔細整潔,老師板書設計要美觀,認真有序,練一筆漂亮粉筆字,學生一看:哇塞!老師的字好漂亮啊!自然對你產生敬畏之心!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創設條件。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要求,在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讓學生的自律性得到充分,全面和諧的發展!

家長培養孩子從小懂規矩,知好歹的良好習慣和品質,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老師嚴格要求,家校結合,有良好的家校關係,學生才能健康成長!一個良好的和諧的班級氣氛才能形成。嚴格的紀律性才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

人老了真的沒有用啊!

先寫了”孩子三歲時要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家長要怎麼樣做,我喝了點水回來就發佈了!沒有辦法我一看再接著寫吧!六歲時……,發表了!又找不到那半段了!😭

朋友們,我晚上寫了半天捨不得刪除,你們湊合著讀吧!對不起啊!😭


沐清風明月


孩子教育,家長老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了問題,家長老師要勇於承擔,不能互相推諉,像踢皮球似的推來推去,受虧的還是孩子,孩子教育來不得半點馬虎。


班級課堂紀律差,與教師 有很大責任。有的教師管理能力強,學生的自覺學習習慣就非常好。孩子們能夠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課堂上 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的思維能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認真聽清楚老師說的每一句話,當堂任務能幫他完成,為以後初中高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一位語文教師,年齡有30多歲, 擔任班主任。從初中剛調入我們學校, 快三年了。第一年,管理的班級亂七八糟,我們還以為這名教師,剛剛由初中轉入小學,教學方法不是太適應。兩三年後這種情況仍然沒有改善,學生課堂沒有一點規矩,上課隨意插話。確實有個別極其調皮的學生,老師的話根本不聽,把家長叫來,家長滿臉無奈,一幅很你無辜的樣子,攤著手說,我們也不知道咋辦呀。班主任老師眼睛近視,還不愛戴眼鏡,學生說話總是找不到是誰在說,上課講課無法顧及到全班。這個班交給他終究 要毀在他手裡。於是趕緊調整人員配備,換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要求嚴格,說話有魄力,要求具體,班風馬上就好轉了,再也看不到課堂像菜市場的喧鬧了。



教育孩子,既離不開老師的傳授知識,也離不開家長的精心培育,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雙方的共同配合。如果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老師一方,那就會耽誤孩子的前程,影響孩子的發展。


小學教學採菱兒


班級課堂紀律差,除了學生自控能力差之外,更多的還是與老師的教育管理有關的。

一、老師缺乏管理意識

有一次,去聽一節低年級老師的課,雖然有幾個老師在後面聽課,但是教室裡面的紀律還是亂糟糟的,有的學生在做小動作,有的學生東張西望,還不時有課桌、椅子挪動發出的聲音。但是這位老師並沒有停下來整頓一下課堂紀律,還是自顧自的,按照自己的教案講課。教師缺乏管理意識,關注的更多的是教學內容而沒有關注學生,對學生一味的縱容,學生的課堂紀律就只會越來越差。

二、老師缺乏管理的方法和藝術

有些老師具有管理的意識,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去管理,有的時候只是對學生大吼大叫或者拍桌子,但是學生依舊是不會聽的,所以上課紀律很差。那麼,教師課堂教學怎樣抓好學生的紀律呢?

1.明確上課的要求

開學第1節課就要給孩子們明確上課的要求,如:怎樣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怎樣聽講?怎樣舉手發言?等等。讓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來上課。

2.建立評比機制

可以採用採用積分管理的方法,把孩子的課堂表現與學生的學科成績考核掛起鉤來。學生的課堂參與表現有學生專門記錄,直接影響到學生期末的成績考核,促進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3.及時整頓紀律

任課老師要學會及時整頓紀律,例如,上課開始環視四周,待全部學生安靜下來才開始上課;當課堂紀律不好的時候,老師可以停止講課,點名提醒,責令改正;也可以進行無聲的提醒,教師一邊講課,悄悄的走到不遵守紀律同學身邊,多停留一會,既不影響到課堂教學,又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總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當學生不能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學習紀律差時,教師有責任來提醒和幫助學生。


我是燕子老師,很高興與您分享討論教育領域問題,如果認同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和點贊,謝謝!


燕子老師abc


這真是個好問題!說句不好聽的話,假如真有問題中提出的不聽課的那麼多就是老師的問題。有句話叫“將熊熊一窩”這是什麼意思呢?聽課是有條件的,不是一句認真聽講就能聽課的。人的注意力集中是有條件的,這裡強調是“有意注意力 ”也就是從無意注意力轉化成有意注意。這個環節是最重要的,這是老師要做的,是老師要認真設計的教學內容之一,沒有這個環節講課的老師都是不合格的教師,是誤人子弟的老師。思考這樣的問題,看看能不能聽課,如,聽課要求“三遍之內必須記住”“聽了必須重複出來”……這叫什麼?這是立聽課的規矩,是教孩子聽課的方式方法。看看這裡是不是問題的答案的呢?🌴🌴🌴


難得糊塗李學龍


小語路人再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

我是從教20多年的老師了,主教語文。語文是主科,教師、家長、學生都重視,所以語文課紀律一般都很好。

語文課堂上教學內容多,學習任務重。學生在課堂上,特別是課後,有語文作業要完成,還要考試看分數。課堂上不好好學就沒有好成績 。

語文老師一般都還兼班主任,對班級學生富有最大的管理責任,紀律要求嚴格,所以,孩子們在語文課上還是比較遵守紀律的。個別孩子不遵守紀律,也不會太影響課堂,不會出現題主所說的課堂失控現象。

語文課堂紀律差的,也有。一般是新手老師的課。新手老師教學能力弱,掌控課堂水平不足,容易顧此失彼。學生也欺軟怕硬,不怕這個老師,講話,做小動作,下位子等違反課堂紀律的事就層出不窮。一般情況下,新老師多聽課學習,向其他老師請教,會很快學會管理課堂的。

最常見的,容易出現紀律較差的課堂是小學科課堂,比如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綜合實踐呀等等。這些科目不用考試,一般也沒有作業,有些學生與家長就不重視。上課不好好聽課,不好好學習,甚至不尊重老師。

小學科老師如果在課上沒有對學生進行足夠的管理,就容易生亂。這與老師的責任感,職業素養,專業水平,教學經驗有關。責任感強,教學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老師能把自己的課上的風生水起,學生學的興趣盎然,紀律肯定好。責任感差,沒有威信的老師,可能會放任學生亂,自己只求快點講完自己的課,不管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效果。

總之,保證課堂紀律是老師教學管理的責任。課堂紀律差,老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老師要多與班主任溝通,與家長交流,給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理。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每一位家長都要配合老師教育孩子遵守課堂紀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