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適

還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還山識君心。人生老大須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間偃仰無不至,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賣藥囊中應有錢,還山服藥又長年。白雲勸盡杯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眠時憶問醒時事,夢魂可以相周旋。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少年遊,欲買桂花同載酒


一月有餘乾旱無雨,放假之後寒潮來襲,終於嗅到桂花暗淡的芬芳,時隱時現,濃郁分明不如往年。恐怕還算是農曆九月,即便中秋已過,蟹肥稻花香,玉石籽石榴也才入口綿甜。

陰曆的用法源自古埃及、巴比倫、印度、羅馬以及中國,月亮的盈虧朔望,繞不開騷客的諸多囈語,國人掃除四舊,把自己所用的稱為農曆,其實日期略有偏移,差點就是不稼不穡。

王維的《鳥鳴澗》並不是詠桂詩,彼時詩人與優伶玩得太深,被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籍此吳越漫遊,桂花花落,暗夜無邊,這一遊歷就是數十年,直到張九齡為相才殺回京城,所以平淡無奇的人生文字瑰麗旖旎,基本可以,再想返璞歸真,就是奢望了。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人生原本有閒最佳,寂寥無人的夜晚,舉頭望星辰不可勝數,幽靜的山谷,最好獨行,嗅到香氣,恍惚聽見桂花沙沙落下,隱藏在雲層後面的月亮噴薄而出,嚇呆了瞌睡的鳥兒,囈語嘶鳴,春山空蕩。王維通佛,面對凋零飄落,悟而不傷。

宋人李彌遜被錢鍾書推崇備至,其詩詞獨來獨往,自有風采。桂花到底有多香?李彌遜在《聲聲慢•木犀》中提到桂花的香味,“一朵才開,人家十里須知”,詞中的誇張倒不是牽強附會,“龍涎染就,瀋水薰成,分明亂屑瓊瑰。”

桂花由盛放到凋零,原是不引人注意。昨夜陰霾暫歇,天光泛白,倒是起了霧,院中的丹桂,樹上樹下,恰是吳文英說的“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秋意漸濃,秋露秋雨的浸潤,幽冷的香氣,一年分明又過去四分之三了。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清可絕塵的桂花,總不喜歡雨後早晨一地黃燦燦的蕭索。白居易非常喜歡桂花,他在蘇州任刺史時,將杭州天竺寺的桂花種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就這麼一帶而已,種子繁殖挺費事的,不如扦插了事。

應該說,靖康之變對於徽欽二帝,以及李清照之類的文人生活都是個分水嶺,之後各安天命,活成啥樣?只要能活,其他如蜉蝣的尋常百姓,更是首先要活。李清照大概有兩首詠桂花的詞,《鷓鴣天•桂花》估計寫於黨爭之時,趙明誠回鄉奔喪,女詩人閒居的噫嘆。

可想而知女人的情緒變化,嫁個宰相之子,老公本身又是州郡的行政長官,早期的這些在閨房裡的悠閒東東傳世也不多,主要是後期南渡之後,趙明誠病故,女人的顛簸流離開始再沒有盡頭,所以易安居士的詠桂花還不忘調侃抱怨一下屈原在《離騷》中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獨獨沒有提到桂花。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朱淑真是極愛桂花的,稱它“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雲想衣裳花想容,如花的女人。她與易安居士《鷓鴣天•桂花》的“暗淡輕黃體性柔”不同,輕攏慢捻,同樣一個“淡”,人和花的風姿綽約,“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皆在那人那花了。

易安居士的另一首《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基本上是怪桂花太香叨擾了自己的大夢,比之《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大病初癒,即便花小黯淡醇厚,愛人首先愛己,“剪成碧玉葉層層”,即便自己濁世獨立,也不能在人間世長久。

不覺洇潤於濃郁的花香,迷醉的恍惚,古時月今時人。院內有太多桂花,月亮上只有一株,“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嗅著暗香,循著回家的路,今天沒有夜光,好夢吧。


人閒桂花落,夜靜秋月空


繪畫:王天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