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嗨,大家好,我是喬。

這兩天鋪天蓋地的新聞裡,

都是一出流量造假的鬧劇,

整個事件非常魔幻,

越扒越有意思。

起初,你覺得是金主被坑了,

越撕越覺得金主可能也不是真傻。

作為一個不太瞭解內幕的新媒體邊緣人,

忍不住也想聊兩句。

流量為王的時代,

都想把流量變成錢,

可這個解碼的過程卻像是在開鎖暗箱,

一波接著一波韭菜,

一個接著一個深坑。

所以才有了這場狗咬狗的鬧劇。

只不過劇情裡,

誰是真正的傻子,還真不好說。

01

昨天一場撕逼刷爆朋友圈:

一個深圳的創業青年,花了 3 年時間研發出一款 “ 黑科技產品 ”,準備來一波推廣,聯繫上了一家微博頭部機構,想用當下最流行的原創VLOG視頻帶貨。

最終選了一個粉絲380萬的上海時尚博主試水。

畢竟,如此大的粉絲基礎,隨意發條內容,閱讀應該“分分鐘百萬上下”

不出所料,效果很爆: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評論區很熱鬧,上線沒多久,已經有人下單!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就在老闆激動地衝進電商組,擔心庫存的時候,卻被同事通知“翻車了”。

轉化率零,意思就是一個沒賣出去。

尷尬的是,這條視頻一天的播放量就高達353萬,評論破千: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這麼明顯的刷數據行為,讓老闆頗為惱火,決定“律師函警告”。

結果換來了一句國慶快樂: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忍無可忍,就有了那篇控訴文“一夜爆紅的視頻,我們流量卻為0”。

唯一的安慰可能是文章迅速十萬加,新開的號,粉絲激增,算是給品牌變相帶來了知名度

只可惜這個甲方也實在讓人頭大:

在身上扣個橢圓形“變身器”,就能靠“動感光波”治痛經,淋巴消腫,美容養顏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原理是“加速血液循環”,真不怕經期的姑娘們血崩……

而且還賣500多塊,直接被業界評為:

“這玩意兒就算給李佳琦一千萬他也不敢推。”

一個真敢賣,一個真敢騙。

收智商稅的碰上了流量詐騙的,五個字總結:這就是社會。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02

遇到這種騙子被騙子給騙了的事兒,其實也不算多新鮮,大大小小,身邊每天都有。

只是每次被爆,都有很多唱衰行業的聲音,動不動就是直播網紅都是忽悠人,行業都是虛假繁榮。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說實話,無法贊同。

這幾年,越來越多人瞄上了KOL帶貨。

淘寶直播,2018年,淘寶直播主播帶貨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400%

月收入超過百萬的主播超過100人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在今年迅速崛起,佔領市場。

還有剛剛恢復上架的小紅書,不少達人收到了直播的內測邀請。

連被業內譽為“毫無粘度”的頭條前幾天都給我發了個信息,說開通了直播帶貨功能

說到底,還是因為種草狂魔KOL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奇蹟:

“口紅一哥”李佳琦直播5分鐘能賣15000支口紅,3分鐘能出5000單資生堂“紅腰子精華”;

“淘寶一姐”薇婭618帶動總成交額超5億元

“最強帶貨王”散打哥1分鐘將19.9元的牙膏賣出3萬單

快手主播“辛巴”,直播自己的婚禮帶貨1.3億

連被瑞幸緊逼的星爸爸都在淘寶開了直播,和一姐薇婭合作打折大促,一晚賣出16萬杯咖啡,相當於單店5個月的銷售。

除了主播,明星們也都想趕緊下場來分這塊肥肉。

比如前段時間請來了趙薇的李湘,首次淘寶直播就拿下驚人戰績:累計觀看53.2萬,單場漲粉7.5萬,成交額直逼100萬。

就在別人以為李湘可能是快破產了才做“微商”。

殊不知人家是靠著平臺福利,利用直播電商的風口,開啟了事業第二春。

在持續運營一段時間後,9月的帶貨成交額破3000萬,在藝人中戰績輝煌

有人質疑,KOL沒用,因為賣貨本身就是圖便宜,不可否認,價格戰一直很焦灼,畢竟“全網最低價”很誘人。

但在我看來,光便宜遠遠不夠,因為年輕人買東西的邏輯更簡單:

要麼是喜歡,多少錢我都買,

要麼就是腦子一熱。

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是第二種,用戶一直處於“單獨評估”的購物模式。

簡單講,跟逛淘寶店不一樣,用戶進了你的直播間,眼裡腦子裡就都是你了。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主播通常都很亢奮。

完全沉浸在種草中,不知不覺就下了單,你要給用戶時間仔細比價,可能這東西最後再便宜也賣不出去。

當然,每個風口行業都有飛不起來的豬,畢竟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喊冤。

廣告費打了水漂,我也替你心疼,可你不能說,KOL本身沒有價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家旁邊一個超市在小區擺攤做促銷,轉化率接近0,後來找了個居委會熱心大媽做推廣,轉化率超過80%。

大媽經常自詡,這叫人格魅力,我分析了一下,這也是才華能給產品帶來的增值

流量好比一個上了密碼的黑箱,你解不開,不能說鎖有問題。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03

於是,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好端端的變現模式變成了一出狗咬狗的鬧劇。

金主覺得自己是傻子,花錢給了注水的KOL。

KOL也理直氣壯,就你這破玩意兒,沒人買怪我咯?

吃瓜群眾一邊看熱鬧一邊回憶自己那些年被網紅產品坑過的慘痛經驗。

分不清到底誰是真正的傻子。

但你仔細想想,也能分析出一些端倪。

微博是公認帶貨能力差的平臺,3500塊錢想要350萬的真實流量,並且帶動一波購物高潮,其實本身聽著也挺扯的。

除了平臺不對,人不對也很恐怖。

最近和朋友也聊得了很多這方面的話題,為什麼有流量的人卻賣不出去東西。

其實想想明星失敗的案例,就不難理解,這是一種典型的心智錯位

歌星出專輯,你可能會付錢,但是他要是突然就去賣鍋了,你一定覺得莫名其妙。

可是,如果一個美食博主,給你推薦了他自用的炒鍋,就顯得順利成章。

這就是業內講的心智傳播

當然,營銷技巧再多,關鍵還是要貨好,這才符合商業本質。

很多人在選品上就有硬傷:

看不出產品不好,是能力和眼光的問題;

明知道產品不好還想忽悠人,是態度問題。

總有人幻想自己的顧客沒長腦子,這是一種毛病。

用戶也在成長,誰都不傻。

剛有自媒體那會兒,狗血標題很好用。

現在的讀者會自動識別:

你這個是標題黨,垃圾。

你這個是毒雞湯,我們不喝。

割韭菜成了熱詞以後,用戶也都能辨別:

你這是智商稅,我們不買。

“她年紀小,本來就一臉膠原蛋白,沒說服力。”

甚至能在博主的推廣中,一眼找出植入的產品,並開啟排雷模式,你收錢推的我一概不買,因為好產品不用強推。

在針對殭屍粉亂象的問題中,有作者的靈魂拷問很扎心:

當一個行業的胡作非為已然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的時候,你到底何去何從?

其實也不難回答,當潮水總會退去,誰在裸泳一清二楚

既不知道自己投放的平臺什麼調調,又不知道自己選擇KOL幾斤幾兩,賣得還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場鬧劇想想,如果不是自導自演的營銷被玩砸了,就是真傻。

昨天,還有一條重磅新聞,其實挺振奮人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嚴查網紅帶貨》。

有人說這回網紅帶貨徹底玩完了,其實不然,加強監管意味著原始的野蠻階段的玩法要退場了。

這對“想在直播帶貨和短視頻電商行業紮根,做優質機構和紅人的創業者”來說,恰恰是好事。

隨著2019年成為5G元年,技術快速迭代無疑為直播電商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該勇敢擁抱變化,而不是沉浸在別人賺錢我被坑的自怨自艾裡。

所以,回顧這次流量造假事件,或許真正能讓人看到價值的是,3500塊錢也能買到刷爆全網的曝光率,如果賣的是個好東西,必然又是營銷界的一個成功案例。

350萬流量0成交,造假的網紅觸碰了誰的利益?

-END-

作者簡介:Jenny喬,北大學霸,常春藤海歸,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職場10萬+爆文製造者,多平臺簽約作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