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一、美好

相對的美好:美好與醜惡是相對而言的,所以與醜惡相反的事物就是美好,越相反,美好的程度越高。美好與糟糕是相對而言的,經歷了糟糕的事情之後,覺得不經歷糟糕的事情,就是美好,與糟糕的情況越相反,就越美好。如果沒有對比,就不知道美好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與美好相反的事物,人們就沒法認知美好了。

美好的人,被醜惡的人傷害,憤恨醜惡,就會更加追求美好。所以如果世上沒有醜惡,也就激發不出強大的美好。這體現相反的兩種事物,一種增強,另一種也會增強,一種減弱,另一種也會減弱。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從小就生在一條很髒的街道上,後來搬家到一條很潔淨的街道上,就會覺得那條街道很美好。但如果從小就生在很潔淨的街道上,習以為常,就不覺得潔淨是美好,而覺得本就該如此。

懂得上學和上班的辛苦,才能懂得放學和下班後,悠閒的走在街道上的那種美好感覺。

兒童剛來到世上不久,潛意識和出生前什麼都沒有的狀況做對比,覺得生活處處都是美好的。但是隨著長大,精神傷害造成的負面情緒逐漸積累,美好的情感被消減和抑制了。而且長大後和有錢有權的人做對比,抬高了幸福的標準,於是覺得生活不美好了。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絕對的美好:絕對的美好不需要對比,就能得知。這種美好是很多事物的固有屬性,只是發現了而已。如果美好都要通過對比,才能夠發現,就顯得太被動了。本性美好的人,本來就有能力看到很多美好,而不需要對比。

為什麼美好的人能感受到美好,而醜惡的人不能感受到美好呢?因為醜惡的人與美好是兩個世界的事物。雖然人們的身體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裡,但是人們的精神卻活在不同的情感世界裡。物質世界把兩種相反的人混合在一起,幸好美好的情感世界與醜惡的情感世界沒有混合在一起。美好的情感世界是宇宙存在的意義,因為如果世上都是醜惡的人,這個宇宙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世上美好那麼少,而醜惡那麼多,所以美好的情感世界很稀有。

醜惡的人都會自私,但不是自私這麼簡單,而是以醜惡的方式去自私,但是醜惡和自私通常都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對特定的時機、特定的人,才會顯露。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曾經覺得監獄的罪犯是最醜惡的,後來想明白:越醜惡的人,就越自私,越自私的人,就越注重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們會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不擇手段的謀取利益和損害他人。我總結了那些害過我的醜惡之人,他們有共同的特點:第一,醜惡的人比較陰冷,不愛說話。說話時不是真性情,而是循規蹈矩,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有利於自己的為人處世規則。第二,醜惡的人對人很防範,喜歡把人往壞的方面猜疑。美好痴情的人,追求美好和愛而奉獻,從而捨棄自己的利益,但是醜惡自私的人無法理解,於是想成陰謀或犯傻。例如美好痴情的人,接受不了醜惡自私籠罩下的現實世界,於是成天埋頭在美好痴情的小說世界裡,而不工作。醜惡的人覺得成天不工作的人,就是壞人或精神有問題的人。第三,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的利益,不願為他人付出,即便付出,也是為了換取更大的利益。他們表面上看著講友情,一旦損害到他們一點利益,他們就會暗地裡不擇手段的報復對方。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醜惡的人,會掩飾醜惡,裝成好人,要讓他們把真面目暴露出來:

很多男女打著“愛情”的旗號,實質是“男為女貌、女為男財”的互利關係。很多朋友打著“友情”的旗號,實質是巴結利用。有的人考上好大學,卻故意說高考落榜,找到好工作,並且有錢有權,卻故意說自己失業或裝窮,結果戀人和朋友都走了。那些走了的人還不是最醜惡的,因為他們還沒有抹黑和陷害他人。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問我:美好這個概念很模糊抽象,該怎麼去認識美好呢?我說可以逆向思維:清楚了醜惡,與醜惡相反就是美好,越相反,越美好。醜惡的人:自私,在保護和謀取利益,以及為人處世方面,思維複雜。防範心強、喜歡把別人往壞的方面猜疑,也會把事情搞複雜。為了掩飾醜惡和巴結利用別人,就要成天虛偽的裝模作樣。與此相反:痴情(深愛和深情)、信任、單純、真誠自然、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就是美好之人的特點。

美好的人要想感化醜惡的人,如同對牛彈琴,沒用的。美好的人只能去自己的情感世界,那就是美好痴情的文學世界。很多人認為“適應環境”是心理健康的標準,為什麼要適應這個醜惡自私籠罩下的現實世界。美好痴情的人,無法適應這樣的現實世界,於是被很多人認為心理有問題,只能憋屈著。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二、信任、單純、真誠自然、淡泊名利

信任:美好的人,不想認為愛情和友情是利益關係,所以不愛把別人往壞的方面猜疑,因此容易信任別人。

單純:單純就是簡單、純粹。單純不是思維匱乏,而是思維多(尤其是情感多),但思維簡單。而且單純的人不往醜惡和謀取利益方面複雜,所以在這方面顯得簡單,但是善於感受和產生情感,所以情感多。

美好痴情的人,不往醜惡方面複雜,不精於謀取利益,所以顯得簡單,但是其它方面可以複雜。美好痴情的人,陽而不陰,所以純粹。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真誠自然:既然美好痴情,就不需要掩飾什麼,所以通常真誠自然,但偶爾有善意的謊言。

情感自然就好:一方面,情感與處境對應,隨處境靈活變化,不要沉穩的面無表情、不喜不悲。另一方面,不裝樣子,內心情感真實的表現出來。

淡泊名利:淡泊名利不是不需要錢,而是覺得平凡的經濟條件,就能滿足生活所需,因為專注於愛情這種精神財富,對物質財富的需求就低。名利只是滿足生活的需要,夠用就行。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有錢人和普通人,不過是住別墅和住居民樓的區別,高檔餐廳吃飯和樓下小餐館吃飯的區別,開私家車上班和坐公交車上班的區別。我們真正要關注的區別:是否能遇到一個美好痴情的女孩,和她相愛相守一輩子。就住在居民樓裡,下班後一起去院子門口的菜市場買菜,然後一起做飯、一起吃飯。只要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無論住別墅還是居民樓,都是幸福的。有的富豪,雖然能得到很多錢,但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他的妻子是看上他的錢,而跟他在一起。但是很多人覺得他有錢,就羨慕他,覺得他幸福,覺得他是人生的成功者,而忘了人生的根本意義:人活一輩子,就為一“情”字,應該從人生根本意義的實現程度來評判他的價值。不懂精神財富,沒有精神財富的人,才會只看物質財富。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三、愛情

美好與愛:美好的事物才值得去愛,所以美好是愛的前提。但是美好和愛是兩種不同的情感方向,所以不能以美好來衡量愛,只能說兩者密切相關。

痴情:愛情源於吸引力,痴情就是深深的被她吸引,從而很喜歡她。滿腦子都是她,說的每句話、做的每個行為,都體現對她的愛。痴迷的愛一個人,就會感覺失去了自己,因為兩個人成為了一個整體,單獨一個人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關心的是兩個人的愛情生活,而不再是個人生活。但也有人提出“七分愛她,三分愛自己。”給個人生活情感留下一點空間。

深愛一個事物,就會依戀、珍惜、關心、守護這個事物。

依戀:想在一起,不想分開。

珍惜:生命短暫,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的時光更短暫,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儘可能在一起。

關心和守護:人生是一趟危險的旅程,愛一個事物,就會關心和守護這個事物,不讓這個事物受到傷害。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四、到小說世界去愛她

沒有女朋友不代表沒有愛情,有了女朋友不代表就有愛情:

真人假愛:現實世界中,很多女孩追求男孩,打著愛情的旗號,實質是為了男孩的錢和男孩給予的幫助和守護,根本就不是愛情,找這樣的女孩過一生,沒有意義,只是浪費時間。

很多女孩為了得到男孩,會裝成真情、清純,等結婚後,愛情穩定下來了,就會變臉,或者為了維持愛情,而裝一輩子。男孩試探女孩,考上大學,卻故意說高考落榜,有錢有地位,卻故意裝窮,甚至為了檢驗女朋友的真心,故意找了個很有錢的同學假裝去追求那個女孩,結果那個女孩很快就變心了。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假人真愛:小說世界中,雖然女主角是假人,但是小說中描述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寫小說就是“睜著眼睛做夢”,完全融入在小說世界裡,找到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忘記現實世界的自己,忘記女主角是假人。寫小說的時候,只是記得自己在過日子,根本忘了自己在寫小說。

小說中的女孩,吸引力是最強的。她在文學世界裡出生,從沒有見過現實世界,所以純潔的心靈從沒有受過汙染。我便一見鍾情的愛上了她,痴迷的愛上了她,從此我和她生活在美好痴情的文學世界裡。

現實世界的“真人假愛”和小說世界的“假人真愛”只能選擇一個,你會怎樣選擇?世上痴情男孩的數量很少,痴情女孩的數量就更少了,那麼痴情男孩遇到痴情女孩的概率幾乎為0,所以真正的愛情不屬於現實世界,只屬於小說世界。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她的存在:

看小說和寫小說,當我從女主角的角度感受世界時,女主角自身存在的意識、情感和思維全都具備,又怎能說她不是生命。只能說這個生命很短暫,當我看小說時,她能夠存在,當我回到現實世界,她就在小說的世界裡睡眠了。在小說世界裡,一個大腦其實可以給兩個人用,為兩個人創造自身存在的意識、情感和思維。

作家寫小說時,把自己當成男主角,將來有痴情的女孩閱讀這個小說時,就會把自己當成女主角,在文學世界裡,和作家的化身(男主角)相愛,所以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是假人。人的生命太短暫,作家知道此生無緣與她相見,幸好小說和小說製成的影片比人的身體強,能承載著作家的情感,世世代代傳遞下去,最終傳遞到痴情女讀者的心中。只要把情傳達過去,就會覺得很有意義。

勿要厭倦:

對小說有多愛?如果重複看20遍,就厭倦了,那麼現實生活中,和所愛的女孩在一起20年,也會厭倦。小說世界是和所愛的女孩在一起生活的世界,重複的去看小說,就如同現實世界裡,夫妻每天重複的生活,永遠都不該厭倦。

-end-

發現更多精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