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想了解更多【家居建築設計】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家居狂熱分子”頭條號!

說起外灘建築,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山東一路的萬國建築博覽群,但其實與之交匯的一條街道,也包含著許多優秀且具有歷史沉澱的建築,它就是圓明園路。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到圓明園路,探尋鄔克達的上海足跡。

細賞真光廣學樓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真光廣學樓其實是兩棟互相背靠的姊妹樓,同出自匈牙利籍國際著名設計師鄔達克之手。真光大樓入口在圓明園路上,廣學大樓入口在虎丘路上,可以說是外灘源當中璀璨的巨星,不少國際時尚大片都曾在此取景。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廣學大樓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 建築風格 ·

廣學大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裝飾藝術派風格。整幢建築的立面為銳角狀線條裝飾,出女兒牆收頭。西立面的入口處。用人造石飾面作貫通立面的巨大尖券造型,氣勢宏偉。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 人文歷史 ·

廣學會大樓於1932年建造,翌年竣工使用,因廣學會機構所在,故名“廣學大樓”。廣學會是基督教英國長老會創辦的文化團體,也是外國人在華創辦的最大的出版機構。19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基督教會在中國各地創辦了大量的大中小學校。接踵而來的問題是,缺少相應的教科書和課外讀物。

1877年(清光緒三年),傳教士大會成立了學校教科書委員會,籌劃以西方教科書為藍本,編印出版了一套適合中國教會學校使用的教科書及介紹以西方社會科學學說為主的著作,由英國傳教士韋廉臣主持。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真光大樓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 建築風格 ·

真光大樓建築坐西朝東,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1930年竣工。整幢大樓立面造型和與室內設計均表現出強烈的藝術主義特徵,深褐色的面磚和豎線條的處理,層層收進的頂部造型,反映出美國藝術裝飾主義摩天樓的特色。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 人文歷史 ·

鴉片戰爭後,上海的傳教大門被打開。1899年有位叫湛羅弼的傳教士邀浸信會的教士開會,決定集資在廣州創辦中華浸會書局。1930年浸信會在上海圓明園路興建的大樓落成,浸會書局便由廣州遷來,入駐此樓。

大樓原名浸信會大樓,後以浸會書局出版的《真光》雜誌為名,改稱真光大樓。與浸會書局同時進入此大樓的還有福音書局。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上海外灘美術館

上海建築丨圓明園路上鄔達克的足跡,外灘源的矚目建築

一邊是人聲鼎沸的弄堂,一邊是百年上海的文化遺存,現代生活與過去歷史的交織,就如上海外灘美術館黑與白的變奏。位於洛克·外灘源核心位置的上海外灘美術館,前身為亞洲文會大樓,以其獨特的人文環境,給予當代藝術作品最佳的呈現狀態與觀賞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