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良:整合品牌融合旅遊 打造“紹興黃酒”金字招牌

又到螃蟹消費旺季,黃酒作為其“黃金搭檔”,消費熱度隨之水漲船高。但作為黃酒行業第一股的古越龍山,卻迎來近五年來的半年業績首次下滑:2019年上半年,古越龍山營業收入9.54億元,同比下滑1.76%,淨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滑2.19%。會稽山、金楓酒業等企業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當行業龍頭經營遇冷,黃酒產業如何逆轉頹勢、做大做強?新浪財經獨家專訪紹興黃酒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幼良,分析中國黃酒的現狀與挑戰。

陈幼良:整合品牌融合旅游 打造“绍兴黄酒”金字招牌

主持人:這是您第幾次來到酒博會?本次黃酒企業的參展情況如何?黃酒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陳幼良:我們的協會是剛剛6月30號換屆,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換屆以後我就擔任秘書長的職務,所以我就組織紹興的黃酒企業來參展,是第一次。今年的酒博會,我們的規模以上商企業,尤其是四個龍頭企業,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女兒紅全部都參展了,我看了以後,覺得我們的佈局、布臺還是可以的,來展示黃酒。

黃酒是紹興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為紹興是唯一的一個主產區,是一個發祥地。現在整個紹興是80家黃酒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是14家,總的產值也就只有52個億,銷量也就52個億,產量是50萬噸左右。這個數字不是很大,確實還是有待發展。

黃酒是白酒的祖先。我們不跟白酒比什麼,我們就講歷史。我的理解,因為先有釀造黃酒為代表,然後才有蒸餾酒,白酒就是蒸餾酒的代表。我們是“雙百工程”,原料生長期是一百天,兩造工藝也是一百天,加上黃酒突出裡邊的營養成分,度數也是剛剛好,十幾度。而且黃酒的歷史已經很長了,我們現在不斷地在刷新它的記錄,已經達到7000多年的歷史。所以,有這麼久遠的歷史底蘊,加上我們傳統的工藝,再加上我們產品的優點,我覺得黃酒總有一天會走出全國、走向世界,不僅僅是現在江浙滬地域。

主持人:提升中國黃酒影響力面臨什麼機遇和挑戰?

陳幼良:第一,黃酒必須要打進北方市場,現在是江浙滬為主,北方市場現在也有一個很好的契機。現在北方人喝白酒也講究度數低,不是以前的50幾度,現在講究40幾度,甚至更低的度數。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注重身體保養,這就是黃酒走入東北、北方的契機。

第二,黃酒營銷可以在時間性上去發展。像剛剛過了中秋節,螃蟹很火,而黃酒跟螃蟹是絕配。所以,我們從這方面可以結合在一起去做多方面促銷。

另外,現在怎麼樣讓年輕人喜歡上黃酒,這是很大的題材。前一段時間,馬雲來紹興,談到黃酒也提到這個問題,怎麼樣讓年輕人接受黃酒。當然他也給我們一個安慰,他預計一般人到了40、50歲會逐漸接受黃酒。但是我們怎麼樣把當下的90後、00後發展成為消費群體,必須做創新。

主持人:如何看待目前黃酒的定價水平?

陳幼良:說到價格,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黃酒的定價太低了。我們全部用糯米釀造的酒,有時候賣不過一瓶礦泉水,這個問題亟待解決。這麼好的營養價值,這麼正宗的原料,釀造工藝這麼長的產品,賣這樣的價格真的是太低了。紹興黃酒協會也正在思考這個問題,怎麼樣把價格整體提高勢在必行。

主持人:作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黃酒之都,紹興如何把黃酒做大做強?

陳幼良:紹興黃酒存在三個欠缺:第一,思想比較傳統,思想欠解放。

第二,我們的行動要創新。到現在為止,傳統工藝以外,我們釀酒的機械化、智能化,現在5G時代,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行動上面應該創新。5G勢不可擋,未來的生活就是5G生活,黃酒營銷也好,生產過程也好,都可以結合的。比如,在生產工藝當中,通過機械化、智能化黃酒生產,結合5G創新高端路線。

另外,黃酒行業之間的合力要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整個行業之間合力要加強,總覺得一個企業管自己的事,包括現在我們的價格還這麼低,大家沒有形成合力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發展也有思路,尤其是黃酒之都驗收的時候,市政府也提出來了:

第一,產業要整合。現在80家黃酒企業,大大小小差異比較大,我們覺得產業行業要整合。

第二,品牌要聯合。其實我們不必要有這麼多品牌,貴州茅臺就是一個貴州茅臺,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就用一個“紹興黃酒”,實現更大發展空間。

第三,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要進行跨行業的融入。藉助黃酒小鎮,還有旅遊,真正把黃酒融入到城市的意義當中去。整個紹興是一個酒城,以酒為核心來進行打出旅遊城市口碑。黃酒有很多悠久的歷史故事,王羲之醉酒以後的書法,還有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的故事等等,我們的旅遊如果把黃酒融入進去,會提高遊客的興致。旅遊發展了,黃酒也會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