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議趙老師合影收費,來看這些自媒體大V的嘴臉

據說,你注意是據說趙忠祥老師跟人合影,每次收費4000塊,然後還賣人字畫,主要是寫幾個祝福的字,大概也是賣個小几千塊。

這事兒我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被網上各路自媒體傳的沸沸揚揚。

我不是想給趙老師洗地,因為他早年傳出過很多負面新聞,我估計80後都知道,十幾年前就傳出過無數,所以我也不想再為他說什麼。

但是,一碼事歸一碼事,這些罵趙老師的自媒體所謂大V們,罵的內容都是些啥呢?

我歸納了一下,大概齊這麼幾個意思。

第一種:趙老師,沒想到,您也有今天。

想當年,趙忠祥老師可是頂級流量,那絕不是今天什麼網紅們能比的,您這樣的,出場費怎麼也得幾百萬起吧,怎麼就淪落到幾千塊跟人家合影的份上了呢?

這意思,我聽懂了。

就像陳佩斯和朱時茂當年的小品,陳佩斯對朱時茂說:“原以為,只有長我這樣的,才能當漢奸,沒想到長成您這樣的,也能當漢奸。”

這幫網紅們的潛臺詞就是說,原以為只有俺們這樣的,才能跟人合影收個幾千塊錢,沒想到連您趙老師,也有這麼一天。

第二種,趙老師,您沒想到吧,我也有今天。

這一類博主就更有意思了,他們大概的意思就是把趙老師當年多麼火的經歷反覆的捧,捧到無限高,然後狠狠的摔下來。

把自己的過去反覆的踩,踩成徹底的24K純屌絲,再拔高,然後跟趙老師的今天做對比。

言外之意就是,您看,您老了,您跟不上時代了,您被淘汰了,觀眾朋友們不記得您了,可是,我發達了,我拽起來了。

我現在多得瑟,是不是,我是網紅了,我多牛啊,我多拉風,我一次出場費,可比你現在多......

反正吧,我看來看去,無非就四個字。

“小人得志”。

說實話,我不怎麼喜歡趙老師,雖然我也是看動物世界長大的,雖然我兒時曾經對他還是有好感的,或許我小時候也算趙老師的粉絲之一。

可我現在確實不怎麼喜歡他了,實話實說,僅此而已。

但是,就算我不喜歡趙老師,我也不覺得這麼一幫小人得志的玩意兒們,跑出來群毆他,是一件多麼令人歡欣鼓舞的事。

因為他們群毆的理由,出了問題。

這裡面沒誰是站在一番好意的角度,勸趙老師一把年紀了,珍惜晚節,頤養天年,沒人這麼說。

所有的說法,都是在嘲笑別人的落寞,以及炫耀自己的當紅。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我就不相信今天這幫網紅就沒有老的一天?就沒有過氣的一天?就沒有觀眾朋友們不喜歡他們的一天?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鐵打的舞臺,流水的演員,甭管你今天有多紅,早晚都有沒人記住你的那天,這是自然規律。

用自己的紅,去嘲笑人家的過氣,是一種幼稚,是一種短視,是一種根本看不清時間力量的表現。

其次,用錢去鄙視別人,是一種更加幼稚的表現。

我看到很多網紅很得意,很得瑟,覺得自己掙錢了,起碼比很多人都掙的多,同時又看到很多昔日的明星如今混的還不如自己,於是洋洋得意。

這意思我看懂了,大概齊就是說,有錢就有理嘛,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套邏輯,更幼稚。

馬未都做收藏的,成天要見一堆的土豪,這幫人裡面有人有素質,就有人沒素質。

比如有些人,仗著自己有倆錢,騷包,看不起文化,看不起藝術,甚至看不起文明。

他覺得吧,什麼都能買,連文明都能買。

馬爺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在人類的藝術寶庫面前,所有的個人財富都是渺小的,這世上從來沒有哪個人能靠自己的財富把人類的藝術蒐羅一空的,古代的皇上都做不到,何況現今的這些土鱉。

這話,很正點,我作為應屆生,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就有過類似的感受。

那時候我剛畢業,也同時剛開始學習投資,我的老師帶我參觀的第一個市場就是國際黃金交易市場。

它的日均交易額是多少呢?是20萬億美元。

仔細看,我沒敲錯。

那時候我記得老師跟我說,人家大的交易員在市場裡扔一個美金小目標,就是王健林的七個小目標,就相當於投石問路。

這意思就是往市場這個池塘裡扔一枚小石子,看看池塘有什麼反應。

七個小目標哦,只是一枚小石子。

真的有大行情的時候,那什麼感覺?那就是流星雨,你注意,下到地上的每一顆小石子,都是七個小目標哦。

所以,打那天起,我的財富觀徹底被震撼了,後來我看什麼有錢人,都會把它算成金融市場裡的當量。

比如我伺候過行業大佬,甲方大佬自我感覺很良好的,因為他屁股後面跟著一群乙方的那種身家幾百個小目標的富豪在後面當小弟。

他舉手投足,動輒多大的生意,一揮手,建起一個水庫,就是為了給旁邊無比巨大的機房降溫用。

可是,你真的把他那些能量算成錢,扔進國際金融市場裡去,馬上就會發現,他和屌絲也沒啥差別。

在流星雨面前,管你是比爾蓋茨還是馬雲,只要敢逆市,結局都一樣。

我想馬未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得益於早年蹬個自行車每天跑故宮博物院參觀,你想呀,任琉璃廠能有啥好東西,也沒有宮裡多。

一個看遍了故宮博物院的,再看外面,心裡就平靜了,因為知道無論自己怎麼折騰,這輩子,也就這點事。

人類絕大多數財富都是虛擬的,都是待在市場裡拿來做交易的,而不是投放到現實生活中的。

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吸收很多很多年以來各國超發的貨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財富本身就依託於想象而非現實。

一個人要真覺得自己有錢燒的,建議去市場裡待一天,哪怕你沒看過國際市場,去A股市場裡看看也行,A股市場裡熱的時候,一天的交易量也上萬個小目標。

網紅就跟過去的相聲演員沒啥區別,咱們現在是新社會了,又不像舊社會看不起演員,把前門樓子賣唱的當作下九流。

但也不至於反過來,紅了兩天真把自己當根蔥了,真把自己當成功人士了,真把自己當教學範本了,真的企圖去教所有人都學前門樓子賣唱這檔子事兒了。

我覺得,這是病態的,甚至是變態的。

我也喜歡在前門樓子跟前唱兩句,您樂意聽,您捧場,那是給我臉,我兜著,這也就是個樂子。

咱老百姓,不就圖一樂麼,收了市,我停了交易,給您來一段,上班前,你看我逗悶子,看完一笑,一天心情都好。

要是誰把誰真當回事,那就沒意思了。

我見過網紅作家,還真的把他寫的那些所謂的“書”翻開來看了兩眼。

這人吧,很有意思,有些文學家瞧不上他,他就在自己的博文裡說,自己還瞧不上那些人呢。

畢竟自己是一個可以靠寫作謀生的人,就憑這一點,也是相當牛逼了。

這句話我看完就樂了。

這世上能謀生的人多了,我去前門樓子跟前擺一攤,表演吃屎,凡是進來的觀眾,每人收10塊錢,我就不相信沒人來看。

肯定有人看吧,那我不也謀生了麼?

您覺著,這有啥可炫耀的呢?

合著這位大V的腦袋裡,裝的都什麼呀,好像寫作是不能謀生的,他能靠這個謀生,就多了不起似的。

說實話,咱們每天寫這種,不叫寫作,這就是段子,聊天,扯淡,大家樂一樂而已。

如果真的把這個都當文學了,那簡直是文學的災難。

如果哪天諾貝爾文學獎,發給咱一個網紅,一個寫博客的,理由就是因為他博客寫得好,打賞的人多,您覺著,這不是噩夢是什麼?

我寫這些,沒有鄙視新媒體的意思,我也算新媒體裡面的一員。

我只是覺得吧,人最好還是清醒點,扯淡可以,但不要淡扯多了,就開始迷失自我,甚至企圖把觀眾朋友們的三觀帶溝裡,那可就真的不好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