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祕的女人蘇麻喇姑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蘇麻喇姑年輕美麗,聰明靈俐,文化功底很深,她是孝莊文皇后的貼身侍女,她深受康熙帝的喜愛,曾一度想納她為妃,但沒有成。歷史上真的有蘇麻喇姑這個人嗎?

歷史上確實有蘇麻這個人。據清史專家楊珍研究員考證,蘇麻喇姑的原名叫蘇墨兒,進入清宮後改稱蘇麻喇姑或蘇媽拉瑪媽媽。


大清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的傳奇一生

蘇麻喇姑生於蒙古科爾沁大草原,天生的俊俏,而且心靈手巧。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她作為年僅13歲的科爾沁貝勒寨桑二小姐本布泰的陪嫁侍女,來到後金的都城瀋陽。後來隨本布泰入關,駐進了北京的紫禁城。

蘇麻喇姑不僅是孝莊文皇后的貼身侍女,也是孝莊文皇后的心腹和知音。她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老主人孝莊文皇后敬重有加、畢恭畢敬、小心周到地侍奉;對比自己小約40歲的康熙帝則奉若神明。蘇麻喇姑雖然是蒙古族人,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滿語,能嫻熟地書寫滿文。孝莊文皇后曾讓她教授康熙帝學習滿語、滿文,她是康熙帝第一任滿文老師。蘇麻喇姑在晚年還擔負起了撫養康熙帝第十二皇子允祹的重擔。允祹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萬琉哈氏(既定妃)允祹的生母健在,為什麼讓蘇麻喇姑撫養呢?據楊珍分析,這可能是孝莊文皇后或康熙帝,也可能是兩人商量的結果:為了減輕年近古稀的蘇麻喇姑的孤獨和寂寞而故意安排的。蘇麻喇姑將自己的全部的母愛傾注到了撫養允祹上面。允祹在蘇麻喇姑的精心撫養下,健康成長,後來成了頗有才幹和頭腦的皇子。在乾隆年間允祹被封為履親王,授為議政大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死,活了79歲。他是康熙帝眾皇子中壽數最高的。這與蘇麻喇姑的良好的培養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大清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也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習慣。她終身未嫁,始終過著獨身生活,陪伴在老主人的身旁。孝莊文皇后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死後,她又在皇宮度過了18個春秋。蘇麻喇姑篤信佛教,吃齋唸佛是她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她雖然是奴僕身份,但她在宮中頗受尊重。康熙帝的皇子們稱她為祖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蘇麻喇姑得了病,“腹痛痢血,食不下咽。”正在塞外巡視的康熙帝聞知蘇麻喇姑有病的消息後,非常著急,出了許多方法為她治病。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公元1705年10月24日)蘇麻喇姑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與世長辭,享年90多歲。

蘇麻喇姑曾參與清初朝服的制定

由於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她所做的衣服既合身又好看,人人稱讚。所以朝廷曾讓她參與過滿族衣冠飾樣的制定工作。史載:“清自崇德初元,已釐定上下冠服諸制。”(《清史稿》卷103,《志》78,《輿服》2。)又載:“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昭槤:《嘯亭續錄》卷4,《蘇麻喇姑》。)據此,可做出以下判斷:第一,天聰年間,孝莊以其聰穎機敏,富有才力而在皇太極的眾福晉中嶄露頭角,為皇太極所賞識。所以,當他建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德後,隨將制定清朝衣冠服飾這一重任,交付孝莊。正因孝莊主管此事,才能做出讓其貼身侍女蘇麻喇姑參加衣冠飾樣製作的安排。第二,蘇麻喇姑作為陪嫁女子,跟隨孝莊已歷十載。在女主人的指教下,她從一個出身貧苦牧民家庭的幼女,成長為具備一定文化素養之人,而且心靈手巧,擅長女紅,富有一定創造性。孝莊的突出才能,是她能夠培養出這樣一位出色侍女的重要原因,為皇太極其他后妃所不及。其不拘一格,委派侍女部分承當此項重任,除去表明知人善任外,還顯示出她的魄力及其在滿族統治集團中的重要地位。事實證明,蘇麻喇姑圓滿地完成任務,併為後世所銘記。


大清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的園寢

康熙帝的景陵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葬入孝誠皇后和孝昭皇后以後,為了祭祀和管理,朝廷便在陵園之外、景陵東南約10裡的地方建了景陵的八旗兵的營房和景陵禮部營房。用一道大牆將這兩個營房圍起來。四面圍牆各開一個大門,稱之為“新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孝莊文皇后停靈暫安奉殿後,朝廷又在“新城”的南邊接建了昭西陵的內務府營房和禮部營房,稱之為“南新城”。南新城正在昭西陵的東面,距昭西陵僅2裡多遠。蘇麻喇姑園寢就建在南新城的東牆外。


大清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辭世後,康熙帝非常悲痛,命以嬪禮治喪。將她的靈柩停放在暫安奉殿內,讓她在九泉之下依然陪伴在老主人孝莊文皇后的身旁。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這時蘇麻喇姑的靈柩仍在暫安奉殿停放著。蘇麻喇姑不是皇帝的妃嬪,也不是皇室成員,所以她不能葬在陵園之內,也不能繼續停放在昭西陵。蘇麻喇姑死時,雍正帝已經28歲了。他深深瞭解並親眼目睹過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后、與康熙帝的非同尋常的關係。很有可能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帝與蘇麻喇姑也有過多次的交往,對蘇麻喇姑也是非常尊重的。雍正帝考慮到她與孝莊文皇后的密切關係,為了仰體皇父對蘇麻喇姑的敬意,就在距昭西陵最近的南新城的東面為蘇麻喇姑營建了一座園寢。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初七日將蘇麻喇姑葬入了這座園寢內。蘇麻喇姑園寢雖然在清東陵的陵園之外,但距昭西陵只有3裡,她們主僕二人仍相依在一起。



蘇麻喇姑園寢坐北朝南,其規制與妃園寢相似。在後院建有兩座寶頂,東西並排。蘇麻喇姑的寶頂位於園寢的中軸線上。這座園寢既沒有溝河、橋座,也沒有靠山、朝山和砂山。因為歷史原因只剩遺址上的兩座寶頂。左邊,大的,外壁殘缺的寶頂——雍正老貴人。右邊,小的,外壁完整的寶頂——蘇麻喇姑。此老貴人是雍正皇帝的后妃,但未曾侍寢過,因此不能入葬泰陵妃園寢。雍正皇帝曾有恩旨:“或在蘇麻裡姑之左右另建園寢”。可奇怪的是,乾隆皇帝沒有遵旨,而是把她附葬蘇麻喇姑園寢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