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羊毛氣”的票友下海,自學成才

自學成才的京劇演員李宗義

- 劉辛原 王桂森

沒有“羊毛氣”的票友下海,自學成才

李宗義先生

天津與古城北京近在咫尺,對於京劇,天津人像北京人一樣喜愛。近百年來在天津曾湧現出不少對京劇藝術有深造的票友,如王君直、王頌臣、王庾生、王竹生、李克昌、劉叔度、韓慎先(夏山樓主)等。他們的技藝精湛,馳名沽上;天津票友“下海”而成名者也大有人在,李宗義就是其中之一。

李宗義祖居天津,生於1913年。李幼年聰慧好學,當年在李的住家附近,有個“遵道堂”,是道教設立的誦經奏樂組織,李在七八歲時就參加進去,細心揣摩,漸漸知音明律,對笙、管、鍾、鼓諸般樂器盡能操之。宗義從小受到音樂的薰陶,這對於他後來愛好京劇以至成為專業演員是不無關係的。

李上小學時,遇上了一個愛好唱京劇又會拉胡琴的同學,二人志趣相投,經常在一起拉拉唱唱。所學的唱段主要來自留聲機,有時也溜進戲院裡去聽“蹭戲”。在李家不遠,有一家收音機修理店,店主人發現了這兩個小戲迷,為了招攬生意,便讓他倆在課餘時間到店裡的麥克風前演唱幾段京劇,藉以吸引顧客。宗義幫了修理店的忙,自己也受到了鍛鍊。

沒有“羊毛氣”的票友下海,自學成才

李宗義《碰碑》

後來在天津三義莊有一個開“槓房”的老闆,愛好京劇,成立了一個名為“同志國劇社”的票房。李家離槓房不遠,他當時剛剛十幾歲,就成了這個票房的少年票友。他的嗓音條件好,又肯學,逐漸為人們所注意,並常受到一些老票友的指點。他14歲時,結識了天津名票王夢鴻(王庾生之弟),認王庾生為師,受益很多。他16歲時,被邀參加一場義務戲的演出,登臺者都是少年票友;宗義表現才華出眾,天賦的一條鐵嗓鋼喉,一鳴驚人。從此,李對京劇的研究日益勤奮,堅持喊嗓子,苦練基本功。1931年他18歲時,經姐丈介紹到河北電影院工作,河北電影院工作為他學戲提供了有利條件。每天上午影院沒有營業,舞臺空著,他就利用這個機會練功、吊嗓,每天如是,不論酷暑寒冬從不間斷,紮紮實實地苦練了3年。他省吃儉用,遇有北京來的名角演出,他絕不放過觀看的機會,如馬連良、譚富英等人來津時,每演必到。他默解能力極強,更認真觀摩,苦學不輟。在河北電影院任職期間,李經常與一些著名票友登臺演出,相當活躍。

宗義的姐丈看到他對京劇事業的追求如此迫切,日後必有發展前途,因此在李24歲時,姐丈動員他辭去影院工作,專心致志地從事京劇事業,並以自已的積蓄為其購置了“行頭”(戲裝),鼓勵他正式組班演出。

河北電影院有一段時間業務不振,院方決定在每週六和星期天加演京劇,便邀請李宗義與中南國劇社的票友演出。李上演的劇目有《借東風》《失空斬》《四郎探母》《白蟒臺》《法門寺》等,都是唱工重頭戲。同臺演出的票友有卞勵吾、崔景雲(下海後改名崔熹雲)、李象鈐等。一時轟動津門,河北電影院車馬盈門,座無虛席。這一段時間的舞臺實踐,是宗義藝術成長最有實效的時期。

經過幾年的舞臺鍛鍊,宗義在藝術上日臻成熟,決心出門跑跑碼頭,尤其是京劇的發源地——故都北京。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由信義社經勵科劉德珍幫忙,約請了北京的“四梁四柱”,湊齊班底,安排好戲碼,就在1937年他24歲時赴北京演出。

北京名家薈萃,若無獨到之處是不容易受到觀眾注目的。宗義以其高亢挺拔、響遏行雲的嗓音,英姿勃發地出現在北京的舞臺。第一場打炮戲為《四郎探母》。接著又演出了《群英會》《借東風》《楊家將》《大・探・二》《蘇武牧羊》等戲,與他合作的有姜妙香茹富蕙、李多奎、馬豔芬、梁慧超、哈寶山等。

宗義來北京也是為了求師訪賢。1938年,他拜著名演員鮑吉祥為師。鮑吉祥舞臺實踐經驗豐富,門徒很多。宗義誠意求教,潛心學藝,從而藝術造詣不斷加深。

人們稱宗義是高派老生,可是他始終沒有機會直接受業於高慶奎,他演的高派劇目完全是從唱片中學來的。1938年的一次宴會上,他曾與高慶奎相遇,席間宗義對傾慕已久的高慶奎表示極大的敬意,高對李也毫無掩飾地流露出愛才之情。宗義雖有拜高為師之心,但因高身體多病,此願一直沒有實現。

沒有“羊毛氣”的票友下海,自學成才

李宗義《斬黃袍》

關於宗義的戲路宗派問題,他曾對人說:“我不是完全學高派,是根據個人條件,博採眾長,誰的唱做好,我就學誰。”他不拘各種髯口的戲,一律都學都唱。如《戰太平》《奇冤報》宗譚富英,《甘露寺》《四進士》宗馬連良,《白帝城》宗王又宸,《轅門斬子》摹劉鴻聲,至於《逍遙津》、《斬黃袍》則摹高慶奎。到晚年他專攻高派。

1940年宗義定居北京。以後,他帶領劇團奔波濟南、青島、漢口、上海、南京、蕪湖以及西安、天津等地演出,時已南北馳名。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挑起內戰,田漢寫了一個新京劇《琵琶行》,歷史題材,具有針對蔣介石倒行逆施的現實意義。北京進步人士馬彥祥等決定演出這個劇本,並想通過這個戲對京劇作一次改革性的嘗試。馬彥祥知道宗義對京劇改革有興趣,便邀他參加排演《琵琶行》。這無異是掀起一個“新平劇運動”。

1950年1月,李宗義參加了實驗京劇團。該團主要演員除宗義外,還有李和曾、張云溪、張春華、吳素英,以及徐蓮、嚴慧春、李憶蘭、李洪春、趙炳嘯、嚴韻春、馬世英等。第一個戲演的是《江漢漁歌》,接著演出《三打祝家莊》《大名府》《兵符記》等。1952年全國戲曲會演時,他演的《兵符記》獲大會頒發的個人表演二等獎。

1953年宗義參加抗美援朝慰問,赴朝鮮演出4個月。1955年秋宗義隨中國藝術團出國,團長張致祥,副團長趙渢,其他演員有葉盛蘭、杜近芳、張云溪、張春華、吳素英以及歌舞演員等,分別到了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蘇聯等國家演出。後又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戲劇節,前後將近一年。

1956年末回國後,中國藝術團在原班人馬的基礎上,增加了李少春、袁世海等,又赴南美的巴西、烏拉圭、阿根廷、智利四國演出4個月,團長是楚圖南,副團長是趙渢。

1958年在中國京劇院新排了幾個戲,有《蝴蝶杯》、《蘆花計》《十三陵暢想曲》,並整理了保留劇目《斬黃袍》《轅門斬子》等。後來他從中國京劇院二團調到三團,又與李慧芳、張玉善合作排演了現代京劇《洪湖赤衛隊》。

1960年中國京劇院為支援充實梅、程、尚、荀四大流派劇團,將中國京劇院三團交北京市作為梅劇團的基本力量。轉年四個劇團聯合演出,不久合併為北京市京劇二團,後改北京市京劇團。

十年動亂期間,宗義沉默了。他多年錘鍊的精采動人的演唱,都被禁錮起來。他那傾注了多年心血,塑造不同類型的、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都被趕下舞臺。

撥亂反正後古老的京劇又獲新生。宗義的《斬黃袍》《逍遙津》《碰碑》等膾炙人口的劇目又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演出。1979年初,北京市京劇團和北京京劇團合併建成北京京劇院,宗義和李萬春、吳素秋等都是北京京劇院老一輩藝術家,除演出外還有傳授青年演員技藝的任務。

李宗義靠刻苦自學終成全國馳名的京劇演員,是值得記敘的。他並非梨園出身,沒坐過科班,初無名師指點,只憑個人默解,勤學苦練,朝夕鑽研,模仿各派京劇演員之長,在演出時一絲不苟,尤其在特技方面必求完整。如《探母》之嘎調和吊毛,《奇冤報》之過桌,都能交代清楚。當他“下海”後,在演出身段臺步上,雖是出身票友,並沒有“羊毛氣”,這在他的劇藝上,更是突出的一點。他能在京劇發祥地北京站住腳,併為京劇前輩所推重,誠屬不易,可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