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老妈妈的花园是自然风格,貌似随意,实则在颜色搭配,植物种植上还是有她的小心思。运用不少银色植物和常绿松柏植物,所有的植物成条状色带种植,中间用耐寒圆锥绣球作为骨架。再配上木质景观,牵引着观赏的人视线往上。

走到一处底部堆积石头的大树下,她自豪的介绍:这是我种的铁筷子,在日本这个很贵,都是我大儿子的礼物”。赶紧告诉她:“在中国,铁筷子也很贵”。

大树地下的种植位置很适合他们的生长,我可以想象开春时,看到这里最早呈现的春的信息,老妈妈欣喜的表情和给老公儿子汇报的惊呼声。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一到上野农园,天放晴了。下车,看到了熟悉的大门和那只往里偷窥的大白熊。一进花园,眼前一亮,植物的色彩、质地、形状和气味,争先向我袭来。

抑制住急不可耐的心情,又看到了北海道花园女神——上野由纪女士。几年不见,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烙下丝毫印记,还是那样的美,身材娇小玲珑,眼神灵动极具传神,浑身闪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是对生活对事业极度投入热爱的人才能有的小宇宙。

和上次一样,她一边介绍造园的经过和思路,一边介绍北海道的各种植物带领我们参观。

昨夜一场秋雨,让花草倒伏不少,一大早他们一直在忙于绑缚植物,方便我们的观赏。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园以前以种植水稻为主,为了让来买大米的客户有地方休息,特意打造了花园。2000年上野女士到英国研修园艺,回来后运用北海道特有的宿根植物打造英式风格的花园,上野自嘲:‘现在人们来这里都是为了看花园,大米确实销售不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野农场以童话《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为主线,在农场各处,指示牌,墙上的卡通画都是小矮人的形象。在水塘中心用石头修建了尖顶小屋作为他们的家,经过较矮的种植区,上野说这里是为了方便小矮人玩耍,劳作。辅组图形的如此频繁运用,强化了上野的主题形象。

围绕着尖顶小屋和水塘,展开了宿根植物花境的种植。上一次来此时春季,各种球根,耧斗菜,羽扇豆,罂粟、老鹳草等春天开花植物正是花季,花境里被鲜艳的鹅黄、草绿、淡粉、蓝紫等柔和的色调充斥着,姹紫嫣红。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这一次正值秋季,犹如上帝打翻了调色板,色彩斑斓,各种黄、桔红、暗红、蓝紫、深绿、棕色等浓烈的颜色糅合在一起。各种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紫菀,福禄考、观赏草,泽兰、续断、各种蓼等正是花期菊科植物开得正旺。发草、京引佛子茅、荻、芒、箱根草等观赏草正在抽穗,在阳光下发射出特有的光芒,和各种植物种荚搭配在一起,饶有趣味,观赏性很强。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欣赏花境,除了观察颜色,叶形,高矮的搭配,重要的当然是植物的品种,尤其是宿根植物,每一次来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国外的园艺在新品种的培育上确实让我们望其项背。

当然,在日本的宿根植物相对于北京,过冬不是问题,过夏恐有难度。在北京种植要防止积水,夏季需要适当遮荫。

北海道的花境因气候凉爽,花境里植物都是密植,很容易出效果,在北京如此种植,早就烂糟糟的一片了。

上一次来,痴迷于箱根草,园艺罂粟,老鹳草等植物,回国后一直在寻找,所幸国内各大植物进口商都在进口扩繁,现在已很容易寻觅到。这一次,对败酱草、升麻、花叶小盼草、金色腹水草、前胡、独活等情有独钟。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这一次再访上野,注意到所有的硬质景观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植物变化很大。所以再一次验证我一个观念:一个花园的灵魂绝对是植物,再好的建筑时间长了也就不过如此了,只有植物才是不断变换的,种类、高矮、四季状态、阴晴光线等因素都能给人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才能让人体会到四季的更替,生命的无常和意义。

上野说:“花境里的植物不是种下去就一劳永逸的,经常都在变化,有的植物表现不好,有的养护方式欠妥,都需要不停的更换,失败就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园艺经验绝对是自己干出来的,书本和他人的经验只能是借鉴,不能生搬,因时因地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才是王道。园艺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跟随大伙儿一起围绕着水塘游览了一圈,此时天色阴暗,拍摄几张图片后决定等光线再来补拍记录。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跟随上野一起到了镜像花境区。在花境区的起始点有一个木屋,门前做了很多定植盆栽,也就是组合盆栽植物展示区,在配上各种花园杂货,常换常新,这是一种时髦的体现。

镜像花境就是种植的时候,把相同的植物对称种植,如同照镜子一样,这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的发现,是远景透视的规则,两条平行线相遇之处即是没影点,在这个位置会放置比如雕像、壁龛、椅子这类物品,线条便会吸引你来到那里,品味新的发现。

英国人加以创造发挥,把当初种植的树木等用色彩品种更加丰富的花草代替,自然灵动又不呆板。

上野女士说这是她当年留学英国最喜欢的设计元素,回来运用于此。当然,这也是我喜欢的元素,可需要体量,花园纵深不够很难打造,只能小范围尝试。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到了“妈妈花园”,这里是上野农园的初始园,里面的植物茂盛繁多,随性自然,色彩浓烈,没有丝毫匠气,上野说就如她妈妈的气质和性格,包容大气,至今仍由妈妈自己打理。

日本老人是精神气在这里可见一斑,木屋别墅的70多岁奶奶,紫竹奶奶、上野妈妈,庄司夫人,甚至街上偶然相遇的老人,都面容精致,衣着得体,神情淡然,没有丝毫暮气。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岁月在他们身上很少能留下太多的痕迹。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花园里的椅子上有好多真人大小的木偶,脚边时各色南瓜,很是有趣,在墙上又很多图片,陈列了每月花园里开花的植物的图片,如此严谨和细致,有条理,值得我学习。

上野女士陪大家游览完,自己忙活去了。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咖啡厅里安顿好先生,天也放晴了,遂决定再去补拍片子,独自认真仔细的重新浏览一遍。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到了水塘区,阳光普照,围绕着小矮人的家,从每个角度拍摄了许多图片,记录各种植物。

随着镜头的移动,景色也在发生变换着,所谓一步一景就是如斯。镜头里,尖顶小屋门口种植的怪松柏,和几棵高高的杨柳,秋风拂过,突然感觉到了怪异和魔性,彷佛看到小矮人们正在鱼贯而行,忙碌劳作着。我也雀跃起来,回到了童年。

突然意识到,这座花园之所以成功,不仅是观赏性巨佳,重要的是它触动了我的情感,当然,于我来说,它就是我理想中的花园。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花境的打造张弛有度,该留白就留白,该密植就密植,杂而不乱,貌似随意,实则刻意。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顺着两旁开满了胡枝子花,铺满木屑的小路拾级而上,看到了上野农园的全貌,四周是水稻田。旭川地区的水稻产量名列北海道第一,日本的大米久负盛名,这一次旅行每一顿就餐米饭都成为我的必须,粒粒晶莹剔透,油亮饱满,入口香甜可口,弹性十足,真是人间极品。

在山顶我看到了两尊小佛和一个纪念碑,这就是上野农场的历史,上野家族的传承。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下山时发现一个阴生植物水景区,驻足片刻,风吹来的鸟鸣或者一闪而过的光亮,都让我感觉到岁月静好,世间悠宁,惟愿和平常驻,共同美好。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继续到妈妈花园和镜像花境溜达,时不时遇见上野女士忙忙碌碌的身影,她正在种植球根,为明年春天做准备。颔首作答而别,不敢打扰太多,远远看着她的身影,感受到她的活力就像电流一样刺激着花园。

这座花园是这位非凡女子内心绚烂热情的写照,放眼满院子荡漾着活力和色彩的音符,让我心底涌起一股力量,回家我要愈加认真的生活,好好照顾家人,打理好我的花园。

上野农园占地20亩,由上野和妈妈,还有一个临时工三人打理,如此繁重的工作强度下还能保持这份优雅和美丽,自翊为农妇的我是应该反思了,日常劳作安排更加合理化,更应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回到咖啡馆和先生朋友们午饭,日本的花园营运模式几乎都是由花园,苗圃、咖啡快餐馆,园艺中心构成产业链,国内也有这样规模的模式就好了。

饭后往停车点回走时,再仔细回味一遍各处花园。

来到当初让我有所触动的矮墙,向先生表达了一下强烈的述求,实地说明了里外借景的妙处。终于得到他的首肯:”回家后你设计好就修吧“。欣喜!实现这一阴谋这一趟拉着先生出访就没有白游。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惜别上野农场园!

这里不愧是北海道的花园典范,富有灵性,让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但如果说是极美的景观感染了我,不如说是上野对生活,对事业的执着和投入震撼了我,至今她一直在研究适合北海道气候的北海道庭院花园,并为旭川家乡的农场复兴在努力着。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唯有热爱和坚持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唯美,这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来源。

人生如此,已是完美。再见,上野农场!再见,上野女士!期待下一次夏季的拜访。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上野农场——造园的经过和思路

明天将拜访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花园,最有领地感、和身份感的花园——“银河庭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