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原本已被拉下來的手機價格突然飆升,卻感覺沒有人牴觸,這是為什麼?

上火雞湯


豬肉漲價,麵粉漲價,麵條漲價,油漲價...所有的東西都開始漲價了,手機當然要漲價。要一直漲,漲到非洲的水平,在人群裡拿出一部千元機都有一堆羨慕和嫉妒的眼光!還要漲,勒緊褲帶也要看著漲!繼續漲,漲到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津巴布韋那樣,人均億萬存款!

一首《在人間》都能被禁,不知道這首歌哪裡違反了什麼規定?有的人是不是做了虧心事在害怕什麼?



鄂州酒鍋丨小純潔


首先智能機的價位真的不是小米拉低的,在小米誕生之前中華酷聯就已經把價位做到千元以下,小米的出現是提升了性價比,實際平均售價還是小米拉高的,而且由於性價比的概念被熱炒實際上還拖累了國產品牌往高端發展的步伐,ov華為都是小步小步走了很多年才拉到如今的價位,而事實上現在市場對於高端機的接受能力已經明顯領先與廠商的進度,你看看那些聯名的豪華版的銷量就知道了,所以現在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在乎價位的事,幾百塊的廉價機也依然能買得到,1-3000的中端機現在是主流,反倒是小米在這裡吃了虧,性價比的利吃得太狠,高端機慢人兩步還一直不敢太快步追


etblue


早之前,高端手機市場一直是蘋果、三星的天下,而近兩年,各手機廠商也開始改變戰略,開始了高端手機的開發,使得智能手機的價格不斷提高,低端手機市場逐漸萎縮,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從整體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去年開始,手機市場的銷售量整體下滑,市場逐漸飽和,低端低價、薄利多銷的策略開始失去作用,這使得低端手機市場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再加上手機市場的寒冬開始到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各手機廠商不得不把重點放在能帶來高額利潤的高端市場。

從蘋果的策略就可以看出,去年開始,iPhone的價格就已經高不可攀,今年竟是過萬,而從近期的銷量來看,確實大不如以前,所以只能從價格上來平衡收支。

所以,國內的華為、小米、OV等都開始這種路線,不過,中低端市場也並沒有放棄,只是關注度沒有以前高而已。

2、從消費能力上看,整個消費市場能力逐漸提高,消費升級成為一種趨勢,人們更關注商品的品質與體驗,而價格的重要性有所降低。高端手機的使用體驗肯定比低端的要好上很多,所以,為了避免低端機帶來的慢、卡頓等問題,很多消費者也多數選擇價高的高配手機。

3、其他原因。在配置、物料上的升級也會帶來一定的成本增加,如屏幕指紋、3D結構光、攝像頭等;以前只是蘋果、三星等壟斷高端手機市場,而今,隨著實力的上漲,華為、小米、OV等國產手機廠商也開始有實力開拓高端市場,而且也受到了消費者一定的認可。


王長勝


這個問題有意思

簡單一點,滴滴出場的時候,大家都在追捧,便宜,好用,解決日常需求,出租車行業基本一度面臨倒閉,可是,好景不長,在政府關愛下價格上漲了,你說老百姓應該是不用,打車軟件不少,但是滴滴用戶依舊最多。

還有,美團面世的時候,又是打折,又是免配送,到了現在,再貴你身邊的人依舊在點外賣。

其實,這就是中國式過度開採市場資源造就的結果,一個新產品,要消費者快速接受,怎麼辦?燒錢是最快的途徑,先廉價上市,搞個2年,讓消費者感受福利,成為習慣以後,在慢慢抬價收割。

這就是一種很原始的低價競爭模式,歐美商人70年前就研發了這種套路,只不過我們把它用的更為極致。

這種模式好嗎?答案是否定的:NO

一個行業要良性發展,缺少社會資源是不可能的,而掠奪式的開發用戶群,提高消費檔次,在短期內對GDP是有成效的,但不要忘了,是人,就會喜新厭舊,過度的加快消費檔次將會造成社會財富的貶值,也就意味著,你今天剛花8000買的華為手機,明年或許在二手市場可能還賣不到800,當商品不保值的時候,這個商品的市場價值就廉價得沒有意義,那麼,整個行業的發展,就缺失等價值的資源來支持,這個行業就提前進入衰退期。

如果所有的行業都這麼幹,那老百姓手中的貨幣必然跟不上消費檔次的提升,進而就是市場停步不前,消費者持幣觀望,金融危機的到來。

但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人口能夠支持這種破壞性開採式的發展,當居民人均負載由107%上漲到200%的時候,或許政府才會明白市場經濟也是人力所不能改變的事實吧


小葉子菲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降下來的手機價格,又回去了?再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價格回去後,並沒有太多的人牴觸?

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一代的時候,震撼性的公佈了它的價格——1999起,這真心是一個非常殘暴的售價。因為當年,這樣配置的其他家的產品,至少是4000起步的售價。於是小米公司火了,直到今年成為世界五百強。

小米為什麼這麼定價?出於新手上路,要在江湖上立足,價格確實是個好武器。小米的定價邏輯很簡單,我這臺手機需要多少零配件以及組裝成本?然後我再加一點點利潤,就可以啦!

小米作為一家初出茅廬的手機廠家可以這麼玩兒,但是其他老牌廠家沒辦法這麼玩兒啊!因為一臺手機的成本遠遠不止所謂的零配件物料成本和組裝費用啊!線下門店的房租、人員工資、品牌宣傳、明星代言、各種公關費用等等等等,這些其實是另外一半的成本啊!

於是,在小米攻城略地之下,各大老牌手機廠商只能倉皇應對,華為推出子品牌榮耀,中興推出子品牌努比亞,聯想推出子品牌ZUK,酷派推出子品牌大神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學習小米的套路,與之迎戰。結果是,除了華為榮耀,其他光榮陣亡……

在小米不斷攻陷陣地之時,沒曾料想,後面又出現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手機廠商——樂視!如果說小米是貼著物料成本價賣手機,而樂視就哈皮了,虧本賣!這波操作直接看傻了戰場上的眾多手機廠商,均不知如何應對。

然後樂視掛了,這種自殘式的搶奪市場,終究灰飛煙滅。

眾廠商回過神來,猛然發現,不僅僅是大家學習小米,小米在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光靠線上銷量無法再進一步發展,於是轉而學習其他手機廠商,轉攻線下市場。於是眾廠商大呼要完之際,奇蹟發生了——小米成為了他們……

真實版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於是,一番混戰之後,留下了四個偉岸的身影——華為、OPPO、vivo、小米,宛若當年的中華酷聯。

戰爭過後,當然是和平的曙光啦,那麼當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啊!這就是比為什麼手機價格又回去了。

至於為什麼沒人牴觸,這個也不對。其實還是有不少人是非常牴觸小米等國產手機價格走高的,只是這些人群相比十年前,確實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了。至於原因麼,非常簡單,因為大家兜兜裡有錢了。

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中國的GPD是日本的三倍多。短短不到十年,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兜兜裡有錢了,自然對手機的價格也就沒那麼敏感了。

如果你還很敏感,說明你在過去的十年中錯過了很多發財的機會。不要氣餒,接下來的十年繼續努力。我在這裡立旗,中國的GPD一旦超越美國之後,無需十年,中國的GPD將是美國的兩倍甚至更高!

到時候再買手機,還嫌貴,那隻能說明。。。你確實夠失敗的。。。

感覺我說得有點道理,就給我點個贊,留個言,順手再轉發關注一下人家唄!~謝謝!


FungLeo


感謝您的閱讀!

小米將價格拉低,OPPO和vivo將價格拉高。

確實,小米作為急先鋒,讓國產手機高端旗艦價格有三四千元,降到了1999元。這對於消費者來說,衝擊力非常大。但是,現在1999元的頂配旗艦似乎很難購買到了,連小米都無奈將手機的價格提升到了2699元。


當然,2699元的小米8,在我們看來仍然是性價比頗高的手機。我們也很少有人覺得小米忘記了消費者,反而覺得小米這是應該做的。

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價格拉高了,反而不會覺得手機廠商不對麼?

  • 消費水平提升。隨著我們消費者水平的提升,我們對於手機的價格也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而不會過多在意手機的價格。這是相互影響的。
  • 物料價格提升。手機廠商的硬件水平的提升,同樣不同的手機所使用的物料價格在提升,所以手機價格提升理所應當。
  • 手機廠商均提價。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在提價,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局面,所以我們司空見慣。
  • 手機性能提升。手機性能相對於幾年前的手機提升非常大,消費者從當時的旗艦機型和現在旗艦機型一比較,自然會察覺到手機性能得提升,也不會覺得手機價格提升有什麼不對,因為手機性能提升了。
  • 不同定位手機。現在手機廠商針對手機消費者提供了不同定位的手機,低端,中端和高端,這樣大家在不同的價位選擇手機,不會出現衝突。

LeoGo科技


第一個問題:

以前價格低是因為堆料,幾乎沒有什麼研發成本和其他宣傳成本,小米一個飢餓營銷立刻吸引了多少人的關注。所以小米很快就贏了。


第二個問題: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手機發展到一個瓶頸期了,很多重要的零件娃、技術沒有很大發展,比如電池、全面屏等,現在大多都在堆攝像頭,內存等,可是這些零件又挺貴的。所以在更新換代沒什麼變化下,有錢人不在乎這麼點錢,沒什麼錢的,就之前手機湊合著用了,除非有必要換再換了。


喜歡的小夥伴們,點贊“加關注”吧~謝謝大家的閱讀支持!


小巫哥


總體來說,手機價格並沒有漲什麼,看你的預算了,如果想買好的旗艦機、高端機,自然花費高,其他一兩千,兩三千的也中低端很多,預算兩三千也可以買小米這些旗艦機,

高端機本身就不是為窮人準備的,(別抬槓,我指的窮人是沒有高端機需求或者預算不足的人),比如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自然有他的消費群體,像蘋果今年的定價,看得出來已經放棄了低端消費群體,而華為、三星價格區間廣,想要什麼樣的都有。

看起來像華為把小米拉低的價格又抬起來了,其實不然,兩三千里華為也有很不錯的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定位本就不是低端消費人群,而小米的定位卻是這些。

其實反過來想,本來外國的蘋果、三星壟斷了高端手機的市場,而現在我們自己的品牌也慢慢打進了這個領域,如果華為的Mate系列在3000以內,甚至國產手機的旗艦機都在3000左右,你是不是又會居高臨下的批判國產垃圾呢?

不是國產價格抬高了,而是你消費能力沒有增長,如果算上通脹,加上人工、原材料、渠道、研發成本的漲價,這點漲價算什麼呢?

所以,華為這樣的企業叫開拓高端市場,而不是漲價,


南朝四百八十寺


因為手機性能提升非常大,我們對比一下5年前1999元的小米2s和現在2699元的小米8,真的差距太大了,雖然漲了700元但是功能強大了多少?不僅屏幕顯示效果更好,拍照更清晰,電池容量越來越大,充電速度更快,做工更精緻,RAM從2G升級到了6G,ROM從16GB升級到了64GB!而且加入了NFC,紅外遙控!所以手機價格的漲幅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且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自然願意花錢!


另一方面就是國產手機開始做高端,很多人總是看不起國產品牌,認為國產手機不配賣高價,尤其是華為今年高端風生水起,黑子認為華為mate20就值2000塊!其實我們非常簡單的做對比,蘋果手機的價位漲幅完全超過了國產,但是創新乏力,很多人依舊崇洋媚外,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反正小編支持華為高端機!


用心生活的小Q


儘管目前手機界品牌很多很多,不過說到底就是那幾家。處理器要麼高通、要麼麒麟、要麼蘋果A系列;屏幕要麼三星、要麼京東方;攝像傳感器要麼索尼、要麼萊卡;



基於以上,手機的售價只是基於各品牌廠商的組裝技術加上品牌形象的加持,呈現到消費者面前的就是定價五花八門的手機成品了。

手機價格高了卻沒有人牴觸,這是為什麼?無非以下幾點:

1、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前3-4千的手機基本都屬於高端手機的定位,買一部手機可能要花費一個月甚至是兩個月的工資;不過目前3-4千的手機在某些品牌的定價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加上大家購買力的提升,一次性的消費並算不上什麼“大手筆”;


2、相對的定價。手機價格高了得看是什麼手機,比如蘋果7、8年前的手機定價5000+,而今年最新款iphone11依舊是5000+起步,你能說它貴了麼?在一眾安卓機都奔4-5000的售價,iphone11不僅不貴反而成“真香”機了;


3、性價比手機也不得不接受成本的增加。說到手機售價低不得不提高號稱“性價比”之王的小米手機公司,當年為了在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來不得不以高性價比作為賣點,就像奧克斯之於格力一樣。就在最近小米才發佈的5G版小米9 pro售價僅為3699元,依然採用高性價比來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對於目前這個手機市場來說,這定價高了麼?確實不高~,況且手機各方面的製作成本在不斷增加,比如處理器、屏幕等硬件;

4、高價不牴觸也有低價可供選擇。現在低端手機多是的,比如某米子品牌某米的產品,某為低端產品等,這些手機佔領了當年的山寨機,卻也有很大一批的購買者;因此在有沒有人牴觸這個問題上,不同的消費群體是存在不同的看法的;也即是你所在的消費群體決定了你購買對象的值與不值;

總的來說:消費水平提升加上硬件成本的提升,使得手機的定價上浮水到渠成,加上多元化的手機價格選擇,你總能找到你能接受的那一款!何況很多人覺得手機是個人的“面子”呢,再貴也買的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