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势所趋,石市大洗牌将不可避免,看你将如何应对。石市洗牌必然淘汰掉一些人——一大批顽固精英,终将退出石界的历史舞台。此文写给“不想走、还想留”的朋友们,但留不留得住,最终走不走,就看各人的造化了,也包括我。现在我们先从石市衰象说起。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一、石市衰象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先讲两个现象:一个是柳州“石尚1966现象”,一个是石商“欠租跑路现象”。

1、石尚1966现象

2012年随着柳州苗圃赏石市场拆迁,除原有的柳州奇石城进一步扩建外,又形成四个新的奇石市场——石尚1966市场、白云奇石市场、鹧鸪江奇石市场、柳柴奇石市场。一时间柳州石市规模又空前绝后。前三个奇石专业市场现已不复存在,只剩柳柴市场。

时尚1966奇石市场,2013年新张时号称300余户,基本都是奇石店面,高、中、低端商家都有,主力商家为数不少,各家高调装修,信心满满。大型停车场、餐饮、物流、配座等布局配套,环境幽雅颇具格调,堪称柳州几大石市之佼佼者。当时石市正处高峰期,然已杀机暗藏,在此之前我做了三个决定: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一,2012年下半年,我跟东晓说,相信我的判断,趁早收缩阵脚,把北京分处两个市场(十里河、朝阳公园)的4个店面压缩为2个,最好只保留1个,提前准备迎接寒市的到来,东晓立刻把3个店面转让出去,不仅得到了转让金,也大幅减少了租金压力,随后市场发布新规,店面一律不得转让,不做就交回市场。一些生意不好原想撤离的直接傻眼。到了2014年,石市整体下行日趋明显。

第二,现在柳柴“周爷工坊”的场地,原来是市场留给我的,租金可以说相当优惠,但装修费也要几十至上百万,根据我对石市走向的判断,我决定不在市场开店,把我郊外的三层半联排别墅家庭石馆搞起来。正在此时,在柳配座、做红木家具打拼近二十年做得很大、很好的浙江小周找到我,说他的工场在我的背后,出入不方便,问我能不能让出一块便于他设个更当阳些的门脸通道,如果能全部让给他更好,转让金好说。当时转让二十来万是正常行情,他也愿意给,但我不能要,要了就不地道,对不起市场老板的信任与关照,既然自己不开店就无偿让给他,他说让我去他家具店挑两套红木家具送我,我说不要了,让你欠我一个人情。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三,人生三个25,第一个25充电,第二个25回馈社会,第三个25必须留给自己,我给自己定下,50岁以前退休,于是2012年底前我说服中石协和舜冬,把《宝藏》的编辑功能从柳州转到北京,舜冬去北京组建编辑班子,主持编辑工作,我终获自由。同时在几拨朋友的帮衬下,我出让了一批石头,获得了“新生活”必需的资金,2013年春节前,我直奔四川长江流域,大举扫荡大家觉得贵的存量精品长江石,当时精品长江石价不少人觉得贵,但我认为尚处低位。长江之行为后来面对石市格局的变化增加了底气。2013是石市拐点的萌动期,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我50岁。

我们接着说石尚1966,前两年因为租金上调,石商在短时间内逐渐撤离,如今没剩几家,基本成为各种会所入驻的休闲寨。对于做奇石市场来说,石尚1966是失败的;而对于市场转型来说,石尚1966是成功的。它成功转型的原因有四:一是区位良好,交通便利;二是环境幽雅,适合不差钱的会所入驻;三是石市景气不好,租金调整助力;四是石商集体撤离较快,不拖泥带水。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石尚1966石市消亡并非孤立现象,白云奇石市场消亡原因有三:一是规模太小,二是主力石商少,不具备吸引顾客的竞争力,三是再加景气不好,普遍扛不住租金压力,就这样没了。鹧鸪江奇石市场离市区不算太远,但周边环境有点荒凉,市场建设因陋就简,主力石商较少,在资源、景气大背景下,尽管多方努力仍难有起色,虽后来因拆迁直接消失,但即便没有拆迁,也不会有多好。

以上谈的是石市萎缩、消亡现象,这是一个大趋势,在资源、景气持续不乐观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恰当的措施,在这个市场扛不住,到那个市场又能扛得了?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2、欠租跑路现象

现在我们谈第二个现象——拖欠租金、搬石跑路。

柳州某奇石市场一些商家拖欠租金已不再是新闻,现在市场方直接采取断水断电、收取滞纳金的措施,可见石市景气状况有多么糟糕。另外,还出现了业主因拖欠租金较多,无力偿债半夜运走石头的逃租现象。

此轮寒市,非同以往。2014年有感觉到了寒意的石友问我,此次石市寒冬估计有多长,石市的春天什么时候来,这个时候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谓敏感先见,但我还是纠正了“寒冬”一词,当叫“冰河期”,你说有多长?我们应做长久打算。此后我多次提过“石市冰河期”的概念。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二、生存十三招

“石市冰河期”将导致大洗牌,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本文为石商朋友们支几招——“生存十三招”。洗牌有个过程,现在积极采取措施应该还来得及。

《生存十三招》,加个书名号是不是像一部“秘笈宝典”,讲真,其中的每一招都可以单独写一篇论述详尽的文章,今天我就浪费一次题材,简要说说“十三招”,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讨论、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的作用,同时也给其他探讨者、媒体留出深入探讨的空间。本文略微有点长,毕竟介绍了“十三招”,一次读不完可以分两次三次读,如果有用,可以反复地读,直到行动起来。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一招:降低商品石存量,改走精品路线

“百货中百客”的观点,在过去顾客不成熟的阶段是对的,随着客户的逐渐成熟,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的认知也会影响他们周边的玩家、新进的玩家,普通商品石便慢慢卖不动了。所谓的存量积压,都是商品石,精品不存在这个问题。

存量只能减少,不可继续增加。因此今后进货必须有所改变,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少进商品石,多进精品石,宁缺勿滥——缺到只剩几颗石头又何妨,这不是很轻松吗。不压货,就不压钱——手上没石头,卡里有资金。尽量做到不被商品石拖累,不为着急变现而发愁。

我长期以来奉行这样一个观点——争取“坐银望金”。意思是,在经营过程中,进货时可以有这样一个衡量标准——尽量购买在全国性大展上稳拿银奖、可能金奖的石头。只要有如此明确的目标,基本就不会买错石头,这个要求对很多石友来说有点高。还有就是,作为自己玩的石头,这颗石头买回去后,我愿不愿意把它摆在家里,愿不愿意给它一个好位置,如果不愿那就放弃。买错石头背包袱,买错石头搞丢钱。大家回忆回忆,我们因为买错石头丢了多少钱?那些长期不愿搭理的箱里的柜里的、墙边的屋角的石头,都是搞丢了的钱。

拥有一大堆商品石就像开着一条破船……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二招:出清大型石,发展小精品

不少人被大石头“绑架”了,因为手中的几个大石头,开了个大石店,看似很气派。大石头确实能壮高价胆,十大九不输,但一年当中能卖出几个?甚至几年都卖不出一个,仅仅是因为那个“开张吃三年”的美好假想,承受着每月乃至数年高昂的租金。且不论大石头一年卖不出去它要承担平方面积租金的责任,如果你经济实力不济,心里累死的是你不是它。

对于经济宽裕玩玩而已的人都无所谓,对于普通石商而言,还是应该世俗一点、现实一点,不必羡慕别人的高大上,生意也做不完,为了自己好,有些形象让别人去打造,有些生意让给别人去做。

普通石商现实可行的做法是,低价出清大石头,少赚点、平价出、亏本卖都不失为明智之举,千万别想万一以后能卖个大价钱呢,扛得累就别扛。

在出清大石头的过程中,以选购标准精品石、精彩小品为主要方向,你会越走越轻松。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三招:大店变小店,船小好掉头

逐步出清大石头后,可以把大店换成小店,或者把大店分割转租他人,大幅降低租金压力。

然后经营精品,智慧经营。船小好掉头,想留就留,想走就走,保持轻装上阵的良好状态。

第四招:抓住新品大商机,搭上资源头班车

国内资源主产地的出产状况,大家都非常清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外来资源必然成为新的大商机,比如早年外蒙进来的戈壁石,从巴西进来的古釉玛瑙,近年从非洲进口的冰彩玛瑙、白玉玛瑙、古磐石等等,赶上趟了抓住机会,一战定乾坤。

但也不是说凡新石种就扑上去,必须确认它是一个优质资源潜力股。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五招,轻装赶展,来去自如

一些长年赶展卖石的石友跟我说,现在很为难,这展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不赶在家等死,赶嘛又十赶七亏。如今赶展成本不低,摊位费、来回运费、车票费、食宿费等加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石头卖得不好就难以承受,尤其是打包回运时感觉特别沉重。连续亏损几场仍然想着掰回本来,极似赌博。我的建议是,赶展石不宜大、不宜多、不宜太普通,应以小而精为好,一两个行李箱装完,或床交会,或与二三好友合租一个摊位,分摊费用,减轻压力,来去自如。小精品一样卖钱,而且比普通商品石卖得更好。赶展应设法避免劳命伤财。

第六招:退出市场办家庭石馆

在市场设店经营,无非图些生客、过路客,熟客你就是在家里经营他也会找到你家里去。现在生客、过路客都很少,老客也多定点几家看货,看完买完打道回府,沿街挨家看货的客人少之又少。如果自己有相对稳定的客户,或者有能力发展新的客户,可以考虑暂且退出市场,经营家庭石馆,最大限度减轻负担。待市场有所好转再出来设店经营。此招比较适合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友。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七招:不买石头便有钱

对于存量较大的石商而言,不买石头仍然有石可卖,就应该克制自己的“购石瘾”,尽量不要让进来的钱再流出去。

“购石瘾”就是一只贼,会偷走你的钱,不要总嘲笑喜欢逛街购物的女生,那是一种爱好,就像男生喜欢石头、喜欢购石一样,不买手痒,没钱变傻,被逼急了就乱卖石头。

某石商朋友,一次卖了几百万,我第二天赶去警告他,这是老天爷在冰天雪地里给你送来的温暖,让你能够度过寒冬,也是给你转型经营的机会,千万千万要把钱揣兜里,看好它,别让它给溜了,要买就买精致的,精细地花,慢慢地花,不要在下次买卖到来之前把它花光,不要好不容易喘过气来,本来可以悠哉游哉从从容容,又把自己陷入资金短缺眼巴巴翘首以盼的窘境,现在的市场,我们真的不知道下次买卖有多远。他老哥子没出多久又把钱花完了,又每天兢兢业业地守着店面等老板上门……真的像极了一名出色的石头搬运工。

之所以我会这样规劝,因为我也多次犯过傻。真的不像是在经营,更像是在过瘾,而过瘾的时间很短,煎熬的时间很长。

石头一直在卖,没钱,是因为又乱花掉了。许多石商朋友都是因为购石瘾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张卫:石市大洗牌,支你十三招


第八招......(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