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擁有30多萬軍隊,為何會全面衰敗?

無心冰冷的唇


史學家把“三家分晉”這一事件作為戰國開始的標誌。在這時期,地處中原的老牌強國逐漸衰敗,曾經的弱國得以崛起。魏國作為“三晉”之一,雖然地盤不及曾經的宗主國,但能夠迅速興起,成為三晉之首,甚至在戰國初期一度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然而好景不長,繼魏文侯後,風雲一時的魏國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從曾經的“霸主”,到最後一任國君魏王投降,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想必一定有讀者朋友會問:“戰國初期,形勢大好的魏國為何會全面衰敗?”且看筆者一一道來。

一、王道霸業,起於文侯

春秋末期,正如東周王室已經無力掌握各諸侯,諸侯也時常受卿大夫專權的侵擾,而戰國的開端——“三家分晉”,則是典型的卿大夫奪權的例子。曾經強橫一時的晉國也不可避免走向衰落,大權由六卿掌握,而範氏、中行氏滅後,四卿之中,智伯最強。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智伯強行向魏、韓索地,又向趙襄子索地,遭拒絕後。脅魏、韓舉兵攻趙,魏桓子懼趙亡後禍及自身,於是倒戈一擊,聯合韓、趙攻滅智伯,並三分晉地,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此後,魏人有了一塊安身立命的資本,而魏國霸業,則是始於魏桓子之孫,魏文侯魏斯。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韓、趙向周天子索要爵位,周威烈王也做個順水人情,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在魏文侯的帶領下,魏國任用賢才,李悝、翟璜等紛紛貢獻變法之策,富國強兵。將有樂羊、吳起等,守險要之地而其餘強國不敢進犯,其中還有吳起訓練出來的“魏武卒”,還曾創下“五萬武卒勝五十萬秦軍”的光輝戰績。魏文侯時期,魏國國勢蒸蒸日上,而為了不侷限於晉西南這片四戰之地,於是他“向西攻佔了秦國河西地區,向北越過趙國,伐滅中山國”,還多次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可以說魏國百年霸業,始於魏文侯。

二、用人不當,國士流失

早在魏擊出身之時,他便是不凡的。其父魏文侯在位時,就深知繼位者不當必定導致國破家亡,因此魏擊作為其嫡長子,自小就成了魏文侯重點培養的對象。魏擊也不愧於父親的期望,在父親的培養下,很快就成為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王位繼承人,並幫助父親吞併整個中山國,並坐鎮其中,獨當一面。在父親去世後,魏擊理所應當繼承魏侯,是為“魏武侯”。雖然深得父親喜愛,但魏武侯與他父親相比,卻差太遠了。就在魏武侯繼位一年後,朝中元老李悝去世,這是文侯死後,對魏國的又一次打擊,魏武侯只能按照父親、李悝制定的國策、國法執掌魏國朝政。好在魏文侯給他留下極為強大的家底,在經歷短暫的休整後,魏武侯終於可以一展宏圖,征戰天下。此後魏國南征北戰,四處為敵,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魏武侯可以說是窮兵黷武,這也為魏國後來積貧積弱埋下隱患。

魏武侯多興戰事,百姓民不聊生,而在選人用人上,魏武侯也不像其父“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文侯在時,用人不拘一格,因此李悝、吳起、西門豹、樂羊等名臣良將得以一展才華,魏堂上人才濟濟,盛極一時。而魏武侯承繼基業,老臣猶在,但控御無道,致使人才流失。在其任期間,魏國不再是“任人唯賢”,而是重回“任人唯親”的局面,並且延續到魏國滅亡,期間放跑了吳起、商鞅、張儀等名士,人才的流失,導致魏國再難創立霸業。

三、繼業有餘,拓土不足

魏武侯時期,國力強橫一時,然而到了魏惠王,魏國經歷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實力受到嚴重削弱,稱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東邊的齊國虎視眈眈,西邊的秦國捲土重來,魏國一時進入兩難的境地。為了穩住東方的齊國,楚威王六年(前334),魏惠王在徐州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雖然暫時解除了東面的威脅,但這也標誌著魏國的霸主地位的喪失。而為了限制齊國,魏惠王又積極與秦交好,修補三晉之間的關係,小國國君來朝覲見,繼文侯、武侯之後,魏惠王又成為諸侯的領袖了。

然而魏惠王時期,魏國的兵力已大大不足,昔日稱霸天下的魏武卒被消耗殆盡,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被秦孝公重新奪得河西百里之地,扼守秦國東出之路的焦城、曲沃盡失。南面的楚國為了逼魏惠王廢太子嗣,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敗魏軍於襄陵,奪取八個邑。且魏惠王執政後期,在對“合縱連橫”的態度上反覆無常,忽縱忽橫,軍事上樹敵過多,這也是魏國國勢日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魏惠王死後,其繼業者們多是無能之輩,魏國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世事無常,魏國能盛極一時,在於魏文侯賢明親政,內有賢臣良將、精兵勁卒,國富而民強。而武侯、惠王時,雖然也曾做大做強,然而守成不足,多年的戰爭消耗完了國庫,任人唯賢導致國士流失到他國,政治上又四面樹敵,國家沒有一個遠大的規劃。林林總總,魏國的衰敗不在朝夕之間,實在是一步錯步步錯,滅亡已成定局。


鄧海春


對魏國的衰落,近代史學家梁啟超曾對魏武侯和魏惠王失國之策有過極其精闢的評價,“蓋吳起去後,不二十年而秦盡復其河西故地;不三十年而魏河西且入秦矣,此魏之失計以也。文候政策,常欲結三晉同盟以相保而自固,蓋魏地橫亙趙韓之中,魏睦二國,二國自不能越魏以相殘。武侯初立即改行其道,納趙公子朝之叛,而與之襲趙。自是三晉睽渙,迭尋干戈,以為秦資,此魏之失計二也。魏公叔痤疾革,勸惠王舉國以聽商鞅,否則殺之,惠王以為老悖,既不能用商鞅,而縱之入秦。鞅以習於魏故,既相秦,則首以全力圖魏,此魏之失計三也。魏西有秦,東有齊,北有趙,南有韓楚,其地華離繡錯於列強之間,四面及心腹皆受敵。古戰國諸國皆可戰,惟韓魏最不可戰,狃於強盛,不戢其武,致四鄰洶洶自危,環起而攻之為難,此魏之失計四也。”

魏國初霸,收河西,滅中山,退楚國,聯趙韓。

魏國稱霸中原的時間前後共計50年,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54年。魏國之強大發韌於國君禮賢下士,從諫如流。如魏文候攻滅中山後曾將其地封給其子魏擊。但後來魏文候就此事詢問臣子任座時,任座卻直言不諱地告訴他此非仁君作為。文候大怒,遷怒任座。待他退出後,其重臣翟璜入見,極力稱讚文候乃仁君。文候問為何,翟璜答,“君仁則臣直,向著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隨後,魏文候既召回任座,待之以上賓之禮。此乃魏文候從諫如流的典型例子,由此可見魏文候開闊的心胸具備了霸主的首要素質。其次,敢於任人改革,如魏文候時期的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鼓勵農業生產,使國家常常保持充足的戰略儲備。可以說,李悝變法不僅奠定了魏國強大的基礎,還為後世法家提供了一條改革成例,商鞅變法亦借鑑了其思路。

商鞅變法之徙木立信

經過數年發展,魏國具備了擴張的實力。為了增強力量,魏文候聯絡了同出一脈的趙國和韓國一起合力對外發展。可以說,魏國發展最好的時期,即是趙魏韓三國同盟最堅固的時候。到了魏文候之子魏武侯繼位後,他先自毀長城逼走吳起,然後趁趙國內亂插足其內政,隨後又與韓國交兵,完全摧毀了魏文候時代苦心孤詣維持的軍事聯盟。

魏國霸業衰落:河西之地丟失,中山復國,韓趙散盟,齊國西進,楚國北上。

當時,齊國已經完成田氏代齊,秦獻公也將都城將雍城遷到了櫟陽,而楚悼王也在吳起的幫助下搞起了變法。於是,魏國漸漸陷入了四面皆敵的境地。不過,魏國百足之蟲,其武力並未虧損,但是公元前371年的一場內亂卻使魏國再度傷了元氣。雖然魏惠王最終繼位了,但他惱恨趙韓兩國插手魏國內政,遂先後與趙國、韓國構兵。此外,隨著齊國向西方發展,魏國與齊國的矛盾開始越發顯現,並引發了觀津之戰。與此同時,西方秦國也開始了收復河西的戰爭,自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54年,秦國先後和魏軍進行了六次大戰。由此可見,此時的魏國四面樹敵,即使沒有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其最終衰敗亦避不可免。

圖為魏武卒,選拔標準:“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釋意: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注:以下為史書記載的魏國對外戰爭,自魏武侯——魏惠王。可以看到,魏國在16年的時間裡,幾乎年年作戰。如此窮兵黷武,豈能不敗?

公元前384年,齊侵魏稟丘,趙救魏,大敗齊人。

公元前383年,魏敗趙師於兔臺。

公元前382年,齊魏為衛攻趙,取剛平,攻中牟。

公元前381年,趙借兵於楚伐魏,戰於州,取梁門,取棘蒲。

公元前380年,秦、魏攻韓,楚、趙救之。

公元前380年,魏、韓、趙伐齊救燕,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趙拔魏黃城。

公元前378年,狄敗魏師於澮。

公元前378年,齊伐燕,魏、韓、趙救之伐齊,至靈丘。

公元前376年,魏、韓、趙共分晉地。

公元前375年,魏取楚榆關,韓滅鄭。

公元前373年,魏伐齊,至博陵。

公元前372年,魏敗趙師於北藺。

公元前371年,魏伐楚,取魯陽。

公元前370年,魏敗趙師於懷。

公元前369年,韓懿侯與趙成侯合兵伐魏,戰於濁澤,大破之,遂圍魏,不合而退。魏敗韓於馬陵。魏敗趙師於陶。

公元前368年,齊伐魏,魏惠王獻觀津以和解。

公元前384年,齊侵魏稟丘,趙救魏,大敗齊人。

公元前383年,魏敗趙師於兔臺。

公元前382年,齊魏為衛攻趙,取剛平,攻中牟。

公元前381年,趙借兵於楚伐魏,戰於州,取梁門,取棘蒲。

公元前380年,秦、魏攻韓,楚、趙救之。

公元前380年,魏、韓、趙伐齊救燕,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趙拔魏黃城。

公元前378年,狄敗魏師於澮。

公元前378年,齊伐燕,魏、韓、趙救之伐齊,至靈丘。

公元前376年,魏、韓、趙共分晉地。

公元前375年,魏取楚榆關,韓滅鄭。

公元前373年,魏伐齊,至博陵。

公元前372年,魏敗趙師於北藺。

公元前371年,魏伐楚,取魯陽。

公元前370年,魏敗趙師於懷。

公元前369年,韓懿侯與趙成侯合兵伐魏,戰於濁澤,大破之,遂圍魏,不合而退。魏敗韓於馬陵。魏敗趙師於陶。

公元前368年,齊伐魏,魏惠王獻觀津以和解。


二胖歷史觀


戰國時的魏國是一個不斷走下坡路的國家 。 魏斯執政時 ,北拓西爭 ,國勢興旺 ,魏是最強大的國家 。 隔代至魏罃執政時 ,國家的政局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馬陵之戰後 ,不斷受到齊 、秦的欺凌 , 戰略上的攻勢轉為守勢 。 後至魏圉執政時 ,雖有魏無忌的敗秦之舉 ,但已無法扭轉被動的局勢 。

魏自三家分晉起立國約二百年 , 於前225年為秦所滅 。 縱觀魏國的興衰史 ,可以明顯地看到 ,國家對人才的態度與其本身的強弱有著直接的關係 ,魏斯當年倡尚賢之風 ,廣納賢才 , 使用了李悝 、樂羊 、吳起 、西門豹 、翟璜等一大批人才 ,創造了輝煌的政治業績 ;魏罃時任用了一個小有才能的龐涓 ,但龐涓嫉賢妒能 ,排擠和迫害其他人才 ,使人才本已稀少的魏國又封閉了納賢之門 。 其後的君主都少有愛才之心 ,魏圉連他的弟弟(無忌)都不能相容 ,由這些人所統馭的國家 ,其衰落是不足為怪的 。 魏罃執政長達五十年 ,這是一個七雄爭長的時期 ,當時魏斯的尚賢遺風使魏國在競爭中尚具某種優勢 ,許多第一流的人才出 自魏國 ,吳起 、商鞅 、孫臏都曾臣屬於魏國 ,但魏罃的區區小才不能識別和駕馭他們 ,終使商鞅奔秦 、孫臏逃齊 ,他們使魏國的東西兩鄰迅速崛起 ,導致魏國在大國爭長中敗落下風 。

錯過了這一時期後 ,魏國的弱勢使本身不再具有與秦國進行戰略競爭的能力 , 因而一步步地衰落 ,直至滅亡 。 在人才與國勢的關係中 ,人才的興旺影響到國勢的強大 ,另一方面 ,我們還可以看到 ,衰弱的國度 ,越不容易容納人才 ,強盛的國度擁有眾多的人才和輝煌的政績 ,任何個人的建樹都只是國家事業的一小部分 ,不足以引起權力核心的偏轉 ,不能構成對君主個人的威脅 ,這時候有海納百川之勢 ;衰弱的國度裡政權脆弱 , 任何人的稍許作為都可能引起對權力核心的震恐 ,而整體事業衰 敗下的惶恐心理使君主對部下的疑忌心更為敏感 ,這時候小河難容江川 ,他們對人才更多的是排斥和壓抑 ,魏無忌的遭遇正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 考察魏國的歷史 ,不能不為這個國家在七雄爭長時期的一著不慎 、錯失良機而惋惜 。
魏國在地理位置上東齊西秦 、南楚北趙 , 居平原之地 ,無險可守 、四面受敵 ,在這樣的環境下與列國競爭 , 它的主要戰略性失誤在於 :

第一 ,沒有穩定的戰略計劃 ,從而沒有穩定的軍事目標和外交策略 ,東西為敵 ,四面出擊 ,結果分散了力量 。 當時商鞅入秦後明確提出“非魏並秦 ,即秦並魏 ,其勢不兩存 明矣”。 已明確地以魏為主要進攻目標 ,而魏國此時卻正熱心於對韓趙的爭奪 ,在外交上又一度被蘇秦 、張儀等人所左右 ,缺乏獨立的戰略思想 。

第二 ,魏與韓趙三分晉室後 ,雖一度強大 ,但總有後勁不足之弊 ,它沒有注意很好地休養生息 、恢復國力 ,出兵頻繁 ,以消耗國力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勝利 ,最後被齊 、秦乘虛吞咬 ,鑽了空子 ,造成一蹶難振的局面 。

第三 ,當時的主要負責人魏罃無遠見 、少氣魄 、心胸窄 。 當時的相國公叔痤臨死前將青年英才商鞅竭力推薦於他 ,他拒而不用 ,商鞅後在秦國變法 ,政績顯赫 ,列國震驚 ,最後因受到政敵的逼迫 ,不得已潛逃魏國 ,魏罃竟以其侵吞過魏國河西之地而欲囚之獻秦 ,又把商鞅逼回了秦國 。 當時的列國尚無商鞅之匹 ,魏罃不知道商鞅的價值可以超過河西之地許多倍 。 如果魏罃這時能把商鞅保護下來 ,加以重用 ,再圖恢復是完全可能的 ,但他卻缺乏這樣的氣度和胸懷 。 第四 ,河西失於秦國後 ,魏國立刻喪失了與秦競爭的勇氣 ,不久把國都由安邑遷至大梁 ,表示了對秦國的退讓姑息 。 它再圖恢復的勇氣不足 ,對秦始終存有餘悸 ,幾次與秦作戰中取觀望態度 ,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秦國的擴張吞噬之心 。 魏國由盛到衰 ,其中有著深刻的教訓 。


於兵說故事


魏國之所以在戰國初期成為霸主,是因為其繼承了原霸主晉國的部分遺產,地佔中原,經濟政治發達,人口密集。在戰國初期,韓、趙、燕不如其強大,而秦、齊、楚雖然大,不如其發達,故而一度稱霸。

但是,魏國的先天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首先一點就是魏國處於中央,說通俗點就是幾個方向都能打他。爭霸天下要搶中原,但割據一方先要佔邊角。像秦國最後能統一,很大程度就是佔了關中,只有向東一個方向,函谷關一守啥事兒都沒有。魏國是四面受敵,很難獲得持續發展,稍微弱勢一點就要被人打。戰國七雄,就他和韓國的位置最差,其餘五國都佔邊角。所以他倆基本也是六國中最早被秦國打殘打服的。

其次一點是發展戰略有誤。對於一個佔據中央的強大國家來說,可選擇的路子無非兩條,一是走霸主路線,長期維持均衡,重要的是保持幾個鐵桿盟友,製造一個穩定的聯盟。二是發揮初期優勢,迅速攻滅一兩個弱國,將相對優勢變成絕對優勢,最好佔據一個邊角,進可攻退可守。

對魏國來說,要走第一條路,無疑三晉聯盟是很必要的。要走第二條路,顯然秦楚齊都很難短時間滅掉,最好的辦法是北上攻滅燕國,佔領河北北部的邊角,與魏國位於黃河流域的地盤遙相呼應,然後進一步夾擊趙國勝算更大。

但是魏國乾的事情很奇葩。首先三晉之間彼此內鬥就很頻繁,沒有一個雄主出來真正有效統合。在魏國強大的時間,他們先向西大舉進攻秦國,又南下大舉進攻楚國。這兩次攻擊確實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和楚國的中原之地,但是秦楚都是超級大國,根本也不在河西和中原。魏國這種進攻又不能打死他們,又徹底得罪他們,是得不償失的。在那次戰爭後期,形成了秦楚齊三家聯合牽制三晉的局面,魏國已經不太妙了。

到了這一步,統合三晉是魏國唯一的選擇。結果魏國龐涓更常工一樣,認為“攘外必先安內”的“安”就是“武力消滅”的意思,居然開始對三晉內部動手,先打趙國,再打韓國。結果被齊國先後兩次圍魏救趙,圍魏救韓,打得屁滾尿流,魏國也就徹底淪為了二流國家。


巴山夜雨涮鍋


在戰國初期,魏國通過吳起變法 ,確立了成為早起的霸主。因為,魏國是戰國第一個開始變法的國家,魏國用李悝變法,後來吳起和龐涓相繼成為魏國的丞相和上將軍,吳起大小戰百餘起,不過後來因為政治迫害,不得不逃離魏國;而上將軍龐涓也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戰將,訓練的魏武卒戰鬥力驚人,龐涓率領魏武卒威震諸侯,橫行天下 ,打敗周邊強國北拔趙都邯鄲,打殘了最強時期的韓國,一舉攻下函谷關、把秦國打得幾乎逃離故土,迴歸大漠。可以說在戰國初期,魏國有了一個完美的開局。當時,各國無不對魏國高度敬畏。

然而,魏國的全面衰敗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於龐涓的嫉賢妒能、殘害同門師弟孫臏。擔心孫臏得到當時魏王的重用,讓自己地位受到影響,私自將孫臏處以臏刑,即剔除膝蓋骨,使其不能行走。而孫臏後來裝瘋賣傻逃到齊國,並率領齊國大軍復仇,圍魏救趙的經典案例,兩次大勝龐涓率領的魏軍主力。

公元前354-350年,龐涓率魏武卒,被齊敗與桂陵。

第二次,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迸發,魏武卒被齊軍潛伏,主將龐涓更是戰死。

經歷了這兩次大戰後,魏國元氣大傷。逐漸退出霸主的歷史舞臺。

當然,在龐涓嫉賢妒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的魏惠王的昏聵。他驕橫不可一世,在倚重龐涓的同時,又處處掣肘,擔心龐涓做大。特別是在戰略政策上,魏惠王堅持認為攻打趙國、或者攻打韓國,可以逐步實現統一六國的願望;而龐涓在魏軍攻破函谷關後,一力主張滅掉當時相當孱弱的秦國,不給秦國捲土重來的機會。

正是這個關鍵的分歧和魏惠王的堅持對趙國和韓國作戰,給了秦國以喘息的機會,更為秦國贏得了商鞅變法20年無大戰的局面,積累的國力。

當時間來到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魏武卒被根本消滅,同時佔領了魏國大片土地,從此之後,曾經稱霸一時的魏國再也沒有了戰國初期的霸主氣息!

戰國大爭之世,成王敗寇,全是實力說話。

而戰略決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互聯網保安小哥


魏國又是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國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國很快走向衰落,最終滅亡。


魏國的前身其實是晉國,而且在那個時期,可以說晉國是一個非常富饒的國家,非常的強大,但是每個時代的末期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期間也不例外,最後晉國被趙魏韓三個國家瓜分,剛開始的時候,這三個國家緊密相連,根本不利於本國的發展,為什麼魏國會一步步的變得強大呢?可以說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是非常的機智多謀的,既然自身條件不足,那當然要依靠別的國家,魏國首先想到了吳國,並且這個國家幫助他迅速發展起來,可以魏國是相當會善於利用別人的國家。

最後由於魏國的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物質,迅速的開始發展起來,膨脹起來的微博開始變得不安分,想要更大的領土,不斷的進攻別的國家,造成了很多的矛盾,當時的秦國非常的薄弱的,根本抵抗不了魏國的進攻,失敗是必然下場,提到秦國,不得不提一下他們國家非常有名的商鞅變法,雖然他在發起人由於內部高層的鬥爭,而被陷害,但是變法當時在那個時候並沒有結束,也正是由於這個變法,才是秦國得到迅速的發展,成為與魏國可以相匹配的國家。


強大起來的經過開始找機會對抗魏國,在歷史上記載,他們曾經有兩次非常大規模的戰役,但是都以魏國慘敗為結局,打仗一定會耗費人力和物力,因為兩次大規模的戰役,使得魏國可以說是物盡糧絕,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魏國元氣大傷,並且當時魏國也向周邊的國家進行求助,但是由於一開始魏國就把各個國家的關係,搞得很僵硬,所以根本就沒有和別人聯盟,自然也沒有人幫助他,並且當時魏國瞄準了比他要弱小的趙國和韓國,但是這兩個國家當時都會向齊國求助。

可以說是被不迅速瓦解的一場戰役,就是馬陵之戰,直接從強國位置跌了下來。當時為了扭轉局面,趙魏韓三國一起對抗秦國,但是此時秦國非常機智的佔領了巴蜀地區,所以此時秦國迅速崛起,並且秦國還非常善於利用外交政策,發展起來的秦國把魏國的風頭完全蓋下去了。


獨秀文苑


魏國初期,魏文侯時期,人才都在魏國,孔子的徒弟子夏,在河西之地辦學!教出了一堆人才!吳起,李悝等!還有將軍樂羊!等等,李悝變法,吳起帶兵,成為戰國初期霸主!將秦國河西之地盡入囊中!

且魏文侯深知三晉必須一心!不能相互攻伐!否則周邊強國林立,非常危險,有齊國,有楚國,西還有秦國!一旦魏國孤立,處於六國之中,四戰之地,被幹廢是很正常的事情,無險可守!

魏武侯之後,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就越來越差,吳起被趕走!

魏惠王和之後的魏國君主,更是庸碌之才,不識才不愛才不用才!就像公叔痤臨死之時,舉薦衛鞅,說要重用衛鞅,若不重用便殺之!魏惠王置之枉聞!公叔痤此後將衛鞅叫出,說你快逃吧,魏惠王不用你,可能會殺你,你還是快跑吧,衛鞅就說,魏王不用我又怎麼會殺我呢!之後張儀,也是魏人,沒有被用!範睢由魏入秦,同樣沒有在魏國受到重用!

這與秦國相比豈可同日而語!春秋有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戰國有秦孝公用衛鞅,秦惠文王用公孫衍、張儀,秦武王用甘茂,秦昭襄王用範睢,秦始皇用李斯,莫不如是,更有李斯的諫逐客令流傳千古,秦王嬴政留下了李斯,成就一統大業!

齊國用孫臏馬陵桂陵之戰,打敗龐涓!魏國霸業一敗塗地!燕國用樂毅滅齊國七十餘城!

人才,始終是戰國大國勝利的根本!


鵬程日誌


魏國衰敗的原因目西大概總結出如下五點

第一:後繼領導人個人魅力不足

魏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戰國時期的霸主,與魏文侯這個君主的個人魅力分不開。魏文侯在世之時,聯合韓趙成為三晉盟主,對外,向西奪取秦的河西,向北滅了中山,向東伐齊,向南伐楚無往不利,對內招攬人才,吸收衛國李悝、吳起,啟用本國西門豹、樂羊,招攬儒家步子夏。文化、經濟、政治、軍事全面強盛。

但是魏文侯去世後,後繼領導者個人魅力不足無法駕馭手下人才,導致人才流失。

第二:後續人才的流失

以兩人為例:

吳起本身性格狂妄自大,然魏文侯在世尚可駕馭,等魏武侯即位之後,吳起狂妄的性格展現出來,武侯無法壓制。導致吳起流入楚國後來魏國在與楚大戰中被吳起大勝。

商鞅本是魏國國相公叔痤的門客,推薦給魏惠王被拒,西入秦進行商鞅變法。

第三:三晉聯盟的崩潰

魏武侯時期,三晉聯盟趨於解體,趙楚和魏衛大戰,楚國吳起大敗魏國。秦魏石門之戰秦大敗魏斬首六萬。

第四:全面開戰導致四面樹敵

魏文侯之時聯合三晉,收攬人才,全面開工處處開花,等武侯和惠王時期,依然延續這種四面開工的策略,後來遷都大梁試圖爭霸中原,一時間實力大勝,結果與齊國交鋒馬陵之戰,桂陵之戰全面失利。不得不與齊威王徐州相王。於此同時強秦開始奪取魏國的河西之地。

第五:鄰國的不斷崛起

文侯去世之後,秦國進行了獻公改革商鞅變法,楚國因為吳起的到來進行了吳起變法,齊國進行了鄒忌改革,趙烈侯在趙國改革,韓國申不害改革。鄰國不不斷崛起,相對的魏國則沒有太大長進。


目西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作為戰國新興的國家,魏國的形勢並不好。處於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繞。在戰國初期,魏國卻奇蹟般地通過變法而一躍成為七國之首。使得當時各國紛紛效法。由此戰國,進入了變革圖強的時代。早年的李悝曾經擔任中山相和上地太守兩地都臨近秦的西北邊境。李悝也多次與秦軍交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逐漸的磨礪當中得到了魏文侯的賞識,逐漸成為魏國重臣。之後,魏文侯任用,其變法。

廢除了奴隸時代的世襲制,廢井田開阡陌寫法經建立武卒制,也有人說是吳起所創,李悝所寫的法經一直為魏國所用,後來由於商鞅帶往秦國,秦律便是以此為基礎寫成,漢律繼承秦律,所以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當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戰國初期第一個變法者李悝的變法讓魏國稱霸中原50多年。那他個人的結果如何呢?其實,對於李悝的結局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李悝變法受到了魏文侯的肯定。也獲得了魏國民眾的支持最終壽終正寢。

第二個是在審理一場謀殺案時當事者承認,三年前有一起李悝審理的謀殺案也是自己做的。由此意味著李悝審錯了案,讓一個無辜的人枉死。事後,李悝根據自己所編寫的法條。認定自己是死罪,於是寫好遺書,自殺而死。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麼李悝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時當中。是為數不多的壽終正寢的變法者。如果是第二種結果李悝也無可厚非,畢竟他雖然自殺而死,但也是為了維護自己所定下來的法治制度。雖死猶榮,作為變法者,即便自己犯法也依然不敢違背法律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魏國任用的第二個可以變法大才便是吳起。公元前386年吳起已經54歲。從魏國投奔楚國,這一年也是他在楚國實行變法的第一年。回首過去的這54年吳起也幾乎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魏國。但最終依然被其趕出國門。在吳起到了魏國以後開始訓練,魏國的軍隊。創下了大戰72全勝64。其餘不分勝負的奇功偉業。使得當時的魏武卒,名震天下。吳起在魏國待了近30年依靠一手建立的軍隊,攻下秦國河西之地500裡將其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如果依然有吳起鎮守西部。秦國恐怕就此與戎狄別無差異。

但是吳起的命運並沒有那麼順利,在魏文侯去世以後,魏武侯繼位。因此遭受排擠,不得不出走魏國兒投奔楚國。在公元前386年吳起54歲。楚吊王被害舊貴族勢力瘋狂反撲,亂箭射死吳起。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刻,吳起跑到了楚王的屍體旁。因此這些復辟的舊氏族被誅滅三族,一部分則逃落天下。吳起死後有70多家貴族陪葬也應該死而無憾。另外,由於亂箭射死。吳起與楚悼王的屍體無法分開。恐怕也體現了君臣生死的宿命,也大約是在這一時期魏國遭受了秦國剛繼位的國君,秦獻公的頑強廝打。嚴重束縛了魏國爭霸天下的動力。

秦獻公回國繼位以後任用了甘龍處理內政,由於秦國之前幾代亂政。河西之地被奪,為此秦獻公發誓要奪回河西,一年不奪回,一年不得休戰。由此與當時的強國,魏國死纏爛打近20年。如果聽用吳起之言秦國曆史真可能就此結束。


世界史圖鑑


魏國的衰敗,當然離不開秦國的崛起,那麼說起秦國的崛起,就更離不開商鞅變法了。說到商鞅,其實商鞅最開始想效忠的國家就是魏國。開始商鞅跟隨魏國公叔座,公叔座曾經向魏王推薦過商鞅,當時公叔座就對魏王說商鞅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如不重用商鞅就將他殺掉,但魏王看商鞅年紀尚輕,並未重用。為此公叔座還很內疚,商鞅跟著他,他卻讓魏王殺了他。便趕緊把商鞅叫來讓他逃,可商鞅說魏王不聽您的話重用我,那他也不會聽您的話殺了我。後來商鞅到秦國效力。迅速的讓秦國崛起,秦國的結局也是魏國失敗的一個原因吧。

商鞅只是魏國流失的人才之一,歷史上為王為人才不用,錯失良機的事還有很多。這些流失的人才,反過來大多都對魏國做過不利的事情,這也是為國走向衰敗的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