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是不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

司馬公昭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不得不說,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腦洞開得很大。

但是,張翠山肯定不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女,不說別的,光從年齡上來看就不可能。夢露居士為你計算一下郭襄與張翠山的年齡差:

《神鵰俠侶》中寫得清清楚楚:大宋理宗皇帝開慶元年,是為蒙古大汗蒙哥接位後的第九年,這一年的二月初春,郭襄在風陵渡遇到了楊過,從此誤了一生。這一年是公元1259年,郭襄十六歲,不久之後楊過便去襄陽為她過了十六歲生日。也就是說,郭襄生於公元1243年。

《倚天屠龍記》中寫,元順帝至元二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消失已久的屠龍刀重現人世,俞岱巖全身骨折,殷素素屠龍門鏢局滿門,張翠山與殷素素流落冰火島。這一年是公元1336年,張翠山是個二十一二歲的少年。

都大錦見有生人行近,當即住口,見馬上乘者是個二十一二歲的少年,面目俊秀,雖然略覺清癯,但神朗氣爽,身形的瘦弱竟掩不住一股剽悍之意。(《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三十三章)

也就是說,張翠山大約生於公元1314年至1315年間。此時如果郭襄還活著,已是七十一歲高齡了。就算郭襄因為習武而延年益壽,到七十一歲時,也不可能有生育能力了。

況且郭襄並非長壽之人,張翠山出生之時,她很可能早已圓寂了。因為滅絕師太曾向周芷若說起倚天劍、屠龍刀的秘密:

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寶刀也是毫無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十七章)

滅絕師太接掌峨眉派掌門之位後不久,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與明教楊逍約定比武。此時楊逍仍是個少年,前面的引文中,張翠山二十一二歲,也被稱為少年,所以楊逍此時的年紀是十來歲到二十來歲的樣子。

張無忌十三歲左右時,帶著楊不悔上崑崙山尋找其父楊逍,此時楊逍四十來歲:

但見他約莫四十來歲年紀,相貌俊雅,只是雙眉略向下垂,嘴邊露出幾條深深皺紋,不免略帶衰老悽苦之相。(《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十四章)

也就是說,楊逍比張無忌大了三十歲以上,而張無忌是張翠山二十二歲左右時出生的,所以楊逍比張翠山大了十歲可能還不止。

也就是說,滅絕師太接掌峨眉掌門之位時,楊逍十來歲到二十來歲的樣子,而張翠山才幾歲或十幾歲。

此時連郭襄的弟子都已經死了,郭襄本人可能也圓寂已久。這說明郭襄並非長命之人,跟活了一百二十歲仍能動手殺敵的張三丰無法相提並論。所以郭襄絕不可能在七十來歲時生下私生子。

所謂“情深不壽”,一個人用情太深,便不可能長壽。郭襄一生思慕楊過,鬱鬱寡歡。三十來歲時又遭遇了父母弟弟身死敵手的慘劇,國破家亡。她這一生揹負的東西太多,因此不可能長壽。她四十歲時勘破紅塵出家,也說明她的心早就死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


夢露居士


張三丰對七位弟子都視如己出,而對張翠山卻是格外地好,甚至多次有意將掌門之位轉給張翠山,很多人會懷疑張翠山和張三丰的真正關係,那麼他是否真的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張三丰為何對張翠山格外好呢?

張三丰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地位舉足輕重。張三丰一手開創武當派,和少林峨眉三足鼎立,他有一個心願,就是自己百年歸老後,武當掌門之位誰有能力接手呢?

縱觀張三丰的七個弟子,論天資、論修為,張翠山雖然年幼卻是弟子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個,即便是大弟子宋遠橋,武功也未必有張翠山高。張三丰之所以對張翠山格外好,是有意讓他繼承衣缽。

張三丰對張翠山好,有沒有郭襄的原因呢?

很多人都知道,張三丰年輕的時候,曾經和郭襄女俠有過三次邂逅,郭襄女俠還曾贈與張三丰鐵羅漢,張三丰100多歲還一直視如珍寶,隨身攜帶。張三丰對郭襄的確有過朦朧的曖昧情感,但是張三丰悟道之後,對這些紅塵俗事早就不掛懷,對郭襄的情感也只是緬懷舊人而已。

那麼張翠山是不是他們的私生子呢?

張三丰和郭襄一生菜見過三次,每次停留的時間都不超過一晚上,他們對彼此都十分尊重,怎麼會生下張翠山呢?何況張翠山20多歲的時候,郭襄都死了很多年了,從年齡來看,張翠山與他們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當然不是他們的私生子,你們怎麼看呢?


金庸的小迷弟丶


大家好,我是流浪歌手。

武當七俠之銀鉤鐵劃張翠山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嗎?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是張三丰的第五個弟子,他悟性最高,深得張三丰的喜愛。在江湖中有“銀鉤鐵劃”的美譽,是武當七俠中唯一一個有外號的人。作為玄門正宗弟子,他的武器卻是江湖中少見外門兵器—— 左手爛銀虎頭鉤,右手鑌鐵判官筆。在金庸以劍為尊的武俠世界中實屬難得,“銀鉤鐵劃”不僅說他武功有獨到之處,他的書法造詣也是十分高明的。

張翠山在書中戲份極多,僅次於張無忌,開篇那幾章都是以他為主線發展劇情的,從初遇殷素素、謝遜,到流落冰火島生下張無忌,最後回到中原真武殿前自盡而亡,金庸用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他,一度會讓人誤會主角就是他。尤其是寫到張三丰百歲出關之時突然見到死而復生的張翠山喜極而泣的一幕,讓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張三丰亦師亦父的慈愛之情,這也是很多讀者說張翠山是張三丰私生子的原因吧。

可是別看兩個人都姓張,武當七俠還有一個姓張的張松溪呢,而且越是私生子越不能姓張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嗎?所以我認為張翠山不可能是張三丰的私生子,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張三丰百年純陽無極功,一生抱守元陽。

金庸筆下一共有兩個人真正練的是童子功,一個是全真祖師王重陽,他的很多武功包括先天功都是需要童子之身來修煉的,不是童子之身的話威力會削弱很多,這也是他一直不肯接受林朝英的原因。老頑童就是因為破了童子之身才達不到王重陽的境界,一燈大師也是因此不能發揮先天功的強大威力。

另一個就是張三丰的百年純陽無極功了,張三丰出身少林,跟隨覺遠大師練了幾年《九陽神功》,覺遠大師圓寂之後創立武當派。一生未娶,抱守元陽,百歲高齡還能每天“一柱擎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需要難以想象的毅力。所以他才會功力超凡入聖,成為武學宗師,開創太極神功。一生元陽未洩哪來的私生子?

其次,郭襄對楊過情有獨鍾,不會移情別戀。

風陵渡口初相見,只願一生愛一人。三枚銀針更定情,青燈古佛憶思君。郭襄一生只愛楊過一個人,也許那並不是愛,只是少女心中懵懵懂懂的懷春之情。不管是什麼,郭襄的心裡再也裝不下別的人,她羨慕楊過小龍女可以長相廝守,恨自己晚生了二十年。只能滿世界尋找楊過的蹤跡,堅守著自己還在默默追求著的虛無縹緲的愛情的信念。

甚至在襄陽城破,父母為國捐軀之後大徹大悟出家為尼開創峨眉一派,青燈古佛了此殘生。其實真的大徹大悟了嗎?我看未必,如果真的大徹大悟決心忘掉過往,為什麼還給徒弟取名風陵師太?為什麼還要給招式命名黑沼靈狐?這不是難以忘懷的證明是什麼?這樣為愛執著的人會給別人生猴子?

第三,張翠山二十多歲之時張三丰已經八九十歲了。

張翠山出場時才二十一二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在冰火島呆了十年回到中原,也不過三十出頭,而張三丰已經百歲高齡了。也就是說張三丰比張翠山要大七十來歲,好吧,就算七十來歲生孩子的大有人在,別忘了郭襄比張三丰還大三歲呢,雖然說女大三抱金磚,難道郭襄可以在七十多歲古稀之年還能生孩子?

最後,張三丰和郭襄是純潔得不能再純潔的男女關係。

張三丰和郭襄初次相遇是在第三次華山論劍,那時張三丰13歲,郭襄16歲。第二次相遇是在兩年後,崑崙三聖何足道大鬧少林寺,導致覺遠大師圓寂,小小的張君寶成了孤家寡人,郭襄送給了他一對鐵羅漢和一隻金絲鐲。鐵羅漢設計十分巧妙,可以演練一套少林羅漢拳;金絲鐲則是給他投奔郭靖的信物,可張君寶不願意寄人籬下,才有了開創武當的壯舉。

從此兩人再無交集,郭襄遍尋楊過不著在四十歲出家開創峨眉派,一個女子之輩能有這樣的成就也實屬不易。唯一能證明他倆還有著這樣的過去的證據就是那對鐵羅漢,張三丰百年之後還能拿出這對鐵羅漢只是說明他一直感恩郭襄的知遇之恩,僅此而已。

總結:張翠山不可能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不管是年齡還是邏輯上都不可能。說張翠山是他倆私生子的不外乎三種原因:一是居心叵測,譁眾取寵,唯恐天下不亂的。二是有一顆公舉心,真心喜歡他們兩個人,真心希望他們能在一起創造美麗愛情童話的人。三就是看多了宮鬥劇,總覺得老張就是當代的玄慈長老,張翠山就是第二個虛竹的神經分子。

我相信抱著第二種念頭的人一定是佔大多數的,其實我也會有這種幻想,會相信世界上美好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流浪歌手黃老邪


題主也許是同情張三丰一生暗戀郭襄,想為張三丰找到點平衡感才腦洞大開的吧。二人若相愛,光明正大結合就是了,想來眾人都是歡喜的很,況且二人都是光明磊落,光風霽月之人。哪裡用得著遮遮掩掩的弄出個私生子張翠山?



張三丰確實對郭襄有情,但卻是自律的人,二人相見僅有三次,第一次相遇於《神鵰俠侶》結尾, 那時他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名喚張君寶,跟隨師傅覺遠向尹克西和瀟湘子討要被尹克西和瀟湘子偷去的《愣伽經》,在與尹克西比試時受傷,臨別之時,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三丰頭上傷口中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張三丰心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不料郭襄將與楊過分別而眼中淚光瑩瑩,張三丰心下大是奇怪,卻也不敢過問,道謝的言辭也不便說不出口。



第二次相遇於《倚天屠龍記》開篇不久,此時,張三丰已經十五六歲。郭襄尋找楊過,想到少林寺找無色禪師打聽消息。巧遇覺遠, 郭襄見覺腳帶腳鏈,正在挑水,便去詢問原因,可是覺遠並不說話,郭襄抱打不平,後來無色禪師出面,才知這是對少林寺僧的一種懲罰,無色禪師送郭襄下山,張三丰也來送行,郭襄見張三丰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便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給他。



第三次相見,是因為張三丰學習鐵羅漢上的武功被人誤會,有性命之憂,覺遠帶張三丰和郭襄逃下少室山,覺遠力竭身亡,少年張三丰無處可去,郭襄憐他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又遭遇少林寺僧眾四處追捕,便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給他,要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郭靖黃蓉夫婦,以求存身之地。此的張三丰已知郭襄心中深愛楊過,便將滿腔思慕之情藏與心底。



後來,張三丰在下山途中,遇到以年輕夫婦,那個年輕妻子教育丈夫,萬事不可依賴他人,只有自己立起來,才能夠活得頂天立地。張三丰聽後心裡大有感悟,想道:

“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張三丰有意自立,當下在武當山找了一個巖穴,潛心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十餘年間竟內力大進,其後又多讀道藏,終於有一日融會貫通,領會了武學要旨,成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張三丰雖對郭襄一片痴情,卻非常隱晦,並不曾向郭襄表白過,並且兩人相見僅有三次,都是光明正大,後來各自潛學武功,分別開山立派,成立了武當與峨眉兩大門派。哪裡會有張翠山這樣一個私生子。


萍風竹雨123


哎呦,這個問題好有意思啊。

金庸三部曲有什麼關聯呢?

郭靖的老爸和楊康的老爸是八拜之交,所以有了《射鵰英雄傳》;

楊康的兒子楊過屌絲成神鵰俠,有了《神鵰俠侶》;

楊過的老婆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生下了張三丰,郭靖的女兒郭襄痴迷楊過,卻羨慕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張三丰一出生被小龍女送到少林寺門口,她相信少林寺一定不會見死不救的。楊過一看張三丰就特別有感覺,還教他武功,當張三丰知道自己身世以後,他就創立武當,郭襄追楊過不得,與張三丰產生感情,可是張三丰一心忙於自己的武當道教事業,最終郭襄創立峨眉道教,這樣就可以與張三丰邊產生接觸的合理藉口,一來二去,就生下了孩子張翠山,張翠山又生下張無忌,於是就有了《倚天屠龍記》。

據本人推測,張翠山就是張三丰的兒子,推理完畢,還請點贊關注,如有疑問歡迎探討。






青龍大教主


張翠山當然不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因為張三丰是處男,郭襄是處女。這都是被神鵰俠侶給耽誤了!

一,射鵰三部曲的關聯。

在金庸小說中,關聯性最強的莫過於《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是三本書的關係是怎麼樣呢?

射鵰英雄傳中的反派楊康,生了一個遺腹子楊過,成了神鵰俠侶中的男主角。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一號郭靖、女一號黃蓉,在神鵰俠侶中還有重要地位。

神鵰俠侶中,楊過指點過張三丰的功父,同時楊過還是郭襄的夢中情人,楊過後人也在小說中出現以下。僅僅以這兩條來看,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關係微乎其微。

於是,有人提出,張三丰其實是小龍女的兒子!這樣,射鵰三部曲有了明確的主角延續關係。

張三丰是小龍女的兒子,卻不是楊過的兒子。因為在《神鵰俠侶》中,小龍女有三個男朋友,分別是尹志平、公孫止和楊過。作者只對尹志平和小龍女的性事由明確描寫,按照武俠小說偶然事件必然發生的規律,小龍女就是那個時候懷孕了。

正是因為小龍女懷了尹志平的孩子,所以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殺掉尹志平。同時也能解釋小龍女和楊過始終聚少離多,因為她必須瞞住已經懷孕的事實。小龍女生下張三丰,就在絕情谷底,小龍女在絕情谷底,名義上是療傷驅毒,同時也是撫養張三丰。

16年後,楊過在絕情谷底見到了小龍女和張三丰,娶了小龍女,當了張三丰的師傅。

第三次華山論劍後,莫名其妙出現的張三丰,其實就是提示。

二,郭襄和張三丰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郭襄喜歡的人是大哥哥楊過,和張三丰的母親小龍女是情敵,所以,張三丰和郭襄差著輩分,不能在一起。

有人要問了,小龍女是楊過的姑姑,郭襄是張三丰的阿姨,不影響啊,金庸先生就喜歡這樣的不倫之戀啊!

不一樣!因為郭襄不僅是名門之後、名滿天下的小東邪,與張三丰這個私生子有著天上地下的差距,兩人自然不能在一起。

又有讀者要說了,虛竹是少林方丈的私生子,卻娶了西夏公主。虛竹是私生子沒錯,更重要的是,他還是逍遙派三大高手的傳人,靈鷲宮的主人,娶一個西夏公主,一點都不是高攀。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郭襄根本看不上張三丰,她的眼裡只有楊過!

可是,郭襄沒想到的是,楊過為了不給自己兒子張三丰當情敵,居然一直躲著郭襄!

怪只怪,張三丰太不成器,愣是把郭襄逼成了一個尼姑。

張三丰本來應該當和尚的,因為他的師父覺遠就是少林和尚。可是他選擇了走虛竹那條路,當道士。兩個原因,一個是張三丰和虛竹都是私生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當私生子,都想娶媳婦;另一個原因張三丰知道自己親爹尹志平是道士,創立武當,算是繼承了對父親全真教的發揚光大。

三,張翠山的父母到底是誰?

張三丰自己就是私生子,他深深知道私生子的痛,所以,他決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也是私生子。

好吧,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祖孫三代單傳,都是私生子,這種例子實在太罕見!

那些說張翠山父親就是張三丰的人,主要基於四點理由:

1,張翠山和張三丰都姓張。

但是,真正的私生子,都不會隨老爸姓。虛竹和張三丰就是這樣。

2,張三丰最疼愛張翠山。

廢話!張翠山是關門弟子。武俠小說中所有弟子中最疼愛的弟子就兩個,一個開山弟子,一個關門弟子。就像黃老邪,大徒弟曲靈風,小徒弟程英,都是最受喜愛的。曲靈風的那個傻女兒(傻姑),在桃花島白吃白住一輩子!地位不亞於程英。

3,張無忌很受張三丰疼愛。

更是廢話,張無忌受到疼愛,那時因為主角光環!只要是長輩,都疼愛他!武當七俠、天鷹教、胡青牛。不僅長輩疼愛,美女也主動獻身!

4,張翠山武功精湛,有可能是受到張三丰的遺傳。

可是,郭靖和黃蓉的孩子怎麼一點也不隨父母?一代不如一代!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張三丰收下張翠山,很有可能是和周芷若類似的情況,父母雙亡的可憐孩子,無依無靠,成了張三丰的養子。


歷史知事


也許是同情張三丰一生暗戀郭襄,想為張三丰找到點平衡感才腦洞大開的吧。二人若相愛,光明正大結合就是了,想來眾人都是歡喜的很,況且二人都是光明磊落,光風霽月之人。哪裡用得著遮遮掩掩的弄出個私生子張翠山?

張三丰確實對郭襄有情,但卻是自律的人,二人相見僅有三次:


第一次相遇於《神鵰俠侶》結尾, 那時他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名喚張君寶,跟隨師傅覺遠向尹克西和瀟湘子討要被尹克西和瀟湘子偷去的《愣伽經》,在與尹克西比試時受傷,臨別之時,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三丰頭上傷口中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張三丰心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不料郭襄將與楊過分別而眼中淚光瑩瑩,張三丰心下大是奇怪,卻也不敢過問,道謝的言辭也不便說不出口。


第二次相遇於《倚天屠龍記》開篇不久,此時,張三丰已經十五六歲。郭襄尋找楊過,想到少林寺找無色禪師打聽消息。巧遇覺遠, 郭襄見覺腳帶腳鏈,正在挑水,便去詢問原因,可是覺遠並不說話,郭襄抱打不平,後來無色禪師出面,才知這是對少林寺僧的一種懲罰,無色禪師送郭襄下山,張三丰也來送行,郭襄見張三丰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便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給他。


第三次相見,是因為張三丰學習鐵羅漢上的武功被人誤會,有性命之憂,覺遠帶張三丰和郭襄逃下少室山,覺遠力竭身亡,少年張三丰無處可去,郭襄憐他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又遭遇少林寺僧眾四處追捕,便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給他,要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郭靖黃蓉夫婦,以求存身之地。此的張三丰已知郭襄心中深愛楊過,便將滿腔思慕之情藏與心底。

後來,張三丰在下山途中,遇到以年輕夫婦,那個年輕妻子教育丈夫,萬事不可依賴他人,只有自己立起來,才能夠活得頂天立地。張三丰聽後心裡大有感悟,想道:

“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張三丰有意自立,當下在武當山找了一個巖穴,潛心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十餘年間竟內力大進,其後又多讀道藏,終於有一日融會貫通,領會了武學要旨,成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張三丰雖對郭襄一片痴情,卻非常隱晦,並不曾向郭襄表白過,並且兩人相見僅有三次,都是光明正大,後來各自潛學武功,分別開山立派,成立了武當與峨眉兩大門派。哪裡會有張翠山這樣一個私生子?


見山讀書


張翠山絕對不會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做這樣的假設不是腦洞大開,而是腦子進水。

一、年齡對不上。

張翠山登場的時候二十一二歲,經過江湖上的一番風雨洗禮後,和謝遜,殷素素去冰火島待了十年。他和殷素素回來的時候,也就三十二三歲,恰好趕上師父張三丰的百歲壽辰,也就是說,他和張三丰之間至少差六十五歲以上。而郭襄比張三丰還要大三歲,如果按照張翠山是他們的孩子來推理,那隻能說明郭襄是在將近古稀之年生下來的,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二、不符合邏輯。

退一步講,即使不考慮年齡的因素,如果張三丰和郭襄之間後來真產生了感情。為什麼不能光明正大的交往,正常的結婚生子呢?

不要用他們是道士,尼姑的理由來辯解。武當派,峨眉派都是他們創立的,他們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行事不拘泥於世俗,他們完全可以還俗,然後進行正常交往啊!難道非要這樣偷偷摸摸的進行,讓千夫所指才安心嗎?不合邏輯吧!

三、與人設不符。

風陵渡口和鐵羅漢分別是郭襄和張三丰心中抹不去的美好記憶。如果郭襄心中能放下了楊過,沒必要去踏遍千山萬水去追尋,也沒必要在四十歲的時候出家去開宗立派,她這樣的鳳凰女,會有多少優秀的男人在追求呢?

張三丰豁達,開朗,想想,他在百歲壽辰的時候,都可以接受門下弟子的妻子是魔教中人,還有什麼看不透,想不開的呢!非要去背地裡做那齷齪的勾當啊,不合理。

另外,他如果像《天龍八部》中的帶頭大哥玄慈一樣有了私生子,能表現的這麼通達嗎?那就是一直背上了贖罪的十字架啊!這個是裝不出來的。


綜上所述,“鐵畫銀鉤”張五俠和張三丰就是純潔的師徒關係,懷疑他們有不正當關係的都是居心叵測的詆譭和汙衊,張真人急了也是會打人的。


田獲三狐


黃老邪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張翠山是“武當七俠”之一,排行第五,是張三丰弟子中悟性最高的。他是《倚天屠龍記》中主人公張無忌的父親,最後在武當山上自刎而死。他自幼被張三丰收為徒弟,與張三丰情若父子,張三丰本想讓他繼承自己衣缽的,可惜卻沒能如願。

張翠山是不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

很明顯他不是。

張翠山。

<strong>張翠山是“武當七俠”中武學天賦最好的,在《倚天屠龍記》中第一次出場時,是二十歲。武功還算不錯,後來跟殷素素和謝遜流落荒島,與殷素素誕下一子,就是主人公張無忌。

張翠山二十歲的時候,張三丰已經九十歲了,郭襄已經去世多年。有人認為張翠山是他們的兒子,是因為張三丰和張翠山都姓張,而且張三丰有意讓張翠山繼承自己衣缽。張三丰對張翠山以及後來的張無忌都很好,這讓不少人懷疑,張翠山是張三丰的私生子。

不過這個顯然很好解釋,張三丰與七位弟子情若父子,而在他的弟子中,恩師張三丰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武當七俠就如親兄弟一樣親,與師傅就像父子一樣,張無忌那麼可憐,又是去世的張翠山唯一的血脈,對張無忌好也是很正常的。

張三丰與郭襄。

張三丰第一次見郭襄的時候是在華山,當時張三丰十二三歲,郭襄十六七歲。張三丰喜歡郭襄,而郭襄喜歡楊過,後來郭襄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張三丰在武當山做道士,創立武當派。郭襄一生未嫁,張三丰一生未娶。所以,郭襄是處女,張三丰是處男。張三丰雖然喜歡郭襄,但是郭襄並不喜歡他,他們怎麼會有私生子。

張翠山為什麼不可能是郭襄和張三丰的私生子?

1、張三丰和郭襄都是孤家寡人,他們之間雖有交集,卻沒有感情糾葛,頂多就是張三丰單相思。

2、年紀對不上,張翠山二十歲的時候,張三丰九十歲,郭襄已經去世。那麼張翠山出生的時候,張三丰七十歲,而郭襄就算沒死也已經七十四歲左右了。這個年紀的人怎麼生小孩,這不是搞笑嗎?<strong>

3、張翠山出生的時候,郭襄應該已經去世了。張翠山出場的時候,峨眉派的掌門是滅絕師太,而滅絕師太當時已經接任峨眉掌門有一段時間了。滅絕師太的師傅都已經死了,想來郭襄更是早早的便去世了。

所以張翠山肯定不是郭襄和張三丰的兒子,光年紀這個點就完全對不上,顯然不可能是他們的兒子。

<strong>以上是老邪個人觀點,如有不對歡迎留言交流一下!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我是卓爾不群黃藥師,歡迎關注!

卓爾不群黃藥師


《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與殷素素泛舟於海,張翠山見大海廣闊無邊,心生感慨,不由吟出《莊子.秋水篇》中的句子: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殷素素冰雪聰明,見張翠山面露孺慕之情,聞絃歌而知雅意,便問他是不是想起了師父張三丰。張翠山沒想到殷素素這麼明白他的心意,激動之下抓住了殷素素的玉手,這是兩人情動之始。


張三丰七個弟子中,以張翠山悟性最高。小說中,趙敏派人圍攻武當,張三丰遭空相偷襲,受了重傷。為防不測,他將太極拳的精義傳給了俞岱巖,而俞只領會了三四成。張三丰感嘆若俞蓮舟在此可領會五成,而張翠山的話,能夠領會六七成。

“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相信倉促之間,他能懂得六七成。可惜他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

張三丰性格溫良敦厚,將門人弟子視作家人,而他最喜歡的就是張翠山。

張翠山對張三丰充滿了父親般的崇拜和尊敬,但張三丰卻不可能是張翠山的父親。

張翠山出場時,不過二十歲左右。不久後,張翠山和殷素素被謝遜擄至冰火島,兩人結為夫妻,生下張無忌,十年後返回中土,此時張翠山三十歲,恰好趕上張三丰百歲壽辰。

簡單算一下,假設張三丰是張翠山的父親,那麼,張三丰應該是在七十歲左右生下的張翠山。

男人七十歲生下兒子雖然少見,但也並非絕不可能。問題是:張翠山的“母親”,郭襄生的了嗎?

郭襄的年紀,根據小說中的說法,應該比張三丰還要大上一兩歲。一個女子,就算保養得法,武功有成,但到了七十多歲,真的還能生得出孩子嗎?

拋開年紀、生育能力不說,張三丰和郭襄有了孩子,為什麼不能光明正大,昭告天下,反而要當成私生子來養?

張三丰與郭襄華山腳下分別,後來有無交集,小說中並沒有明言。

其實再見又如何?張三丰終究不是段譽,郭襄也不是王語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