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之前在問答平臺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如何評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中黃維十二兵團那長達兩分多鐘的航拍長鏡頭。很好的問題,結果眾網友的回答大多答非所問集中到十二兵團和黃維的歷史上去了。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筆者就鏡頭分析,拍攝幕後和歷史真相等幾個方面對這個長鏡頭解析一下。

還是先欣賞一遍這個我國電影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長鏡頭吧:

伴隨著雄壯的背景音樂,國民黨十二兵團的部隊氣勢洶洶殺奔淮海戰場,看起來可謂是兵強馬壯訓練有素。這段長鏡頭也曾多次被其他影視劇借用,比如《亮劍》裡就曾出現過。而這麼多年來再也沒有哪個影視劇能排出如此氣勢恢宏的長鏡頭了,這段長鏡頭堪稱我國電影史上的瑰寶。

不過這個長鏡頭還是超越歷史了,看似簡單的一組長鏡頭實際上展現的是一支部隊的戰鬥力,用軍迷的話說,如果當年的國民黨十二兵團真能走出這樣的隊形來那他們當年也不會被窩窩囊囊的圍殲。因為別說是他們,就算是當年的解放軍華野和中野的主力部隊也走不出這樣的隊形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分析:

一、 鏡頭分析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長鏡頭一上來就是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的畫面,十二兵團裡內含四個主力美械軍和第四快速縱隊,這種裝備是快速縱隊標準配置,因此這倒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1:一上來的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至少六列步兵在行進,中間還夾雜著三個快速隊列,分別是騎兵和裝甲兵。快慢隊列錯落有致互不干擾,步兵行進速度和間距非常勻稱。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2:可以清楚看到六列步兵是從不同的地方匯聚到一起的。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3:可以看到遠近兩座浮橋,畫面近景的三列步兵和一列裝甲兵正是從近處的浮橋上走下來的。在兩座浮橋中間還有一座浮橋正在搭建。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4:近處浮橋的上橋口,可以明顯看到浮橋上的行軍隊列是兩列步兵在外,卡車和拖拽的大炮在中間,沒有干擾各自前進。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橋上的兩列步兵其實是上橋前的三列步兵自動匯聚自動編隊走出來的,也就是說三列步兵上橋自動轉換成兩列,下橋後再次自動轉換成原來的三列,看起來整個過程非常順暢,不仔細看都注意不到。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5:過河前的隊列,可以明顯看到有一處帳篷,這應該是行軍補給站或收容站,專門給部隊補給和收容病傷士兵用的。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6:可以看到近處的步兵隊列和坦克縱隊,這些隊列從方向看不是衝著剛才那個浮橋去的,應該可以判斷出來在畫面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適合坦克通過的浮橋。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7:此處有穿幫出現,近處的坦克依然是美國謝爾曼坦克的樣子,但遠處的坦克直接就是59式坦克了,估計可能是道具或者偽裝不夠了。從這個鏡頭可以看到整個行軍場上坦克和步兵依然保持互不干擾快速行進的隊列。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8:這都不用掩飾了,就是59坦克。鏡頭中還可以看到另一座帳篷,還有遠處的浮橋。算起來鏡頭中出現了三座搭建好的浮橋,還有一座正在搭建的,畫面外估計還有一座能讓坦克通過的浮橋。每座浮橋位置都隔開了一定距離,讓部隊有足夠大的空間進行編隊通過。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行軍鏡頭9:河邊的小土堆下面聚集了幾輛吉普車,明顯這裡是指揮機構了。遠處還有第三座補給站,更遠處的部隊仍然在源源不斷趕來,場面始終如一的有秩序。

綜上,這組長鏡頭一共兩分十幾秒左右,畫面中的部隊不論是步兵、裝甲兵、坦克、後勤和工兵都各司其職不緊不慢,整個部隊顯得從容不迫又秩序井然,給人一種大兵壓境的緊迫感。

想走出這樣的隊形,那必須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指揮協調和士氣高昂的部隊才行。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二、 歷史真相

當年的國民黨軍隊真的走不出這樣的隊形嗎?

真的,即使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軍,由於其士兵以壯丁為主素質不高,再加上訓練條件所限,在當年是根本走不出這樣高效率的行軍隊形的。十八軍走不出,其他國民黨部隊更走不出。事實上,就算是華野主力部隊由於常年作戰缺乏訓練也是走不出這種隊形的。

根據十二兵團十八軍軍長楊伯濤的回憶,當年他們趕往淮海戰場時基本上是亂糟糟的,部隊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官兵沒有經過動員,道路泥濘難走,各個兵種在行軍路上亂成一團,在過河時甚至還淹死了人。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相對來說,《大決戰淮海戰役》中描寫黃百韜第七兵團過運河撤退的畫面更為真實一些,各個部隊為了搶行都擠在了一起。而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兵團從徐州撤退時更是亂套,本來殿後的李彌兵團為了逃命居然自顧自衝到了最前面,行軍序列被打亂的部隊前進速度慢了下來,華野能快速追上敵人也得益於對方的未戰先亂。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為何說從部隊行軍狀況就能看出來一支部隊的戰鬥力?

打仗不是打群架,打群架可以一窩蜂上亂打一氣,但打仗不行。尤其是大兵團作戰,保持部隊序列是一個基本問題,序列一旦打亂,人越多反而越是累贅。所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體現的正是韓信超群的指揮能力。

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為何李廣難封?原因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李廣打仗只適合小規模戰鬥,他指揮的部隊行軍時就是三五成群的亂走一氣,這樣的部隊打小規模遭遇戰是可以的,但要是讓李廣指揮大兵團也這麼走那就完蛋了。因此衛青和霍去病這樣適合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人反而能後來居上,他們倆除了裙帶關係之外當然也有自身能力的因素。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再舉一個例子,在電影《血戰臺兒莊》中有一個不很明顯的鏡頭,西北軍增援部隊跑步經過運河浮橋,可以明顯看到對岸是兩列縱隊同時上浮橋,兩列步兵在橋上沒有放慢速度依然保持隊列完整和行進速度。這就說明這些士兵肯定不是普通群演,而是訓練有素的解放軍戰士。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三、 拍攝幕後

能拍出這樣一段空前絕後長鏡頭的人也不是一般人。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指揮攝像的是《淮海戰役》這一部的首席導演蔡繼渭,他是一位擅長拍攝雄壯場面的攝影師和導演,同時對鏡頭藝術處理細膩,人物刻畫生動。他的攝影代表作有《海鷹》和《閃閃的紅星》,導演和攝影的代表作有《路漫漫》和《四渡赤水》。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參加行軍隊列拍攝的則是當時的解放軍第十二集團軍三十六師,這是一支來自中原野戰軍的老牌勁旅,著名的“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口號就是該軍前身中野六縱在強渡汝河戰鬥中喊出來的。

《淮海戰役》拍攝時,十二集團軍三十六師正在徐州附近冬訓,於是他們得到了這次扮演國民黨第十二兵團的機會,地點和番號幾乎都沒變,也是巧合也是緣分。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據說站在黃維身後那位神色嚴肅的將軍就是時任三十六師師長。

《大決戰》一段兩分鐘長鏡頭,我國影史瑰寶,《亮劍》曾引用

中野十二軍的首任軍長是王近山,而《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難道這也是《亮劍》中描寫楚雲飛第八十九師行軍時直接借用這段長鏡頭的緣分來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