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代表:穩住 別轉行

▍特約撰稿:Joe

今年醫藥行業變化大,很多醫藥代表都感覺到了職業危機,跳槽找工作的人明顯比往年增加不少,動了轉行的念頭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總歸是雷聲大,雨點小——很多人說想轉行,真的走出那一步的還是少數,畢竟在行業這麼多年的積累,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其實大家並非不是真心想轉行,但與殘酷的現實比起來,Joe哥覺得——其實“醫藥代表轉行”從某種角度講,是個偽命題!

1、雖有滿身技能點,但無法轉換成輸出

其實做醫藥代表學到的技能還是不少的,演講技能,銷售技巧,市場規劃能力, 與人溝通的能力,抗壓能力等等優秀的操作。 最重要的是系統化、結構化的思維模式,這比很多行業的銷售強 太 多。

但縱使身上有十八班武藝也沒用,因為很多想轉行的代表是不想做銷售了,而不是 不想做 醫藥代表,他們 已經厭倦了每天的奔波,做不完的表格和開不完的會,以及只漲不跌的指標。

說實話,這部分想轉行的代表不是真的想轉行,只是長期高壓累了,想有個相對來說輕鬆沒有壓力的生活,讓自己放鬆下來。這部分的人,只是 一時間心裡防線崩潰,陷入迷茫動了轉行的念頭而已!

當然,說句扎心的話,這類代表大部分是沒賺到錢的,畢竟錢能緩解一切疲勞,秒治癒!

2.、巨大的薪酬Gap降低動力

其實人們換工作無非是兩個原因,要麼不開心,要麼不賺錢,別的理由基本都是扯淡(當然也有特殊情況,但是極少數)!而很多代表轉行時是迷茫的,是懵的,整體考慮的不周全,只把目光放到了收入上。

說實話,做代表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轉行初期,收入會下降很多。因此,這部分人無論是出於現實原因—有很多貸款要還,還是出於心理原因—無法接受薪資落差,最後轉行的事都不了了之。

對於代表來說,收入下降才是 轉行 最大的障礙 。 在巨大的經濟代價面前,誰也不願意為了未知的事物放棄眼前的既得利益,這是人性,正常!

同時,轉行初期,進入一個行業需要適應期,這充滿了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自己一定能適應新行業。所以面對未知的事物,大部分人還是會恐懼,因而選擇靜觀其變。

3、 大量二三線城市的代表轉行的機會少

對這點,在一線城市的小夥伴可能感受不深,畢竟一線 城市 要什麼有什麼 。 各種行業,各種公司,各種崗位,有著遠比二三線城市代表更多的選擇。

哪怕同 為 醫療行業,北京上海的器械崗、藥品崗、CRC、CRA什麼的都一把一把的。但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不僅同行業的崗位少很多,其他的行業也少,沒有很多行業可供轉行。

很多人想轉行出去看看別的行業, 瞭解以後,發現 大概都差不多,沒有特別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 那不如先在醫藥代表這行幹下去,畢竟錢和發展怎麼也要抓一個,什麼都沒有的行業轉過去幹什麼,當臥底嗎?!

4.、行業內轉崗有哪些崗位

醫學部轉崗實在太難了,MSL基本要求研究生學歷,而且喜歡從醫生裡找。

市場部努力一下還是有機會的,但轉崗市場部首先要業績要好,其次怎麼也得高代以上,平時人際關係要好,最起碼大家認識你,瞭解你。

然後面試的時候有人能幫你說話,老闆們也願意推你到市場部,這才是最重要的,要不沒人推你,業績算什麼啊。

近兩年CRC、CRA很火,由於生物製藥企業的爆發,臨床試驗的崗位明顯增多了。當初沒人願意應聘的CRC、CRA現在炙手可熱,之前嫌棄人家不賺錢的代表了這回要哭了 。

Joe哥知道有個CRA主管崗在北京年薪30多萬。雖然CRA不輕 松 ,但相 對 醫藥代表承受的高壓還是小很多,他們更多的是催項目進度,生意都是現成的。

但這些崗位年齡偏大的就沒機會了,Joe哥覺得基本26歲以上 沒經驗的小夥伴 就沒什麼可能應聘 上 了 ( 是不一下覺得自己老了..... ) ,概率非常小,這個行業喜歡招年輕人。

5、轉行成功的人都幹什麼去了!

其實這個問題我是不想寫的,但是想了想,還是寫出來吧。

我認識轉行的醫藥代表,大部分都沒再繼續上班,而是用積累下的錢做別的事情。 開 飯店的人 算是比較多的 ,還有 考公務員的、 做其他生意的。 即使在本 行業的,也有很多人 開始自己代理品種,不上班了。

我看到的殘酷事實就是,在各種綜合因素下,真的很少有醫藥代表敢換個領域繼續上班的,這也是我說為什麼代表轉行可能是個偽命題的原因,畢竟敢於破釜沉舟的人,少!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