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亮劍》中的張大彪沒有戰死,在大授銜期間,會被授予少將軍銜嗎?

金樓家Kening


還別說,真有可能,在授少將銜裡面大概有著這麼幾類人,一類就是類似於李雲龍、丁偉這些資歷深厚,戰功赫赫,但是有那麼些眾所周知的“缺點”,致使他們沒有更進一步,他們都是有資格問鼎大將的人物,或機遇或錯誤或山頭等等原因將他們的軍銜壓到了少將,在亮劍中,授銜前夕,沒看見好多人都在鬧嗎?都是自認為自己做的貢獻最大,不應該少將,事實上也是,不過就只有定數的人數,他們不得不排列在少將這個行列;

另外一類就是類似於張大彪這類的了,資歷絕對能夠到少將軍銜這個程度,也許年齡比李雲龍小點,進入解放軍的時間比李雲龍短,也許一直是跟著李雲龍混的,讓大家很容易忽視他的存在,但是事實就是大彪從大刀隊到新一團再到獨立團,從營長到師團參謀長一步步的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軌跡,屬於自己的功績,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比李雲龍這些老紅軍授少將的概率低一點,但是李雲龍這夥人授少將軍銜的概率是100%,張大彪的概率絕對能夠在70%以上,而且後期如果沒死的話,說不定比李雲龍還混的好呢,看看人家的處理事件的方法:能夠完全的執行上級下達的任務,同時還能夠在屬於自己的範圍內贏得好處,最大化的保全自己;如果沒戰死的話,在當時授銜的那個時候張大彪的職位應該比李雲龍低上半級吧,在軍區上出任4把手師旅一級的一二把手,要知道在授少將銜的時候,基本上是從師級別朝上走的,李雲龍、丁偉、孔捷這些都是軍長級別的了;

少將軍銜的授予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只能進行推測,分析出來的可能性,不過我希望將來不要這種假設,我們要對戰死的英雄充滿敬意,告訴他們祖國越來越好,我們一起來慶祝祖國生日快樂。


秦地說秦




首先明確一點,張大彪並沒有資料證明戰死了。我查了《亮劍》的原著,參加金門戰役死在前線的極有可能是李雲龍的副手邢志國,參加金門戰役只有李雲龍的一個團,團長姓邢。

然後我又向後查了一些資料,李雲龍擔任軍長時,軍隊的參謀長叫蘇公權。不管是副軍長還是其他職務,都找不到張大彪的名字。

估計張大彪極有可能是調到其他軍隊去了,如果是在戰場上原著也不可能不提。張大彪作戰經驗豐富,擔任過軍隊政治和參謀長,完全可以更上一層樓,當一個師長是綽綽有餘的。

張大彪但屬於西北軍戰鬥序列,後來在29軍中任職。在長城抗戰中,用大刀砍下了不少日本人的腦袋。這就證明他從軍的時間至少不比李雲龍晚,甚至有可能比李雲龍還早。



當李雲龍擔任新一團團長的時候,張大彪就擔任了營長。當李雲龍擔任獨立團團長的時候,張大彪擔任過營長和參謀長。當李雲龍擔任2師師長的時候,張大彪擔任師參謀長。

當抗美援朝打響的時候,李雲龍已經擔任了軍長。按照常理推斷,這時候的張大彪至少也是師長,也有可能是副軍長、軍參謀長。

當李雲龍在南京軍事學院高幹班學習的時候,評定軍銜的結果已經出來了。李雲龍、孔捷和丁偉都是少將,孔捷曾經非常不服氣的說:在朝鮮戰場上,自己手下的兩個師長都被授予了少將。

以張大彪從軍多年豐富的軍事經歷來看,他的晉升速度應該也不會很慢。在解放戰爭後期和朝鮮戰場上,他如果有機會去歷練一下的話,更是加分項。



1949年底,華東野戰軍的部隊就部署在福建前線,準備對臺灣作戰,其中就包括李雲龍的部隊。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爆發,其中最精銳的部隊被派往了朝鮮前線。

這些軍隊的士兵命運非常悲慘。按照原來的構想,這些作戰勇敢的軍隊到朝鮮戰場後,能夠把美軍包圍起來吃掉幾個團。


然而當時是冬天,他們出發的時候福建溫度還很高,他們穿的是薄軍裝。後來經過東北的時候,火車站的同志看到他們穿的衣服比較薄,就臨時給他們發了一點點大衣。

在朝鮮戰場上,這一部分軍隊擔負伏擊美軍的任務。他們穿著單衣埋伏在雪地中,大部分人都凍死凍傷,迅速失去了戰鬥力。當時美軍的偵察機發現他們以同樣的姿勢埋伏在那個地方,當美軍經過時,才發現他們全部凍死了。

很難說張大彪的軍隊有沒有參加朝鮮戰爭,但在事實上,完全是有可能性的。



因為在原著中張大彪不是一個主要人物,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配角中的配角。因此在小說和電視劇中,後半部分只提到了段鵬,而沒有提到張大彪。

如果張大彪參加了1955年的首批授銜,被授大校和少將的可能性都是有的。因為張大彪沒有參加過長征,肯定是在山西參加八路軍的,在解放軍中的資歷不夠。

但我們同時要考慮到另外一個事實,1961年到1964年,解放軍在高級將領中,從大校晉升為少將533名。因此我們不排除張大彪先被授予大校,然後晉升為少將的可能。

雖然後來李雲龍去世了,但張大彪是那種做事比較謹慎的人,又比較忠心。像這樣的幹部在後來應該不會受到多大沖擊,按部就班的晉升對他來說問題不大。按照解放軍的晉升規則來看,如果他活得夠久,不管是少將還是中將,都是有可能的。


新知傳習閣


張大彪在《亮劍》中初次出場的時候,還是新一團的營長。之後李雲龍調任獨立團團長,張大彪也被調入獨立團,升為團參謀長。到淮海戰役時,李雲龍已經升為華野二師師長,張大彪也跟著水漲船高,升為二師參謀長,比團長略高半級,但比師長低半級。戰爭結束後,張大彪沒有再出場。

不過,張大彪作為李雲龍的愛將,走到哪兒帶到哪兒,應該說,在李雲龍的部下中,打仗的時候他最喜歡用的就是張大彪,所以,他參軍雖然比二營長沈泉要晚,但明顯比沈泉要受重用,資歷雖然不如獨立團副團長邢志國,但在李雲龍心目中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說是左膀右臂也不為過。包括看地圖等基本作業能力,張大彪都在獨立團其他人之上,所以能力是沒有問題的。到解放戰爭結束時,傷愈復出的李雲龍已經升為代軍長,如果張大彪此時仍然在李雲龍麾下,那麼是有可能會繼續跟著李雲龍水漲船高升級的。

再參考段鵬。段鵬入伍是在抗戰期間,而且一直是警衛員,到抗戰結束前和尚魏大勇犧牲,段鵬才升任警衛班長。在李雲龍和丁偉在軍校學習期間,丁偉和段鵬誤打誤撞的在旅館碰到了一次,此時的段鵬已經是李雲龍麾下的團參謀長了,而在趙莊之戰時,段鵬還是偵察連長,不到營長的級別。即便是段鵬此後到1955年時不再晉升,那麼他的團參謀長職務也有機會得到一箇中校軍銜。

還可以參考1955年少將中排在第一位的解方的經歷。解方1930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在東北軍中供職,1936年在東北軍中秘密入黨,到1940年時已經是東北軍血統的國軍五十一軍的工委書記,此前曾擔任一一四師師長,已經是少將軍銜。1941年離開東北軍,奉命返回延安,在軍委工作,曾任軍委三局局長等職,抗美援朝時曾任志願軍參謀長,參加了停戰談判,這個資歷時非常高的,按理說應當時有機會授予中將的,只是各種原因考慮之下,才只授予了少將,但是排在第一位。

《亮劍》中對張大彪的具體經歷並沒有交代,只是提到了他出身於西北軍血統的二十九軍大刀隊,這個經歷和魏大勇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在於,在亮劍開始時,魏大勇還在鬼子戰俘營裡,而張大彪已經是李雲龍的新一團的營長了。這就是說,他加入八路軍要更早,很可能是負傷或是其它原因導致掉隊,碰到了挺進敵後建立根據地的李雲龍的八路軍,從而加入的。而且,以他抗戰爆發僅僅兩年多時間就擔任營長來說,也說明他有可能是帶資入股的,不是一個人加入八路軍,否則不會晉升這麼快。

即使如此,張大彪作為李雲龍的左膀右臂,就算在李雲龍晉升為軍長之後,張大彪已經轉正擔任師長職務,除非他隨軍參加了抗美援朝並且有突出表現,否則他的資歷是不足以授少將的,只能是大校軍銜。比如秦基偉,如果不考慮上甘嶺戰役中的重大突出表現,他的級別可能就只是少將,但是因為上甘嶺戰役的表現,他就被授予了中將。如果他到1955年時仍然停留在師參謀長職務上,那就只能是上校了,連大校也沒有。


蕭武


崤山小虎第206條回答。

張大彪如果不戰死,也絕對不可能在55年授銜時授少將。

原因如下:

一、張大彪29軍大刀隊排長。

55年授少將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時任正軍或副軍職以上(至少正師),且在紅軍時期是營連一級主官以上幹部。

《亮劍》原著中提到,張大彪是原宋哲元部29軍大刀隊的一名排長(這也是張大彪經常背個大刀的原因)。並非像李雲龍一樣,屬於根正苗紅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

所以,張大彪首先資歷不達標。

二、金門現役是我軍的痛楚。

《亮劍》中李雲龍所在二師,在淮海戰役中與楚雲飛部交戰,李雲龍親率特戰大隊與楚雲飛的警衛營交火,結果“兩敗俱傷”,楚雲飛吃了槍支,李雲龍捱了一炮。後兩人均被所部抬去醫院。


而此時二師的指揮權交給了張大彪和邢國志,原著裡說二師後來參加了第一次金門戰役,張大彪和邢國志戰死。

金門現役是我軍歷史上少有的敗績,最終近萬人因沒有支援,全軍覆滅。(大家可以去看看劉亞洲將軍的《金門戰役檢討》)

所以就算張大彪在金門戰役中苟活下來,按照當時的審查制度,以後能不能授上校都難。

三、李雲龍所在C軍並未入朝作戰。

再做極端假設,張大彪因故未能參加金門戰役而活了下來。那麼二師已經不存在了,他這個師參謀長就只能到別的部隊去當師副參謀長(苟活的光桿司令),運氣好能有個副師職崗位。

待李雲龍復出後,擔任C軍軍長(戰傷復出),張大彪頂好也就能到C軍接個師長或者C軍副參謀長(二師沒了,苟活難辭其咎)。

而C軍並未入朝作戰,張大彪再有能耐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一個正師級也就是他55年的巔峰了。


所以,結合他的出身,55年的職務,最多也就是個大校。

題外話:強烈推薦年輕人去看看劉將軍的《金門戰役檢討》,難得的實事求是檢討我軍敗績的文章。另外歡迎大家關注小虎,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謝了。


哨兵小虎


1955年解放軍授銜的時候共設置了六等19級,其中少將銜首批授予了798名(後面有部分補授),這次大授銜其實有一個基準依據,即大家不太熟悉的1952年“幹部評級”,在這個基礎之上再考慮“德、才、資”等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定。我們不妨根據《亮劍》的劇情進行一個推算,假如張大彪這個人物存在並且健在,首先來確定他在授銜之前的“幹部級別”應該是什麼。



1952年3月所確定的軍隊幹部級別共分九等21級,具體標準如下。一等:一級軍委主席、副主席級。二等:一級大軍區司令員、政委級、二級軍委委員級。三等:一級正兵團級;二級副兵團級;三級準兵團級。四等:一級正軍級;二級副軍級;三級準軍級。五等:一級正師級;二級副師級;三級準師級。六等:一級正團級;二級副團級;三級準團級。七等:一級正營級;二級副營級。八等:一級正連級;二級副連級。九等:一級正排級;二級副排級。

我們知道,在解放戰爭收官階段,李雲龍已從華野二師師長晉升為代理軍長,這是四等的範疇,可以視作正軍級,而張大彪作為華野二師的參謀長只能是五等三級,即準師級,因為評級時還有補充規定:“各級正副參謀長、政治部正副主任一般應評為準級”,即便在三年中(淮海戰役結束是1949年初)再有所進步,張大彪的職務最多停留在副師級,不可能再高了。



而1955年授銜時對評級的參考標準是:“第四等的正、副、準軍級,多數可評為少將;第五等的正師級,多數可評為大校;副師、準師級,多數可評為上校”。由此可見,《亮劍》裡張參謀長的基準軍銜應該是上校,除非有特別突出的戰功或資歷,否則授銜大校都很困難,更別提少將了。

先說資歷,張大彪並非是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入伍的老紅軍,他原本是西北軍餘脈宋哲元第29軍的中尉排長(新版亮劍的人設是中尉副連長),是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脫離國民黨隊伍參加八路軍的,跟李雲龍、孔捷、丁偉這樣的老紅軍有著根本上的差距。這種情況下的特例大約只有呂正操上將,但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在起義之前就已經是地下黨員,職務是東北軍上校團長,張大彪完全沒有可比性。



再說戰功,張大彪幾乎可以說是李雲龍的“影子”,他參與的所有戰役戰鬥都是在李雲龍的指揮下進行的,老李在授銜時都沒有因為特殊的戰功而破格拔高,只是按正常標準授予了少將軍銜,說明華野二師雖然具有“亮劍”的戰鬥精神,但確實沒有達到戰功卓著的地步,作為老部下的張大彪,在這方面也不可能有加分。

後說職務,參謀長這個角色畢竟不是軍事主官,在評定功勳和榮譽時其實是比較吃虧的,哪怕張大彪再升一格成為副師長,依舊不是軍事主官。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只有一線“部隊長”才具有取得輝煌戰果和破格晉升的機會,而副職和參謀長鮮有先例。韓先楚上將雖然是兵團副司令員,但是他兼著40軍的軍長,在海南島戰役中堪稱功莫大焉。



金門戰役我軍雖然登陸三個團,卻是分屬三個師的部隊,並沒有師級指揮員上島統一指揮,恐怕也是戰役失利的原因之一,已經成為師參謀長的張大彪犧牲在金門島是不符合歷史的,《亮劍》原著中也沒有張大彪參與這場戰役的明確文字,應該是誤傳。作為主角光環之下的配角,既然李雲龍都已無仗可打了,張大彪這個角色必然失去了繼續存在的意義,所以沒有給出特別的交代。

綜上這些因素足以說明,張大彪雖然英勇善戰,但受限於紅軍資歷、文化程度、軍中職務等條件,在沒有重大戰功的情況下,再攤上一個喜歡惹事經常犯錯誤的領導李雲龍,即便參加了1955年的大授銜,實際上他最合理的軍銜也只能是上校,根本達不到少將這一級。


度度狼gg


不會,連李雲龍、趙剛、丁偉等人都是被授予的少將軍銜,這些人都是他的上級,而且李雲龍、丁偉軍資也比他長。<strong>

《亮劍》是一部深受觀眾喜愛的戰爭題材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現在在網絡上被大家玩壞了,有許多梗,比如:雲龍開炮、旅長罵娘、寶慶溜冰、有勝閱兵、雲飛打鳥、雲龍輕點、雲龍繡花、乃超拉練等等,其中張大彪最出名的梗便是大彪摔帽。

張大彪原來是29軍大刀隊的一個排長,參加過喜峰口戰役。後來開小差去安置自己的母親,不料自己的母親和村民已經被日本鬼子燒死了,於是參加八路軍跟了李雲龍。

在小說中張大彪的戲份不多,而在電視劇中就很豐滿。

張大彪雖然看著老大粗,但是打起仗來絕不含糊,很有一套,因此很受李雲龍喜歡,他也極會揣摩上級的意圖,在戰場上屢立奇功。

秀琴被捉後,李雲龍召集本團人馬圍攻平安縣城,張大彪被李雲龍提拔為團參謀長,直接負責前線的指揮任務,在張大彪組織多次衝鋒無效後,李雲龍用意大利炮轟了平安縣城樓,隨後張大彪帽子一摔,帶著兄弟們就把平安縣城拿下了。

到了解放戰爭,李雲龍升為了師長,而張大彪也被提拔為參謀長,以前多次擔任突擊隊隊長的張大彪在這個時期便很少擔任突擊隊隊長了。李雲龍在楚雲飛對轟之後,張大彪在電視劇便沒有出現了,他應該是代理了二師師長一職,帶著部隊渡過長江,南下解放去了。

電視劇中並沒有交代張大彪的結局,在小說中張大彪應該是犧牲在金門島上了。

如果張大彪沒有戰死,按照電視劇裡的升遷情況,張大彪極有可能被授予大校軍銜。


司馬長史


張大彪絕對不會被授予少將軍銜!

《亮劍》中,一營長張大彪可以說是一個打仗非常勇猛的角色,他不計較個人得失,打仗會服從命令,帶領敢死隊和敵人拼刺刀絕不含糊,在解放戰爭期間,還成為了師級參謀長。那麼,張大彪會不會在授銜儀式上被授予少將軍銜呢?今天,小雪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從小說出發,李雲龍、丁偉、孔捷才被授予少將軍銜,假設,張大彪後來成為軍級參謀長,他同樣不會被授予少將軍銜。解放軍授予軍銜是非常嚴格的,張大彪作為戰士先鋒,不會被授予將軍的軍銜,他最多就是上校

據歷史記載,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

大會授予了以朱德為首的10大元帥,10大大將,上將共 57人,中將共177人,少將共1360名。

而我們再來看看,授予少將的標準:

少將:對應的軍職為:戰區副職、軍級正職、軍級副職、師級正職,為軍級正職、軍級副職的主要軍銜,戰區副職、師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然後我們再來對照一下張大彪的職務,雖然原著裡沒有交代張大彪在解放戰爭以後的職務,但是我們可以以他最後的職務做比較,他在師級是參謀長,後期如果調任,可能是軍級參謀長,參謀長並不是正職,也就是說,他不是一把手,因此,他不會被授予將軍軍銜。

飾演張大彪的演員戰衛華,他的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他本身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軍人,但是一直沒有如願以償。《亮劍》張大彪的角色給了他實現夢想的機會,他也沒錯過這次機會,把張大彪這個角色刻畫的惟妙惟肖

我們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李雲龍之所以成為經典,除了李幼斌老師的精彩演繹,還有各種配角的精彩刻畫,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當做主角來演,那麼這部劇不成為經典就很說不過去了。

咱們再來看看,被授予少將的都是些什麼人。

我們就拿丁盛將軍舉個例子。丁盛將軍,在軍旅生涯中,歷任班長、連指導員、科長、團政委、旅長、師長等職。先後參加了長征、百團大戰、保衛四平、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副軍長、軍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等。

綜上,授予少將也不是憑空就授予的,需要符合相關的條令條例。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小雪說歷史


誠邀,如題。《亮劍》作為一部優秀的戰爭作品,其中李雲龍為授銜儀式上躥下跳的片段頗為引人注意,由此可見,軍銜對一個軍人的意義是難以估量的,難怪毛主席都說過“男兒有淚不輕談,只是未到授銜時”。那麼在劇中,與作為老李參謀長的張大彪如果沒有犧牲,能不能和老李一樣得到一顆星呢?

眾所周知,55年授銜的時候國家是綜合考慮了很多要求的。比如,國家明確規定55年少將以上軍銜的領導幹部,基本上都是戰功卓著的老一輩革命家。除去幾位率部起義的原國民黨高級將領和4位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八路以外,其餘都是老紅軍。

那麼張大彪可以嗎?

根據劇中描述,張大彪在抗戰時期幾年內歷任八路軍連長,新一團營長,獨立團參謀長,成為了副團級幹部,李雲龍受傷後,張大彪代理二師師長,率部繼續南下橫渡長江,攻下南京,最後一直打到福建廣東等地,並配合了劉鄧席捲大西南的戰鬥。但是老張有一個毛病,他的出身不好,張大彪一開始並不是八路軍,或者說不是老紅軍,他原先是西北軍大刀隊的,所以按照規定來說,張大彪是很難被授予將官的,他的軍銜很有可能是大校(副軍級)。

以上就是小變得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張大彪啥時候戰死了?《亮劍》這部電視劇並沒有提及張大彪戰死沙場,只是對其後來的軍旅生涯交代的不是很清楚。根據張大彪的以往的戰功和資歷,可以進行一定的軍銜預測。在1955年授勳的時候,最多隻能被授予大校軍銜,而不是少將軍銜。

張大彪原本是29軍大刀隊的一名基層軍官,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八路軍。他憑藉著作戰勇敢成為了李雲龍手底下的頭號戰將,也就是一營長。在亮劍中,遇戰只要動用營級兵力,基本都是“一營集合”。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張大彪肯定會成為我軍又一名猛將,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又成為了獨立團的參謀長?或許張大彪更加適合帶新兵和負責基層部隊訓練。

抗戰時期的張大彪級別只是副團級幹部,而不是團級幹部。當獨立團擴編為中野主力師之後,張大彪的職務是師參謀長,沒有兼任主力團團長。這個時候的張大彪級別為副師級幹部,而不是正師級幹部。解放戰爭快結束的時候,李雲龍成為了正軍級幹部。這個時候的張大彪應該是正師級幹部了,被授勳大校軍銜也是非常合理。換言之,就算張大彪的戰功可以被授予少將,但是資歷也不夠啊!

無論是李雲龍,還是孔捷,或是丁偉,他們都只是被授予少將軍銜。另外趙剛政委也是被授予的少將軍銜。張大彪與李雲龍和趙剛相比,那肯定是遠遠比不上的。咱們李團長,趙政委都只是少將,那麼張大彪也只能是大校了。當然大彪兄繼續在軍隊中做出奉獻,還是會有機會被授予少將軍銜,甚至更高的軍銜。


兵說


《亮劍》中李雲龍所在二師,在淮海戰役中與楚雲飛部交戰,李雲龍親率特戰大隊與楚雲飛的警衛營交火,結果“兩敗俱傷”,楚雲飛吃了槍支,李雲龍捱了一炮。後兩人均被所部抬去醫院。此時二師的指揮權交給了張大彪和邢國志,原著裡說二師後來參加了第一次金門戰役,張大彪和邢國志戰死。金門現役是我軍歷史上少有的敗績,最終近萬人因沒有支援,全軍覆滅。


張大彪雖然看著老大粗,但是打起仗來絕不含糊,很有一套,因此很受李雲龍喜歡,他也極會揣摩上級的意圖,在戰場上屢立奇功。秀琴被捉後,李雲龍召集本團人馬圍攻平安縣城,張大彪被李雲龍提拔為團參謀長,直接負責前線的指揮任務,在張大彪組織多次衝鋒無效後,李雲龍用意大利炮轟了平安縣城樓,隨後張大彪帽子一摔,帶著兄弟們就把平安縣城拿下了



電視劇中並沒有交代張大彪的結局,在小說中張大彪應該是犧牲在金門島上了。如果張大彪沒有戰死,按照電視劇裡的升遷情況,張大彪極有可能被授予大校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