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包:豫西端午節的特殊食品

★ 槲包與粽子一樣歷史久遠

盧氏縣流傳著一首民謠:“麥兒熟,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雄黃酒烈艾葉香,香草袋子掛脖上;花花禡兜蓋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盧氏人世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食物,同樣具有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之意。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的策略,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受讒言攻擊而遭免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的日子裡,寫下了《天問》《離騷》《九歌》等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遭外敵侵略,心如刀割。雖說他無力改變現狀,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寫出《懷沙》的絕筆篇章後,抱石投入汨羅江殉情江渚,憤然以自己的生命穿越一個悲劇詩人最為悲壯的瞬間。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哀痛,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那些漁夫則駕著漁舟在江中來回穿梭,希望能夠尋回屈原的真身。還有漁夫將飯糰、雞蛋等食物紛紛丟入江中,只為了餵飽那些魚兒,不讓它們毀壞屈原的真身,眾人見了紛紛仿效。一位醫師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的遺體。人們尋覓並挽留忠魂,且以樸素的方式表達深深的祭悼,昭示了對這位具有愛國憂民的大胸懷和人生的大境界的詩人的深切懷念。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地處伏牛山區的盧氏縣,與陝西、湖北相鄰,古時是長江與黃河連接的官道要地,秦國統一中國後,這裡是南方人進入咸陽的必經之路,故一些風俗習慣南北兼而有之。楚人紀念屈原的風俗在秦時傳播到全國各地,盧氏人自當沿習。但盧氏屬於深山區,水多田少,且大部分是山坡地,不適宜種植水稻,只能種些黍子、穀子或高粱等,加之沒有蘆葉,就不具備包粽子的必要條件。但聰明的盧氏先民卻發明了另外一種辦法:上山採槲葉,將黍子等穀物包到槲葉裡煮熟,以此代替粽子。

槲包的歷史與粽子一樣年代久遠,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有粽子,什麼時候就有槲包了。一位姓孫的老人說,他今年活了80多歲了,自打他會張嘴吃飯開始,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槲包。至於為什麼要用槲葉來包槲包,他說:“我也說不清楚。但我覺得奇怪,那槲樹葉子長老了,就有一種穀米的香味,好像它是專門供人包槲包而生長的。”

老人說,在當地的山坡上,到處都生長著槲樹。槲樹屬櫟樹科,與樺櫟樹(能生長木耳的樹,或叫橡子樹、柞樹、櫟樹)、毛慄樹、青岡樹同科,木質堅硬,可蓋房用。槲樹的葉子寬大,形如人的手掌。每年農曆三月下旬開始發芽生長,到四月下旬長老。這時候的槲葉,透出一種谷香的味兒,當地人便將其採回來,除包制槲包之外,還可以在蒸饅頭時作為籠布鋪在篦底,蒸出的饅頭也有香味兒。槲樹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但在伏牛山區比比此是。記者到山上採摘槲葉時,可用漫山遍野來形容槲樹的繁密程度。

據官坡鎮廟臺村一位姓杜的老人介紹,當地所產的穀米可分兩種:一種叫酒谷,一種叫飯谷。酒谷是可用來釀酒的穀米,煮熟後黏度很大,味道很香;飯谷就是小米。包槲包需要使用酒谷,用槲葉裹住酒谷後,米的香味與槲葉的香味結合在一起,便產生一種獨特的香味。它就像包粽子一樣,普通大米的黏度不夠,香味一般,但用糯米包制的粽子,其味道就別具一格了。

★ 槲包做起來簡單而又複雜

包槲包也有它的原理。採訪中我們得知,每年農曆的四月下旬,當槲葉長成後,顏色由淺綠變成墨綠,並具有一度的厚度和硬度,人們便上山採摘。採槲葉多般由女人負責,她們拿著籮頭到山坡上挑選形狀好、葉面大的槲葉,採夠一定數量,將其顛倒成“8”字形,約四五十片葉子合成一把,然後紮起來放進籮頭,直到籮頭放滿為止。槲葉採好後,再去碾穀子。人們把穀子或黍子、高粱、荏芡等拿到石碾上脫殼,再找些洋小豆、花花豆、毛栗子或小米棗作備用原料。

到了農曆五月初二或初三晚上,將米和豆、棗、慄等用水泡在盆裡,第二天上午再將槲葉放在鍋裡煮熟,其作用是為了消毒,之後拿到河裡搓洗乾淨,這樣就可以包制槲包了。

包槲包可謂是一門藝術,包一捆槲包要經過八道工序,一般要兩個人來完成。包的人,先將五六片槲葉的大頭相摻著鋪在左手掌上,再將小米、豆、栗子或棗兒均勻地放在槲葉上,然後摺疊槲葉,將其變成長條形的單扇槲包,交給另一個人,再包第二扇。等第二扇包好了,另一個人就將兩扇槲包合在一起捆紮好,平放起來。

扎槲包的繩子也有講究。他們並不用麻繩或其他繩子,有的是就地取材,採槲葉時將槲樹上新長出來的槲薹折下,剝下槲葉皮,用手撕成槲葉筋,然後與槲葉一同煮熟,用它來扎槲包,既結實又衛生。有的用煮熟的稻草扎槲包,還有用金針菜(黃花菜)葉兒煮熟扎槲包。用這些東西扎槲包,煮熟後不會變味兒。

穀米包完後,將鐵鍋裡添上水,慢慢將生槲包壘放到鍋裡,再打上草圈,蓋上鍋蓋,壓上石頭開始煮。由於酒穀米難熟,要煮10個小時才能完全熟透,先用大火煮三四個小時,然後改用文火慢慢煮。通常,人們都是在下午包槲包,煮到鍋裡後再做晚飯。前半夜用大火煮,後半夜改文火就不再管了,讓它在蒸氣裡慢慢浸潤。

吃槲包時,先解開繩子,打開槲葉,祼露出來的便是煮脹了並黏在一起的米黍或高粱、荏芡,還有胖乎乎的洋小豆、花花豆兒,釋放出香噴噴的味兒。吃槲包像吃粽子一樣,可以拌紅糖或白糖。

槲包和別的熟食不一樣,由於它用特殊的酒谷製作,又以槲葉包制和長達10個小時的蒸煮,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存放十天半月沒問題。如果經常放在篦子上餾,會越餾越軟,越餾越香,放幾個月也不會變質。如果放在冰箱或冷藏室裡,可以存放一年。

據瞭解,幹槲包還有藥用的功效。曬乾的槲包,用開水沖服,可以治小孩兒夏天腹瀉。

★ 槲包也成商品走向了市場

槲包是一種食品,也是一種文化。一方面它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民間食物,另一方面它是先人們利用自然條件發明的食品,當屬大文化的範疇。

我國著名翻譯家、散文家曹靖華先生在他的散文《粽香飄飄憶當年》中,詳細地寫出了槲包的製作過程和食用方法,並對槲包充滿了回味。他說,他一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只看到粽子,沒有看到過這種食品,只有故鄉的伏牛山區才有。上世紀30年代,曹靖華曾將故鄉的槲葉寄給魯迅。魯迅在做米飯時,將其覆蓋在米鍋裡,蒸出的米飯就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兒。因此,魯迅在給曹靖華的信中,對槲葉大加讚賞。

在盧氏,端午節還有相互贈送槲包的習俗。端午節早晨,女人們將剛出鍋的熱槲包拿幾抓兒送給鄰居,鄰居也會將自己的槲包回贈過來。在小鎮或縣城,由於在單位上班的人不具備做槲包的條件,但端午節這天早上,他們同樣可以收到老百姓用小竹籃提來的槲包。他們吃了這家吃那家,可以品嚐到多家的槲包風味。

槲包也可以作為禮物捎給親友。在盧氏山區,有送端午的傳統風俗,即父母給出嫁的女兒送端午。送端午時,除了拿些點心、饅頭外,還要裝上6抓兒槲包。女兒的婆家,也要拿出自家的槲包來招待他們。

近年來,由於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槲包作為一種特殊食品也逐漸成為商品而走向了市場。一些有經營頭腦的山裡人,在端午節前夕,專門包制一些槲包拿到城裡出售,很受城裡人喜愛。如今在三門峽市、洛陽市、南陽市以及西安、渭南,端午節前後都有槲包上市。一些生意人,還主動到山裡訂購槲包,然後販到城裡批發銷售。

安口組的一些村民這些年也都做槲包生意,郭志軍就是其中的一家。郭志軍說,這些年,也許人們對山珍海味吃膩了,對一些傳統的食品產生產了偏愛,使得槲包這種節日食品也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一開始,槲包出現在當地的清明節廟會上,後來漸漸走出大山,賺外地人的錢了。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在盧氏縣城古廟會上,槲包生意也是異常紅火。村民們將前一兩天包制的槲包裝進編織袋裡,運到縣城廟會擺攤出售,都能賺到一筆錢。後來,有人就將槲包發售到洛陽、南陽和西安等地的廟會上,也是廣受歡迎。郭志軍他們因為路程太遠,加之山裡的活兒太多去不成。但只要碰到廟會,他們每次都能賣出幾百抓兒槲包。槲包的價格也從過去的3毛錢一抓兒,逐漸增長到8毛、1元、1.5元和如今的2元。

由於槲包是盧氏人普遍喜愛的節日食品,這些年一些人因工作或生意忙,節前顧不上上山採摘槲葉和包制槲包,於是端午節前,鄉鎮的集市上也有槲包出售了。他們只需上街買些成品,回家溜一溜就可食用了。還有一些精明的人瞅準了這個商機,農曆四月中下旬,專門上山採摘槲葉,拿到鎮上或縣城出售,也能賺一筆錢。槲葉煮熟以後,放入冰箱可以保存一年,所以也成了一樁好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