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無法彌補親情的缺失

講述者 黑子(化名) 男 42歲

夫妻離異後,各自組建家庭,兩人的兒子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兩人對孩子心存內疚,只能以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彌補對孩子的愧疚。如今,孩子已經讀初三了,他們甚至有一些欣慰,孩子學習成績雖然不是特別出色,但至少能夠健康地長大。可是,前不久,孩子突然逃課厭學,被發現後還揚言不想參加中考了,家長說了幾句重話,他竟然離家出走不回家了。兒子的叛逆讓他震驚,可是回溯過往的經歷,這樣的叛逆似乎早就有跡可循。他不禁後悔,是自己對孩子成長的忽視導致瞭如今這樣的後果,甚至這個後果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他不得不承認,曾經他每個月拿出撫養費給孩子,看起來是盡責,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欺欺人。孩子的成長需要親情的呵護,金錢是無法彌補的,曾經在情感上偷的懶,總會以其他方式討回來。正如他現在這樣,多年的疏忽,換來如今的焦慮和擔憂。

養育一個孩子真就像莊稼人種地一樣,有投入才有產出,不能有一絲的偷懶,莊稼的收成直接取決於你投入了多少精力。我是個不稱職的父親,在教育孩子上我很羞愧。

我和我前妻在錯誤的時間做了個錯誤的決定,在我倆都不成熟的時候匆忙決定進入婚姻,愛情最初給了我們在一起的勇氣,卻沒能給我們經營婚姻的智慧。我倆三觀不合,行為差異過大,在戀愛階段這些都是深深吸引對方的,可是在平淡的生活中,這些差異成為我們一次又一次爭吵的導火索。

我倆的婚姻勉強維持了5年,為了兒子我們也曾想過能勉強對付過我們就不離婚,我們真的是努力過,可是我倆的婚姻生活實在是太消耗人了。回首曾經的過往,感覺就像是上輩子的事兒,既遙遠又不真實。那段婚姻激發了我倆心裡最大的惡念,到後來我們的父母都勸我倆離婚,用我岳母的話說,我倆再繼續下去,很有可能把一個人的命搭進去。無法解釋曾經愛得火熱的兩個人,怎麼在婚姻中就反目成了仇人,只能用孽緣來解釋這一切。

2008年,我和我前妻辦了離婚手續,我倆解脫了,雙方的父母也鬆了口氣。離婚後,兒子判給了我,我父母幫助我帶孩子。之後,工作調動我去了瀋陽發展,我兒子就留在長春由我父母幫忙照顧。我離婚的時候剛31歲,我父母特別著急讓我能夠開始新的生活。2009年我還在瀋陽工作,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了我現在的妻子。我妻子條件非常好,當她家人得知我有過婚史還有一個兒子後,極力反對我倆的婚事。因為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所以我能夠清楚什麼樣的人適合我,我非常珍惜她。經過我倆的共同努力,她父母最後同意了我倆的婚事。我暫時定居在瀋陽開始了新生活,婚後第2年,我們的女兒出生了。

與此同時,我前妻也進入了新的婚姻,看起來我倆都擺脫了曾經的傷害,開始了新的生活。可是我們的兒子卻成為了我倆失敗婚姻的最大受害者。

我和我前妻各自組成新的家庭後,都忙於眼前的生活,對我兒子都心存愧疚,我倆不約而同地多給孩子撫養費,我兒子的吃穿用都是最好的,他上初中之後,每個月零花錢就有2000元,他想學樂器我們給他找老師,他想學跆拳道我們給他報班,只要是他想要做的,我們都滿足。說實話,有時候給孩子花錢,讓我心裡面能好受一點兒。夜深人靜的時候,想到我兒子,那麼小不在父母身邊,我心裡很愧疚,我也想過把我兒子接到瀋陽生活,可是我岳父岳母幫我帶孩子跟我們同住,無論是家裡的居住條件,還是我岳父岳母的態度,都不允許我貿然行動。我想著等我岳父岳母不與我們同住了,我再把他接過來。

今年年初,我和我妻子、女兒舉家搬回了長春,我兒子也跟我們一起生活。已過的這幾個月,是我人生最焦灼的階段,我兒子剛開始無法適應跟我們一起生活,就像個刺蝟一樣,叛逆又有攻擊性,他對他的妹妹也非常不好,好幾次兩人都動手打起來了。我妻子其實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也是努力要接納他的,可是眼看著自己的女兒總是被欺負,她非常地焦慮,後來她明確提出不想跟我兒子一起生活,我知道她提出這個要求是經歷自身掙扎的,誰都想做個好人,奈何現實條件卻不允許。可是,兩個孩子對我來說就是手心和手背的關係,我兒子今天這樣的狀況,我知道我需要負很大的責任,可是我不想再棄他不顧了,我不能再做那樣的事兒了。

我兒子和我妻子他倆除了心理上的排斥之外,相處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我妻子並不贊成我兒子的消費習慣。這些年,在我和我前妻補償心理作用下,我兒子花錢大手大腳,消費非常高,我妻子覺得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這對孩子日後的生活也是有益處的。我贊成她的觀點,可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哪能一下子就改正呢。在我們調整的階段,我兒子自然不適應,覺得我對他不好了,小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我們也做好了準備,想要給他正確的引導。可是我前妻這個時候又加入進來了,生怕我兒子受委屈,我們這邊不斷地限制引導,我前妻那邊偷偷給我兒子錢,我阻止,她還跟我吵架。總之那段時間,複雜的關係攪合著事兒,弄得我焦頭爛額的。為了調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在中間做了很多工作,那段時間生活就像一鍋亂粥,攪合到一塊兒,好在一點一點地,他們也漸漸地適應了對方。矛盾漸漸舒緩了,偶爾也能過上幾天平靜日子了。

我兒子今年16歲,正在讀初三,他學習成績處於中游,我對此也是接受的,我在學業上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就想著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夠了。

可是前不久,他突然逃課厭學,還說不想參加中考了,只想儘快工作掙錢,我教訓了他幾句,他就離家出走了。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我曾經在他身上疏忽的愛和關注,如今都變成問題和焦慮接踵而至。我渴望能夠修復和兒子的關係,渴望他能夠信任我依賴我,我應該怎麼做呢?

多些陪伴表達愛意——對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尹航

記者:黑子坦言,兒子如今這樣的狀況他有很大的責任,那麼,他在與兒子接觸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尹航:通過黑子的講述,不難看出他和他兒子之間感情基礎比較薄弱。孩子並不依賴他,他需要多花些時間來了解孩子,陪伴孩子。他也需要向孩子表達對他的愛。黑子兒子的叛逆舉動,也是變相地在尋求他的關注,這是他兒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黑子要在這個時候多些耐心,多些給予。另外,他還需要處理好妻子、兒子、前妻三者之間的關係,儘量掃除外圍干擾,省下精力投入在解決問題本身上。

記者:父母離異孩子留給長輩照顧的,父母們應該格外注意哪些方面?

尹航:離異家庭父母因為客觀原因不能與孩子一起生活的,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感受到是被父母關注被父母愛著的,增加孩子與父母連接的確據感。要格外注重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父母要拋開情感上的糾葛,單純地同心同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努力。父母要儘量花時間來陪伴孩子,儘可能多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和孩子溝通時多說期待的話,多說鼓勵和肯定他的話,培養他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