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溼疹的過敏源怎麼確定?該怎麼辦?

逝去日子hyf


一、如何區分溼疹與痱子?

嬰兒時期的寶寶最容易得溼疹。但很多寶媽無法區分痱子與溼疹,首先溼疹與痱子的發病季節不同,溼疹四季皆可發生,而痱子多發於夏季。其次溼疹通常出現在寶寶的前額、臉頰或頭皮上,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腿、胸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並表現為乾燥、增厚、鱗片樣皮膚,也可能是一些輕微的紅腫,有水泡,或滲出液體,搔抓後可能會感染。因為發生皮炎的部位特別癢,所以嬰兒有時可能會搔抓。

二、溼疹的分類

1.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發於前額、頰部、眉間且皮膚潮紅,並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患兒在6個月後可通過改善飲食時自愈。

2.滲出型

多見於3~6月較肥胖嬰兒。先出現於頭面部,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浮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 抓癢後常見出血,且有黃棕色軟痂皮。剝去痂皮後露出鮮紅色溼爛面,呈顆粒狀,表面易出血。需要及時治療,否則可向軀幹,四肢及全身蔓延,並繼發感染。

3.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皮膚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伸側面。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三、導致溼疹的主要原因?

1.內在因素

嬰幼兒皮膚角質層非常薄,且毛細血管網非常豐富,對各種刺激因素比較敏感,容易得溼疹。另外,溼疹常常來自遺傳,如果父母是過敏性體質得過溼疹,或其他近親得過相關疾病,則寶寶的患病率較高。

2.外在因素

比較常見的是過敏,溼疹可通過周圍環境或飲食中的過敏原誘發,即孩子吃入的牛奶蛋白,如果寶寶還在母乳餵養中,媽媽飲食中的過敏原也可能導致寶寶溼疹。比如媽媽食用了蝦、雞蛋、牛奶中的某些成份也可能通過乳汁引起新生兒過敏。高溫、接觸寶寶皮膚的刺激物(比如羊毛、某些肥皂、洗液、清潔劑裡的化學成分)、溫度變化和皮膚乾燥也可能會加重溼疹。過敏因素可以通過抽血查IgE和過敏原測試明確。

注意事項

1.嬰兒儘量採用母乳餵養,添加輔食時,先吃少量,逐漸增多,使孩子慢慢適應,這也便於家長觀察過敏原。

2.如母乳餵養期間小兒患溼疹,乳母應暫停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儘量不使用鹼性大的肥皂,少用或不用化妝品;

4.避免穿著化纖、羊毛衣服,以柔軟淺色的棉布為宜,著寬鬆衣服;


5.不要濫用外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感染,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最後,祝寶寶身體健康!


望聞問切微課堂


其實嬰兒溼疹是因為體外的一些過敏的因素的誘因導致,不一定就是明確的某個過敏原所引起。做了過敏原的檢測,能夠查到也可能完全查不到。

比如皮膚過於乾燥,經常反覆的刺激皮膚,或者受涼或者受熱,或者皮膚經常泡在奶漬上,都可能會出現溼疹。

其實嬰幼兒隨著自身的抵抗力的增強,生長髮育慢慢的成熟啊,免疫系統也會慢慢的完善。到了8個月到一歲左右的年紀,一般溼疹會慢慢的減輕甚至消失。

其實除了比較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或者是咳嗽變異哮喘、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等這種情況之外,單純的皮膚的溼疹可以不用去查過敏原。

應該以提高寶寶的生長髮育,體質為目的,包括衣食住行,促進營養的供給均衡,能夠健康的生長髮育,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的能力才是最佳的治療溼疹的方式。

🍋以上是我回答的部分的內容。 點贊並關注: 私人健康顧問李醫生 可以諮詢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問題。

抖音 Dr.Lhd


李紅冬醫生


新生兒對外界抵抗力差,特別是異物和化學物,如防護不當很容易造成寶寶過敏及炎症,那麼怎麼應對過敏源呢?

第一類是最平常的粉塵類,包括花粉和絮類,這一類過敏需減少寶寶戶外活動的時間,特別是春秋兩季,家裡的被子衣物在晾曬後陰乾再與皮膚接觸,室內可以增加一到兩臺空氣淨化器,對室內的PM2.5及PM10及粉塵進行處理。

第二類是寵物過敏,寶寶在接觸貓狗一類寵物或近距離玩耍後在咳嗽或者皮膚過敏,這類家庭最好不要養寵物寶寶也減少與寵物接觸。

第三類是化學物過敏,寶寶在家無上述情況卻頻繁咳嗽,或者過敏找不到原因,考慮是否是家裡甲醛或者tvoc(可以理解為氣味)超標造成,這樣最好做一個甲醛和tvoc檢測。


以我之名boy


首先請保持寶寶皮膚乾淨衛生,經常清洗,並保持皮膚清爽,並塗抹嬰兒專用潤膚露。其次,請問是否為母乳寶寶?如果是母乳寶寶,通過母乳過敏,那麼母親立刻停止實用過敏食物,如蛋類、海洋魚類、芒果等致敏水果等。如果寶寶已經添加輔食,也請停止食用。可以選擇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但這種檢測並不準確。也可以等寶寶皮膚康復後,每次少量添加一種食物,每種食物添加3天以上,觀察寶寶對什麼食物過敏。

最後,不僅要注意食物,還要注意花草、蟎蟲等,嬰兒皮膚敏感,各方面都要格外注意。


檸檬樹寶貝圈


可以到醫院行過敏源檢測,包括吸入性,粉塵蟎,常見食物(華生,牛奶,蝦,蟹)等,但是最主要是要父母多觀察,這些過敏源檢查是隻能參考的,只有時而緩解時而復發時行該檢查意義才大,還要注意母乳餵養和媽媽進食有一定關係,看看媽媽進食的食物是否和孩子過敏有無關係;如果是添加輔食,可以做一個食物日記。儘管這樣,有百分八十的過敏源都沒有辦法找到原因。


皮膚科醫生YP


新生兒皮膚嬌嫩,寶寶從宮內到宮外,是一個巨大的環境改變,嬰兒出現溼疹是常見的,隨著寶寶年齡增長,大部分會逐漸減輕好轉,只有少數會反反覆覆。溼疹不一定都有過敏源,過敏源也很難查找。首先需要給專業醫生看看寶寶的皮膚問題是不是溼疹,然後根據醫生建議使用藥物治療,注意皮膚的護理,減少溼疹發作。


皮膚美容程醫生


如果從食物上判斷不了,只能去醫院做過敏源測試


聖人無夢



溼疹屬於過敏性皮膚病,新生兒一般多發於臉部頸部,嚴重的話會擴散至雙手及四肢。一般的表現是皮膚瘙癢,乾燥有的是起紅疹。一般2-5個月大的嬰兒最容易染上溼疹。其實很多時候的嬰兒溼疹都屬於首發,多半情況下過敏源不詳。

主要呢還是在預防方面。①新生兒及幼兒應避免穿著毛制或尼龍織品的貼身衣服。可以給寶寶穿寬鬆合適的棉布料的內衣,洗滌寶寶衣服是要用無生活性的洗衣粉,最好不加纖維調節劑,洗後要徹底漂清。②嬰幼兒應該避免處於過熱或過冷的環境。還要保持寶寶皮膚溼潤。如果嚴重的話可以塗抹類固醇乳劑,使用範圍也是局部塗抹。但是一定要經過醫生診治,不能私自用藥。



育兒天下


體內溼氣太重。排溼,排寒一做就好了。


用戶4497680245


過敏源確定最準確的就是醫院化驗,但是這個化驗的結果一定會嚇你一跳,因為有太多太多的過敏源。但是實際生活中你的過敏源不是固定的,隨著身體的免疫力提高和下降,你的過敏源會不斷變化,減少和新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