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1-5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全彙總!高一至高三都要用

高中語文必修1-5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全彙總!高一至高三都要用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

2.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

3.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必修一《荊軻刺秦王》)

4.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必修一《荊軻刺秦王》)

5.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荊軻刺秦王》)

6.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必修一《荊軻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必修一《鴻門宴》)

8.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必修一《鴻門宴》)

9.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必修一《鴻門宴》)

10.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必修一《鴻門宴》)

1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必修二《蘭亭集序》)

1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羨乎!(必修二《赤壁賦》)

1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必修二《遊褒禪山記》)

14.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遊褒禪山記》)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於國也》)

16.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於國也》)

17.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必修三《勸學》)

1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勸學》)

19.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必修三《過秦論》)

20.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必修三《過秦論》)

2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必修三《過秦論》)

22.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王秦族矣。(必修三《過秦論》)

23.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必修三《過秦論》)

24.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必修三《師說》)

25.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必修三《師說》)

2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必修三《師說》)

27.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必修三《師說》)

28.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必修三《師說》)

29.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0.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1.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2.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3.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4.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

35. 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必修四《蘇武傳》)

36. 事如此,此比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必修四《蘇武傳》)

37. 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必修四《蘇武傳》)

38.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必修四《蘇武傳》)

39.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必修四《蘇武傳》)

40. 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必修四《張衡傳》)

41.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必修五《歸去來兮辭》)

42.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必修五《歸去來兮辭》)

43.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必修五《滕王閣序》)

44.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必修五《滕王閣序》)

45.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必修五《逍遙遊》)

46.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必修五《陳情表》)

47.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必修五《陳情表》)

48.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必修五《陳情表》)

49. 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必修五《陳情表》)

50.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必修五《陳情表》)

答案

1. 如果您放棄滅鄭的打算,而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

(“以為”,把它作為;“行李”,往來官員;“乏困”,缺乏的東西;補充省略主語“您”)

2.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向東邊使鄭國成為疆界,又想擴張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什麼滿足;“封”,使動“使…成為邊界”;“闕”,侵損;“焉”,兼詞,從哪裡)

3. 如果沒有太子這番話,我也會請求行動。

(“微”,如果沒有;“謁”,請求)

4.秦國對待,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遇”,對待;“深”,刻毒;“為戮沒”,被動句,被殺死或沒收入官)

5.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門客,都穿著白衣戴白帽來為荊軻送行。

(“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知道這件事的門客;“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

6.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

(“拜送於庭”,狀語後置,在朝廷上拜送出來;“使使”,派使者;“聞”,使動,讓您聽到)

7. 本來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將要怎麼辦呢?

(“固”,本來;“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麼辦)

8.我之所以派部隊把守函谷關,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複詞,進入;“非常”,意外事故)

9. 你進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把劉邦擊倒在座位上,殺掉他。不然的話,你們都將被他所俘虜!

(“若”,你;“擊沛公於坐”,狀語後置,在座位上擊殺沛公;“不者”,否則;“且為所虜”,被動句,將被他所俘虜)

10.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肉,告辭幹什麼呢?

(“方為”,正是;“何……為”,固定句式,為什麼……呢?)

11.本來就知道把生與死等同起來是多麼荒誕,把長命與夭亡看做一回事純是無稽之談。

(“一”,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

12.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萬物時刻變動,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而我們又羨慕什麼呢?

(“蓋”,表示假設語氣,相當於“如果”;“以一瞬”,省略謂語“止”,在一瞬間停止;“何羨”,賓語前置,羨慕什麼呢)

13.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

(省略主語“我們”;“既”,……之後;“咎”,責備,埋怨;“極”,動詞,極盡,窮盡)

14. 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而鬆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

(“至於”,古今異義詞,到;“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的地方;“相”,幫助)

15.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後置;“頒”,通“斑”,頭髮花白)

16.這和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是”,代詞,這樣;“何異於……”,狀語後置,和……有什麼不同)

17.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就”,接近;“礪”,磨刀石;“參省乎己”,狀語後置,對自己檢查反省;“知”,通“智”)

18.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緣故。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者……也”,表原因的判斷句,是因為……)

19.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珍貴的器物、貴重的珠寶、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優秀的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

(“弱”,使動用法,使……變弱,削弱;“愛”,憐惜;“致”,招致;“相與”,共同,一起)

20.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

(“延”,請;“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21.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

(“陳”,拿著;“誰何”,“何”通“呵”,盤問來人)

22. 他們)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百姓像雲那樣聚攏來,像回聲那樣應和著,擔著糧食像影子似的跟隨他。餚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起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雲”“響”“景”,名詞作狀語,像雲一樣,像回聲一樣,像影子一樣;“贏”,挑著,擔著;“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23.(可是)一個人發難就毀掉了秦朝宗廟,(秦王子嬰)也死在項羽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不施行仁義,攻守的形式就發生了變化啊。

(“一夫”,一個人;“隳”,毀壞;“身死人手”,省略介詞“於”;“為天下笑者”,被動句,被天下人恥笑)

24.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生乎吾前”,狀語後置,在我之前出生;“從而師之”,省略賓語“之”,“從之而師之”,“師”,意動用法,把……當作老師)

25. 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裡吧。

(“其”,表推測,大概)

26. 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貴還是低下,無論年長還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

(“庸”,豈,哪裡;“是故”,因此,所以;“無”,無論,不分)

27.文章的句讀不明,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不學,我沒能看出那種人(是否)明白(道理)。

(“或”,有的人;“不”通“否”)

28. (李蟠)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過,(他)不受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了《師說》贈送給他。

(“不拘於時”,被動句,不被時俗限制;“學於餘”,狀語後置,向我學習;“貽”,贈送)

29. (趙國)想不給(秦國和氏璧),又怕秦軍攻打過來。主意還沒拿定,想找一個可以出使回覆秦國的人,沒有找到。

(省略主語“趙國”;“求人可使報秦者”,定於後置,尋找一個可以回覆秦國的人)

30. 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著寶玉抄小路回到趙國。

(“誠”,確實,實在;“見欺於王”,被動句,被大王欺騙;“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31. 藺相如回國之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以為”,認為;“使不辱於諸侯”,被動句,出使諸侯國不被欺辱;“拜”,授予官職)

32. 廉頗聽到了這些話,便解衣赤背,背上荊條,由賓客引著到藺相如府上謝罪,說:“我這淺薄低微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個地步啊!”

(“因”,介詞,通過;“鄙賤”,謙詞,見識淺薄,地位低下)

33. 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啊。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先”“後”,意動用法,以……為先(後))

34.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

(“固”,堅決;“孰與”,固定句式,比……怎麼樣)

35. 漢武帝讚許他這種對合乎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著代表使者身份的符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

(“以”,憑藉……的身份;“使持節”,省略“使”賓語“他”;“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

36. 事情既然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後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

(“如此”,“如”,到,到這個地步;“見犯乃死”,被動句,被侵犯、凌辱才死)

37.(你)終究不能迴歸本朝了,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朝的)信義表現在哪裡呢?

(省略主語“你”;“空自苦亡人之地”,“空”,白白地,“苦”後省略介詞“於”,“亡”通“無”,狀語後置,白白地在這荒蕪人煙的地方受苦;“安”,哪裡;“見”通“現”)

38.使者非常高興,按常惠教的話來責備單于。

(“如”,按照;“讓”,責備)

39.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

(“使使”,派使者;“曉”,使動用法,使……知道,明白;“論”,判罪;“因”,趁著;“降”,使動,使……投降)

40.(張衡派人)暗中探知一些奸黨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來,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讚頌河間地區政治清明。

(省略主語“張衡”;“陰”,暗地裡;“禽”通“擒”,捉拿)

41.(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

(省略主語“張衡”;“視事”,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請求辭職回鄉)

42.歸來吧,我要與世俗斷絕交遊。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違背,再駕車出遊又能追求什麼呢?

(“言”,助詞,無實義;“焉求”,賓語前置,追求什麼)

43.為什麼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裡去呢?

(“曷”,何,為什麼;“委心”,隨心;“胡為”,胡:什麼,介詞賓語前置,為什麼;“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之:到,賓語前置,到哪裡)

44.年紀雖老,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髮蒼蒼的老年改變心志?處境艱難,但意志應當更加堅定,不能拋棄自己的凌雲壯志。

(“寧”,哪裡,怎麼)

45.懷念著宮門而不能看見,在什麼年月(才能)(像賈誼)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樣回朝為官)?

(“帝閽”,皇帝的宮門;“奉宣室以何年”,以:在,狀語後置,在何年奉召去宣室)

46.我一下子起飛,碰到榆樹、檀樹之類的樹木就停下來,有時或者還飛不到樹的高度,就掉在地上罷了。哪裡用得著飛上數萬裡的高空再向南飛呢?

(“決”,快速的樣子;“搶”,、觸、碰;“奚以……為”,固定句式,表示反問,哪裡用得著……呢;“之”,到)

47.我因為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去世了。年紀到了四歲,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

(“險釁”,命運不好;“閔”通“憫”,可憂患的事;“見”,加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的承受者,指“自己”)

48.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相濡以沫,因此我的心願是不能放棄奉養祖母而遠離。

(“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區區”,拳拳私情)

49.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拙的誠心,准許我實現這個微小的心願,或許能夠使祖母劉氏僥倖地壽終。

(“矜憫”,憐恤;“聽”,准許,成全;“庶”,或許)

50.我想奉命為國奔走效勞(迅速前往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申訴又不被允許。

(“篤”,病重;“告訴”,申訴;“不許”,被動句,不被准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