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在埃及博物館無聲控訴

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埃及博物館有無數令人豔羨的文物。無論是圖坦卡蒙的面具,還是被神秘籠罩的木乃伊,都是無論如何也值得一看的文化留存。不過,我在埃博參觀時,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尊沒有上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

(注:因為埃博內部不允許拍照,所以本文所用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塑均為柏林博物館所藏)

灰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在埃及博物館無聲控訴

納芙蒂蒂半身雕像,藏於德國柏林博物館

這很奇怪。

首先,聞名世界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存放在德國的柏林博物館,為什麼埃博還會留有一尊?其次,納芙蒂蒂半身雕像色彩鮮豔,可是這一尊卻沒有著色。

我請的博物館講解時開羅大學的一名學生,精通中文。

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紛紛來埃及尋寶時,德國人挖出了兩尊納芙蒂蒂半身雕像。一尊是已經完成的,色彩鮮豔,栩栩如生;另一尊則是尚未完成的,不僅沒有上色,還有一些瑕疵。

德國人於是將完整的半身雕像糊上泥,做了假。兩尊雕像擺在一起,埃及文物部門的人同意了德國人帶走一尊的要求,並且選擇留下看上去完成度好一點的半成品。於是,德國人順理成章地帶走了那尊珍寶。

這種故事的可信度當然不高。20世紀初,殖民地下的埃及被西方文物獵人以各種方式巧取豪奪了數不清的珍貴文物,於是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各樣的故事來表達對那段屈辱歷史的憤慨。

灰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在埃及博物館無聲控訴

金字塔

納芙蒂蒂像,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像。

納芙蒂蒂,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公元前1370年,納芙蒂蒂出生了。關於她的身世,學界至今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她是米坦尼王國的公主,有人認為她是當時埃及的高級官員提伊之女。究竟她的身世如何,至今也沒有定論。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出落成了埃及最美麗的女子,嫁給法老埃赫那吞,成為了王后。在埃及歷史上,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今天在埃及各地旅行,可以在很多神廟裡看到埃赫那吞和納芙蒂蒂的雕刻。因為,他們為遏制祭司勢力,廢除了對阿蒙太陽神的信仰,創造出全新的阿頓太陽神作為國家信仰。

灰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在埃及博物館無聲控訴

阿布辛貝神廟,獻給阿蒙太陽神的禮物

這一突然的變化,讓後世研究了幾千年。

歷史學家判斷,在這場宗教變革中,納芙蒂蒂與法老同樣重要。因為,各地留存下來的壁畫通常將兩人放在同等的位置。她與法老各駕一輛戰車,並駕齊驅,有的壁畫上還有二人競賽的場景。在納芙蒂蒂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壁畫。

正因為埃及各地已經發現了太多和納芙蒂蒂有關的文物,所以,1912年,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博哈特在阿馬納發現那尊鮮豔如昨的雕塑時,他不難確認這就是納芙蒂蒂雕像。他在日記裡記下了自己發現這尊雕像時的心情:“當挖出這件彩色雕像時,就擁有了埃及最生動的藝術品。”

灰色的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在埃及博物館無聲控訴

納芙蒂蒂半身雕像,藏於德國柏林博物館

這座埃及王后塑像高47釐米,重約20公斤,沒有使用任何有機材料。人物右眼瞳孔鑲嵌黑色天然水晶,眼白是白堊岩石,眼眶用蜂蠟密封。整座塑像由灰、黃、綠、黑、白和膚色六種色彩構成。博哈特在日記中描述道:“色彩應用非常超前,簡直無法形容,所有的用詞都顯得多餘。”

在當時的情境下,這尊雕像自然被帶到了發現者的家鄉——德國,成為了考古學家的贊助人詹姆斯·西蒙的私人物品。1920年,普魯士皇家藝術博物館建成,西蒙將這件雕像捐贈給了博物館。二戰期間,這尊雕塑輾轉德國多地。如今,埃及博物館已經向德國討要了差不多一百年,但始終得不到歸還的回應。不要說歸還,就連將納芙蒂蒂半身雕像借給埃博展出,德國也從不同意。

如今,埃及博物館裡還是隻有那一尊灰色的納芙蒂蒂未完成品,無聲控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