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趨吉避凶,但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都只是在學,沒有運用。

實際上易經最提倡的不是“大吉大利”,而是無咎的狀態和境界。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所謂無咎,就是沒有過錯和災害,沒有後遺症,不是不犯錯,而是知錯能改,並且能最大程度上減少犯錯的損害。如果我們可以做到易經中的以下4點,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1、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點評:《左傳》有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錯是難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及時改正的心理準備,不能夠逃避,如此自然會越來越好。顏回是孔子認為最有可能繼承他衣缽的弟子,他被稱讚“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也就是同一個錯誤不會犯第二次,知錯則能改。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對於錯誤,我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及時改正錯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2、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點評:君子每天勤勤懇懇,保持上進,無時無刻不謹慎從事,不懈怠,永遠保持警惕,朝乾夕惕,並不會有什麼災禍。

亊情發展是複雜的,不總是一帆風順。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保持一種航海的心態,一直小心謹慎,提防隨時可能到來的風暴和暗礁。雖然風暴還是會到來,我們卻能夠提早發現,加緊躲避或是修補帆船!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古人云,“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行動時謹慎能夠使人的心志堅強,言語上謹慎能夠培養德行,減少災禍。只要能牢記一個“謹”字,你所犯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

3、白賁,無咎。

點評: 賁是華麗的色彩斑紋,白色是七彩光芒集中而形成的,絢爛至極以至於平淡,所謂白賁就是雖然經歷萬千世事,卻能不同流合汙,返璞歸真。

人活一世,在不斷得到的同時,也會不斷失去。我們通過奮鬥得到物質,疾病和憂愁也隨之而來。得失之間,全靠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有的人在事業上不斷奮鬥,卻發現身體變差、家庭矛盾變多、生活越來越累。

要想擺脫這種得失之間的困惑,必須做到返璞歸真,歸於平淡,學會放下,達到白賁的境界。

學會放下的人,心是寧靜的,寧靜容易誕生智慧,從而身心安定從容!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要想身體舒適,就不能胡吃海喝。要想用用好的睡眠,就不能妄想太多。要想舒適自然,就不能追趕潮流。要想心情舒緩,就不能老管閒事!人生要有取捨,學會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看開了,看開了也就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自己!

4、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點評: 平坦的地方也會有坡度,有去一定會有來,如果能在艱難困境中堅守正道,就不會出錯。

世界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人的境遇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幸運不可能永遠跟著一個人,黴運也同樣不會如此。幸運和黴運總是不斷轉化,因時因地因人而變的!

易經中的生存之道,做到這4點,人生無咎,沒有災害

我們不能避免一些災禍的發生,但只要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堅忍的心,直面困難,永不言棄,最終能夠迎來美好的明天。

這4點雖然說起來容易,也很好理解,但實際上做起來,還是有難度,僅君子終日乾乾一條,就非得自身有修養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