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北腿:福建老哥的武術之風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可謂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現在大家熟知的少林寺更多的是嵩山少林寺,其實在福建的莆田也有南少林寺。金庸在《書劍恩仇錄》 就描述了陳家洛和周仲英一路往西北,但周仲英就說南方莆田少林下院的武功與嵩山少林一脈相傳。其實早在唐朝時候莆田的南少林寺就開始香火鼎盛,他還是少林南拳的發源地,更是禪宗的聚集地。在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南少林方丈紅葉禪師就將葵花寶典帶到南方,進行修煉並傳授給林遠圖了辟邪劍法。

南拳北腿:福建老哥的武術之風


金庸老爺子筆下的武俠世界,缺不了福建這塊習武之風的熱土,也跟明朝抗倭以來福建人趕海的敢打敢拼的生活和保家衛國離不開。如果論拳腳這種非器械性的功夫,可謂是南北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風格是有各家所長。由於飲食及其他原因,北方人一般來說身高腿長,利用腿部的力量和優勢很明顯。但是南拳在技法上面講究運用砸、崩、捶、掄、衝、撞等技巧,可以均衡這種身體上的優勢。

南拳北腿:福建老哥的武術之風


福建的武術自然屬於南派,但是也糅合了其他的技法。流行和發源於福建的有五祖拳、太祖拳、達尊拳、羅漢拳、永春白鶴拳、福州鶴拳、連城拳、地術犬法、龍尊、虎尊等比較著名的拳術。除了有內家拳還有外家拳,各個流派講究和口訣都不一樣。其中內家拳還要修習內功和推拿手法,講究以氣運拳。比如福建比較特色的儒家拳,相傳是由唐代梨山老母的女徒弟所傳的內家拳中的雞、狗、魚、儒四拳法,集上、中、下盤為一體而形成的結合道家思想的一路拳法。

南拳北腿:福建老哥的武術之風


還有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祖拳,創自晉江人蔡玉鳴,現在是福建傳播最廣,也是最古老拳術之一,另外還有家喻戶曉的葉問所用的詠春拳,是五枚師太為當時戰亂之後孤兒寡母防身健體所創造,李小龍的截拳道部分的源頭就是詠春。

八閩大地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有山有海,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飲食造就了福建老哥愛團結,經商是把好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自然強身健體也不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