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世界盃冠軍的含金量真的不如公開賽嗎?你怎麼看?

張聰捷


儘管世界盃號稱世界三大賽之一,規格高於所有的公開賽,但其奪冠難度真的不是太高。

一、世界盃規模太小

男女單打世界盃總共只有20名選手,分兩個階段進行一一小組循環+淘汰賽。前8號種子不參加第一階段小組賽,9一20名分四個小組爭奪8個晉級淘汰賽的名額,然後抽籤與前8號種子打淘汰賽,經過四輪角逐(1/8、1/4、半決賽和決賽)即可產生冠軍。

公開賽白金站男女單打通常都有256個席位,除我國乒高手太多不能全去外,其他國家頂尖好手幾乎悉數到齊。前16號種子不參加資格賽。男女單打資格賽要打四輪,衝出資格賽並不容易,進入正賽後還要連過五關才能奪冠。

二、前十高手大多缺席世界盃

中國女乒只有劉詩雯和朱雨玲參加了今年的世界盃,孫穎莎、陳夢、王曼昱、丁寧統統被擋在外面。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世界盃為邀請制,每個協會最多隻能有2個參賽名額。劉詩雯是憑今年世錦賽女單冠軍身份受邀,朱雨玲則是憑今年亞洲盃女單冠軍身份受邀。日本女乒只有石川佳純和平野美宇受邀,伊藤美誠同我國乒四大主力一樣也沒有參賽機會。

儘管世界盃邀請的都是高排位選手及各洲冠軍,但排名前十的高手大半無緣參加。

三、“宇宙公開賽”冠軍和世界盃第五冠

劉詩雯18年卡塔爾公開賽奪冠歷程:

①資格賽,4-0勝隊友武楊;

②資格賽,戰勝新加坡的林葉;

③第一輪,4-2勝頭號種子朱雨玲;

④1/8決賽,4-3勝隊友陳幸同;

⑤1/4決賽,戰勝日本的佐藤瞳;

⑥半決賽,4-1勝日本的石川佳純;

⑦決賽,4-2勝隊友王曼昱。

劉詩雯接連戰勝七大高手,其中有五位都是世界冠軍一一武楊、朱雨玲、陳幸同、石川佳純、王曼昱。

賽後採訪,劉詩雯戲稱卡塔爾公開賽為“宇宙公開賽”。

劉詩雯19年世界盃奪冠歷程:

小組賽一一輪空;

①1/8決賽:4:1陳思羽(中國臺灣);

②1/4決賽:4:0鄭怡靜(中國臺灣);

③半決賽一一4:0張安(美國);

④決賽一一4:2朱雨玲(中國)。

劉詩雯斬獲世界盃第五冠總共只打了四場比賽,其中只有朱雨玲是世界冠軍,也只有這一場球競爭較為激烈。前三場總共只丟了1局,所贏12局打到10平的只有1局。

通過比較不難看出,劉詩雯18年卡塔爾公開賽奪冠比19年世界盃奪冠困難多了。

【結論】

儘管世界盃規格高於公開賽,但公開賽奪冠難度遠大於世界盃。

如果用賽事規格高低來判定含金量大小,當然是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公開賽。

如果用奪冠難度來判定冠軍的含金量,那麼公開賽金牌含金量高於世界盃。





李家慧說排球


我個人不贊同此觀點,很多人覺得世界盃冠軍含金量低主要因為這兩個原因,一是參賽人數只有20人,每個協會最多兩人,二是這20人裡面水平差距很大,很多人和國乒沒有對抗性,不能代表當今乒壇最高水平。

首選我們要承認這一點,乒乓球世界盃的影響力與世乒賽和奧運會相比肯定會略遜一籌,而且從嚴格定義來說,乒乓球世界盃只是一場商業比賽,被稱為三大賽更多是沾了這個賽事名字的光。

但從含金量來說,世界盃的含金量並不低,因為世界盃是邀請制,世界盃的邀請原則是世乒賽單打冠軍直接獲得資格、各大洲盃賽冠軍和成績靠前的選手獲得資格,從這個條件來看,像中國的陳夢及日本的伊藤美誠都沒有拿到過亞洲盃的冠軍,孫穎莎明年才有參賽資格,所以雖然很多高手不在邀請範圍之內,但就世界盃入場券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是在其他大賽登頂的運動員。

而且今年決賽在劉詩雯和朱雨玲之間進行,比賽過程十分精彩,這場女子單打決賽也代表了當今乒壇的頂級水平,所以這個冠軍含金量不低,而且劉詩雯十年五冠,不僅代表劉詩雯世界盃打的好,也是其他入圍賽事登頂才能在世界盃奪冠。




博文乒乓


客觀說世界盃單打冠軍的含金量確實沒某些巡迴賽冠軍的含金量高。所謂冠軍的含金量我們是按整個比賽裡高水平選手的水平和數量來說衡量的,其實也是選手獲取冠軍的難易程度。如果選手的水平都很高甚至都是頂級水平,選手人數也多甚至囊括當今世界現役高手,那這次比賽產生的冠軍含金量絕對是極高的,因為選手要獲取這次冠軍難度很大;反之,選手的水平不高,選手數量又少,產生的冠軍含金量自然就低,因為選手獲取這次冠軍的難度不大。所以冠軍的含金量高低有2個要素:參賽選手的水平和參賽選手的人數。我們拿世界盃單打賽和巡迴賽按這2個要素進行對比,顯而易見世界盃人數遠遠少於巡迴賽,世界盃單打比賽高水平選手也少於巡迴賽。當然也有某些巡迴賽高水平選手不多——中國隊沒參賽。表面上世界盃單項比賽邀請的都是各協會的優秀選手,整個比賽都是高水平的。但實際上每個協會最多隻能有2名選手參加,中國國際排名前10的就佔了半數以上,所以世界盃單項比賽很多真正高手被拒絕參與。其實世界盃單項比賽是照顧了相對比較落後的協會,其目的不同,自然含金量不很高。有人說,打國際大賽比打國內賽容易,就是說國內高手太多。全錦賽冠軍含金量高於任何國際賽事的含金量是有道理的。巡迴賽有多位國乒主力的參與,自然含金量就高了。


體育音樂人體科技


當然不如某些公開賽的含金量高了。

世界盃採用的是邀請制,而且每個國家有名額限制,所以,能夠參加的並不一定是最厲害的或者說不是綜合來看最厲害的球員。這從日本和中國參賽的球員可以看出,真正的高手並沒有參加,如日本的伊藤和中國的孫穎莎,陳夢等。

而某些白金公開賽,各路高手雲集。而且沒有人數限制,如果要想奪冠,難度更大,必須戰勝各種類型和打法的對手才能奪冠。


懶得起名懶得起名


乒乓球世界盃是國際乒聯指定的賽事,有嚴格的參賽要求,比如:邀請參賽的選手各個乒乓協會只有兩個名額,前提是:世錦賽冠軍,洲際盃賽冠軍,世界排名靠前等等,真不是誰想參加就能參加,那麼簡單的事!各國的乒乓球公開賽就不一樣了,是由各個協會報名參加的賽事,參賽選手多,比賽密集度、競爭強度就不盡相同。是兩個不同性質的賽事,沒有可比性!


用戶7439073999915無


說世界盃不如公開賽含金量高的都是傻逼!就好比走路,前面有座山,山頂上的路很平坦,但你必須要爬上山才能走平坦的路。世界盃是好打,但你得有能去打的資格才行。


我農民工2000


女乒世界盃冠軍確實不如白金站公開賽含金量高,希國際乒聯改一下參加選手的條件及賽制規定,確保什麼叫世界盃的榮譽。


六月黃河水結冰


世界盃肯定不如公開賽,公開賽好手雲集,世界盃好手只有一二人,所以說公開賽難得,但最難得的是中國隊的隊內排位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