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手機去學校被停課一月,家長打了12345,孩子被勸退,應該怎麼辦?你怎麼看這種行為?

一飛沖天a123


解決問題前,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 孩子是否在義務教育階段?

2. 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如果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而且是在公立學校,那麼可以尋求教育局的幫助。

如果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但是在私立學校,請給孩子轉校;

如果孩子已經不在義務教育階段,那麼請給孩子轉校;

在這種問題上面,往往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大體是兩個方向:

1. 家長刁蠻;

2. 學校刁蠻;

停課一個月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了,相信如非孩子難以教育(包括兩個方面:孩子自身和家長不配合),學校不會做出這樣的舉措,尤其是在師生關係脆弱的當下。

建議家長還是和學校好好溝通,確實有不公的狀況,在協調無效的情況下,向教育局求助是最好的方式。


淅爸育兒記


不退啊。開玩笑,9年義務教育,你憑什麼讓我退學?我就在學校,該如何便如何。

無論如何,學校是沒有資格停課的。學校更沒有資格不讓學生拿手機。家長需要支持學校不讓帶手機的初衷,是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業。但如果就因為一次帶手機導致停課1個月,嚴重影響學習,絕對是本末倒置了。

我會找學校商量,解釋,一般來說學校都會理解。如果真的遇到壞人,比如因為冒犯老師威權,壞老師尋求報復,那家長打12345,沒問題。要我我也打。

問題是,我能這樣的條件是,我是北京人,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學校,我報復之後,不會給自己惹一身腥。

如果我沒有這樣的實力,我只能給予孩子100%的信任和情感支持,儘量讓孩子不受到學校的影響。如果學校老師執意凌霸學生,請讓孩子忍耐,默默收集證據。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的時候,要學會暫時的忍耐,等待失足的時候致命一擊。

但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學校和老師一般都是好意,家長不要無理取鬧,都能夠得到妥善解決。


孫建波


帶手機是不對,應該配合學校,但是不給上學試試看,我兒子老師要求買課外輔導,全班50幾個學生有6個課外輔導被老師扔了,說是買的盜版的,其實是沒在老師指定的書店買的,我兒子回來告訴我,我立馬打電話給老師說:我兒子不管怎麼樣都有書念,我可以讓你沒書念,老師說是為孩子好,我笑出聲說少玩點套路。


zhu105305


河北邯鄲周邊區縣的學校,我家一個親戚的兒子媽呀三天兩頭的讓把孩子領回去反思,只要孩子有一點調皮就叫家長,也不管你遠不遠,忙不忙,就是來學校家長孩子受訓,家長低頭一個勁的不好意思,知道錯了,跟孫子一樣!然後回家三天,孩子的功課根本就不理會,我上次回去給孩子買了幾本書,紅巖,狼圖騰、最後一頭戰象,結果半夜十二點被老師叫家長,我正好在親戚家就跟著一起去,這幾本書不是什麼不好的書啊,孩子喜歡看偷偷帶到學校在宿舍偷偷看了,被老師發現,夜裡十二點我們倆去,被老師一頓說不關心孩子學習,看閒書!一頓數落,我都聽的要揍他!我姐一直拉著我讓我不要說話,她跟老師賠不是,最後結果領回去反思等通知再回學校,夜裡一點鐘左右只好領回去,三天後微信老師好話說盡才讓回去,此後孩子平均一個月被領回來三次每次最少兩天,好容易熬到初三老師變本加厲,孩子已經厭學,又趕上青春期孩子幾次拿頭撞牆,不想上學,沒辦法在初三上半年轉學,這才慢慢孩子好起來,當然中考成績不理想,好歹也上了一家不錯的高中,我這個姐姐因為孩子上學差點心臟病,就是一看見老師電話微信就心慌,我就不理解這些學校動不動就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去,那缺失的課程誰給孩子補上?再說一個我哥的女兒,在初中階段把我媽的腿都差點遛斷了,女孩子愛臭美頭髮長了叫家長,校服褲子收褲腿叫家長、書桌裡有小鏡子叫家長、抹唇膏叫家長、帶髮卡了叫家長,校服裡帶項鍊叫家長、手上帶手鍊叫家長、宿舍有化妝品叫家長、帶手機叫家長、跟同學吵架叫家長、考試成績差叫家長、早操來例假請假叫家長,等等等等,每次都是我媽媽去,領回家三五天,託人找老師認識人還好說一點,錢不錢的就不說了,孩子高中有感情思緒情竇初開,也被老師屢屢叫家長,回家反思最多一次半個月才讓回去,後來乾脆就說要開除,家裡為這個孩子都要瘋了!最後我哥哥一狠心在高三老師說要開除,原因也說一下吧,就是女孩子嘛高二長得漂亮有兩個男孩子為誰能追到我侄女大打架了。學校要開除我侄女,被打的報警了最後要我侄女承擔醫藥費並且在派出所寫什麼證明,要不然就不能回學校上課,我哥也沒辦法找個了高考輔導班,現在孩子學習非常好,輔導班的老師說孩子很好,現在的孩子都很有個性,自尊心很強不能打擊孩子的心理,雖然輔導班花了不少錢但是孩子起碼好起來了,那幾年是我們家的惡夢一般,孩子的事情搞得我家裡雞飛狗跳!幸好我兒子在北京上學沒有這些動不動就叫家長的,偶爾幾次也是接孩子時老師偷偷的說幾句,老師還不讓孩子知道,天天樂呵呵的上學。希望那些地方的學校能不再動不動就讓孩子回家反思,他們回家不是反思而是自卑和憤怒,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打擊了孩子的心理,哪怕是差生也不要隨便攆回家,希望能引起重視。


尋找二郎神


雖然不建議做勸退處理,但是作為曾經的高中班主任,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孩子的自制力絕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好,具體參考一下自己平時玩手機的頻率,真的發現有些孩子手機不上交,晚上玩到十一點多,自己訂鬧鐘四點多開始玩手機,6點多再睡,第二天眼睛通紅打瞌睡…,可以想一下對孩子的影響是怎麼樣的


sunny-guo


我一個侄子在高州某高校。在宿舍被查到玩手機停學三天、學校以教不了為名義停學三天。我覺得學校極不負責一種表現!小時老師常常說什麼有耐心恆心之類的。到現在變成空談。停課對學生影響有多大。進度跟不上不是直接害了學生。很想說學生這樣難道沒一點責任?應該用另一種方法懲罰學生而不是停課……


金山開發區


提這問題的就是故意挑事兒的,首先你不說明白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如果說私立學校開除你沒毛病!還有是否是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是高中生的話開除你也沒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這家長純粹就是在網上博取同情。你家孩子要是第一次帶手機去學校能一下停課一個月?要麼是屢教不改的,這種情況家長責任最大,第一次帶時老師就應該通知家長了,還繼續帶,說明家長縱容。要麼就是孩子在學校用手機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了,影響了其他同學,受點處罰不冤。

學校能給停課一個月的處罰,肯定是根據校規校紀的,否則哪個學校也不敢這麼罰,本來停課幾天,孩子有個好的認錯態度可能也就恢復了,結果家長非得往大了捅,以為自己鬧就可以無法無天,結果學校公事公辦唄。一點不值得同情。


獨狼44750


得出以下兩點!第一:學校相關領導或者學校本身的霸權主義!學生和家長無力招架!甚至投訴無門!權利的絕對不平等~帶來了權利的霸權主義!

第二:你投訴後孩子被勸退!12345洩露了你的投訴信息!並且沒有任何作為!

你可以就此事向監察單位反應!

我國還是有說理的地方的!


一腔孤勇


本問題表面上看是手機問題,其實是家校協同教育思想觀念的問題分歧。

首先別噴我,聽我將話說完。

1.目的性一致,達成教育共識——進校讀書

站在家長角度,我們都希望小孩在學校學有所得,成有所就。

站在學校角度,教師都希望學生在學校快樂成長,成績優異。

兩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想小孩成才,對不對?

2.遇事處理不當,造成教育失敗——源於溝通不善

對於學生帶手機回校,再看看,家長與教師的不同做法。

學校:停課反省一個月,一個月後繼續回來上課;

兩者的做法也是一樣的,都在害小孩,對不對?

停課反省這麼大的事情,事先絕對需要跟家長溝通。

學校有沒有跟家長講清楚?在我校,這種事情,以學校規章制度形式紙質發放到家長手中,家長看完後簽字確認,學生帶回交班主任,班主任還需以短信形式通知到家長手機,家長明白規定,徵得家長同意,讓家長協助學校共同管理好學生,如果家長認為這件事情過火,小孩到這種學校一定會壓制性格,不利成長,那麼完全可以選擇其他學校,不形成教育協議。

如果這步工作沒有做,我覺得學校失職,至少在家長知情權這一點上失職。

小孩停課一個月,的確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家長如何做?當然解鈴還須繫鈴人,只能找學校溝通,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學校條理清晰,事事有理有據,並且也都告知家長,並且全校也有幾個同樣錯誤的學生也停課一個月。如果真是這樣,家長只能認命,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學校要出成績,總有一些特殊的做法。我校有一個學生,是另一所學校校長的兒子,住宿時在宿舍裡吃泡麵,罰他外宿1個月,還真沒得商量。這就是制度。

家長錯在沒有聯繫學校,而是尋求媒體,在這自媒體這麼發達的年代,在這人權觀念這麼強的年代,這件事肯定只有一個結果,小孩被勸退。

為什麼要勸退?因為他在學校已經失去了呆下去的土壤,同學、老師甚至其他的所有活動,都會有影響。

為什麼有影響?這影響主要來源是學生心理,老師心理等。我們都不希望跟那些動不動就曝光,動不動就維權的人在一起,稍不如意,可能就著了道,但願是我多心吧!

3.正確看待轉學——轉學期待新生

事已至此,唯有轉學。勸退的好處是,其他學校去讀書的時候,別的學校不會追究你轉學的原因,希望家長能吸取教訓,瞭解學校規章制度,瞭解學校育人方式,不要老是懷疑學校有針對性,有選擇性。請相信,學校與家長在小孩教育問題上,目的絕對是一致的!





一介辛孺哈哈哈


“因果循環”理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立的,家庭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很多問題,表現在孩子身上,根子卻在家長身上。這個題目中反映的問題,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個人認為,在自己孩子被學校勸退這一問題上,家長至少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不配合學校的工作。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作為一個未成年人密集的群體組織,也是必須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的。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學校都是明令禁止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的。家長所要做的就是積極配合學校,引導和督促孩子遵守好學校的規定。通過孩子因帶手機被停課一個月這一事件可以看出,家長在配合學校方面是做得不夠的。如果是孩子違反其他規定,家長還好找個藉口,但用手機這一問題家長恐怕不好為自己開拖,因為沒有家長的經濟支持,上千元甚至幾千元的智能手機,孩子是無法得到的。另外,孩子只是簡單的一次違規使用手機,我想學校也是斷不會停課一個月的,這應該是孩子三反五次違反規定的結果。家長能說自己沒有責任嗎,能說自己在配合學校方面做到位了嗎?

二是不理解學校的苦衷。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擔負青少年群體成長教育職能的學校,對紀律性的要求理應更高一些。學校做出的很多處理決定,都是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一目的的。孩子因違規使用手機被學校停課一個月,家長有兩個方面的事情要做:一是反思自己在配合學校教育孩子方面的問題與不足;二是把握契機認真教育引導孩子。但這位家長首先想到的卻是拔打12345舉報電話投訴學校。有此糊塗家長,養育出忤逆的孩子也不算奇怪...

三是不感恩學校的付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孩子不懂事不成熟把事情搞砸了不要緊,家長如果能夠及時採取理性成熟的應對措施,不但能夠圓滿處理危機,而且還能正面影響和引導孩子,壞事可能還會變成好事。題目中的家長,孩子違規使用手機被學校停課一月,最理性的做法是,自己先主動找學校老師或相關負責人溝通,承認自己對孩子的管教不嚴,與學校協商是不是改用其他懲罰手段或者停課時間短一點。找機會再讓孩子主動向學校和老師書面或口頭承認一下錯誤,做好保證。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懲罰不是目的,相信只要家長與學校積極溝通、孩子能夠積極改正錯誤,學校是會讓孩子重新住回宿舍的。只可惜,這位家長想到的不是及時與學校溝通協調,而是投訴學校。這樣的自我意識與處事能力,的確令人不敢恭維...

總之,通過這一事件,既可以讓家長反思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與不足,也可以讓孩子從受到懲罰這事件中受到警醒,及時改正錯誤。而要想達到或者能不能達到“變壞事為好事”的目的,既考驗家長的智慧與能力,也需要家長具有理性反思問題的能力。

一點不成熟的見解與看法,不對和不恰當的地方,敬請當事家長和各位網友留言批評指正或討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