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房價一定是上漲的,為什麼?

沙漏遺愛


近期,有很多專家表示,從長期來看,房價一定是上漲的。理由有二個:一是國內投資理財渠道匱乏,但人們對抗通脹的意願很強烈,而房子是唯一能讓有錢人資產保值增值的投資品種,儘管短期內房價會受到外面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一些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房價將是一直向上的。

二是,從1998年房地產市場化以來,房價一直是上漲的,雖然國內房價在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間都出現過小幅調整,但是從長期來看,房價在經過充分調整後,往往都是繼續向上。反而是那些原來不敢貸款買房,生怕房價下跌的人,卻在後悔永遠買不起房了。現在中國除了少數地區房價出現過下跌,多數城市房價並沒有像樣的調整,反而是輪番上漲。

實際上,說房價長期一定看漲的理由有些牽強,這有點像炒股的人,說股市長期一定是向上的一樣,結果炒股反而是輸光家財。股市從長遠來看一直是上漲的,但是眼下的綿綿不絕的熊市可能就會把人折磨得不輕。此外,說房價一定是上漲的,主要是基於過去的房地產的經驗,過去房價不跌,未來房價就一定不會下跌嗎?顯然,這樣的判斷也不科學。

我們認為,說房價長期會上漲的專家,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房價上漲要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跟著當地居民收入波動。如果當地居民收入不漲,房價亂漲,最終還是存在泡沫,房價就有可能漲上來多少就會跌回去多少。廈門房價一度漲到6萬元/平方米,後來跌到4.2萬/平方米,但當地居民收入水平只有3000至4000元,所以,房價遠遠脫離了當地居民的購買力,未來肯定會逐步恢復到居住的屬性。

第二,經濟在上漲週期內,各行各業發展得都不錯,這樣房價上漲才是有可持續性的,因為大家都看好未來收入預期。而一旦經濟進入下行週期,往往會導致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所以,長期來看,房價一定是上漲的,這要放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如果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了,購房需求也會減少,未來房價就難以看好了。過去房價一路上漲,與國內經濟持續高增長,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看好有關,而未來國內經濟要經歷較長的經濟結構性調整週期,僅拿長遠看房價會漲來判斷未來房價,這是不正確的。

第三,中央政府多次重申,房子是用來住人的,並不是用來投機炒作的,未來房價沒有上漲的基礎。目前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高到只有投機價值。如今是少數人佔據國內大量房源,而多數工薪卻買不起房,或者做了房奴,國內各城市房產空置率在20-30%。從長期來看,國內房價已經透支了民眾的購買力,在房地產去投機化後,馬上就會有長期調整的需求。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價將會逐步迴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三四線城市房價隨時會有大起大落可能。

很多人希望房價長期上漲,這樣他們就有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但事實上,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投資品,房價也不可能永遠上漲。鑑於國內房地產泡沫總值已經達到450萬億(65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歐洲+日本的房地產市值的總和,這樣的房地產泡沫是非常危險了。房地產要去投機化,去泡沫化,房價的漲跌要由當地居民說了算,這才是最安全的,如果再會由投機性需求說了算,肆意惡炒,屢創歷史新高,這就會非常危險了。


不執著財經


我先來舉例說明一下,我有一個朋友,20年前他購買了一套房改房,總價5萬,那時候他工資才幾百元,當時覺得貸款3萬多真的是一筆鉅款,壓力巨大,現今房價早就超過百萬了,到現在還在每月還貸款2,3百元,他們二口子年收入是幾十萬。其實,對於正在貶值的貨幣來說,現在的壓力,跟未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時代變化很快,你很難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但不變的是,你所買的房產,其價值不會出現大的貶值,那些十幾年前的老房子,現在不也售價上百萬嗎?但貨幣會貶值,因此,越到後面,其實還款的壓力會越來越低,更何況工資也會慢慢增長的。這就和購買東西是一樣的,當年物品便宜的時候下定金,等到幾年幾十年後,真正收貨時其價值早就翻了幾十倍幾百倍了。這就是為什麼富人負債越多越有錢的道理。其實這也是因為貨幣貶值速度太快,把人逼出來的保值方法,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以後房價會不會降?(有這樣疑問的基本上都是以前沒有貸款買房的人)其實從目前的整體環境來說,最多是小幅度下降,大幅度是不被允許的,穩中有升會代替以前的暴漲。你可以想象你的工資收入會跌會到十幾年前的水平嗎?這個月的工資只是上個月的十分之一,你會怎麼樣?而且,我們要明白的一個問題是,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建築物,更是我們在社會上的一種價值體現。在城市中,房產更是你的孩子能否去好學校的敲門磚。教育與戶口掛鉤,而戶口與房產掛鉤,沒有房產,學區房就不用考慮了。雖然“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廣受詬病,但不得不說,它真的很有道理。還有一個前提是,沒有房子,很大可能會娶不到老婆。儘管現今社會的價值觀被人不喜,但是改變已難如登天,沒有房,連相親這一關都過不去,更何談後面的成家。在我國,能夠實現投資快速有大回報的,估計也就是房產了。炒股大概率會被套牢,創業大概率會失敗,但是,你聽過有因買房而破產的嗎?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成本買下來儘量多的房子,其餘的就交給時間,時間會給我們最大的回報。

我國唯一能夠跑贏通脹的投資方式,只有買房,用銀行的錢,買房投資,最後賺回來的是自己的錢,許多人就是靠這個實現了財務自由。能快速增加財富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哪一個能比房產更有保障還合法呢?

總之,貨幣貶值是任何國家都普遍存在的事情,如果你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貶值,你會怎樣做呢?房價上漲的原因是貨幣貶值,你認為我的觀點對嗎?






草根老百姓15


最簡單的理解,通貨在膨脹,物價在上漲,人工費在上漲,地價在上漲,今年的蔬菜水果跟去年一定不是一個價,成本在上漲的同時,房價上漲是必然的,只是漲幅不同而已,這些方面會直接影響房價,這還不包括炒房帶來的房價上漲。

房產市場本來就是中國很長一段時間的經濟支柱,承擔的角色可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成本上漲導致的房價上漲以外,還有城市,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對房價的影響,一二級城市的房價會隨著城市的發展,規模變化,人口增多而持續保持增長,雖然有調控,但也只是不讓房價暴漲,但小幅度的穩定上漲是允許的,即使是在人口總數呈現下滑趨勢時,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因為大城市對年輕人更具有吸引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四五線的小城市只要能保持現有的房價按通脹比例上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所以,總的來說房價一定是上漲的,只是上漲的比例有高有低罷了。


買房百事通


世上壓根就不存在一定的事件,哪來的自信說出這樣的大話呢?即使是再嚴謹的科學,都可能被後來理論推翻,比如牛頓力學就不適應於微觀世界。

何況房價不漲存在現實例子,比如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房價不怎麼漲,甚至有下跌的風險。

當然,你也可以找空子,比如長期沒有指多長時間。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只是目前沒漲而已,未來50年100年呢?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只能說睜眼說瞎話,就像扇你一巴掌,我可以說“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無稽之談。

商品物價上漲主要的推動因素是資源的稀缺性,而經濟要發展,它就必須研究如何有效的配置可得的稀缺資源,從而最大可能滿足社會需求,即所謂的“經濟”。

那麼會出現不經濟的情況嗎?比如浪費、社會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等。如果經濟不發展,達到一種穩定的狀態(慾望基本得到滿足,人人安居樂業),比如某些發達國家,那麼它的資源就不存在過度的稀缺,或自身的稀缺資源可以從其他地方(例如他國)獲得,相對的就會發生通貨緊縮。

房價上漲主要因素有兩個:一、供小於求,供需不平衡;二、經濟發展導致了通貨膨脹,帶動房價上漲。

假如大規模的建設可以滿足居住需求,而採用機械可以代替人工成本,那麼所有的成本就集中在土地資源上——如果國家不搞通脹(例如人口數量不增長,甚至下跌),去拉動經濟增長,那麼房價它就不可能上漲。

不能總拿過去的眼光看待未來,以及在考慮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要將機會成本考慮在內。什麼是機會成本呢?簡單來說就是你獲得的某事物的同時,就會失去獲得另外一個事物的成本。

比如房價,你可以說一定漲,包括過往二三十年不漲的日本,未來一定有可能會漲,但是你把這些錢拿去做其他理財,甚至是存款,獲得的收益都要高過房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即房價平均漲幅低於通貨膨脹,我們都不可以說房價在漲,即便價格發生變化。


三人聚眾


未來十年,房價是有可能還會稍微上漲,因為確實還有好多湧入城市的人沒有房。但是房價上漲,已經不可能有飛躍式,之前房價飛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炒房,現在好多人的手裡已經有了多套房,而有好多打工族還買不起房,多房的人,也就是炒房的人,正把手上的房子租給這些打工族或等著他們去接盤。這批打算接盤的人裡,有一大部分,已經不想接盤,而把錢拿回鄉下建了小樓,隨著到退休年齡,他們會退回鄉下去住。但是,他們留下的兒子,會繼續在城裡打拼,也在租房,有經濟條件的,就會買房。

而除了國家限購限價,炒房的人頭腦也已經開始冷靜思考未來的房價,到底還能有多少升值空間,或者說,到後來還有沒有人接他的盤。

如果說未來房價經微上漲,但是物價和工資也跟著上漲,也就是說人民幣貶值了,那麼稍微漲等於沒有賺錢。

如果說,未來十年是稍微漲,但是,炒房的還必須在這個時候能把房子全部出手,可能嗎?不能出手,那就是開始看停的時間。因為再過十年,七十後退出了買房市場,八十後的購買力,比七十後強,也就是說,現在城市裡打工的這兩個年代的人,多數沒房的是七十後,而八十後多數已經買房。為什麼,因為七十後到了城裡賺那點錢除養家剩不多,而又沒有多少父母的錢依靠。而八十後,買房的錢實際上是三代人的錢,因為好多的八十後是獨生子,父母,爺爺奶奶,存的錢都給他買房。

七十後不買,八十後有房,剩下九十後去接盤。也就是說,所有賣房者,目光都盯在了九零後身上,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九零後的孩子,多是七零後的父母生,七零後的父母,多是五零後,而城市九零後,計劃生育最嚴,多為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結合,父母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城市九零後獨生子女不缺房子。缺房子的是那鄉下入城的九零後或打工子女留下來的九零後。這是多小的一個群體,這幫人,有沒有房他們思想已不重要,因為鄉下有大樓房,他們租房子住,打工的錢就花光,不打算買房。房價越高越和他們無關,只有房價越降,他們才會動動心考慮買,這樣,房子不降賣給誰?

炒房的,看清楚了,到了那時候,房子賣給誰。


黎家第一湯


房價長期來看是上漲的,這是歷史的思維慣性形成的結果,並非必然!但是,房價歷史長期上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才是問題的根源!如果,問題的根源沒徹底改變或者解決,那麼,短期房價因為各種調控和高層意願會出現“不漲”或者“下跌”,而長期上漲則是必然。這需要客觀和理性認識,並非是漲高了必然下跌,或者因為歷史長期上漲就未來永遠上漲。

在談“房價長期一定是上漲的”以及導致房價長期上漲“背後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標誌性事件:第一,是大連給房地產價格設定“漲跌停板”的事件;第二,是廣西近期對碧桂園大幅下調房價銷售價格給予“警告”而以“碧桂園道歉”收場的事件。(這兩個事件,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腦補,這裡就不再重複)。

從這兩個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到,官方的態度和立場,並不是希望房價真的大幅下跌,而是希望房價“既不漲,也不跌”或者既降低漲幅或者降低跌幅。這就是房價長期上漲背後的主要根源——地方財政!

真的要從三十年的房價長期上漲的原因來看,每個人都可以找出一千條理由:通脹導致房價被保值需求驅動上漲;因為信貸貨幣超發,導致資金只能流入房地產;因為土地財政導致基建和地方政績工程需要房價持續上漲;貪腐等灰色收入大量持有導致房地產供求關係倒向上漲;地方發展“新區運動”導致居民遷移,廢棄舊房舊區導致房價上漲;學區房導致房價均價上漲;因為嫉階段經濟增長壓力轉而中央政府刺激房地產;甚至丈母孃都是房價上漲的直接驅動因素……

但是,從本質角度來看,房價上漲的根源還是地方財政——地方政府招商,賣地,收稅,支持了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建設水平;開發商通過拿地建設和賣房,為地方創造了gdp繁榮和稅收。而地方因為大規模和長期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行了大量的地方債券和城投債券,如果沒有賣地和可持續的賣地收入以及房地產帶來的稅收,那麼,債務違約,甚至連公務員的工資,都會馬上出現問題——核心在於“可持續的賣地”。

而任志強說過一句話,未經考證,“開發商買地,賣房中,政府稅收一共佔了60%,拿走了大頭”。這句話儘管真假值得商榷, 但是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房地產經濟”和“土地財政”中,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利益受益者。——當然,不同的地區根據企業繁榮和企業數據多少,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或者叫“經濟韌性不同”!

那麼,再回過頭來看,未來,房價是否一定是“長期上漲”的?

目前的土地財政改變了嗎?未來改變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目前改變的是“高層對於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以及10月8日之後力量執行的lpr貸款機制取代此前的房貸利率市場化機制,改變的是人們的預期和從信貸,行政手段上,改變了房地產的定位和調控手段。

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無數的房地產“調控”,大家歷歷在目的是“限售”,“限購”“開發商價格備案”,以及“房貸利率基準上浮(或下折)”,而從事實角度來看,三十年房地產只有08-09年,14-15年是階段調整的,其餘時間,就是長期上漲或者加速上漲。

那麼,此次房地產調控,是否也是如此?反覆循環?我覺得看問題,要看問題的本質是否改變,如果問題的本質——土地財政不改變,未來的結果要發生長期和重大轉向,顯然不是客觀,而是無房階級的一種奢談。


屠龍刀fei0598


長期看來肯定是漲的。這是必然的。

注意審題。問的是長期,也就是說如果從現在算起至少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更長,那肯定是必然漲的,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因為物價不斷上漲,人民幣貶值。通貨膨脹,供求關係,城市發展等等多重因素都會導致房價上漲。可以以十年作為一個週期往前推,都是這個結論。

當然在這期間肯定也會有漲有回落,不排除很多人高價買了之後大跌,償還不了高價房貸而棄房的。。

所以買房一定要結合自己自身情況,尤其是剛需,看好當前城市發展和房價成不成比例,這個一定要好好調查看利好和政策,不要聽銷售一面之詞,也不要什麼都否認銷售不相信他們,畢竟幹這行的天天關注所在城市的政策和利好

也要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償還房貸,如果各方面都可以沒問題的情況下,剛需我個人還是建議趕緊買房,因為你是自己住的,那肯定就是長期的,不存在炒房者短期拋售賺差價這些問題,因為炒房客基本都是兩套或者以上房子,基本都是短線,否則以現在國家調控的政策下,房價增長速度還不足夠付利息的。。

這就回到了原題,剛需,短期你又不會賣,長期肯定是漲的。所以剛需的不用糾結了,趁著國家調控了,很多地方價格也已經降的差不多了就可以上車了,後面肯定也不會大漲大跌了,反正你自己住,就算短期降價了也沒什麼關係。跌了也不用後悔,人生哪有那麼多剛好,就剛好在最低價的時候買了,畢竟誰也不是神仙,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價格是最低,跌了還希望在跌,漲了還後悔還想讓他在跌。越猶豫越買不了。

如果自身城市定位以及發展規劃夠好,就算短時跌了遲早會漲上來的,長線算下來也是漲的,不漲也是個不動產的。你怕啥。

下面圖是房子剛買的時候,正在建。後面是已經建好入住。。也就四年時間




雒雨婷


現在降價也賣不出去了,房產公司分給員工每人幾套讓賣出去不然開除,以前漲的離譜,炒房客手裡很多房自己定價,現在不同了市場決定房價,中國三十多億套房人口才十四億大家心裡都明白房子到了什麼地步了,開發商和炒房客都急了!多套房子的也在賣房,降價也難出手


用戶7047177779412


這個不難理解,房價上漲,其實跟貨幣、政策、人口需求都有很大的聯繫。只要需求還在,通漲還在。房價就很難下跌。

首先,房地產對於國家的經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據統計,過去十多年裡,房地產及其關聯行業對經濟的貢獻保持在20%以上。

並且房地產帶動了上下游產業,貢獻了大量的GDP,解決了非常多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是國家貨幣最好的蓄水池。因此,房地產一直是我國經濟的穩定期和壓倉石。

其次,從貨幣因素來看,2004年貨幣供應量是20多萬億,2019年是190多萬億。這15年內,貨幣供應量淨增加3倍,也漲了8倍。同理,房子和貨幣掛鉤,當然也會隨著貨幣同比例擴大。畢竟這年頭,豬肉都漲價,房子能不漲?

我舉個例子,2002年深圳蛇口一平方才2000多塊,現在已經6萬一平方,漲了多少倍。

最後,從人口需求來看,我國目前還存在較大的住房需求。根據數據顯示,在2019到2030年,還是有1.3億新增城市人口有住房需求。並且還有改善置換,跨區域騰挪的人群,這些都是樓市的主要購買力。


探房杜咔咔


你收好房奴的每一分血汗錢,那些錢裡有房奴爺爺,爸爸,奶奶從牙縫裡扣出來的錢,那些錢裡有一個房奴彎下脊樑,放下尊嚴賺的每一分錢!為了買個水泥房子,男人卑躬屈膝丟掉了尊嚴,女人丟掉了愛情!用一生換來一個幾十,一百多平米的水泥房子!這就是房奴的血淚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