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變賣資產套現1.4億 兩連虧上市地位岌岌可危

10月23日晚間,素有“戶外用品第一股”之稱的探路者(SZ:300005)發佈2019年三季報,在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2019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99億元,終於在滑向退市邊緣的第三年,公司迎來了盈利的曙光。

但中國網財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探路者這前三季的0.99億元盈利中,暗藏巨大“水份”——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曾出售一處商業地產,回收7884.95萬元,還靠轉讓參股子公司股權,收到了一筆6660萬元的股權轉讓款。正是靠這2筆非經常性損益,公司實現了前三季0.99億元的淨利潤,而如扣除這2筆變賣資產的收入,公司仍會有4600多萬的虧損。

探路者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9.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1393.38%。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3.22%,和淨利潤的表現正相反的是,公司前三季度總營業收入為9.8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55%。

兩年續虧存退市風險

探路者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92億元,較2017年的30.34億元下降34.3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2億元,較2017年-0.85億元的淨利潤,虧損幅度擴大了114.40%。

關於連續兩年虧損的原因,探路者在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中稱,因對前期未達預期的投資項目連續計提了較大金額的商譽、投資和資產減值,探路者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年虧損。探路者同時在公告中提醒,如果公司2019年度繼續虧損的話,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雖然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年虧損,但公司戶外用品的主營業務仍持續盈利,同時,經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足額計提之後,公司前期投資項目在2019年及以後持有公司進一步計提大額減值的空間和風險已非常小。

但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若非上半年出售自有房產及回收子公司股權轉讓款,公司2019年仍有很大概率出現第三年續虧,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出售房產甩賣參股公司股權確保盈利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探路者今年上半年曾出售一處商用房產,回收了7884.95萬元現金:公司今年6月份披露的提示公告顯示,基於公司人員集中辦公的規劃以及為了有效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公司擬出售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6號錦秋國際A座21層共1659.99㎡的公司自有商用房產。

探路者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此次出售房產的交易價格為7884.95萬元,資產出售為上市公司貢獻的淨利潤佔淨利潤總額的比例為44.29%。

此外,探路者還在2018年12月簽訂了轉讓參股公司“圖途(廈門)戶外用品有限公司”15.7%股權的協議,並於今年一季度回收了股權轉讓尾款6660萬元。

以上兩筆資產處置,累計回收現金超過1.45億元,而探路者今年前三季累計盈利僅0.99億元,如扣除這2筆非經常性損益,探路者今年前三季度還將出現4600萬元的虧損,而全年也將大概率出現續虧。

鑑於此前兩年已連續虧損,而創業板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將面臨退市風險,探路者不得不甩賣房產和參股公司股權,確保今年能維持盈利狀態,以維持上市公司地位。

作為國內戶外用品行業中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及行業龍頭企業,探路者也曾風光一時。早在2008年,探路者已成為中國戶外用品市場銷售量和佔有率第一品牌,是當年銷售量前三品牌中唯一的民族品牌;2009年9月,探路者成功登陸創業板;2015年,探路者股價一度達到29元/股的巔峰。

時至今日,探路者股價已跌至4元/股下方,讓人不由得發出“英雄遲暮”、“廉頗老矣”的感慨。

本文源自中國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