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初次看到《搖搖晃晃的人間》,片名給人的第一錯覺,以為講述的是燈紅酒綠的生活,等看完後,來不及處理眼淚和蔓延的思緒,我迫不及待點開餘秀華的詩集,體驗著語言帶來的力量與感情的深度。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搖搖晃晃在人間

詩歌讓她一夜之間躥紅網絡。但也有人對她的詩充滿爭議。對此餘秀華有自己不一樣的看法。寫詩除了是一種感情的宣洩、個人經歷以及社會觀念。更多是一個人最本質的面貌。

在她看來,一些人要的家庭觀、道德觀、以及忠貞觀,不過都是生活在社會的一種遊戲規則,而非是生命本質原貌。

自身擁有什麼,才能表達什麼。如果一個人只會遮遮掩掩,那麼永遠無法找尋最真的自我,也就不能揭露事物的真相,無法接近原理,更無法讓真理流傳。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行走在麥田的餘秀華

餘秋華在詩裡把自己比作一顆稗子,一顆搖搖晃晃的稗子。即使是身處麥田,也是會被清除掉的稗子。

1

家庭

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行動不便,說起話來也口齒不清。她用搖晃的身體寫詩、吃飯、幹活、吵架,還有離婚。

上小學走的泥巴路,都是父母早上把她背過去,下課再接回來。堅強的餘秀華不忍父母辛苦,便嘗試自己雙手扶柺杖走路,後來別人說不好看,她就一隻柺杖走路。

最後索性兩隻都不要,便搖搖晃晃的走起路來,有時候走到一些比較窄的路,過不去,沒辦法,只能爬過去。漸漸地,她奔跑得飛快。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搖晃奔跑的餘秀華

倔強的餘秀華,曾想要自食其力,她說想把自己放在一個無法後退的困境中,看自己如何解決處理,於是她去和幾個老頭學習要飯。

她看到橋上人來人往,路上各種討生活的人,以自己的矩陣形成一道道別樣的風景。他們姿態各異,身姿健全,但卻雙腳下跪。

“一個小時,他的瓷碗響了六次。我抱緊新買的瓷碗,夾緊我的尾巴,我忽然想到幾個字——人性繁華。”

——在荊門的一天

她說哪怕是殘疾,只要手腳還在,就要站著。除此之外,她還打過一些散工,但多半都無疾而終。

生活再如何不堪和狼狽,稗子雖然會提心吊膽,但是終究會迎來春天。

2

詩歌

於我而言,只有在寫詩歌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靜的,快樂的

——月光落在左手上

雖然上學到高中便輟學了,但是她熱愛看書和寫詩。用她的話說,如果沒有詩歌,她的人生是空洞虛無的,詩歌是她的第二生命,也是她的朋友。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寫詩的餘秀華

陽光灑滿院落,餘秀華沉醉在詩的世界裡。她用一根手指一下一下,有力的敲擊著內心迸發的情感。在這個搖搖晃晃的人間,那個搖搖晃晃的人,一直有一根無形的柺杖。

在火了之後,她幾乎拿遍了整個詩歌界、出版圈的重要獎項。

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餘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餘秀華,或者農民餘秀華的 。

3

婚姻

19歲那年,父母把大她十二歲的男人尹世平,入贅進家裡做上門女婿。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每逢過年才回家一趟。

沒有穩固的感情基礎,缺少溝通交流,加上價值觀念的偏差,兩人的隔閡越來越深。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尹世平外出打工的背影


他揪著我的頭髮,把我往牆上磕的時候,小巫不停地搖著尾巴對於一個不怕疼的人,他無能為力

——我養的狗,叫小巫

那個在下雨天,沒來接她,但摔倒時卻會笑她的男人,她記得。

把她的頭往牆上磕時,心裡的無助與悲涼感,她也不會忘記。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尹世平

尹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一個被傳統鄉俗薰染、和粗鄙的平凡男人。他木訥不會說好聽的話,更不懂浪漫,取悅女人那顆脆弱的心。

倘若他遇到的是一個普通的女子也罷,但卻剛好碰上一個不羈的靈魂,敢為愛生和死的靈魂。所以,當餘秀華出名後,有了底氣,在提起離婚時,那個男人的不甘與委屈,一點就燃。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與丈夫爭吵

好在,最後如雙方如願。多次協商後,餘秀華最終把詩歌的版稅15萬,外加蓋村裡兩層的樓房,一同悉數交給丈夫。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與丈夫調侃大笑

民政局回來的路上,兩人笑逐顏開。沒有了平日的互損,有的是少有的相互調侃。

這或許是一種解脫,更是相互的成全。

4

父母

我知道我的父親永遠不會有白頭髮,因為他有個殘疾的女兒,和一個要參加高考的孫子,他的白髮怎麼敢生出來?

—— 一包麥子

有天夜裡,她看到父親背對著月亮抽菸。那個生長過萬頃麥子的脊背,開始變得越來越窄。從父親可以把一包麥子,像頂樑柱一樣扛在肩上,再到只能舉到齊腰的高度,就滑了下來時,她已經意識到了些什麼。

她向父親打趣道:“爸,你一根白頭髮都沒有,舉不起一包麥子,是騙人呢?”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父親

只要提起秀華的過往,父親便哽咽得泣不成聲,他覺得自己虧欠孩子太多。每次與丈夫發生爭吵,秀華總是屬於理虧那邊,對於父親的立場她心裡清楚得很,他是怕她落得孤苦伶仃一人的下場。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父親落淚

以前秀華就問過母親一個問題,你是活給別人看的,還是自己看的?母親沒有猶豫,說是活給別人看的,至少別人看到這個家是完整的。

對於自己想要結束不幸的婚姻,母親則處於極力反對的態度。在老一輩的眼裡,結婚代表一個完整的家庭,而離婚則代表一個人婚姻的失敗。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與母親


她病了以後,我從來沒有在她面前哭過,她說我的心比榆木還硬

我笑,幾顆野草莓在黃昏亮得,很像我在幾個夜晚吐出的血塊

——《和母親散步》節選

在得知母親患癌後,她開始害怕起來,會不會再也沒人陪她拌嘴了?即便嘴上不說,但心裡卻希望生病的是自己。

在採訪裡,有人問秀華母親:秀華現在挺能幹,可以自己賺錢了。她回覆:這我倒沒有什麼佩服,人的一生,如果有個完整的家,家庭和睦相處、相互體諒,我就佩服這樣的人。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母親

短短几句話,道出作為一個普通母親的心聲。家人不會因為你是否大富大貴,而離開你,家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沒有訣竅與捷徑:少點計較、多點關懷。

她愛她的母親,對她的愛從始至終尤為真真切切。

5

後記

整部記錄電影,除了是一個女人稀鬆的日常,更是看到了另一種不同的人生。

暫且拋開她的所有標籤,就是一個普通女人對不健全的身體,與自卑的心理做抗爭;對靈魂能產生共鳴情感的渴望;對自己熱愛寫詩帶來價值意義的自信與篤定...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

在餘秀華的詩爆紅網絡後,很多人曾擔心她頻繁的活動,會影響到詩歌的創作,她不可否認。

她曾表示自己不會被一些虛無給真正擊中,在她的世界裡,生活就是最本質的自己,而活動與參加節目卻都在生活之外。

其實她心裡異常清晰,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她是麥田裡的稗子,而詩歌是孤獨的求助者,所以在她的世界裡,沒有背叛和出軌。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繁華落幕的孤獨

一個詩人,擁有極度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同樣也意味著,內心的敏感與脆弱比常人放大數倍。

她在聚光下侃侃而談,機智問答。而回歸現實時,還是會不斷窺視自己的傷痛。殘疾對一個人的影響,創傷絕不僅是在身體,更多則是一輩子需要克服的種種心理問題。


餘秀華:我希望寫餘秀華的詩,不是冠上腦癱者和農民的標籤

餘秀華房間


所謂的出名,於她而言,比起半夜疼痛醒來,身邊無人更荒涼。

熱鬧與繁華終會散去,孤獨註定無解。就像她說過的:“我始終無法祛除人生的荒涼感,我設想過,如果真的有人陪伴,我還是不能,所以我看重這漂泊裡一次次溫暖的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