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初次看到《摇摇晃晃的人间》,片名给人的第一错觉,以为讲述的是灯红酒绿的生活,等看完后,来不及处理眼泪和蔓延的思绪,我迫不及待点开余秀华的诗集,体验着语言带来的力量与感情的深度。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摇摇晃晃在人间

诗歌让她一夜之间蹿红网络。但也有人对她的诗充满争议。对此余秀华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写诗除了是一种感情的宣泄、个人经历以及社会观念。更多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面貌。

在她看来,一些人要的家庭观、道德观、以及忠贞观,不过都是生活在社会的一种游戏规则,而非是生命本质原貌。

自身拥有什么,才能表达什么。如果一个人只会遮遮掩掩,那么永远无法找寻最真的自我,也就不能揭露事物的真相,无法接近原理,更无法让真理流传。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行走在麦田的余秀华

余秋华在诗里把自己比作一颗稗子,一颗摇摇晃晃的稗子。即使是身处麦田,也是会被清除掉的稗子。

1

家庭

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行动不便,说起话来也口齿不清。她用摇晃的身体写诗、吃饭、干活、吵架,还有离婚。

上小学走的泥巴路,都是父母早上把她背过去,下课再接回来。坚强的余秀华不忍父母辛苦,便尝试自己双手扶拐杖走路,后来别人说不好看,她就一只拐杖走路。

最后索性两只都不要,便摇摇晃晃的走起路来,有时候走到一些比较窄的路,过不去,没办法,只能爬过去。渐渐地,她奔跑得飞快。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摇晃奔跑的余秀华

倔强的余秀华,曾想要自食其力,她说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无法后退的困境中,看自己如何解决处理,于是她去和几个老头学习要饭。

她看到桥上人来人往,路上各种讨生活的人,以自己的矩阵形成一道道别样的风景。他们姿态各异,身姿健全,但却双脚下跪。

“一个小时,他的瓷碗响了六次。我抱紧新买的瓷碗,夹紧我的尾巴,我忽然想到几个字——人性繁华。”

——在荆门的一天

她说哪怕是残疾,只要手脚还在,就要站着。除此之外,她还打过一些散工,但多半都无疾而终。

生活再如何不堪和狼狈,稗子虽然会提心吊胆,但是终究会迎来春天。

2

诗歌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月光落在左手上

虽然上学到高中便辍学了,但是她热爱看书和写诗。用她的话说,如果没有诗歌,她的人生是空洞虚无的,诗歌是她的第二生命,也是她的朋友。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写诗的余秀华

阳光洒满院落,余秀华沉醉在诗的世界里。她用一根手指一下一下,有力的敲击着内心迸发的情感。在这个摇摇晃晃的人间,那个摇摇晃晃的人,一直有一根无形的拐杖。

在火了之后,她几乎拿遍了整个诗歌界、出版圈的重要奖项。

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

3

婚姻

19岁那年,父母把大她十二岁的男人尹世平,入赘进家里做上门女婿。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每逢过年才回家一趟。

没有稳固的感情基础,缺少沟通交流,加上价值观念的偏差,两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尹世平外出打工的背影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养的狗,叫小巫

那个在下雨天,没来接她,但摔倒时却会笑她的男人,她记得。

把她的头往墙上磕时,心里的无助与悲凉感,她也不会忘记。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尹世平

尹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被传统乡俗熏染、和粗鄙的平凡男人。他木讷不会说好听的话,更不懂浪漫,取悦女人那颗脆弱的心。

倘若他遇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也罢,但却刚好碰上一个不羁的灵魂,敢为爱生和死的灵魂。所以,当余秀华出名后,有了底气,在提起离婚时,那个男人的不甘与委屈,一点就燃。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与丈夫争吵

好在,最后如双方如愿。多次协商后,余秀华最终把诗歌的版税15万,外加盖村里两层的楼房,一同悉数交给丈夫。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与丈夫调侃大笑

民政局回来的路上,两人笑逐颜开。没有了平日的互损,有的是少有的相互调侃。

这或许是一种解脱,更是相互的成全。

4

父母

我知道我的父亲永远不会有白头发,因为他有个残疾的女儿,和一个要参加高考的孙子,他的白发怎么敢生出来?

—— 一包麦子

有天夜里,她看到父亲背对着月亮抽烟。那个生长过万顷麦子的脊背,开始变得越来越窄。从父亲可以把一包麦子,像顶梁柱一样扛在肩上,再到只能举到齐腰的高度,就滑了下来时,她已经意识到了些什么。

她向父亲打趣道:“爸,你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举不起一包麦子,是骗人呢?”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父亲

只要提起秀华的过往,父亲便哽咽得泣不成声,他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每次与丈夫发生争吵,秀华总是属于理亏那边,对于父亲的立场她心里清楚得很,他是怕她落得孤苦伶仃一人的下场。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父亲落泪

以前秀华就问过母亲一个问题,你是活给别人看的,还是自己看的?母亲没有犹豫,说是活给别人看的,至少别人看到这个家是完整的。

对于自己想要结束不幸的婚姻,母亲则处于极力反对的态度。在老一辈的眼里,结婚代表一个完整的家庭,而离婚则代表一个人婚姻的失败。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与母亲


她病了以后,我从来没有在她面前哭过,她说我的心比榆木还硬

我笑,几颗野草莓在黄昏亮得,很像我在几个夜晚吐出的血块

——《和母亲散步》节选

在得知母亲患癌后,她开始害怕起来,会不会再也没人陪她拌嘴了?即便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希望生病的是自己。

在采访里,有人问秀华母亲:秀华现在挺能干,可以自己赚钱了。她回复:这我倒没有什么佩服,人的一生,如果有个完整的家,家庭和睦相处、相互体谅,我就佩服这样的人。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母亲

短短几句话,道出作为一个普通母亲的心声。家人不会因为你是否大富大贵,而离开你,家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没有诀窍与捷径:少点计较、多点关怀。

她爱她的母亲,对她的爱从始至终尤为真真切切。

5

后记

整部记录电影,除了是一个女人稀松的日常,更是看到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暂且抛开她的所有标签,就是一个普通女人对不健全的身体,与自卑的心理做抗争;对灵魂能产生共鸣情感的渴望;对自己热爱写诗带来价值意义的自信与笃定...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

在余秀华的诗爆红网络后,很多人曾担心她频繁的活动,会影响到诗歌的创作,她不可否认。

她曾表示自己不会被一些虚无给真正击中,在她的世界里,生活就是最本质的自己,而活动与参加节目却都在生活之外。

其实她心里异常清晰,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她是麦田里的稗子,而诗歌是孤独的求助者,所以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背叛和出轨。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繁华落幕的孤独

一个诗人,拥有极度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同样也意味着,内心的敏感与脆弱比常人放大数倍。

她在聚光下侃侃而谈,机智问答。而回归现实时,还是会不断窥视自己的伤痛。残疾对一个人的影响,创伤绝不仅是在身体,更多则是一辈子需要克服的种种心理问题。


余秀华:我希望写余秀华的诗,不是冠上脑瘫者和农民的标签

余秀华房间


所谓的出名,于她而言,比起半夜疼痛醒来,身边无人更荒凉。

热闹与繁华终会散去,孤独注定无解。就像她说过的:“我始终无法祛除人生的荒凉感,我设想过,如果真的有人陪伴,我还是不能,所以我看重这漂泊里一次次温暖的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