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在一起聊天,聽說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上了三年初中花了輔導費12萬你怎麼看?

沒落的姓氏


三年12萬,看你在一線還是三四線。一、二線城市的話,不多,三四線的話,可能會比較多。具體我的分析如下:

第一、因為一線城市算是教育高地,擁有三四線城市不可比擬的教育資源,各種的培訓機構,私立學校集中。大家都在學,你不學意味著被淘汰。這樣就增加了家長的焦慮,使得補課的情況越發激烈。

第二,一線城市人才集中,全國的精英都往這些城市擠,相應的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高,加上孩子本身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學習能力也會相對的強一些。如何能在這些精英之中脫穎而出,除了上好的學校、補習更多的學習內容外找不出第二條路。即使孩子的成績一般,考慮到中考淘汰率比較高,而且是實打實的淘汰,往往被淘汰意味著孩子以後的路將很窄,很容易就會進入社會的底層,由不得家長不在這上面投資。

第三,作為一線城市,本身的物價水平比較高,相應的人力資源成本,房屋租金成本等等的開銷也比較高,也側面推高了教育的費用。

綜上所述,一、二線城市的孩子初中三年十二萬並不算多。至於三四線城市,個人沒有調查,也就沒有發言權,但是個人感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大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增加,以後不止是一二線城市,三四線甚至偏遠城市也會有這樣的發展趨勢。畢竟十年二十年前,大家對教育的投資也並沒有現在那麼瘋狂,而且許多人也不會想到會這樣。

以筆者的經歷來說,我們上學的時候大家都沒有這種補課意識,所以教育的支出基本也就是學費和書本費,大家之間的競爭也完全是對於課本的吸收能力,以及個人的解題技巧,現在我們的孩子上學了,各種補習班,私立學校,牛娃,雞血家長紛紛湧現,這時候不去上個私立,不報點班感覺追不上別人,對不起孩子。自然就加大了這方面的支出。我家孩子算是節約的,四年(上海初中四年制,小學五年制)私立初中總計花銷不超過10萬,平均每年2萬多點,基本也就是私立學校的學雜費等等的開銷,沒有報課外。孩子也算是爭氣,學習自主性也還可以,沒讓我們去幫他報班,中考考的也還不錯。身邊的朋友基本四年初中下來,用在孩子學習上的開銷少的每年三、四萬,多的每年七、八萬。各種課外補習,一對一家教等等。當然也有不補課不上私立的,孩子要升高中就很困難了,上的公辦初中前10%可以進入高中(普高,非重點)。這就需要孩子很強的自理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了。在上海沒有投入基本就意味著你只能是那些分母。


花鳥魚蟲界逍遙子


題主說的情況確實是有的,以前兒子的一位初中同學,初中三年補習就超過了10萬。而且這個孩子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這樣補習,讓人感覺現在的課後輔導走向了畸形。既辛苦了家長,又辛苦了孩子。

過多的補習讓家長和孩子都很累

平均一年4萬的補習費,可以說把孩子的週末排的滿滿當當。孩子從週六早晨一直補到週日晚上,補到最後的狀態都是昏昏欲睡的。超負荷的補習,除了讓孩子感到體力上的疲勞和精神上的睏倦,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而家長也很忙,就像陀螺一樣,帶著孩子不停地奔波在各個輔導班。據說他們是聽說哪裡補得好,就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過去,週六在市裡,週日又可能跑到了縣城。有時都晚上九點了,大人和孩子還在回家的路上。

且不說花了這麼多錢需要家長付出多少辛苦的勞動,從小學到初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補習和奔波,讓孩子對輔導變得麻木,而家長卻在追求成績路上越走越遠。那個孩子最後中考勉強上了普高,我想等待她的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填鴨式”補習吧。



過多的課外輔導往往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聽課狀態

我調查過很多孩子,就是補習對他們的心理影響。如果這些孩子已經假期先修過,或者知道週末還會進行補習,心理上就不大重視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尤其是那些一對一輔導的孩子,習慣了老師跟著自己的思路和進度走,對於班級授課制感到非常彆扭和難以適應。

有時問孩子聽懂了沒有,那些參加課外輔導的孩子就不在乎地說:“沒聽懂也沒事兒,反正週末輔導班兒的老師還會講。”如果在課上都不認真聽,不求甚解,又徵求孩子在輔導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課外輔導應該有選擇性,還要掌握適度的原則

課外輔導僅僅是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幫助孩子進行查漏補缺。如果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單靠週末和假期幾節課的補習時間,根本不可能完全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所以不能讓孩子對課外輔導形成依賴,家長也不能對課外輔導過於盲信。

課外輔導要有所選擇,主要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中的薄弱環節,同時也要掌握適度的原則,給孩子留出消化吸收的時間。



我們經常說欲速則不達,其實課外輔導也是一樣。課外輔導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僅僅是幫助孩子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家長一定要正視它的作用,過度的補習讓自己和孩子變得非常疲憊,補習效果往往又不盡人意,難道我們還不應該反思嗎?


軒老師談教育


今天正好和一個家長聊到了這個問題,他的女兒今年參加中考,今年年初她把她女兒送到了校外的全託輔導機構,四個月的時間共花了五萬多塊錢,當時他也在考慮這五萬塊錢花的到底值不值,閨女還算爭氣,通過四個月的校外全託輔導,成績提升了100多分,考上了一個很不錯的高中。

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是值得投入的,哪怕是多花一些錢,只要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校上,付出再多也是欣慰的。

上面所說的這個姑娘也非常爭氣,對家長所付出的努力,也心懷感恩,升入高中以後,學習勁頭非常的足,也給他媽媽許過承諾,不希望媽媽再為他付出太多,高中三年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回報媽媽!



遇到這樣懂事的孩子還好,但是如果遇到一個不學習的孩子,那就是另一番景象。

我曾經帶過初三的全託班,就是初三學生全程在校外輔導機構上課,中考的時候回學校考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捨得付出,這一年的全託費用將近七萬多塊錢,希望能夠在校外輔導機構,讓孩子的成績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但是孩子在全託機構的表現並不讓人滿意,上課聽講不認真,對所學的內容不進行及時的複習,偶爾還會和其他同學產生點暴力事件,孩子的種種表現,我們都會和家長及時進行溝通,尤其是隨著中考的臨近,孩子的表現依然沒有進步,當時家長對孩子也是失望透頂,花了那麼多錢,孩子卻沒有心懷感恩之心,依然我行我素,最後中考成績出來以後,考得非常不理想,只能上一個職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但是,孩子到底能不能成龍成鳳很大一部分都取決於自己的努力程度,家長為孩子付出幾萬十幾萬的輔導費,如果孩子依然不爭氣,沒有感恩之心,那麼付出再多的錢也是打水漂,這時候家長就會出現這種心理,花錢圖一個心理安慰罷了,孩子沒有出息別怪父母當時沒有供你上學。


總之,不管家長付出幾萬十幾萬的輔導費為孩子提高成績,還是不讓孩子上輔導班,孩子到底有沒有成就絕大部分都取決於孩子自己。父母的投入老師的付出都屬於外部因素。作為父母只有真正的瞭解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夠懷有感恩之心,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付出,讓孩子感受到心靈的洗禮,這樣的話父母的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蕭輝田老師


為孩子初中三年支付輔導費高達12萬,我估計這孩子也幸福不到哪裡去。

打個比方,就像孩子吃飯長身體,學校裡的教育相當於正餐,輔導就相當於零食。這位家長就顛倒了主次,孩子可能會消化不良的,長出更多的脂肪,不僅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會讓結果事與願違,與自己想法背道而馳。

教育不是為佛像塑造金身,砸下重金就能誕下金童。像題主反映的問題,我也曾遇到過,我一同學,家中有廠,收入頗豐,富而思教,於是就託我給孩子請家教進行補習,文化的、藝術的,甚至是禮儀方面的常識都要請人教。

因為我一向比較反感家教,所以就拒絕了他,並且奉勸他不要這樣拔苗助長,違背教育規律,他不聽勸說,反而對我產生了誤會,又託別的同學繼續為他家孩子請家教。那位同學就幫他找了幾位,每月教育經費支出大約在1萬元,這樣三年算下來,遠遠不止12萬!

這位學生最終結果怎麼樣呢?中考時,他連統招生資格都沒有考到,又花了6萬,才勉強進入高中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讀到高二時就被迫退學了。

在教育方面,家長可以投入一定的金錢,幫助孩子培養特長,如果一味地比投入,一般家庭不僅無力負擔,而且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厭惡學習,反而不利於孩子發展。所以說,對於這樣投入12萬教育孩子行為,我們一笑而過,權作談資吧。


青衫李探花


大家都說不多,這個不多不是說覺得這兩錢不算事的不多,而是說這是這個階段很多學生的常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兒子今年才上小學,本來覺得到了義務教育階段不用交學費,比幼兒園要省錢,開完家長會是我太天真,餐費保險書報啥的已經小1000了,當然這個錢也是必須的,還有必讀書目,學習備品,校服啥的貌似還得1000塊,這都不算事,小學現在下午兩點多就放學了,學校常態晚託可以延長一小時,就是三點多,但是如果家長雙職工的話三點多哪裡下班了?送去私人的課後作業輔導班一個月又要 1000塊,我家孩子一個興趣班我都沒給報,隨便報個興趣班一個月起碼600-800,一般都是學兩到三樣的,這只是四五線城市的標準,所以基本小學階段一個孩子一個月3000左右都是節省的了,這也側面反映出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原因,養孩子成本太高!這只是經濟上的成本,還有精力上的呢?按孩子的時間節奏家長必須得有一個人全職帶娃才能算是可以完成老師的要求,另外一個人的月入不到一萬就支撐不起,兩個人上班從精力上就沒法那麼完善的照顧到孩子,所以,開放生育不是說你放開政策就行了,其他相應的都得調整,否則只是空談,誰難受誰心裡知道啊!


A楠A179714905


這個我是相信的。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花再多錢也都捨得。

但問題是,這錢花的值嗎?

我們這也有貴的離譜的輔導機構,高中孩子一對一輔導每小時500元,據說是北京的老師。我以為這樣的輔導是沒有家長掏錢的,其實不然,好多家長一次都是直接付一學期的錢。

這些輔導班之所以能夠存在,與我們的家長的選擇有著極大的關係。

第一:貴的一定好,大城市的一定好。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輔導班時,也是很盲目的,就認為貴的一定好,大城市的老師一定好。完全不考慮其他的因素。

第二:各種教育理念越新奇家長越歡迎。

我們這裡有個英語培訓,向家長承若,每天2個小時孩子訓練能記住300個單詞,還有個腦力開發課,承諾孩子通過訓練能過目不忘,能記住圓周率後幾百位數字。

就是這些稀奇古怪的教育方法,但卻吸引了大批學生,每個家長都夢想著通過培訓孩子一下就能為天才,但可能嗎?

越是這些新奇的培訓,培訓費都奇高,因為據說都是專業老師在授課,專家在指導。

第三:家長焦慮、攀比心理格外嚴重。

與其說是上輔導班花12萬,不如說是家長花12萬買個心安。

很多家長的心理就是隻要錢花出去,就不會白花,就算白花,也比不花強,至少不會後悔。

其他孩子都學了,我孩子也不能落後。不管孩子什麼材料,願不願意學,也得砸錢讓孩子學。

我們的各種培訓機構正是抓住了家長的這種心裡,所以才可以紅紅火火的生存下來。

實際孩子的學習和很多因素有關,但和上不上輔導班因素真不大。我教過的很多學霸,上各種補習班的真不多,我自己的小侄,從小到大沒上過任何輔導班,最後考上北大。身邊這樣的例子很多,學習主要靠孩子自己,只要孩子發自內心的想學習,只要孩子不算太笨,成績都不會太差。單純的奢望通過輔導班來提高成績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輔導如果真那麼神奇,一輔導孩子成績就上去,那還要學校做什麼?學校都取消算了?


人生如夢LLH


一個孩子初中三年輔導費花了12萬,平均一年4萬,這種情況如何看待呢?

首先說貴不貴

我認為真貴。一年4萬,如果家長要輕鬆拿出的話,這個錢應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下。也就是說家庭年收入起碼在20萬以上,基本要求夫妻兩人月入各超過萬元,才能比較輕鬆應對這項支出。與我國目前人均收入情況想比,有多少人能夠過線呢?

但是現在很多家庭都在支付這項費用,有的甚至比這還多。不是因為家庭收入高的不在乎這些錢,而是家長的期盼和焦慮讓家長咬緊牙關,即便再困難,也要拿出這筆錢進行所謂“教育投資”,不能讓孩子輸在起步線上。


再來說值不值

這就真不好說了。輔導效果與多個因素有關。孩子的潛質、學習態度和主動性、輔導機構的資質、輔導老師的能力、老師與孩子的契合度等等,都影響著最終的輔導效果。

以我身邊大量報輔導班的例子來看,有用的不少,沒有的更多。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報輔導班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問題:

1、輔導班的內容進度和難度與孩子學習程度和能力基本相當。

過於簡單或者難度過大的輔導對學生都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就對家長提出一個高要求,怎樣才是適合自己孩子的,大多數家長其實很難判斷。

2、輔導班宜精不宜多,留給孩子充分消化吸收的時間。

我周圍有的家長週末給孩子報五個輔導班,孩子還要完成課內作業,哪有時間複習與吸收,最終流於形式。


3、輔導班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不要盲目跟風。

別人思維拓展,我就要報數學興趣班。別人雅思,我就要報新概念。這種盲目跟風攀比,只會讓家長和孩子身心疲憊,勞民傷財,但收效甚微。

4、補課不是解決一切學習問題的靈丹妙藥,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堅持學習毅力才是最終王道。

學習這件事最終成為是學生內化的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學好。所以外部手段都是輔助,內因才是真正的原因和動力。當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不要就報班了之,而是真正與孩子進行思想溝通,激發內在需求,才是根本辦法。

初中三年12萬的輔導費花掉了,希望家長從這12萬的輔導費和三年的時間中,能夠總結一些教育的方法,在今後孩子求學過程中,確實能錢有所值,幫助孩子實習理想。


師者馥仁心


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上學就必然會涉及到輔導班這個問題,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說,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這種情況也存在。

但是,我相信肯定是少數,更多的時候肯定是別人家的孩子。對於我們孩子而言,很多時候,我們不敢不讓孩子上輔導班。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身邊的孩子都在進行這樣的學習,都在進行輔導班學習,都在進行培優促優,我們作為家長,一般情況下不會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相比,慢一步!

再加上,學校教育會存在一些小小的問題,導致我們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理想,甚至連最基本的家庭作業完成,都有一些難度,怎麼辦呢?

如果我們家長有這樣的專業性,有時間有精力可以來輔導孩子,那還好。


可是更多的時候,家長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辦法輔導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呢,在輔導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差錯,沒有辦法,只好去報輔導班,在這種情況下呢,也促使輔導班這樣的市場越來越大,更多的人湧入到了這裡。

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琳琅滿目的輔導班,各種飢餓營銷,會讓我們的家長進一步焦慮,焦慮以後呢,就會花更多的時間精力,最重要的是金錢來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輔導班。

作為一線老師的我,曾經做過調查,班裡面呢,將近95%左右的學生,都上輔導班。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時候,你也很沒有辦法,很無奈,因為你無法改變家長的觀念。

你能夠做的就是把自己所教學科的每一節課上好,把每一名學生,盡最大的努力教好,剩下的事情,有時候你沒有辦法改變,大的教育規則應試體制不發生改變,教育市場永遠是一塊非常非常大的蛋糕,而更多的家長呢,甚至非常樂意拿出自己年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這一點我們無可否認。


畢竟掙再多的錢,再成功,如果孩子教育這一塊失敗了,那麼直接所有的一切都相當於0,所以重視孩子的教育,這是我們中國人一個非常認可同意的觀點,於是呢,我們就會出現輔導班一年的培訓費,五六萬三年十幾萬的現象。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很常見,但是最後想說的是,給孩子補習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盲目,不要追風,不要和別人攀比,適合我們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說文寫作


我只能很傷感的說,中國有最可愛的家長。我應該向這位家長致敬。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很無奈,需要反思,很歉疚。

01,家長們最現實啦,他們只能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傾其所有,為孩子成才,榨乾自己。

作為孩子的親生父母,家長還能做什麼呢?開辦家長學校,這些都不是個根本解決家長心態的辦法。整頓校外輔導班,也不是能根本解決家長心態的辦法。只有改變成才的標準才是解決家長心態的根本辦法。

家長陪讀,為了讓孩子得到高分;家長不惜一切代價要買學區房就是為了上好學校,上好學校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高分。只有得到高分才能成為人才,人才就是必須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只有985,211才行。

看看更加緊張激烈的人才招聘市場吧。按說孩子大學畢業之後就應該自己能找到體面的工作,但是各大企業招收的條件是什麼呢?非985,211不要。我的天吶,全國有1000多萬考生,但是能上985,211的有多少呢?都是萬人之上呀,都是萬里挑一呀。



02,教育戰線上的老師們,應該向上邊反應,趕快改變衡量人才的標準。國家趕快在全國召集有志之士討論一下標準,聽證,研究,徵集民意,再討論。

現在成才的標準必須馬上改變,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多少家長因為輔導班的誘惑,投入高,但是收穫少。多少輔導班的心態就是獲得家長的金錢啊,他們一個個虎視眈眈,不擇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擦法律的邊球。

對這些輔導班應該統一管理,就像馬雲的天貓店,大家可以給他好評,差評,中評。並且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出現坑蒙拐騙的現象應該入刑。

對待為國家進行教育改革提出建議的輔導班的人員,應該大力表彰。甚至被聘請為當地省級或者市級或者縣級的教育顧問。對被採納正確意見的貢獻者要大力宣揚和表彰。這樣讓懂教育的人做教育顧問,就是用最經濟的辦法走上正確的軌道上來。



03,社會輔導班和民辦教育機構,應該在1到3年內,制定出自己的教育改革規劃,設想,建議。由國家資助的教育研究單位,事業單位應該在1-3年能做出一定的業績,不然的話應該換領導。

現在及以後的社會不能存在懶漢思想。不能存在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大力提倡一線老師向教育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創新,創意,並且如果被採納給以重獎。開通暢通民意的渠道,廣納民智,這樣教育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春天。



我是教育處處春,希望對您有用,也請您點贊,收藏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為教育建言獻策。


教育處處春


初中是義務教育,原則上學習本身的費用應該為零,但為什麼能花掉12萬元的輔導費呢?這到底是普遍現象,還是少數情況,更重要的是結果是什麼?

在家長拼命幫助孩子應試教育的今天,三年消費12萬元輔導費,我看並不稀奇,超過12萬元的也大有人在。

就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我有一個朋友孩子上初三,為了達到考取本地的省級示範高中的目標,和一個輔導機構簽訂了一對一協議,這個協議是包考取省示範高中的,從暑假開始一直到中考前,總共100節課,9.9萬元,如果不過退還50%費用。再加上初一和初二的輔導費,實際支出已經超過20萬元。

之所以出現這種天價輔導費,完全是因為家長的盲目需求所知,準確的說教病急亂投醫,就比如剛說的那個9.9萬元天價輔導費,考不上省示範高中就退款50%,我就在想著即便退了50%,那也是賺了啊,如果有100個學生簽約,其中有30%的成功率,那輔導機構就賺大發了。所以,這基本上是侮辱人智商的套路,但部分家長卻樂此不疲。

真正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我可以很武斷的說絕對不是補課得來的,可能有部分孩子成績好也會補課,但人家本身就是成績很好,補課只是父母不放心而已。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內容深度和廣大並不是太大,根本需要老師過多的輔導和講解,相反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花了天價輔導,完了回家之後書包都扔的找不到,繼續玩手機,看電視,無所事事,這樣的學習習慣就是花100萬也是於事無補。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看輔導花了多少錢,關鍵是要看孩子學習習慣的糾正,看輔導後的效果如何,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還不如消停消停,讓孩子玩個痛快再說。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