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又稱”老寒腿“,屬於血管外科範疇,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及人口的老齡化,被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例有逐年增多趨勢。中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患者,估計每年還會繼續增加約60萬人。

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什麼原因容易導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飲食結構不合理,吃太多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鹽分過多、缺乏運動、超重肥胖等都會誘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而糖尿病、吸菸、高血壓和高血脂是下肢動脈疾病的四大殺手。

除上述因素之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生也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寒冷、潮溼的環境容易發病,所以北方的發病率較高。天氣變冷,血管收縮,也會導致原有病變的加重。因此,下肢動脈硬化症患者經常在冬天出現症狀惡化。

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一經診斷,就要儘早開始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治療包括一般常規治療、藥物治療、腔內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血管外科醫師會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1.戒菸:戒菸可以明顯延緩病情的繼續加重;

2.合理安排膳食,低鹽、低糖、高纖維素飲食,如豆類、水果、蔬菜等。

3.適當運動:堅持每日散步60分鐘,可增加患肢側支循環的形成,改善缺血。對行走困難的患者介紹一種運動方法,可以採取下肢抬高、下垂等方式,足部旋轉、屈伸。注意足部護理,保暖,避免肢體受傷。

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誘發下肢動脈硬化的疾病。對於降脂治療而言,要首選他汀類藥物,如瑞舒伐他汀(瑞旨),能夠強效降脂,穩定斑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跛行症狀較重的患者,血管外科醫師還會給患者開一些擴張動脈的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的藥物,必要時開一些止痛藥。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在於控制疾病的繼續發展,改善肢體缺血,緩解疼痛和促使潰瘍癒合。

走不動不是“老了”,可能是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該怎麼治療?

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通過常規治療和藥物治療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有一部分重病患者,如嚴重跛行影響生活質量,出現”靜息痛”,甚至肢體潰瘍壞疽的患者需要採取腔內治療和手術治療。

無論是腔內治療還是開刀手術,手術後,依然需要藥物治療,藥物起到鞏固術後療效、延緩疾病復發的作用。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可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是@周圍血管專家劉繼前,我會做出解答。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加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