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即使不追星,只要关注资讯,每天就能吃到很多瓜。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这不,点进微博热搜,又学到一个新词,来自饭圈,“代拍”。

说是代替粉丝去拍摄偶像。

比“虹桥一姐”那种粉丝蹲点与明星合影更激进也更商业些。

这次是代拍者闯登机口、大闹廊桥导致航班延误,被拍的当红流量小生肖战在微博道歉。

饭圈盛产新词,饭圈文化俨然已成亚文化,说不定年底盘点网络热词,饭圈用语也能杀出存在感了。

另外,“人设”这个词也是愈来愈流行。衍生的自然就有“人设翻车”。

这两天就有两个女明星引发大规模翻车热议。

一个是江一燕(光看脸,我一直都分不清她和万茜),继在慈善界、文学界、摄影界刷了一把存在感之后,又跨界拿个了建筑设计的大奖,引发了一波如同翟天临惹怒硕博秃头党打假的群情激情。

说起来,相较网络喷子乱敲键盘,专业人士的吐槽才是见血封喉,有理有据有杀伤力。

一个是Angelababy,作为第二季《奇遇人生》的开篇嘉宾,凭一己之力把这个高分清流综艺拉下神坛。

和一个七旬老人的骑行之旅,baby表现出来的只会讲漂亮话、但能力和诚意严重跟不上的反差,让她想打造独立女性人设的努力显得非常浅薄和好笑——倒是隐隐应证了她和明教主的童话婚姻或许真是GG了。

今早几家媒体齐齐推送当当网俞渝李国庆夫妇互撕,真是撕破脸的撕啊,内容极其劲爆,比起什么同性恋、梅毒、陪睡保姆、武则天,我倒是更留意到,家里现金一亿三。

毛爷爷百元钞得堆成山啊,啧啧。

夫妻携手创业传奇变成了污名风暴。

但我今天要说的不是他们,是华人导演头把交椅李安及其新片《双子杀手》。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李安当然没有主动给自己立过人设,但挡不住媒体和营销号给大众晕染李安的电影梦。

把华语电影带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威尼斯金狮奖、柏林金熊奖、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全都拿过,李安成功闯荡好莱坞,被誉为华人之光,虽然最近作品都是英语片,但中国人自然还是视李安为自己人的。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双子杀手》据说制作成本约1.4亿美元,男主是巨星威尔史密斯,妥妥的大片规格。在中国大陆上映一周票房不到2亿人民币,低于同天上映的《沉睡魔咒2》。在单日票房榜上甚至落后已经上映了25天的《我和我的祖国》。

北美早上映一周,《双子杀手》的海外口碑扑街,烂番茄网站只给了25%的新鲜度,在IMDb只有5.7分,在Metacritic更是低至38分。

在中国,因为是李安,豆瓣评分还是过了7分,目前7.1分——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有争议,中国大陆票房也只1.65亿人民币,但豆瓣有8.4分。

李安早年作品都是讲故事功力见长,“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提名过金马奖的最佳原著剧本奖(《喜宴》还获奖了),李安都是编剧之一。1995年张艾嘉的《少女小渔》李安也是编剧之一。可见李安对电影的故事性是挺看重的,也是擅长的。

但后来的作品他就只专注于导了,从2012年用3D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李安在电影技术上的探索成为话题。到了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甚至“3D、4K、120帧”盖过故事,成为关注重点。而今年的《双子杀手》再次祭出120帧/4K/3D的“顶配版”,从票房看继《比利林恩》之后再度亏损几成定局。

就我个人观感而言(必须得说,我看的不是顶配版),《双子杀手》的故事太cliche了,形式大于内容。特工啊、克隆啊,都是好莱坞玩剩下的,这种动作片本身是个已成俗套的电影类型,用了高帧率进行制作也还是爆米花电影。

上映之前最大的噱头是中年史密斯对决青年史密斯,而且不是换头减龄,是本尊再造。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但看完成片后,噱头是真噱头,不过对普通观众来说,噱头是前菜,不是主菜啊。

那段大小史皇的摩托车追逐戏确实很赞,很有临场感,单独拎出来做个小视频,或者做个CF广告都是一百分,但放在一部近两小时的电影里,只是浪花一朵。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李安在拍摄技术上充满超前想象力,从“数码造虎”演进到“数码造人”,但《双子杀手》剧本太滞后太缺乏想象力了,蓝本是上世纪90年代的,李安忙着搞技术,或许无暇或者无力再打磨剧情和台词了。

当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之所以开创电影3D时代,是因为首创带来了新鲜感和强大冲击力,而且卡梅隆是自己编剧,虽说故事也不突出(奥斯卡9项提名中没有剧本奖),但形式足够登峰造极,能掩盖内容水平。

65岁的李安为了《双子杀手》在中国的票房可以说相当拼了,有媒体披露这次李安一周内奔忙于国内不同城市之间,从早到晚一口气要做二十多家采访。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在这波密集宣传中,从媒体传播出来的李安感想、李安金句很多,我最喜欢这个:

多赚一点、少赚一点好像没有什么差别,我觉得人要活出一个滋味,学习也要有滋味,你没有兴趣的东西在那边弄弄弄也没有人生目的。

从当初在美国不得志蛰伏6年靠老婆赚钱养家度日,到《十年一觉电影梦》里口述的追梦历程,到后来奥斯卡获奖之夜被拍到在路边吃汉堡,再到如今啃别人二十多年来不敢啃的电影项目,李安的人设逐渐成了电影苦行僧,现在更是成了技术先锋,还有人还把李安推上了“21世纪的格里菲斯”这样的定位。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功成名就之后还有探索精神当然很动人,但技术凌驾于内容之上真是必然的突破口吗?李安真要成了技术的殉道者会是电影之福吗?

电影的未来会是朝高帧率狂奔吗?谁也无法现在就作出论断(美国至今连一块能放4K、120帧/秒的银幕都没有),但我觉得,超级流畅的高帧率应用在可以在电视上打的电子游戏或许更好。

电影嘛,要营造观影沉浸感,我觉得首要的还是故事和角色行为。以前胶片电影的颗粒感,现在就很让人怀念嘛,现在大都数码拍片,清晰度是上去了,但有的院线电影看着也像电视电影,反而少了大银幕该特有的艺术感。

为何《双子杀手》扑街了,李安的人设依然不倒?

就像大多数悲剧影片结尾要留一点点光明的尾巴一样,本文最后要以一个好消息结束——

李安透露,他正在写一个中国新片剧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