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掙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腦癱治癒神話 拿孩子當試驗品?1023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讀懂了康復前街,就讀懂了鄭州的「人間世」。位於鄭州市二七區的康復前街,是當地最擁堵的老街之一,盤踞著 3 家醫院和若干大大小小的兒童康復訓練機構。

在這條街上,有許多患兒的故事,最常被提及的兩個字是「封針」。

封針,全稱為「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及廣東佛山等地。

這種在網絡上被打上「殘忍」標籤的療法,成為走過康復前街的患兒、尤其是腦癱或是疑似腦癱的患兒們求醫經歷中繞不開的高牆。

近日,有知名醫療行業自媒體發文質疑河南地區針對腦癱兒童的封針療法,引發輿論關注。

該文章認為,這一被醫院官網號稱為“神術”的封針療法,不僅給兒童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且療效存疑,診斷混亂,注射的藥物存有安全隱患,至今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針對這一質疑,河南衛健委回應說,“封針療法”在當地早已存在,已要求涉事醫院開展調查。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絕望的家長與掙扎的孩子

“9 月,在兒童康復科病房見到艾雲的時候,她正抱著剛滿一週歲的兒子天天站在病房走廊裡。

這是天天的第三個封針療程,天天的入院原因是肌張力高。

肌張力指的是「肌肉的張力」,過高或高低都不好,孩子肌張力高會感覺繃著,低了又感覺很無力。

大多數腦癱兒的肌力是降低的,痙攣型腦癱肌張力增高、不隨意運動型腦癱肌張力變化。因此,肌張力高被認為是腦癱的一種表徵。

孩子診出肌張力高,艾雲同丈夫連忙辭去了工作,經老鄉介紹,來到了省城住下,開始了漫長的封針之路。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偶爾治癒」以患者家屬的身份,在艾雲的幫助下,親眼目睹了一次封針的場景。此前,從未有過封針的片段被流出。

多名家屬提及,封針是不允許拍照錄像的,至於為什麼,醫生沒解釋過。

那個場面,如果被拍下來播出去,肯定就炸了。

也就是小孩疼痛不敏感時才能這麼扎,這要是大人,扎兩下肯定就受不了了。

家長們這麼認為。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約10分鐘注射針頭扎入幾十上百次,

早上 10 點不到,穿著拖鞋的女人們陸續抱著孩子來到治療室門口等候,此起彼伏的哭聲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治療室的小床上,清一色被剃光了頭髮的患兒被一名醫生和四五名家屬團團圍住,幾乎不留縫隙。

家屬負責控制患兒,醫生則拿著裝滿藥水的注射器穿過大人手的縫隙,在掙扎的嬰兒身上的特定部位扎入拔出,扎入拔出。平均 3~5 秒扎一次,每扎四五針換一支注射器。

從頭部開始,然後是後頸、四肢、腰部,一次封針患者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持續時間 10 分鐘左右。

封針過程中,除了控制和安撫嬰兒,家屬還需手裡拿著棉花球,隨著醫生針頭的移動,迅速黏在孩子被扎針的部位。

因此,結束後被抱出治療室的嬰兒大多頂著一腦袋的棉花球,血斑隱隱約約,臉上掛著淚,有些已經哭得沒了聲。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正在封針,家長們負責控制住掙扎的孩子

以及用棉花球止血。

那天上午,艾雲的丈夫幾乎就沒有出過封針室,幫助著各個病友家庭。

在病房裡充斥著一種感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但卻不得不這麼做。

艾雲和其他家屬間流傳著一個故事:曾有一個會說話的患兒,用稚嫩的聲音對醫生說:

「叔叔,我求求你了,求求你,不要用針扎我」。醫生不忍心,最後讓家長出院了。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封針結束後的孩子被抱回病房,

腦袋上頂著止血的棉花球。

治療室門口等待中的一個稍大的孩子也在做無力的抗爭。

引起大人們注意是因為這個孩子關閉了媽媽點亮的手機屏幕,媽媽再打開他又關閉……只是一個勁兒的扯著媽媽的衣服然後搖頭,嘴裡含糊著「不要不要」,那神情幾乎就要哭出來了。

「他怎麼手機都不要了?是因為要封針嗎?」有人問。

「嗯,一到門口就要走,知道是來封針的,不肯封針。」媽媽無奈地說。

再絕望的哭聲,再心痛的父母,都沒能阻止封針的進行,因為到這裡來的人們相信:忍一時之痛,孩子病能好總是值得的。

以上是自媒體的報道。自媒體的質疑是否屬實,有待官方進一步確認。所謂“封針療法”,其實就是在孩子的頭、脖頸、腰部等的穴位裡打藥水,以“平均 3-5 秒扎一次,每扎4、5 針換一支注射器”的速度,頻繁地扎入拔出,“一次封針患者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持續時間 10 分鐘左右”。

整個過程,孩子痛苦掙扎,哭得聲嘶力竭,被扎的部位血跡斑斑,家長們一邊用棉花球為孩子止血,一邊心痛流淚。“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但卻不得不這麼做”。

之所以忍心讓孩子吃苦受罪,是家長們真心地相信,“忍一時之痛”可以換取孩子徹底的康復。他們對“封針療法”理論深信不疑,認為通過針灸刺激腦癱的大腦,就能激活“睡眠”或受損的“腦部細胞”,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正常。

這一理論假設是否成立,是否經過了嚴格的實驗程序和醫學論證,是否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教授和她的同事們對此諱莫如深,但這並不妨礙其譜寫“腦癱治癒的神話”:他們的努力挽救了數以萬計的患兒,甚至還有因重症腦炎造成的幾十個植物人,也被“封針”成功喚醒,重獲新生。

這一言之鑿鑿、鼓舞人心的宣傳,卻在醫療界專業人士那被狠狠地打臉。醫學專家普遍認為,腦癱是無法治癒的。患者通過治療後可以接近常人,但絕對不可能說正常。

既然“腦癱無法治癒”是醫療界的共識,那某教授及其團隊宣揚其醫學奇蹟的底氣來源於哪?為什麼又會有那麼多家長前仆後繼、死心塌地地將孩子送到封針現場?

兒童腦癱治療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功能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孫成彥教授的言論一針見血:“要麼就不是腦癱,要麼是評價標準不夠嚴格”。也就是說,那些聲稱被治癒的兒童,可能根本不是腦癱兒,他們可能一開始就被誤診了。

自媒體文章指出,在封閉針治療的兒童病房裡,很多是“肌張力增高”的嬰兒。據多位權威兒科醫生表示,嬰兒“肌張力高”是一種正常現象,一段時間後會恢復正常。但有些愛兒心切的家長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涉及孩子的大腦,擔心一味的等待會錯過最佳的診斷時間,造成終生遺憾。

加上在河南當地某某醫院兒童康復科的名聲響噹噹,很多本地家長慕名前來。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那一幕:很多孩子在這裡被診斷為“腦癱”或“腦損傷綜徵”,開始了讓他們痛不欲生的封針治療。一個療程下來,往往花費數萬不等,一些家長不忍孩子繼續受苦,轉而到北京求醫。直到北京的醫生告知,孩子的各項指標正常,不需要康復治療,這一痛苦之旅才宣告結束。

這些孩子到底是因為原本正常而接受了過度治療,還是因為封針確有神效,成為了一個難以辨別的問題。這也很難不讓人懷疑,那些後來恢復正常的孩子,成為了“腦癱治癒神話”的有力組成部分。其他沒有被治癒的孩子,有的因為被誤診為“腦癱”,挨痛受苦不說,還耽誤了正確的治療。這些案例,在院方那裡,被形容為“偶然事件”。而一些真正的腦癱患兒家庭,將這視為最後一根稻草,最後治療失敗時,則被無奈地告知“孩子病情太重了”。

這樣一來,“封針療法”的效果到底如何,沒人說得清。

審核:英姿

終審:凱淇

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痛苦挣扎,撕心裂肺:河南的脑瘫治愈神话 拿孩子当试验品?1023

關注母嬰

關愛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