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教育,最不可替代的是什麼?

是人。

2017年,BBC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個職業在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被淘汰概率”。教師被“被淘汰”的可能性僅為0.4%,成為未來最不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之一。

從一個人上學開始,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乃至成人教育,可以說,人生的無數個重要階段都與“教師”緊緊相連。而培養教師的師範教育,則被稱為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

時至今日,師範教育,逐漸顯現出了兩種趨勢:傳統的高水平重點師範大學綜合化發展成為常態,“師範教育”呈現弱化傾向;而現有綜合性大學開辦“教師教育”的時代或將開始。

未來,傳統師範院校又將走向哪裡?他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師範生:“好”學校有點少

觀察我國目前的教師教育體系,培養優質師範生的高水平師範大學真的不多

在全國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師範大學僅有2所: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而在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師範大學也僅有8所:首都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而成)。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若再以我國各級教育的在校生為參考,會發現,中小學教育體系中高學歷的教師佔比很小。

“2018年,我國中小學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比例僅為3.10%,普通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僅為9.82%,與經合組織(OECD)國家初中教師中碩士研究生平均比例為45.5%相比,明顯偏低。”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曾公開表示。

而在高學歷、優質師資佔比低的情況下,傳統的高水平師範大學又在如何發展呢?

師範高校:我有一個“夢想”

近些年,我國師範院校紛紛“轉型”,向著綜合性大學的方向發展

以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為例,這些“實力派”師範高校,在發展目標與定位上無一不凸顯著“綜合性”。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其中,西南師範大學,在2005年便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早已脫掉了“師範”的帽子,邁入綜合性大學之列。

今天,西南大學“到2020年實現向研究型大學轉變,基本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的發展定位也異常鮮明。

部分地方師範院校,也追尋著綜合性大學的發展之路。

早在2006年,煙臺師範學院就更名為魯東大學,開啟了成為綜合性大學的“夢想”之路。8年之後,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成立。此時,這個曾經的“煙臺師範學院”已成為設有22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了。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魯東大學官網

在地方師範院校摘掉“師範”帽子上,魯大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

2017年,教育部便明確,“十三五”期間,我國181所師範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脫帽,聚焦教師培養主業,改進教師培養機制、模式和課程,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此後,師範院校更名之風才有所減。

而在實現“綜合性大學”夢想的路上,師範院校中師範生的佔比,近年來一直走低。

2016至2018年,除東北師範大學外,陝西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多所師範高校,每年本科畢業總人數中,師範畢業生的佔比都在50%以下;部分佔比僅有30%左右,甚至更低。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一些師範院校師範類專業設置也佔比不多,部分院校不足三成。

江西省部共建高校——江西師範大學2015年有本科專業79個,其中師範類專業21個,佔比26.58%;2016年本科專業增至95個,其中師範類專業22個,佔比23.16%。

杭州師範大學的師範類專業佔開設專業總數的32%;鹽城師範學院有70個本科專業,其中師範類15個,佔比21%。

總之,顯而易見是,傳統的師範大學,無論是地方還是教育部直屬,綜合化發展已成常態。

而另一種新的趨勢,也在逐漸顯現!

教師教育新時代,“他們”來了!

未來,或將有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開啟教師教育

2019年,僅江蘇省就有三所“雙一流”高校相繼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或師範學院。

3月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並於今年秋季開始,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5個專業招收本科生;9月,蘇州大學師範學院揭牌;

最近的10月20日,南京大學也宣佈成立——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學院首批全日制學科教學現設英語、物理兩個專業,招生層次更高,為碩士研究生,首批學生也將在2020年秋季正式入學。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作為教師教育“先行者”的江蘇省今年動作不小,而其他各省市也沒有“落後”。

截止目前,北京市、黑龍江省、山西省、江西省、福建省等都公開表示“鼓勵支持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

其中黑龍江、山西兩省目標尤為明確。黑龍江省將重點支持2-3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支持;山西省將支持1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依託學科優勢,成立教師教育學院。

綜合性大學開辦教師教育,不僅是高校、省市的鼓勵,更是國家政策的導向。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創造條件,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

而今,綜合性大學開辦教師教育的新徵程已然啟動,不少人都想問一個問題:綜合性大學開辦教師教育會對傳統師範院校產生影響嗎?

影響恐怕是必然的。有人說會產生衝擊,當綜合性院校開辦教師教育,可能一些原來準備報考其他師範性院校的學生就會選擇到綜合性院校去讀書。

而也有人認為,這並非一個衝擊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競爭的問題,是促進差異化辦學的問題。

搞教師教育,傳統師範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如何走出各自的辦學特色,或是未來二者都要著重探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