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小"糧票 "大"變化

馬兆洲 朱 峰


糧票、布票、棉花票......這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已經相當陌生的老物件,在收藏愛好者黃玉海的眼裡卻都是他珍愛的寶貝。今天我們一起來通過黃玉海所收藏的票證,共同感受新中國70年來發生的鉅變。

新鄉故事:

作為一名收藏愛好者,黃玉海每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翻閱他的藏品。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這是1955年開始,一直到1993年計劃經濟結束,發行的糧票、布票、棉花票、僑匯券等計劃經濟時期供應票證。

新鄉故事:

買糧食、棉布還用票?這些對於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來說,可能不是太明白,但對於今年49歲、經歷過計劃經濟時期的黃玉海來說,這些票證不僅是一件件藏品,更是曾經生活的真實寫照。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坐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個月的定量標準31斤;煤礦工人,重體力勞動者,他一個月定量能達到60多斤。

所有物品按“票”供應,是那個物資匱乏時期的基本分配方式。“票”既是標準,更是唯一。那時候最大的倒黴事不是錢沒了,而是“票丟了”,因為這意味著這個月沒有什麼吃了。

新鄉故事:

黃玉海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商品種類也在不斷豐富,供應票也在發生著變化:例如最初1955年的糧票,只發行了三張,可以購買類別只有三種;1971年發行了四張,類別增加到了四種,1980年又添了兩張,類別增加到了六種。不只是可選範圍大了,糧票本身材質也有了變化。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1958年的紙張脆,非常容易折爛;1980年的和人民幣紙張差不多,一個帶防偽,一個是紙張的韌性非常好。

新鄉故事:

黃玉海說,1993年是他最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新鄉正式取消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各種票證,憑“票”購物的歷史,終於一去不復返。而這一年,對於黃玉海來說,也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他不僅有了自己第一份工作,還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件——摩托車。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我1993年買了第一輛摩托車,如果用票的話,我估計很難辦到,一輛自行車大概需要15個工業分,15個工業分是什麼概念,一個人一個月大概是0.2個工業分,一年2.4,基本上需要六七年時間,才能買上一輛自行車。1993年我22歲,剛上班,買摩托車幾乎是夢。

新鄉故事:

現如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發展更是一年一個新臺階,不僅是摩托車,連汽車這種當年看起來的“奢侈品”,也成了街上常見的代步工具。而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政策的號召下,黃玉海離開了原先的單位,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票證收集上。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老百姓從生活到業餘文化,都有很大的提高。上世紀90年代初期,新鄉市的古玩市場就是飲馬口,有個幾家擺地攤的;發展到現在,新鄉市有三個古玩市場。

新鄉故事:

如今,一次又一次翻開這些“故紙堆”,黃玉海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件件古物,更是時代變遷的見證:它見證了我們國家從貧窮落後到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它也見證了新鄉躍居豫北重鎮,傲立中原城市群。黃玉海告訴記者,他相信,無論是國家還是新鄉,未來一定都會更好。

票證收藏愛好者 黃玉海:我們搞收藏,條件是越來越好,把新鄉市的文化事業得到更好傳承,希望國家日益昌盛。對我個人來說,就是做好這個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