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刻板的眼光審視女性的衣著與形象,直到有人站出來,穿上曾屬於男性的衣服,說出“為什麼不可以?” 從tomboy到garconne,時代劃下一系列形容詞試圖定義這群人,而女性的穿著卻無需框架去定義。穿在女人身上的,不就是女裝嗎?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Cara演繹的Armani Exchange 2017秋冬系列廣告大片

打破性別,時裝進化

男性化的女性形象配合同等的舉止與姿態迴歸時尚舞臺,褲腳替代裙襬,硬朗成為這一季最主流的腔調。tomboy指的就是這些無視女裝穿著的墨守成規,腳蹬褲裝、像男孩一樣瀟灑隨性的女性。她們將頭髮刻意剪短,身著幹練的男裝款服飾,抑或在思維上融合了兩種性別的反差,顯得灑脫而自由。

與同樣兼具中性感的grunge著裝風格不同的是,前者在中性風格的基礎上會選擇更具撕裂感的單品,層疊穿著混搭,展現一種看似“無所謂”的冷漠態度;而tomboy女性會穿著以正裝為主的平整套裝,襯衫,精緻且具有腔調,與舊時男權社會的精英群體類似。tomboy style就是要演繹內心中另一個有力量的,毫不柔弱的自己;它更是一種自我宣洩的方式,讓現實的各種壓力可以通過一個男性形象下的自我得到釋放,表達出一種無所畏懼的態度。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Freja Beha erichsen登上

Vera Wang 2018春夏系列廣告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Kristen Stewart 登上 Chanel Gabrielle 手袋廣告

這類男性化的著裝情節一直擁有眾多擁戴者,從Marlene Dietrich到Ruby Rose,都因其中性的形象氣質都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其中也不乏Winona Ryder、Charlotte Rampling和Tilda Swinton這樣的現象級女演員,也有近期當紅的影星Kristen Stewart 、Emma Watson,超模Freja Beha Erichsen、Lauren Hutton和Cara Delevingne也是tomboy風格街拍照的輸出者。畫家Georgia O'Keeffe也是這一風格最廣為人知的擁護者,出現在公眾前的她永遠帶著高高的禮帽,全身著黑色的燕尾服,堅定而強大的態度以及硬派的著裝風格曾經令她斬獲了一眾藝術圈之外的簇擁。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YvesSaintLaurentcouture 70年代廣告

大概每個女生,都用過用硬氣的外表包裹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獨立、強大;而這些強調瀟灑的女性時裝形象,對於許多人而言,都能構成一次啟迪,讓她們看到一個更加剛強的,不再軟弱的另一個自己。

早先Ralph Lauren為電影《Annie Hall》所設計的服裝造型,就已讓中性裝束的想法埋入觀眾的心中,劇中女演員Diane Keaton,穿著襯衫打領帶,加上西服馬甲與闊腿褲,更具中性魅力。2011年的大熱電影《Tomboy》也讓人印象頗深,主角是位穿著打扮像男孩一樣的少女,短髮素面,在嘴角刻意貼上假鬍鬚,以及和另一位少女兩小無猜的情感,令人動容。大概每個女生,都用過用硬氣的外表包裹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獨立、強大;而這些強調瀟灑的女性時裝形象,對於許多人而言,都能構成一次啟迪,讓她們看到一個更加剛強的,不再軟弱的另一個自己。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以男裝和女裝這兩個大類別來區分不同性別人群的穿著;有一種說法,在Coco Chanel之前沒有穿著褲裝的女士,而在Yevs Saint Laurent推出Le Smoking吸菸裝以前,當時的女性更是與充滿力度的紳士風格絕緣。即便是進入千禧年後,很多女性在穿衣的潛意識裡也會趨近時代為其定義的角色,鮮少打破女性固有的穿著路數;男裝麗人的形象一直以來僅是少部分女性間的淺嘗輒止。實際上,很多人習慣性將早已蔚然成風的tomboy加之取向上的刻板印象,早期的電影,更是故意曲解tomboy形象,引起了諸多非議 (最初的tomboy一詞也是用來嘲諷行為舉止粗魯,裝著風格男性化的女士)。

即便如此,亦男亦女的潮流早已行之有年,不過不同人的認知中對於這種要多一個Y少一個X的風格演繹,多少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即便tomboy的盛行是建立在鍥而不捨的風格曝光上的,即便不斷地被誤解非議也是其不斷壯大且散發魅力的原因之一。只是對於多數女性而言,這類假小子裝扮僅僅是停留在豆蔻年華的淺嘗輒止。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會被性別角色化並且承繼符合性別定位的期望,逐漸變成大眾印象中女性的穿著打扮。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Phoebe Philo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Maria Grazia Chiuri

“她們的造型不是男性化的,但帶有男孩子的帥氣。真正的 Garconne,她們戲謔、反叛,但並不激進,因為她們的女性氣質也很明顯。”時裝博主Navaz Batliwalla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Ines de la Fressange

不可否認的是,現代女性已經在男女裝的刻板印象中得到解放;今時今日,新潮的時尚媒體發掘了這樣一個名詞“garconne”,它是法語單詞garçon的女性化改寫,不同於用來形容男性的ladyboy,這個詞專門用在女性身上,意思是不受任何管束的姑娘、像小夥子一樣的女孩子。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帥氣瀟灑的女性。不過和看起來更陽剛的的 tomboy 風格不同的是,garconne一詞更趨向於現代化的淑女,這些同樣帥氣女性不一定是超短髮和皮夾克打扮,她們可以穿著短裙,登上高跟鞋,卻依舊帥氣得發自內心。

不同於彼時對男性穿著模仿的刻意強調,純中性的tomboy時裝概念真正是時下的流行話題。千禧年間開始走紅的超模Agyness Deyn是這類“第三性”著裝風格回潮的推崇始臣。來自法國的女性游泳運動員Casey Legler 也毫不意外地因自身模糊性別的帥氣外表,作為模特登上了Michael Bastian男裝系列的T臺。這類模糊性別化的穿著概念,因為2016年David Bowie的逝世而再度到達風口浪尖,各式誇張的中性設計層出不窮的同時,在形象上也越發誇張,諸如Gucci和Dsquared2這樣的品牌乾脆將男裝系列與女裝系列合併在同一場秀中,並在模特的選擇上模糊化性別特徵,力圖創造一個“不論男女都可以”的時裝路數。

一般程度上,模糊男女裝穿著界限的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她們在思想上都更加獨立,自信,且更加篤信自己的能力,散發著與眾不同的魅力。這些女性是男性魅力和女性魅力的混合物,在時裝上崇尚男性風尚時同時帶有女性氣質,將帶有不同性別特徵的魅力都發揮到極致,絕不會顧此失彼。時裝設計師 Phoebe Philo,Ines de la Fressange,和Dior的創意總監 Maria Grazia Chiuri都是這一類女性的代表。

這種現代建制的tomboy形象,除了時裝上的風格帥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充滿力量感的精神姿態。她們既可以是領導者,又能隨時保持行動力。雖然男性化穿著的女性不免與女權色彩掛鉤,但比起從傳統性別角色觀念中解放女性, garconne旨意講求女性對於權力平等的渴望,是一種鞏固未來的裝置。女權運動和女性時尚本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時裝為導向的衣著平權運動,以自己的行動,帶領著風格前進。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但比起從傳統性別角色觀念中解放女性,Garconne 旨意講求女性對於權力平等的渴望,是一種鞏固未來的裝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Modern Gentlewoman時裝的第三種性別

瀟灑,不只是形容男性的。模糊性別界限的時裝風格,帶來了女性對於“強大”的偽裝,還是對力量的嚮往?或許都不是,只是她們,天生如此。此時,如果我們所追求的是一個沒有衣著性別定型的世界,我們應該希望tomboy一詞逐漸變得毫無意義;人們不再將行為舉止、衣著裝扮劃分成“女性化”或“男性化”,給予每個人最大程度上的,風格選擇權。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探索女裝的下一種可能性;在風格上,他們選擇在裙襬的柔美與西服套裝的硬朗間來回切換,在形象上,他們開始探索夾在刻板的男裝與女裝形象間的第三種時裝性別。

這一季,時裝氣質上原本就偏向硬朗的Céline更是以穿著柔美化男裝版型風衣的“小子頭”時裝造型作為開場,即便貫徹了其一直以來簡約利落的風格出發點,刻意減輕了突出女性線條的單品成分,改以瀟灑強勢作為時裝系列的主旋律。這種凜然的中性氣質不僅唐突戲謔而且也更加迷人。Loewe2019春夏系列所打造的女性形象則有著鄉村男童般的質樸與純真,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將其一貫的女裝男穿化套路反向思考,創造瞭如同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般悠閒自得的男裝女穿步調,簡約的搭配以及適當的肌膚露出使得硬朗的著裝多出幾分嬌羞,而清新樸素的顏色,以及帆布,麻布等原始天然的材質運用則源自其一直以來對英倫青年文化的情有獨鍾。

無獨有偶,在Joseph 2019春夏系列的秀場上,極簡的中性風、純淨的顏色與剪裁,獨行其道;經過將這些模糊性別的時裝特質與不同行業的制服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樣式,展現偏向男性化的強勢冷靜與兼具柔美成分中性魅力。同樣的路數還存在於潮流品牌Arje與6397的2018春夏時裝型錄裡,前者充斥規整的條紋正裝,卻在造型上充滿隨性;後者則大面積運用大廓形與丹寧元素,搭配存在於每一套look的板鞋,描繪出一類受下城區“假小子”風格影響的女流。

同樣是選擇不去過度追求男子力,本季的Chloé所展現的正是這樣一類在tomboy輪廓中兼具優雅及俏皮的青年女子形象。新任創意總監Natacha Ramsay-Levi在服裝細節上融合男裝元素及運動風格的同時,通過與藝術家Sofia Mattioli一同創造的充滿母性色彩的印花以及女人味十足的手袋鞋履在T臺上的層疊而出,在兼具中性氣質的同事去展現女性獨有的優雅姿態與生活態度。Calvin Klein 選擇在時裝輪廓上以男性強健的肢體語言賦予女性的柔美,其中開場的男模和女模穿著款式大抵相同的全套單品,以直白的表達完美闡釋了模糊性別界限的時裝概念,令人叫絕。整個系列色彩衝擊非常強烈,即便充斥著大量生活中不論男女都鮮少嘗試的配色,卻以高飽和色調帶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

不論是在硬朗的輪廓中灌注柔美的細節,還是大面積選用忽略性別元素的單品,當代的設計師們無疑為女裝設計出這樣的藍圖——讓女性能夠忽略自己的性別,隨心所欲穿衣的同時,在極陽剛與極陰柔之間,加入更多的細分風格,意圖讓更多的人找到最契合自己的那一個;這些可以作為風格選擇權再度迴歸大眾而非社會導向的一個標誌,而想要人們真正去開始選擇,時尚圈還需要一場關於社會意識形態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