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被感知。
——貝克萊
一個人存在,一個物體存在,由人和物構成的事情存在,如果這些不被感知,是不是就是不存在了呢?針對這個問題,咱們來探討下。
此處的問題是,如果一個石頭不被感知,那它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唯心主義認為它不存在,而唯物主義認為它存在。
唯心主義會說,這個石頭是不存在的,因為它沒有在我們的意識中,沒被意識到的,沒有認識到的,都是不存在的。
而唯物主義認為,這個石頭存在,不管我們意識到還是沒意識到,它都存在,都會一直在那。
哲學詩畫認為,無論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即所謂的意識或認識,以及存在本身,都要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體,也就是人這個認知體生命體出發。一旦離開了人,離開了認識主體,那外界的一切即便存在,也都是毫無意義的,是僵死的物質。因為這些事物如果不被人所認識,那石頭僅僅是石頭,一塊僵死之物而已。時間過去億萬年,它還是那塊石頭,但如果被人所認識或感知到,那這塊石頭就有了意義,有了意識的疊加,有了物質和精神的融合。
因此我們又回到了問題的原點,回到了認識的最初,回到了笛卡爾的那句“我思故我在”。
可以基本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假如人化為了植物、水滴、石頭,抑或其他低等的動物、生物,那是否還會有以上認識上的分歧呢?是否還會有唯物和唯心之爭呢?答案是很明顯的,沒有。因為植物或者動物抑或其他低等生物,它們並沒有具備像人那樣的思辨思維,也不會把世界看作之自己內心的折射,抑或是一種不隨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在它們眼裡,活動的對象是它們的食物,而不活動的對象,往往僅僅是一種無感的風景。只有人,才會建立定義,確立意義,才會區分客觀和主觀,客體和主體,才會通過認識自己,去認識他者與世界。因為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客觀,如何喧譁與騷動,抑或如何的安寧與死寂,人都必須首先認識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充分最全面的做到認識世界。
從這點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也是錯誤的,唯心主義是正確的,也同樣是錯誤的。這充分說明了一點,即人類的認識有著漏洞,或者更準確說,任何一種認識都有前提條件,如果脫離或取消了這些前提條件,世界雖然是變得簡單了,但也會充滿著無知、愚昧和本能的暴力。
總之,只有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既有豐富的情感,同時又具備理性思辨能力的超級生靈。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儘管爭論了千年,其實就一個字,人!人的認識問題解決了,其他一切都自然解決了。
閱讀更多 哲學詩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