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政策密集釋放 市場未現“殼股爆炒”喧囂

本報記者 李慧敏 北京報道

2019年下半年,證監會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逐步落實,市場工具密集釋放,市場捕捉到的關鍵詞,多與政策性“鬆綁”相關。

10月18日,證監會正式發佈《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重組新規正式落地。徵求修改意見4個月來,市場並沒有出現此前每當政策放寬則“垃圾股”雞犬升天的現象。相反,面值退市業已成常態。10月18日,*ST大控因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被強制退市,至此滬深兩市今年已有16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退市。

同時,A股低價股票呈大幅增加之勢,2016年底2元以下股票僅有1只,到2019年10月23日已經達到了65只。而低價股群的增加是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

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隨著IPO常態化以及註冊制改革,殼資源價值下降,“炒殼”已經失去溫床;監管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優化,包括嚴格的停復牌制度、退市制度、“三高”併購的從嚴監管,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舉措成效已顯。諸多跡象表明,市場化的約束機制逐漸形成,有效性在提升,市場正在走向成熟。

改革工具接續落地 “炒殼”現象未見

2019 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出臺。

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近4個月之後,A股併購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有了答案:重組上市認定標準中的“淨利潤”指標被取消;進一步縮短“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期間至36個月;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等。

此前兩個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在2004年“境外分拆上市”開放15年之後,“境內分拆上市”終於迎來的曙光。

一反常態,在諸多放鬆性政策出臺的背景下,“垃圾股”“殼資源”並沒有出現“雞犬升天”的景象。

按照以往規律,一旦涉及併購重組的制度改革,促進產業升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目標尚未實現,反而是“垃圾股”率先迎來“爆炒”,不僅影響改革成效,甚至導致監管部門再次醞釀製度改革時會投鼠忌器。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蔡建春在重組新規發佈會上強調,“炒殼”是個市場現象,跟借殼本身不是因果關係,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好工具運用不好,也可能會出現很大問題。不能因為工具實施後果存在不確定性,就不向市場釋放相關工具。

“就像開車上路一樣,不能因為出現了交通事故就不讓開車了。以前出現的市場亂象,更多的屬於監管問題。”蔡建春如是解釋。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謝超認為,2019年以來,發出了一系列監管限制邊際放鬆信號釋放,但政策放鬆背後目的在於推動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提振投資者信心,而非鼓勵炒作“垃圾股”。

“從重組辦法徵求意見以來,觀察市場走勢,並沒有出現此前那種‘垃圾股’爆炒現象,反而面值退市已成常態,而且目前2元以內的股票越來越多。”蔡建春表示。

殼資源價值下降 “炒殼”失去溫床

關於此輪“殼資源”未呈爆炒現象的原因,專業人士表示,隨著IPO常態化以及註冊制改革,殼資源價值下降,“炒殼”已經失去溫床。

“市場機制的作用是推動優勝劣汰、維護投資者權益,科創板和註冊制的快速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炒殼’動機。”謝超表示。

“IPO常態化導致殼資源的價值下降。公司通過IPO直接上市的難度和成本已經大幅降低,而且科創板還試點實行註冊制,創業板也預期推出註冊制,IPO成為優質公司的首選。”中金公司併購組執行負責人、董事總經理陳潔表示,自2019年3月科創板接受材料以來,截至10月18日,共受理165家,其中71家已通過上交所審核,54家註冊生效,34家掛牌交易。截至2019年10月18日,今年證監會發審委審核107家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的IPO申請,其中91家通過,審核通過率85%,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排隊企業共計410餘家,較2016年6月底歷史最高的近900家排隊數量已大幅減少,IP0堰塞湖現象已明顯緩解。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投行總經理高琳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客觀制度層面,監管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優化,包括嚴格的停復牌制度、退市制度、“三高”併購的從嚴監管,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而且目前“炒殼”和“囤殼”的風險加大收益下降,今年已經有10多家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非常大。

“市場上看,殼的供求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從允許創業板借殼以及對借殼上市適度的鬆綁,殼的供給增加了,正在進行的註冊制改革也降低了殼的需求。因此,對於殼的二級市場上的需求已經明顯下降。”高琳認為,目前市值20億元的公司有300多家,可見供求關係發生了一定變化。改革之後,基於產業的借殼上市才有商業邏輯。

退市制度逐漸完善 常態化機制形成

“註冊制是成熟市場採用最為普遍的發行制度,發行時間短、監管成本低、投資者對發行定價的話語權更強,同時需要暢通的退市渠道相配合。”謝超表示。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511講話”中指出,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促進“殭屍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

陳潔表示,監管部門不斷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並強化上市公司退市監管,對觸及退市條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對市場已經形成了震懾。

2017年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2018年中弘股份成為“面值退市”第一股;長生生物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在業內人士看來,退市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A股“出口”有望擴大。

今年10月18日,*ST大控發佈公告稱,收到上交所《關於大連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因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其成為今年以來第四隻因面值被強制退市的股票。

“今年以來退市的案例表明,瀕臨退市或觸及退市條件的股票退市風險提升很多。”有分析人士表示,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垃圾股”退市的風險增大並非聳人聽聞,強監管之下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據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6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退市,創出歷史新高。其中*ST海潤、*ST華澤、*ST眾和、*ST雛鷹、*ST華信、*ST印紀和*ST大控7家公司被強制退市,*ST上普股東大會決議主動退市,小天鵝等8家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渠道退市。

有接近監管人士表示,無論是主動退市,還是被動強制退市,抑或併購重組退市,都說明在法律法規日趨完善以及退市執行力度越來越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退市常態化正加速形成,監管部門管好“出口”的決心顯而易見。

市場日益成熟 全鏈條監管加強

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化的約束機制逐漸形成,有效性在提升,市場正在走向成熟。

謝超表示,退市常態化折射出市場正走向成熟。隨著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引導,投資者風險防範意識和理性投資理念都大幅增強,能夠正確、客觀看待上市公司退市。

“經過前幾年‘炒殼’熱潮,證監會積極引導市場,市場和投資者對高溢價收購、盲目跨界重組等高風險、短期套利項目的認識也日趨理性。”陳潔介紹。

專業人士表示,雖然市場成熟的標誌有很多,但低價股群是否龐大也是標誌之一。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港股中股價低於1港元的股票為1500餘隻,佔整個港股的比例超過50%。

“長期來看,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也會有向成熟市場靠攏的趨勢,這將使績差股更加邊緣化,A股低價股的數量長期有望進一步增加。”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近年來A股低價股票已經呈現大幅增加之勢。Wind數據顯示,2016年底,A股市場出現第一隻股價低於2元的股票;2017年底,增至3只;2元內股票暴增出現在2018年,當年底為51只;截至2019年10月23日,股價低於2元的股票為65只。

陳潔表示,近年來,投資者結構也有很大的變化。據統計,2014年,機構投資者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佔28%,2018年已達到47%。對比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流通市值佔總市值的60%~70%,雖然機構投資者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發展,但近年來已有很大改善。

謝超表示,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在市場震盪過程中,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逐漸退出直接操作、轉而通過購買資管產品進行投資,投資者機構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與此同時,通過控制違法違規操作來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監管理念不會改變。重組新規表明,證監會將繼續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持續從嚴監管併購重組的“三高”問題,遏制忽悠式重組、盲目跨界重組。

“打擊違法違規是證監會職責,對併購重組的監管並不侷限於行政審批範圍內,而是全鏈條監管,未經過證監會審核包括很多現金交易也都納入監管視野。”蔡建春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18年底,多家公司的現金交易因證監局和交易所的檢查而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