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我回顧了二十六年前來過汕頭的情景。記得當時我曾經問過接待人員:汕頭有什麼值得一遊的地方嗎?對方居然回答:本地沒有可玩之處……但是,近兩年在蘇州的各類媒體上,經常能夠看到推介汕頭“礐石”景區的廣告。

“礐石”?對於這個既是“冷僻字”又是“多音字”的“礐”字,我一直充滿好奇!

因此,此番來到汕頭,我心中的第一遊覽目標,就是這個汕頭唯一的“4A級景區”。

所以,當天選擇賓館的時候,我就相當注重住處附近有沒有直達“礐石景區”的公交車。

昨天傍晚,我們隔著汕頭灣已經反反覆覆地觀察過“礐石”的大體形勢了。現在,終於進入了其中——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看著景區內高高的山峰,我們夫妻倆商定:為了我那已經傷透了的膝蓋,不至於毀在這座無名小山上面,決定乘坐纜車上下……但是,看到乘坐纜車的遊客寥寥無幾,售票窗口居然要我們耐心等待。等就等吧!然而,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等候的遊客還是這幾個,售票窗口還是不買票……這時候,我們焦躁不安的神態引起了旁邊一位老者的注意。當他知道我們準備買纜車票上下礐石時,居然動員我們大可不必在此作無謂的等候,完全應該爬上去!因為所有的風景都在一路爬上去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這烈日高照的大熱天,即使乘坐纜車也無遮無蓋的曬死人,而攀爬這座山的特點,卻是通過鑽一個直達山頂的“洞”實現的,整個過程涼爽無比,何樂而不為呢?

聽了他誠心誠意的動員,再經過了我努力的爭取,甚至做好了萬一……就打120電話的準備!我們朝著登山的臺階而去。一路上果然濃蔭密佈,涼爽非凡……有不少當地人就躲在奇形怪狀的大榕樹下喝茶聊天——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大概僅僅上了一百多個臺階吧,迎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洞口,上書“垂虹洞”三個紅色大字。這果然是可以直達山頂的洞口嗎?且看下面的介紹——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當一看到還要攀爬1500級臺階,我的LP害怕了,她再三告誡我:要鄭重考慮啊!但是,我卻認為:到了現在這地步,已經是“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了,上!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那山洞雖然幽長而曲折,但是其中的臺階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儘管因此而失去了“渾然天成”的味道,但是對於遊人來說,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即使是汕頭的景區,還是要把潮州放在上頭~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一路上,凡是有機會露頭或者透亮的地方,都會有摩崖石刻……居然這“鮀城絕勝”四個大字是我們蘇州著名畫家張辛稼的親筆~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掌握好節奏,一步一臺階,一步一小心,一步一欣賞……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終於出了山洞,但是一抬頭就發現:真正到達山頂,著實還要經過一番揮汗如雨呢!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到處都是花崗岩巨石,真佩服那大自然之手是如何把它們堆砌得如此恰到好處?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又是一段需要彎腰側足而過的山洞。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還要翻越滿是摩崖石刻的萬噸巨石!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終於,山巔那漂亮的“飄然亭”已經遙遙在望了!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在“飄然亭”上眺望“汕頭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於“飄然亭”上遙望汕頭市區。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山頂上涼風習習,登山的疲憊頓時一掃而光。極目四望之餘,突然感覺我的膝蓋似乎很爭氣啊~沒有想到在汕頭大名鼎鼎的“礐石景區”就這樣給我們輕而易舉地征服了!

舉頭看看比蘇州藍得多的天空,低頭望著滿目蒼翠欲滴的樹葉花草……LP感嘆道:“礐石景區”看來就這點花頭了,不如我們早點下山……今晚就住到“南澳島”去吧?

確實是這樣,真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忘卻巫山不是雲”!見識過太多名山大川的人,“礐石景區”在我們的眼睛裡實在是太一般了~

我們開始立即下山去。這時候猛然發覺:那纜車剛剛開始運營,但是我們卻對它已經不感興趣了……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一路下山,我們沒有再走回頭路。而是從相對垂直的山路拾級而下。陽光從茂密的樹葉的罅縫中滲透下來,把幻影投射在巨大的花崗岩上。我們一路下行一路欣賞著無處不在的摩崖石刻……漸漸地發現了一個始料未及的現象:整座“礐石”上所有的摩崖石刻,竟然沒有一處是真正歷史上殘存下來的古人遺蹟——這說明了,這兒確確實實是一處新建的人造景點。

不過,對於我們已經看了三天“人文景觀”的遊人來說,這倒是一處不折不扣的“自然景觀”,也算是不虛此行吧~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再一次回望“礐石”之顛,再見吧!我們急於奔向了另一處近幾年聲譽鵲起的景區:南澳島。

下午一點多,我們登上了汕頭-南澳的161路公交車。掐頭去尾還要15元的票價,估計是我這輩子乘坐過的、最貴的公交車了吧……

好在全程四十多公里的路程,要經過一座前年剛剛開通的、全長十多公里的“南澳大橋”。看看我冒著隨時有被顛簸的車輛把手機顛落的危險,拍下來的照片吧——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公交車開出市區,又看見了一望無垠的大海。這裡的海水比汕頭灣的要藍多了。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公交車已經駛上了長長的引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在駛過主橋前的一剎那!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感謝地形的起伏和大橋在海里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讓我們基本上看清了大橋的全貌!

兩個小時不到,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在“遊客中心”歇了歇,看了她們提供的資料才知道:原來,南澳島是廣東省最大的一個海島縣。現在雖然由汕頭市管轄,但是她卻有著遠比汕頭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最近兩年,隨著南澳大橋的開通,島上的旅遊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沒有像大多遊客一樣尋找“農家樂”,而是任性地找了一家地處濱海大道的四星級(該島目前還沒有五星級酒店)賓館,奢侈地開了一間面朝大海的無敵海景房~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我們一面品嚐著潮汕地區特有的“工夫茶”,一面欣賞著窗外的美景——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實在經不住大海的誘惑,我們倆也和眾多的遊客一樣,來到了海邊的沙灘上,接受海水的親吻——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傍晚時分,正值海水漲潮……我們體驗到了大海無比的威力!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是不是有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調?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面對大海洶湧的波濤,禁不住心潮澎湃……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回眸今晚自己將入住的酒店,一時竟找不到自己的房間窗戶是哪一扇?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面對大海,目送出港的遊輪、靜侯夜幕的降臨……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終於,在越來越濃的暮色中,海邊高樓上的燈光次第亮起……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天邊的晚霞也逐漸褪去了它美麗的衣衫…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潮汕遊之翻越“礐石”走跨海大橋


這是我們從自己的房間窗戶,和白天一樣的角度拍攝的夜景——

夜色中的南澳,無數美麗的燈光把海濱大道勾勒成了一幅璀璨的圖畫。此刻,海面上漁火點點,與岸上霓虹燈交織成如夢幻般的情景……

大概就是因為暢飲了“工夫茶”的緣故吧,我實在無法入眠……回顧自己的一生: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愛過、恨過、得過、失過、拼搏過、享受過……靜下心來仔細回憶,其中的酸甜苦辣讓人回味無窮,這是年輕時所不可能有的反省,而如今一切都成為過眼雲煙……

現在有條件住在那抬眼就能夠看得見美麗海平面的房間裡,睡覺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拉上窗簾……誰說這不是在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