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應該從哪一代開始算?

airena


現在很多的語文教科書裡,都會專門把一些中國作家,尤其是古代時候的作家的祖籍給點出來,估計很多人就是跟著記一記,只知道祖籍就是這個人的祖先所生活的地方,但是對於這個“祖”究竟有多“祖”一點概念也沒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祖籍的“祖”究竟應該從哪一代開始算。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祖籍的含義,祖籍其實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觀念,是為了懷念自己的祖先的,因為中國封建社會是父系社會,因而在祖籍的追認上還是以父系祖先為主要追認目標,主要探求的還是父系祖輩長久生活過的地區,母親一脈是不算入其中的。不過現在算祖籍其實是有兩個不同的說法的,一個是官方的算法,一個是民間的算法,這兩種算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官方的說法自然就是指國家法律所規定的說法啦,祖籍在現代的法律之中統稱為籍貫。

公安部通過91號文件裡面就詳細規定了籍貫的算法: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

所以說,如果按照現在官方的算法的話,祖籍只要算三代就可以了,你祖父的居住的就是你的祖籍所在地!這樣的算法方便錄入公民信息,畢竟戶口本上還是要填寫個人籍貫的,如果真的要追本溯源的話,那這個工作量就太大了。

官方的對於祖籍的定義已經說完了,接下來就要來說一說,如果按照民間的算法,祖籍又應該算幾代呢?

民間的算法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之上的祖籍了,也就是要去追溯到最早的所能夠確定到的祖先的生活地,換句話說就是你的祖籍你可以無限的往上追溯,這是沒有一個定性的概念的,只要你想,想追溯到第幾代就追溯到第幾代。

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明確的,那就是如果嚴格來說的話,這種追溯並不是隨隨便便的追溯的,不是你想安在哪裡就能夠安在哪裡的,這必須是要有像族譜這樣的史冊資料加以佐證的,一般來說,根據你家的族譜上面最早的一個祖先所生活的地方就能夠確定你的祖籍在何方了。

不過在古代的時候,族譜是隻有一整個宗族的族長手中才能夠有的,因而現在不是所有人的手上都有族譜,更不用說什麼根據族譜來尋找祖籍了。所以說一個人真正的祖籍其實是很難查到的。

而且就算有族譜在手,族譜之上的祖先其實也不一定是你真正的祖先,就有一種說法說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因為讓自己顯得更加“洋氣”一點,直接認了朱熹當祖先,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因而現在說祖先的祖籍可能說的是你的某一個祖先認得一個更有名氣的祖先的生活地,而非是你真正的祖先的生活地,這也並不能夠算得上是你真正的祖先。

結合官方和民間的對於祖籍的說法,大致可以說,祖籍就是你上數三代祖先的生活地,沒有上限。


環球知識科普


如果按照官方的說法應該是: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管理條例》。該法案能清楚的解釋祖籍應該從哪一代開始算。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文化來講,祖籍的定義分為官方和民間兩種:

官方法律定義

從官方的法律法規來講,祖籍的定義是規定該人的祖父出生地為準的,如果祖父出生後,定居地有所遷移,那麼該人的後代以祖父遷居地的籍貫為準。

比如曹操的祖籍是安徽的亳州,那是應為他的祖父曹騰是亳州人,雖然曹操幾乎沒有在亳州居住過,一直定居(算是定都)於許昌,那麼他的孫子曹睿的祖籍就算是許昌了,算是河北人了。

這種法律定義其實是近期出臺的相關戶籍管理規定的,非常明晰的定義了籍貫和祖籍,當然這種定義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管理,便於查詢,更加容易查找相關人員。

如果在祖籍和籍貫不清晰的情況下,要查找某人是很困難的,比如現在曹操的某個後裔早就定居東北地區了,官方的資料填寫祖籍在亳州,你要查找他,估計得把他的祖宗十八代翻個遍。

民間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是以“孝文化”為基準來進行傳承的,孝文化的基礎就是傳承,傳承的基礎就是我們說的祖宗十八代,甚至更幽遠。

中國人在定義自己的祖籍的時候,往往帶有個人的情感色彩和家族驕傲的,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山西洪洞大槐樹,該處的居民由於歷史原因被官方進行強制的遷移,流落全國各地,甚至世界範圍都有該處的居民後裔,現在他們的後裔都非常自豪的說是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如果從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算起都快600年了,這都多少代了。

小編祖父輩都世居重慶地區,但從祖籍來講,祖輩算是四川人(97年重慶直轄),那麼祖籍應該算是四川,但家族更悠長的歷史卻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的湖南移民,這是有族譜為證的。但我們現在更願意說是重慶人,這就是個人感情色彩的情節了。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就是祖籍附會了,因為他們希望給自己找一個足以光宗耀祖的祖宗以耀門楣,比如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就給自己找了個祖宗——朱熹,朱重八地地道道的安徽鳳陽人,世代都是農民,而南宋大儒朱熹卻是江西婺源人,這種附會其實就是一種政治需要,或者說是個人虛榮的滿足而已。

中國人對於自己來自哪裡是非常看重的,這就是所謂的人生有了出處;但對於自己歸於何方卻定義不清晰,因為我們缺乏足夠堅實的宗教基礎,但是我們中國人對於這種非常質樸的孝道傳統卻是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種族。

我們炎黃子孫的靈魂裡總惦記著我們的根在哪裡。


沉墨I方之城


祖籍一詞,按字面理解就是祖先居住地,但由於人口遷徙,很多人的居住地與祖先的居住地並非同一個地方,因此對於祖籍的理解也經常出現爭議。

一、祖籍與戶口所在地:

祖籍的籍字,本義就是登記冊、戶口冊,如果自己家族從祖輩開始一直未曾遷移,那麼祖籍就是自己本人的戶口所在地,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大部分人的祖籍與自己戶口所在地並非同一地方。

二、祖籍與籍貫:

籍貫本是祖籍地的一種表述,但由於現行個人檔案“填寫說明”中明確解釋籍貫只是祖父的長期居住地,所以現在所說的籍貫並不完全等同於祖籍。

現行的戶口本中,籍貫原則上一般從父,填寫本人出生時祖父的戶口所在地,如出生時祖父已去世,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如果祖父未落常住戶口,那麼填寫應落常住戶口所在地。

籍貫更注重手續的嚴謹,一旦戶口登記籍貫後,就不可更改,但祖籍則更注重親情認知,比如某新生寶寶的祖父原來是四川人,但八十年代到廣州工作並從此定居,戶口也隨之遷到廣州,那麼新生寶寶的籍貫要填寫廣州,但一般人都會認為寶寶的祖籍是四川,而不是廣州。

三、祖籍與故鄉、老家:

故鄉是指自己出生並長期生活的地方,比如上文提到新生寶寶,其長大後故鄉一般指廣州,而不會是祖籍四川。老家則具體指故鄉的家庭,也可借指故鄉,但故鄉一般至少是鄉村,而不會指某處房屋。

四、祖籍究竟如何理解?

按一般解釋,祖籍是祖先、祖輩的家族長久的居住地,祖先、祖輩是祖父以上各輩尊長,所以每個人的祖籍有可能出現多個地方,比如上文寶寶的祖父是四川人,其祖籍一般是四川,但假如其曾祖父原是湖南人,因戰亂遷移到四川定居,那麼說寶寶的祖籍是湖南也是可以的,再講遠一點,如果其先祖是清朝時湖廣填四川移民四川,本是湖北人,那麼寶寶甚至可以說祖籍是湖北。

該寶寶究竟認可祖籍是四川、湖南還是湖北,恐怕還要依據本人的認知,或者依據其祖父、父母灌輸給他的家族觀念,就此而言,祖籍至少從祖父一代開始算起,但不僅限於某一代。

以上祖籍定義分析,不知您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中國人很講究鄉土觀念,不管走到哪裡都很在意自己的根,祖籍就是你的根。至於祖籍應該從哪一代開始計算,個人覺得這個沒有上限,只有下限。

有句玩笑話說,城裡人往上推三代,全都是農村的。這就是祖籍。雖然這話不能適用於所有人,放到大部分人身上是能適用的。以我本人為例,不要說三代了,我爸現在還在農村呢。

繼續說祖籍,為什麼說沒有上限只有下限呢?

我們中國傳統觀念講究宗族,宗族是以父系為根基的,在遇到宗族時往往喜歡追溯三代,也就是到祖父那一代。不僅在古代,即便是今天,我們在生活中的宗親關係裡,也是以三代為限的。大家感覺到沒有,一般來說同一個爺爺也就是祖父的人,會感覺的是很親的親情。而超過爺爺那一代,到第四代就會覺得血源關係淡了很多,親情也淡了。

所以說,祖籍的下限就是三代。也就是三代以上的祖父輩居住的地方。這一點,公安部1995年發佈的細則裡,也有規定。規定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雖然祖籍跟籍貫有所區別,但也印證了三代為限的說法。

三代是下限,至於再往上推,那就沒上限了。不過,一般來說不會提前至很早,大多數時候不會超過十代。

像我現在定居南京,至少往上推七八代都是住在山東,好像再久遠一點就是從山西遷入的。但是我的祖籍是山東,從來不說祖籍山西。在往事沒法推算了。

但是也有例外,這些年很多地方熱衷爭搶名人,搶不到故居的就搶祖籍地,一些名人往上數十八代十九代的祖宗都被搬了出來。當然,這種瘋狂的舉動只是少數。

最後總結一下:

祖籍,以父親這條線為根基,至少要算到爺爺這一代,這是下限。再往上算多少代,就看你樂不樂意了。


南京老張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祖籍應該根據你能追溯的最早本姓祖先的出生地算,或者能夠確定的你家同姓祖先、宗族的生活地算。

祖籍的確認沒有多少代的限制,不過一般家庭至少也能像上追溯三四代。

祖籍和籍貫不同

祖籍指的是祖先所在的地方。

而籍貫出現的是很晚的,是從祖籍延伸發展過來的一個過渡性的信息確認。現在籍貫也越來越用的少,很多表格開始用【出生地】來代替籍貫。

如何確認自己的祖籍

參考家譜

家譜上都會有可確認的最早的祖先的信息,不論遷徙多少次,這個祖先的出生地是你們這個宗族的祖籍。

比如我一個朋友姓【肖】,雖然在井岡山那邊有幾代分支,也有確認的族譜,族譜上記錄是從湖南遷徙過去的。雖然【肖】姓遍及世界各地,但他們家的這支,就按照湖南為祖籍。

姓氏倒推

有一些姓氏,尤其是人數相對小的姓氏,祖先遷徙變化分之較少,可以根據這個倒推出你的祖籍。

但這個只作為參考,也只適合比較稀少的姓氏,像張王李趙遍地劉之類的大姓,用這個方法就不合適了,還要根據其他的信息相互印證。

另外歷史上,因為避禍、朝代變遷的原因,很多姓氏發生了改變,所以只以自己家能確認的為準。

根據已知的長輩確認。

如果家裡沒有族譜,也無法用其他方式倒推確認,那就按照能確認的上三四代(祖父、曾祖父)的出生地為準即可。


文開石


祖籍就是原來祖先原居住地、後因種種原因、如戰亂、天災、工作調動或升遷而搬到異地去居住的。原來可考、有記載的就稱為祖籍。民間有一句罵人的話、兩人在吵架時經常罵對方:我造你的祖宗八代。按此推算應該是八代。我國從前一直是農耕國家、對於結婚年齡官府從來都木存規定、所以結婚年齡較小、十多歲就結婚生子。那麼我們用折衷的辦法計算、每代為二十年、八代就是一百六十年。因此祖籍應該是搬到異地後的八代前計算。我國不是有一個名詞叫做客家人嗎?就是說、你,家搬到異地居住不滿八代的、都稱為客家人。如果居住八代以上的就可以稱為本地人。但是祖籍還是原先的居住地。比如我家原來是湖南長沙人、祖先在明末清初徒步行走數千裡搬到雲南大理定居、現在已超過八代、我們就可以稱為大理人、而不是客家人。但是、我的祖先是湖南長吵的、所以、我的祖籍就是湖南長沙了。


圓寧


祖籍至少要從三代開始算起

祖籍是漢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傳統的宗祠家族文化的具體表現,是中華傳統祖先崇拜所產生的文化。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籍貫就是祖籍的一種表述。戶籍跟籍貫不同,例如李白出生地是碎葉城,也就是在今天的吉爾吉斯坦境內,當時的碎葉城屬於唐朝。如果按照現在的說法,那麼李白在碎葉城辦了“身份證”那碎葉城就是李白的戶口所在地。但是李白父親搬到了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明青蓮鄉。那麼這個時候重新上戶口,他的戶籍就是四川戶口(更小的就是劍南道再下面就是綿州巴西郡等等),戶籍可以小到縣、鎮或鄉等等。而李白的祖籍或者說籍貫也就是他至少是爺爺之前所待的地方就可以說是李白的祖籍。這樣算李白的祖籍就是隴西成紀(今天甘肅天水市秦安縣)。戶籍是可以變的,從李白一生來看,就可以看出戶籍的多變性,比如李白二十四歲以後就開始遊遍天下。李白出四川以後去過重慶、江蘇和河南。二十七歲達到湖北安陸,並在安陸結婚,這個時候李白上戶口的話就是湖北戶籍了。而後李白也到過中國的各個省份,如果假設他上戶口買房的話那麼戶籍就是一直在變的。簡單說戶籍≠籍貫,籍貫=祖籍。


為什麼祖籍會有超過三代就叫祖籍的說法呢?這種說法一般都是傳統的叫法,也就是今天我們的說法大多數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比如“祖孫三代”、“富不過三代”等等。我們都能看出祖籍一般至少是從爺爺輩算起,當然如果你的祖籍想追到祖上八代十代或者二十代都是可以的。歷史上不乏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很多人為了蹭名人的熱點,硬是把自己的祖籍追到二十多代。現在的“諸葛後人”等等都是這種現象的代表性,其中有很多是有記載或者說是有證據的,當然也不乏很多蹭熱點的現象存在。


藤樹先生


祖籍只要你能沿著父輩往上挖,挖到幾代都可以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都喜歡尋根問祖,甚至不惜重金來詢問自己老祖宗的籍貫,傳統意義上的籍貫可以分為好幾代,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幾脈或許到了幾代之後就已經沒埋沒了,所以真正的祖宗籍貫幾乎無從查起。


而歷代的人們為了能夠讓自己有一個光宗耀祖的老祖先,甚至開始胡亂認自己的老祖先,只要是能夠光耀門楣的老祖先統統都可以認,完全沒有了尋根問祖的意義。


相傳佈衣天子朱元璋更是為了好名聲,尋根問祖找到了朱熹認祖宗,朱熹是南宋時期的理學大家,有了這個好祖先,光耀門楣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事情了。但是,這些都是民間傳說,具體是否真正屬於還有待考究。


祖籍有一點很重要,一般尋根問祖不會查詢母系的那一帶祖先,而是從父系這一代的祖先往上查祖籍,在漢族傳統文化中,能夠產生祖籍的原因一般都是因為戰亂、富貴等等因素離開籍貫所在地,而搬遷到其他的地方,因此才會產生祖籍的概念。


具體的想要追溯到幾代祖先,那麼就要看你能夠挖到幾代祖先了,尋根問祖這種事情大多幾乎都成為有錢人的玩物,為了能夠彰顯自己的榮華富貴,顯擺自己的身份,都開始了尋根問祖,似乎這幾年尋根問祖變得越來越時髦,也越來越跟風。


歷史總探長


我認為祖籍應該是祖墳所在地,跟多少代沒有直接關係。

比如說我祖父生在天津,長在天津,難不成我祖籍寫天津東郊區?

我的曾祖父應該是生在河北文安,

你說我到底寫哪裡呢?

所以,祖籍就得寫你祖先的墳墓所在地。

我們從明代遷到河北文安,已經居住了六百多年,傳了二十幾代了,

儘管中間曾因為洪水,流落到天津東郊區,就是現在的東麗區,五十到七八十年這樣的時間,但是跟老家的聯繫一直沒斷,曾祖父死後還是魂歸故里,埋葬於河北文安縣。

所以說,祖籍應該寫你家的列祖列宗的祖墳所在地,而不是祖父或曾祖父的出生地。

除非你不知道你的老家在哪裡?你再寫你的祖父的出生地。

農村人一般都有家譜,都知道十幾代的傳承。

城市人很多就不知道了,看得見的知道,看不見的就不知道了。慢慢地失去了故鄉,成了真正的遊子了,到處為家,不知從哪裡來?


燭光一點


按中國民俗傳統考究,依中國生活習慣文化、傳承上理解應追遡三代,以爺爺輩所指祖籍為主導。其依據是:在中國民俗習慣文化中,其口語表達用語,其習慣用詞所據為依。在民俗中廣為流傳的諺語,俚語所指均是有一定道理的。如:習慣用語“祖孫三代”,怎麼不說兩代,四代呢?“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從這些傳承下來的所形容比喻習慣用語中,足以證明前人,古人也是據此沿襲。爺爺疼長房(這個長房指就是長孫),奶奶痛么孫。從家族用詞所看,這孫子的祖籍必定用爺爺輩的。反之不以爺爺輩為標準,在中國封建家庭中則無疑是大逆不道,忘本忘祖忘宗的。

在清朝滿人入關前,中國人尤以漢人為主體,追遡祖籍更深遠。不然古人,包括現代農村大家庭、大家族為何仍熱衷修家譜呢?古代朝廷命官觸犯龍顏、犯了重罪俱是株連九族,一一問罪,發配,充軍或斬除。中國(漢人)主要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農耕的特點必然是以群居為主導,才能充分體現農耕是以人為生產力。而生產所要達到所需的綜合生產力,必然生產力(人)要群居才能發揮力量。經過漫長的多次組合,分離逐漸演變成以祖籍、姓氏為主的各自家庭、家族、村莊。

滿人入關前是以遊牧為主的部落制。由於戰亂,戰荒,藉以生存的牧場資源匱乏,基本上沒有固定居住地。在流離簸箕中生存,所以他們的祖籍觀點相對淡漠。部落制是以姓氏,種族、習性、血統為主觀相同居住,這是遊牧民族以狩獵的特性而形成的居住群體。農耕群體在解決生存問題上沒有危險性,只需群體出力就足夠。而狩獵具有危險性,在解決生存問題上必須齊心,相互配合。這對組成結構成員就有要求呢!所以對祖籍,同鄉觀念相對不重視。直到康熙平三籓,收臺灣,統一中國,豪情壯志凌雲時,深感文化治國的重要性。而文化綱領對長期遊牧的滿人來說則是相對缺乏的。康熙深知滿清這一短板,於是開始重用漢人,納賢聘請多位漢人為師,並引以入朝為重臣。其中以陳廷敬為最賦盛名並主篡《康熙字典》。

漢人入朝,祖籍之風又盛並帶動滿人。但到後期,直系親屬中只有宗而無根?這是因為近代史上三次人口大遷徙所致。一是:“下南洋”,二是:“走西口”,三是:“闖關東”,再加上戰爭,災荒……等諸多原因所致而造成。封建制度下的中國,以父系為主流,從而又演化形成“五服”為直系親屬,其尋根問祖又短了幾輩。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推動社會激進、變革,以《五·四》運動為契機和而後的各種文化運動徹底顛覆了許多傳統思想。尤以陳獨秀、胡適為主導的推動白化文的使用和普及,使父系社會的傳統權威受到極大挑戰。現代史上的幾次戰爭和變動,給家庭組合帶來年齡上的斷層,更由於居住地點的條件改變,讓家庭成員在流動與變動中離去,老輩人員的流離變遷,使其查證祖籍在客觀上日異艱難。

建國後,逐漸安穩,家庭成員中能構成三代的在農村還常見,在建國後的城市家庭中極少見。建國後的中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城市實施票證供給制,必須辦理各種證件,這也就涉及到登記時祖籍,籍貫等問題,而我們的父輩往往是祖籍與籍貫看成是一體。在父輩填寫時必用父輩,那麼第三代在登記填寫肯定用父輩的祖籍,繼而傳承就成趨勢。逐而漸之,一代傳一代至現在就一直用父輩祖籍。父輩用父輩,而現在三代均生活在一個城市巳很普遍。其中,大部分家庭都是第三代由爺爺輩照料。那麼由此試想一下,第三代在登記祖籍時,爺爺輩在世、在家、在場會如何填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