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接近100位博士家長,210多位碩士家長,800位本科家長,這樣的高學歷家長陣容堪稱豪華!今天下午,南京市中山小學舉行“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成立大會,近百位博士爸爸、博士媽媽齊聚一堂,變資源為教育優勢,影響、引領全校近1000個家庭的學習。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秦淮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戴新、秦淮區教育局工委書記莊芸為“博士家長助學團”揭牌。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秦淮區教育局副局長成劍、中山小學莊永洲校長為“博士家長助學團”的家長們頒發聘書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為什麼高學歷家長多?
  • 與區域特點有關,學校緊鄰高校、科研院所
  • 中山小學對博士家長的數量和專業進行了細緻的統計。學校有近百位具有博士學歷的家長,這些博士家長的專業分佈在計算機與通訊、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數學、機電工程、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山小學校長莊永洲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中山小學緊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周邊還有中電二十八所、中山植物園等科研院所,這些高學歷家長都集聚在學校附近工作、生活,又因為對學校教育理念的認同,因此他們把孩子送到中山小學上學。”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南師大心理學院院長、教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傅宏為大家帶來專題講座《認識兒童,教育從這裡出發》。
  • “我們的願景是每一個孩子背後都站立著大博士,每一個孩子心裡都種下一個我要當博士的夢想。”在成立大會上,莊永洲跟家長們說,我們培養的孩子未必以後一定要當官、掙錢,但希望他們能有投身學術的志氣。
  • 莊永洲向記者介紹,“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成立後,首先這些家長可以成為自己孩子的學習榜樣,讓他們樹立成為“小博士”的目標;另外,這些博士家長還可以引領、帶動全校近1000個家庭的學習和進步,開設家長學校講座,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參與學校各類活動,當孩子們的導師,為孩子提供指導和支持。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拼爹”時代來了!南京這所小學成立“百位博士家長助學團”


  • 【對話博士家長】
  • A 教育孩子是複雜的學問,高學歷家長也要學
  • 博士家長:五(1)班 蔡子藝爸爸
  • 蔡子藝的爸爸蔡少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博士。昨天,蔡少波作為家長代表與其他家長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經驗。蔡少波介紹,自己平時比較忙,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因此他和孩子媽媽達成默契,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注重塑造孩子的習慣。比如,從一年級起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問題等各科作業完成統一問,每天的家庭作業自己記錄。再比如,他們要求孩子每天把飯盒帶回家自己洗,而不是讓家長代勞。
  • “教育孩子跟父母的學歷不見得有直接關係。”蔡少波認為,對於每一位家長,從生孩子到做父母,都要經歷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蔡少波說:“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具體問題,往往讓人頭疼。尤其當孩子的一些習慣和想法與家長的期待不符合的時候,這些問題都是要去面對的。作為家長,我們仍要盡力去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蔡少波認為,“博士家長助學團”的模式很好,它不僅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成長,還為家長搭建了一個交流教育經驗的平臺。
  • 蔡少波號召博士家長們群策群力,發揮系統協同作用,為孩子們搭建高端的學習平臺。“我建議各位博士家長,都能從自己的專業出發,設計貼近孩子的研究專題,到學校裡來給孩子們講一講、做一做。”
  • B 不給孩子施壓 希望孩子快樂、有成就感
  • 博士家長:六(4)班 肖尋兮媽媽
  • 肖尋兮的媽媽徐穎是航推專業的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副教授。徐穎認為“博士助學團”是一種很好的實踐,集聚家長資源並且給其他家長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比如我自己可以給孩子開設航空航天科普知識的講座。”
  • 徐穎告訴記者,別看自己是博士,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樣遇到過煩惱和困惑。“孩子二年級開始學習書法,可能不理解,一開始是比較抗拒的,甚至因為練習書法和我們發生過矛盾。後來,我們一直鼓勵她,誇獎她越寫越好,同時與孩子的班主老師溝通,給她更多的指導和鼓勵,慢慢地,孩子就很投入了,把書法作為一項興趣堅持下來。”徐穎說,雖然自己和孩子爸爸的學歷都較高,但他們都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反而希望孩子順應天性發展。今年,肖尋兮在中央電視臺《贏在博物館》第二季大賽中獲得全國總冠軍,這讓她感到非常驕傲。“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希望孩子快樂、有成就感。”
  • C 孩子成績波動屬正常,家長不要太焦慮
  • 博士家長:六年級(3)班 方尹媽媽
  • 尹雪英是南京農業大學法律系的一名講師、土地法博士。尹雪英告訴記者,孩子的爸爸是一名工科博士,在別人看來,他們家“文理雙全”,堪稱最佳教育組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
  • “博士教育孩子真的有優勢嗎?”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尹老師略做思考回答,“優勢是存在的。首先孩子如果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我們更多可以從學習方法上引導他反思和再認識。其次我們都經歷過完整的科研訓練,有一個大體方向的判斷,因此對於學習過程中碰到的波動、曲折更淡定一些。”在尹雪英看來,教育要看長遠,如果孩子具備進取、善良的特質,學習上是比較認真的,能基本完成應有的學習目標,那麼這個孩子應該是具備潛力的。“偶爾孩子的成績出現波動,我們不會那麼著急、焦慮,糾結也會有,但我們會努力調整心態。”
  •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尹雪英也是非常支持的。“孩子喜歡體育和軍事科學,我們是允許他看這方面的電視節目,訂閱雜誌,擴展他的視野。可能發展這些興趣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直接幫助,但是我們很支持。”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晨 通訊員 陳曉香
  • 來源:紫牛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