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非常時期,“延學不停課”本是一項及時、正確的舉措,但從實行的這兩天來看,卻存在諸多讓人詬病的問題,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哪些具體的問題。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01、延學不停課以來,各地問題頻出,集中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直播技術不成熟;

由於沒有官方統一的平臺,所以各地直播平臺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多,不代表好。在全國估計有2億個孩子在上網絡課的形勢下,大到阿里、還是騰訊,小到地方自己的直播平臺,全都呈現癱瘓態勢。

很多家長反映,從早到晚,從一個平臺換成另一個平臺,又從另一個平臺再換成另另一個平臺,折騰半天,孩子根本沒聽多少課;

2、學習效率低;

由於各地原先對網絡直播授課的期待太高,又缺乏經驗,所以都在用線下教學的方式在組織網絡教學。把學生的一天時間按課表的形式進行安排,上幾節課、中間休息多久、還有眼保健操、還有體育課,最最厲害的,還有晚自習。

但實際效果卻是,因為失去老師的監督,有家長全程管理的孩子還好,沒有家長全程管理的孩子,明顯呈現出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

聽課?開始還行,後面就玩手機了;交作業?部分學生還行,大部分學生是敷衍,小部分學生則讓老師直接催到半夜。

老師的總體感覺是:鞭長莫及;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3、家長負擔重;

網絡教學,看起來是老師、學生的事情,但家長其實才是壓力最重的人。

  • A、先是前期的準備壓力。有些學校,一個學科一個群,再加上班級群,一個家長要加4、5個群,後來有些地方由於釘釘的推廣,家長又要被迫裝上釘釘,加入釘釘群,直播的時候,由於網絡不行,學校又會頻繁更換直播平臺;這樣一來,家長只能在群與群、平臺與平臺之間疲於奔命。
  • B、上課階段也不省心。等到孩子可以上課了,以為可以休息了,但是,重擔其實才來。缺乏老師監督的孩子,如果家長不全程陪同,一點兒效果也沒有。而且由於缺乏課本、作業本,有打印機的家庭可以打印,沒有打印機的家長只能手抄,這個工作,自然也是家長的。
  • C、上完課,還有監督作業、拍照上傳作業的壓力。

一整套程序下來,家長普遍反映,比上班還累;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4、孩子的眼睛受不了;

網絡直播授課家長目前反映的比較多的還是,孩子的眼睛實在受不了。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家長對孩子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像我們家的孩子,一天也不會讓他接觸電子屏幕,最多就是用故事機聽聽故事。現在倒好,一天都要盯著電腦,

看著孩子不斷揉眼睛的樣子,家長只能發出無奈的嘆息。

5、復工潮馬上就要來了,還有多少家長可以監督孩子?

最令家長擔心的還是,復工潮馬上就要來了,等家長們都上班去了,家裡的孩子該怎麼組織起來學習?又有誰去保證孩子的學習質量?把手機、PAD、筆記本,扔給孩子一整天,誰能保證孩子不用來玩遊戲、上網、看動畫片?就怕在這個階段,孩子既傷了眼睛,又沉迷進手機。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02、網友對延學不停課行動的幾點質疑。

因為存在以上問題,網絡上對“延學不停課”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低年齡段的孩子,有沒有必要參與網絡授課活動?

很多網友表示,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比如幼兒園、小學低段,因為本身課業壓力不大,適當延學半個月、甚至是一個月,只要在家做好閱讀、簡單的指導複習工作,壓根就沒有必要跟風參與網絡授課活動。在開學後,只要老師適當加快教學進度,就可以彌補因為延學而造成的損失。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2、網絡授課,有沒有必要教新授課的問題?

很多地方,對於延學不停課的理解過於狹隘,認為就是上課,而且是上新課。但是,就目前來看,上新課的效果並不好,勢必要造成在正式開學之後,老師還要進行“返工”的問題。那麼,既然還要返工,現在又何必進行新課講授呢?這不是在勞民傷財麼?尤其在下一階段家長復工之後,還有造成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風險;

3、網絡授課,有沒有更友善的呈現方式?

很多網友都很關心,網絡授課有沒有更加友善的呈現方式?不要那麼雞飛狗跳。

  • 就有人建議,網絡授課要“短、趣、精”,內容要短一點,有趣一點,同時精彩一點。這是很符合網絡教學的特點的。
  • 也有人建議,這段時間,應該加強學生素質方面、愛國方面的教育,比如家庭生活技能上,做家務、做飯等;比如給孩子們多傳達防疫知識,多傳遞前線的“感染抗疫故事”。

這些顯然都比直接授課來得更有新意、也更有意義。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03、撥亂反正的行動正逐漸多起來,你們那裡有跟進麼?

網絡上的聲音,其實已經很好的傳遞到了教育部和一些務實的教育主管部門。所以,這兩天,不斷有對“延學不停課”行動的修正方案出來。

比如: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教育部要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北京,已經明確表示,各校不得以任何形式集體上新課。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南京,也意識到了問題,強調,正式開學之後依舊零起點教學。

可雖然教育部發文,有代表性的地方都在跟進,但很遺憾的是:

在實際過程當中,還有很多地方教育局,尾巴比“北京”、“南京”還大,不論問題有多大,還在幹著教授新課、讓學生打卡、讓家長焦頭爛額的事情;這個頭始終都掉不過來。

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在作怪。

那麼,君山提到的這種現象,是否就存在於你們當地呢?

教育部指出“延學不停課”中的問題,北京、南京,作出相應調整

04、結束語:

每臨大事,要有靜氣。

君山始終認為:教育,在舉國集中力量“抗疫”的大形勢下,應該要沉得住氣,不能花招頻出,給全國人民添亂。

各位網友,你們那裡的教育部門對於“延學不停課”中出現的問題,又有什麼樣的調整呢?是不是實事求是?有沒有堅持教育的初心呢?

歡迎大家發表你的看法。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