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深圳市銳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商用車通用監控產品、商用車綜合監控信息化系統、固定視頻監控產品,該公司目前已經通過了IPO審核。招股書披露的同行業競爭對應為海康威視、大華股份這兩家龍頭,在經營規模上,銳明股份只是後者的零頭。在強敵環伺的市場上,銳明股份能否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這並非是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關注的領域,引起力場君注意的,是銳明股份在對外投資會計核算上的一個“看點”,很有點意思。

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關於“公允價值”聊幾句

根據招股書披露,銳明股份投資了一家參股公司,名為“遼寧天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量為100萬股、持股比例為2.43%。天禹星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代碼為832608,銳明股份將這筆投資記載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下。

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對於有公開市場交易數據的新三板股票,絕大多數公司都會按照其交易價格,作為會計核算的入賬依據,對此會計準則中也有明確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但是銳明股份卻自己制定了一套會計政策,招股書披露,“對於新三板掛牌公司遼寧天禹星,其期末賬面價值根據最近一次協議轉讓價格確定,但不低於期末每股淨資產”。

換言之,銳明股份針對這個新三板股票的估值,採用了每股淨資產與市價“孰高”的原則。

從數據結果來看,銳明股份的此項投資原值為601.82萬元,已計提減值356.56萬元,賬面價值245.26萬元;由此計算,銳明股份賬面上計算的天禹星股份每股價值仍然達2.45元。

與此同時,根據天禹星在新三板掛牌的數據顯示,該公司股票最近一次交易是在2019年4月22日,每股交易價格僅為0.2元;更早些時候的2018年12月28日,天禹星的交易價格也僅為0.37元。

如果按照去年末0.37元的股價作為入賬依據,銳明股份還需要再

多計提200餘萬元的資產減值

客觀來看,這個金額對於年利潤過億元的銳明股份而言,沒有什麼實質影響。但是,關於銳明股份的會計政策,力場君卻有話要說。

在2008年《會計準則》實施,首次引入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目的就是為了在資產負債表數據中,更加充分地體現“公允價值”的概念,也即當一項資產、特別是投資類資產,有其自身的公開市場定價,就應當以這個公開定價作為資產價值的依據。

而銳明股份,顯然對於“公允價值”、“公開市場定價”的意義,沒有充分認識;當市價低於淨資產時,銳明股份對於資產價值的定價依據,還僅僅停留在紙面數字上面。這與會計核算的發展方向,是脫節的。

另外,關於這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天禹星,力場君還想多說幾句。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家公司的股價,遠遠低於賬面淨資產,會替這家公司喊冤;但事實上,資本市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甚至很多時候會高估,但極少時候會低估一隻股票的價值。

天禹星這家公司在今年經歷了大量董監高的辭職和換血,特別是8月27日發佈的《財務負責人任命公告》,稱原財務總監“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財務總監職務”,並任命了孫興傑先生為公司財務負責人;至此,孫興傑先生在天禹星公司中,同時擔任著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三大要職。這正常嗎?

對於這樣一家公司,銳明股份仍然執著於賬面淨資產,是不是有意義?是不是符合“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呢?

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銳明股份難以自圓其說

更何況,仔細看起來,銳明股份的數據就是有問題的。

按照公司自己制定的會計政策,“對於新三板 掛牌公司遼寧天禹星,其期末賬面價值根據最近一次協議轉讓價格確定,但不低於期末每股淨資產”。

但事實上呢?公開信息披露顯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末,天禹星的歸母淨資產僅為6961.4萬元,2018年末則為7757.59萬元,對應每股淨資產分別僅為1.69元和1.88元。


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而前文已經提到過,在2018年末銳明股份針對所持100萬股天禹星股票的賬面價值仍然高達245.26萬元,折算每股入賬價值仍然高達2.45元,顯著超過了當年末天禹星1.88元的每股淨資產金額。這與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關於長期投資的會計核算政策,並不相符。

說起來,兩百萬的金額,確實不算什麼大事兒;但是銳明股份關於會計核算政策,說話不算數、自己打臉的事兒,總歸不像個理兒,您說是不是?

這隻即將上市的新股,財務核算漏洞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