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警語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復。

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原文

司馬季主論卜

明 劉基

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

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吾聞之,蓄極則洩,閉極則達,熱極則風,壅極則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復。僕竊有疑,願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則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為?”

東陵侯曰:“僕未究其奧也,願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嗚呼,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於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於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之瓊蕤玉樹也。露蛩風蟬,昔日之鳳笙龍笛也。鬼燐螢火,昔日之金釭華燭也,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駝峰也,丹楓白荻,昔日之蜀錦齊紈也。

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為?”

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意釋

秦東陵侯被廢除爵位以後,就去找司馬季主占卜占卜自己的前程命運。

司馬季主是楚人,通《易經》,述黃帝、老子之學,博聞遠見,他在都城長安開設了一家占卜館,連賈誼這樣的博學鴻儒都向他請教。

司馬季主說:“您要占卜什麼事呢?”

東陵侯說:“躺臥時間久了就想起來,蟄伏久了就想啟動,胸中積悶久了就想打噴嚏。我聽說,積蓄達到極限就會宣洩,封閉到了極限就會通達,熱到極限就會起風,壅塞到極限就會流通。一冬一春往來更替,任何事物都不會只屈曲而不伸展,一起一伏,無往不復。我自己有所疑惑,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季主說:“既然你能說出這番話來,說明您已經明白了事物的辯證之理,為何還要占卜呢?”

東陵侯說:“我還沒有深入理解其中的奧秘,還是請先生能指教。”

季主這才說道:“嗚呼,天道和誰相親?只和有德的人相親。鬼神有什麼靈驗?因人而靈。算卦的蓍草不過是一把枯草,占卜的龜甲不過是枯骨,都普通的物,人比物具有靈慧,為什麼不聽從自己的靈慧卻聽命於物呢?進一步講,君侯為什麼不回想一下往昔呢?有昔日必然有今日。所以說,今日的碎瓦頹垣,曾經是昔日的歌樓舞館,今日的荒榛斷梗,曾經是昔日的瓊花玉樹,今日在白露中哀鳴的蟋蟀和在秋風中嘶鳴的寒蟬,曾經伴隨著昔日鳳笙龍笛的演奏,今日鬼火螢光之地,昔日曾經金燈華燭輝煌,今秋的苦菜,今春的薺菜,昔日豪門中的象脂駝峰那樣的珍饈,曾經像野菜一樣微不足道,今日的丹楓白荻,曾經與昔日蜀錦齊紈相映襯。昔日沒有的東西,今日有了不算過分,昔日有過的東西,今日沒有了也不算不足。因此,一晝一夜的交替不息,盛開的花朵漸漸凋謝,一秋一春的更迭,逝去的事物又會轉化為新生之物。激流的瀑布之下一定有深潭,高山之下一定有險峻的深谷,這是自然之理,這些自然直理您已經知道得很清楚了,何必還要占卜呢?”

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東陵侯邵平

邵平在秦朝的時候曾經貴為東陵侯,秦亡後淪為平民,家貧無以自給,靠種瓜謀生。他種瓜的手藝很好,種出的瓜又大又甜,很受人們喜愛,被稱為東陵瓜,成了最早的口碑品牌,在歷史上被歷代文人所詠歎。

東晉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詩中寫道: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唐代詩人王維也有詩云:“門前學種先生柳,路旁時賣故侯瓜。”

在歷代文人的筆下,東陵瓜的引申意義非常豐富,既有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也有對繁華過眼的感悟,還有今是而昨非的瞭然,東陵侯與東陵瓜,已經成為歷史哲理的象徵,代表著人們對春秋代序的一種無可奈何,又安之若素。昨日東陵侯的繁華已成煙雲,今日東陵瓜的甘甜聊可安慰,在歷史的長河中,接受現實的演變,更勝於對過往的沉湎。花開花落,日往月來,寒暑相繼,這普通而普遍的現象,恰恰體現了生生不息的天道易理,通達了這個道理,也就超脫了人生和歷史的羈絆,獲得了心靈和意志的自由。

孔子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紛繁的世間,如白雲蒼狗,只有超然的心靈,才能做自我的主人,不會被世態所困擾。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活在當下,心不執著。

據《史記·蕭相國世家》中記載,邵平極有政治頭腦,他從自己的經歷中已經悟透了人生,具有非凡的智慧。

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陳豨在河北反叛,高祖劉邦親自率領大軍從關中到邯鄲去討伐。淮陰侯韓信留在長安,被人告發謀反,呂后即用蕭何的計策,把韓信騙至未央宮殺害。劉邦在前方聽說韓信被殺,立即派使臣益封蕭何五千戶,還派五百名士兵保護他。

當時,留守長安的大臣聽到這一消息紛紛向蕭何表示祝賀,唯有邵平卻提醒說:“你的禍事到了。”他向蕭何進一步解釋,你在關中後方,有誰會來傷害你,要五百名士兵幹什麼用?其實,這是犯了疑心病的皇帝怕你跟韓信一樣,在後方謀反,所以才派人來監視你。

蕭何聽後大驚失色,就向邵平請教該如何化解皇帝的疑慮。邵平向蕭何建議,趕緊上表辭謝皇帝封贈,還要把傢俬獻出來支援前方,把自己的親屬都送往前線,這樣皇帝才會放心。

蕭何按照邵平的建議去做,劉邦果然十分高興,從此更加信任蕭何。

為什麼善易者不卜?讀一讀劉伯溫的《司馬季主論卜》就明白了

漢中拜將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