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未喪失鬥志,但“低慾望社會”正在逼近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說自己是“佛系青年”: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過的是“低慾望”的生活,偏愛性冷淡風。其實,“佛系青年”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它的前身就是日本的“草食系”青年。在日本,30歲的年輕人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生子,只是不停地存錢。

“低慾望社會”這個詞最早來自日本,是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提出,核心是: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進入“低慾望社會”!

自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始終處於低迷狀態,隨著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洩漏,日本更是陷入深深的低迷。對於未滿35歲的日本人,他們從懂事以來就面對長達20年的經濟低迷,面對持續的經濟低迷,他們的態度不只體現在不願意揹負房貸車貸、抵抗結婚生子,更有甚者連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不想承擔。

看看中國,大批“佛系青年”的出現是否代表了中國正在進入“低慾望社會”呢?就目前而言,還是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年輕人為自己的生活、工作積極打拼著。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正在逐漸發展為“低慾望社會”。

我們並未喪失鬥志,但“低慾望社會”正在逼近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應該如何避免陷入“低慾望社會”呢?

首先,中國的年輕一代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婚育觀念,使其承擔起社會的責任。目前,中國婚育比例嚴重下降,晚婚晚育的現象成為普遍現象,老齡化問題凸顯。在家庭裡,女性更多扮演的是被照顧的角色,男性則更有的承擔起了較多的責任。而且男性覺得,自己是掙錢的機器,甚至是女性的提款機,理應成為女性的庇護。現在社會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他們的意識都在轉變,他們開始追求單身生活的自由自在,抗拒結婚,這也就是晚婚晚育的社會現象的形成,從而造成了生育率低的問題。

低生育率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第一,隨著年輕一代數量的銳減,造成國內勞動力的緊缺。第二,從國際方面來看,國家提高生育率有利於帶動國內經濟增長。顯然中國如果深陷人口危機,必將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

遏制年輕人“負慾望”的增長,激發年輕人的夢想與幹勁。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浸泡在提前消費的理念中,這也就是所謂的“負慾望”。提前消費的理念帶給年輕人的只有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最終喪失對工作和生活的鬥志。在他們看來,除了滿足無休止的“負慾望”外,什麼也引不起他們的慾望,他們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也缺乏對於社會的責任感,對於家庭的責任感,他們眼中只有自己,他們是自私自利的個體,是“垮掉的年輕一代”。

當下,全社會都在不誤餘力地助推消費主義,而消費主義氾濫的別後,是負面廣告的橫行!它們無不曲解著人們的品味、愛情、責任感等。例如“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心情三份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在如此畸形價值觀的影響下,年輕人的責任感何在?為了利益,他們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擾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即使毀掉中國的下一代,他們也在所不惜。

匯豐銀行在前幾日發佈了一個驚人數據,數據指出我國90後這一代人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債務人均超過17433美元。摺合平均人民幣12萬元。這也顯示出很多年輕人是承擔著鉅額債務的。。

由此可見,中國年輕人的逐漸顯露出的不婚不孕,超前消費,佛繫心裡等觀念,正助推中國成為“低慾望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