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性格內向,一直上班今年想自己創業,這幾天很迷茫彷徨,有什麼建議嗎?

hmilymingten


創業,短時間內不能讓你解決家庭遇到的財務危機,更蘊含失敗的風險,當然也有機遇和希望。

我也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創業者,從2017年6月開始創業,歷經一年半,最終以失敗告終,還揹負著近三十多萬的債務。

目前正準備第二次創業,32歲了。因為有了之前的第一次深刻教訓,所以第二次創業就會更加慎重。

我之前跟題主的遭遇比較類似,所以我能理解題主要表達的是什麼。我也希望通過我創業的經驗和教訓,對題主對那些抱著創業想法的人一點啟發和指點吧。

01

為什麼要創業?尷尬而又現實的人生階段

a.尷尬的年齡

題主35歲了,35歲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是一個敏感而尷尬的階段。

在傳統觀念中,男人應該30而立,這個“立”不僅僅指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更重要是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和社會地位。

如果一事無成,就會“自慚形穢”,是對自己人生失敗的羞愧。

b.沉重的家庭負擔

35歲的男人,上有老小有小,老人要贍養,孩子要撫養;家庭不僅要生活支出,還有醫療支出、教育支出,更有車貸、房貸...

這些實實在在的壓力都落在男人身上,而解決沉重負擔的唯一途徑就是多賺錢。

c.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很多男人不願意一輩子就在一個公司、一個工廠裡熬到退休,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這麼一直枯燥乏味下去。

他們想要就成自己的事業,體驗不平凡的人生跌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02

創業之前的困惑和不確定

創業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一次性解決目前人生遭遇的所有問題和麻煩,但是創業不是想想就能成功的。

“題主覺得自己35歲了,性格內向。”

35歲,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就會下降。而性格內向,就意味著不善於社交,一個不擅長社交的創業者是不怎麼容易成功的。

“一直在上班,最近想創業"

很多人從來沒有過要創業的打算,覺得安安穩穩的找份工作就可以了。

那為什麼有的人要創業呢?

第一種人是天生就愛創業、愛折騰。

第二種是事前考慮的很清楚,規劃很詳細,然後憑藉資源和人脈離職創業。

第三種人就是看著別人創業發財,他羨慕眼紅,自己也跟風。

最後一種是覺得上班無望、渺茫,想通過創業解決自己和家庭的財務危機,實現財務自由。

綜上,題主是對自己目前的條件去創業感覺不自信,他不知道他現在的條件去創業合不合適,能不能成功?同時他也沒有創業經歷,不知道創業該準備什麼,又該注意點什麼。

03

創業的思想準備和注意事項

首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創業,做好創業前的準備。

實話講,創業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如果創業不能多賺錢,又怎麼證明你創業成功了呢。

但是,創業前期是不賺錢的,是需要投資的,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你都看不到回報。

所以,你要有創業的資本,做好創業失敗、人才兩空的思想準備,不要恐懼。

其次,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和執行力

當你打算創業的時候,你肯定想好的了做什麼項目,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如何,如何進貨、銷售,有什麼資源和人脈。

簡單點就是這個項目能賺到錢。

當然有了想法就要去落地執行,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機會稍縱即逝。

接著,關於成本控制

a.人員成本的控制

隨話說,慈不掌兵、義不經商,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當初我創業的時候,對下面的員工和兼職是非常厚道和仁慈的,工作不嚴苛,即便工作沒出什麼成績也是工資照發、多發。目的是什麼?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感恩,能為公司出點力,但是結果往往都讓我失望,浪費了很多人力成本。

b.物料、辦公場所的控制

創業是非常燒錢的,所以一定要學會精打細算,不要浪費,不必要的開支要砍掉。

當初我創業的時候,總覺得做事之前一定要把準備工作做齊了才開始。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卻發現很多物料、材料是根本用不著的,買回來都浪費掉了。

當時也覺得有個辦公室也比較正規和體面,就租了一個大的辦公室,結果基本沒用上。

總之,要少花錢,把錢花在刀楞上。

最後,不要單打獨鬥,要抱團發展

這個抱團發展,不是讓你合作做生意,而是讓你不要閉門造車,自己幹自己的,要多結交幾個同行的朋友,相互取取經,少走彎路。


綜上所述:30多歲的年齡,想通過創業解決掉所有的問題,短期內是不現實的。而創業成功的概率相對比較低,而且一個人創業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了,而是多次嘗試的結果。

選好創業的項目、做好規劃,並降低創業成本,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我相信我一定能二次創業成功,希望你們也一樣。


時光廬職場論


我看到這個標題,我還以為是我啥時候發佈的,和我的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我36歲了,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國有企業上班,15年了,性格也是很內向,平時話不多,自己聽自己說話都感覺彆扭,這兩年就一直想著辭職來做一點自己的事,因來在上班的時候有做網店,經營棉花被的,然後家裡有兩個門店,自產自銷,家裡人生產,我在網上銷售,但一直做得不溫不火,畢竟平時還要上班,沒有專業時間來打理,今年下定了決心,離職了,專職來做這個棉花被,說實話,心裡也是沒有底,上班一年還有一點穩定收入,現在全部靠網店經營了,壓力還是挺大的,另外本身人很內向,不太愛說話,現在要逼著自己去淘寶直播,逼著自己來說話交流,這個也是一個很大挑戰,現在每天上午在店裡幫著加工棉花被,下午進行四五個小時的淘寶直播,晚上再去優化店鋪,總感覺時間過得飛快!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家人能靠棉花被把日子過得好起來!





西域暖陽之棉被哥


俗話說:生意做遍,不如賣飯。我覺得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我現在做滷菜4年多,養活3個孩子,去年又供了一套房。挺知足的!其實以前也做過其它生意,服裝、家電、中介,有苦有甜,最後不做的時候沒有少壓貨,現在老家還放一堆呢。 現在做滷菜,損耗小、庫存小,就兩冰櫃的庫存、不夠了就去市場上拿貨,滷出來的產品最多賣兩天,基本沒有什麼損耗,利潤也還不錯,五香的:像豬頭肉、豬蹄、豬耳、豬尾、燒雞、雞腿、雞爪等等這些產品,因為在市場上時間比較長了,利潤也就45%-55%;像周黑鴨系列的鴨貨,利潤非常可觀,基本在65%-80%之間,素菜利潤就不用說了,利潤更大。 其實做這個也沒什麼難的,只要自己味道好,人家賣什麼價、咱賣什麼價,顧客自己就來了,加上熱情,慢慢都成了老客戶。 投入多少都可以,之前在我這裡學習的幾個,有回去騎一個電動三輪在鎮上賣的,估計投入也就幾千塊,一天能賣1500-1800左右,一天大幾百塊,一個農村鎮上一天賺幾百都不錯了,畢竟出去打工才幾個錢,這樣離家近,還能招呼著家裡。也有回去就開店的,那要看地段、位置、面積、裝修檔次看投入了。 現在做培訓的也不少,一大部分也是坑,老闆可能都沒有從業經驗,招個廚子、幾個推廣就開始招學員了。但是一定要記住: 餐飲行業,味道才是王道!如果選擇做這個了就找一家味道好的系統的學習一下,自己有手藝,心裡有底氣。千萬別再信什麼加盟的,加盟的品牌店大部分都是騙加盟費的


18039211222


很多人說,35歲是一個分水嶺,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我並不這麼認為。

但是,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突然就陷入了沉思。

因為,我似乎跟你有著同樣的想法,我似乎和你一樣的迷茫彷徨,我也性格內向。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我不是從今年才開始想創業的,我從上班的第一天就想著創業,但是,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創業(原因很多)。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的懦弱,我也正在接近35歲,正在將自己的人生定型。

每天過的生活,讓我自己都覺得乏味枯燥。一眼就能看到80歲之後的自己的樣子。

而每個月領的工資,說實話,也就是能吃飽、能穿暖而已,說得不好聽的就是“吊命錢”。

我們有著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性格,走著相同的路。我希望,我們很快做出改變。

在改變現狀之前,我們需要準備:

一、足夠的勇氣。

對,改變現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定要考慮好所有的事,包括後路,一定要有義無反顧的勇氣。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的闖勁在一天天減少。每過一年,我們的勇氣都在銳減一些。直到最後,我們沒有勇氣去做任何事,我們的一生就這樣過了。身邊大多數的人也這樣過著,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其實,這樣的人生真的很糟糕。

鼓足勇氣,去改變自己,改變現狀!

二、足夠的資金。

要想創業,離不開錢。沒有錢,創業那真是難比登天。所以在我們考慮離職創業之前,想看看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資本,如果有,那麼好,有了創業的原始資金,放手去幹就是了。如果還沒有足夠的資金,那麼,還差多少,能不能在短期內籌集到,如果可以,那就去創業吧!

三、想好要做的事。

離職創業之前,肯定得想好一個項目。要不然,去幹嘛都沒想好,那辭職做什麼?喝西北風嗎?

所以,在離職創業之前,把自己的興趣、喜好或者特長想一想,想清楚自己要幹嘛,要做那方面的事。有沒有好的想法和項目,這個項目賺錢嗎,能不能可持續發展等。想好自己要做的事,再離職。

四、足夠的人脈。

你的圈子大不大?你的圈子裡都是些什麼人?你的人脈廣不廣?這些人脈對你的創業發展有沒有幫助等,都需要考慮考慮。

就算你沒有足夠多的人脈積累,那你也得取到一些人的支持。最起碼取得家裡人、親戚、朋友的支持。如果這些人都不支持你,那你也得至少有一兩位支持你想法的人,哪怕一個也好。

有一個人支持你,創業的路上,你就不會覺得孤單!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需要考慮的事情,這裡也一時半會想不到那麼全面。相信各位文友還有很多好的建議,希望大家都說出來。

上面的話,既是對你問題的回答,也是說給我這個窩囊之人聽的。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記得關注我,私信我哦!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原創首發,若需轉載其他刊物,請聯繫作者。有不同觀點和想法的小夥伴們,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謝謝大家!


隴東文學


35歲性格內向,一直上班今年想自己創業。其實創業不一定需要辭職,上班和創業這兩者並不對立。


上班拿工資,只要付出了勞動就有錢拿,如果拿不到錢就可以去勞動局申請仲裁,這是上班族的想法。


創業的想法是另外一回事情,很多情況下創業代表著你一天工作10小時,拼命工作幾個月可能還欠下債務。對於創業者來說努力勞動不見得能獲得金錢,有時候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我有個朋友,兩口子一個是程序員一個是小學老師,雖然在上班,但是工資真的不太多,他們兩個就琢磨著能在上班的時候整個副業做做,至少能夠賺個零花錢。


他們家裡面也很支持,覺得能夠多賺點錢也是好的,於是他們就到處找項目。兩口子很興奮地到處打聽,後來找了個童裝項目。他們兩個都沒有做過生意也沒有什麼商業眼光,當時童裝加盟商和他們說賣童裝多好,小孩子長得快,一個月就得換衣服了,這個生意怎麼看怎麼好。


定下項目後,小兩口非常地興奮,按照童裝加盟商的計算方法,他們覺得自己幾年後都能夠變成百萬富翁了。在這種極度的興奮中,他們決定雙雙辭職大幹一場,這一次他們家裡的老人不願意了,做副業是一回事,但是辭職來做就不行。


就辭職這個事情僵持不下,後來家裡老人和他們約定只要生意兩年之後做起來,那麼夫妻兩個中一個可以辭職,如果五年之內都很好,那麼兩夫妻可以雙雙辭職。


兒童服裝店開在了一個商場裡面,他們兩口子負責拿貨進貨,招聘了一個店員來負責銷售,事情安排妥當後就開始營業了。


生意慘淡。


沒有家長願意買他們的童裝,嫌棄做工太差,他們之前聽童裝加盟商的所謂:孩子長得快,衣服長換,家長肯定喜歡這種類型的衣服,基本這話對家長不管用。


兩口子的生意賠的底掉,那些童裝摺價都賣不掉,後來兩人老實上班,一起感嘆還是家裡老人家看的穩當,要是兩個人一起辭職的話現在真是坐在家裡哭了。


總結一下:

1.沒做過生意的人覺得生意很簡單,進貨賣貨就好了。那憑啥別人要買你的貨啊。


2.沒創業過的人覺得創業簡單,租房開業就有人上門,憑啥別人就讓你做這個生意啦。


3.錢難賺屎難吃,做事不要太想當然。


職場力哥


創業是個漫長的道路,而且現在大環境所在不是那麼容易了。你說性格內向,我也是這樣。一般來說性格內向的人社交可能差一些,創業不就是靠自己去跑業務拉關係,建立人脈嗎。想必你平時的人脈圈也不是很廣,這樣很容易進入一個死循環。其次,35歲你應該有家庭有孩子,考慮過如果創業不是很順利,她們的衣食住行怎麼解決?我今年31歲,何曾不跟你一樣迷茫,在國企工作7年一事無成,現在妻子也要跟我離婚了,不過靜下來思考一下,想要以後事業順利必須去改變。內心不夠強大最好不要輕易去談創業,而是先去強大自己。在企業上班,時間可能充足一點,多看點書,多考個證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我在工程局上班,今年準備考一建,年收入可以增加兩三萬。空閒時間多看書,真正內心強大了做事才容易。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小楊童鞋


說說我的經歷,我是從7年前開始創業,那時候是33歲。本人研究生畢業,工作待遇還是比較好的。之所以選擇創業,是因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危機!中年危機!我是那種不擅長搞關係、溜鬚拍馬的人,所以30多歲也沒做到管理層。而我親眼看到很多人過了35的人找工作,公司根本不考慮不論你能力多強、經驗多豐富。工作這個事你在35歲之前如果沒做到高層管理,失業就在前面等著你,不要覺得工作挺穩定的、收入還挺高的,那只是表面。如果你沒有危機意識,沒有準備,到時候就是一場災難。中興那個因為被裁掉不堪重負跳樓的就是血淋淋的例子,當然他的選擇是極端的,但切實反映了這個社會的真實狀況。所以不管創業也好,做個副業也好,都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繁星點點ui


想創業是對的.沒有人不想過高質量的生活.你迷茫彷徨正常.但是認定目標後就去奮鬥.我朋友去年創業借錢弄了一塊地養雞.投資還很大.最後弄的還賠了.不死心.不想打工.不想這樣過一輩子.這年後又做這個亞馬遜無貨源.聽說現在弄的挺不錯的.比打工強.就辦個營業執照買了買辦公設備.還不需要壓貨.不需要囤貨.而且操作還很簡單.因為有erp系統輔助不需要特別好的運營經驗就行.當客戶下單之後直接從1688.淘寶等平臺採集商品發出去就行了.經過二次打包發給國外客戶.回本週期很短.一個店鋪2個月就成熟了.利潤在1-3萬.一個人輕鬆管理3個店鋪.現在在上邊賣的老乾媽.在國內採購9元買的.在平臺上賣給國外15歐元.利潤在5-20倍.現在養雞賠的錢也還完了.還掙了不少錢.


島城南荒548


做網絡的話和內向外向沒關係 雖然哪一個行業都不好做 我一路走來還是感覺門路很重要 2015年五月份剛結婚 不想給人打工 自己創業做飯店半年虧完二十幾個 後來不甘心 借了錢又做淨水器還有電動車專賣又賠了三十多個 本來剛結完婚手裡有二十幾萬舒舒服服的日子到創業兩年多負債四十多萬 父母每天吃飯就說我沒出息 老婆也埋怨 我甚至半夜蒙在被窩自己都哭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過了半年 可能也是我命好吧 人生中總有轉機 表哥帶我幹網絡 前後投資沒幾千塊 現在感覺我表哥就是人家說的貴人相助哈哈 做了一年半吧 一年多還清了外債 房貸還完 還投資了一套門面。 現在都三個工作室了 就算現在不做 手裡的錢理財 吃房租也夠生活了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男人這一生 需要用錢去維護尊嚴的地方太多了 加油吧 朋友們!


酒杯裡沒酒呀


很多人都有創業的想法,只有創過業的人才能夠理解創業的艱難,我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兩年後開始的創業,我當時選擇的是實體餐飲創業,當時我和你現在的想法差不多,感覺上班永遠沒有盡頭,我想通過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現在回過頭想一下,其實每個人實現價值的途徑有很多,如果你還沒有能力搭建平臺的時候,那你不妨藉助別人為你搭建的平臺實現價值。

35歲的年齡正處於奮鬥期,這個年齡的很多人都會在打工和創業之間猶豫不定,一直打工自己心有不甘,如果自己去創業,又擔心創業失敗會對目前的家庭經濟條件帶來影響,畢竟這個年齡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創業失敗影響的不止是自己的生活,還有你的孩子與父母,他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是一時興起才想起來去創業的,那我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的上班,有可能你現在是處於一個職業厭倦期,你不想一直做這一份工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有可能別人想得到你的這一份工作卻得不到,現在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心理,自己擁有的不知道珍惜,卻一直羨慕別人的生活。



對於你現在的這種情況,你可以考慮選擇一份屬於自己的第二職業,現在第二職業對於現在的上班族已經屬於正常現象。第二職業也算是創業的一種形式,比如現在做的比較多的自媒體和社交電商,但是這種創業的方式需要你承擔的風險非常小,你不需要辭掉自己的工作,卻增加了一份額外的收入,有些人做第二職業賺的錢比自己上班賺的錢都要多,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才會去辭職去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第二職業。


35歲年齡的人做選擇的時候應該理智,因為這個年齡的人需要我們承擔的東西比較多,生活現實留給我們的試錯機會也會很少,我們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